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在集体土地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所有权主体不明确、权能不完整、土地使用权流转限制因素过多等逐渐暴露出来,需要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改进征地补偿安置方式、改革集体土地的管理使用制度、加快集体土地市场建设。通过改革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处理好国有土地供应和集体土地供应、政府管理土地和集体土地所有者管理土地这两类矛盾。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是土地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历史原因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对集体土地所有权能的不完全性,收益权能、处分权能,私房和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限制性,以及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的单一性,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已成为土地管理中的一个突出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农村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具备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但收益权能因为要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交纳地租,因而是不充分的.在处分权能上,可依法出租、抵押,也可在不改变用途条件下,依法转让使用权,因其终极处分权仍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手中,所以也是不充分的.当使用权主体未按合同使用土地或越权处分使用权时,所有权主体可以行使终极处分权,终止合同,收回使用权.  相似文献   

4.
集体土地管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集体土地在我国的社会生产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对集体土地的管理也一直实行严格的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在集体土地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如所有权主体不明确、权能不完整、土地使用权流转限制因素过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国家在管理集体土地上的缺陷,同时也要求对集体土地管理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农村土地制度的现实情况来看,做好集体土地流转工作,第一步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农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第二步要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本着“两权分离”的原则,依法明确和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第三步,在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规范和完善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第四步,必须有效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保障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充分调研成武县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和当前农村土地管理政策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成武县农村土地管理存在集体土地所有权部分弱化,土地市场流转机制不畅以及集体土地管理不规范。应强化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权利,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和监管。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的确权登记发证,是推动农村土地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开展此项工作有利于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依法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近年来,临桂县在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何破解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难题,确保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顺利完成,对此,笔者结  相似文献   

8.
在日前举行的“城乡统筹发展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学术年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表示: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凡有条件的农村,鼓励实行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成立集体土地农业经合组织、股份合作社或股份公司等,使农民对集体资产享有充分的股权,充分体现农民作为成员的财产权益,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相继出台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出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国有土地不仅可以作为资源来利用,而且还可以作为资产来处分,这样就把使用权从所有权的权能中分离出来,在市场经济中加以运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国土地一部分归国家所有,另一部分归集体所有.集体所有的土地,现行法律还不允许直接进入市场,这就将集体组织排斥于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之外,是对市场主体的不平等对待,侵犯了集体组织的利益.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加入WTO和新<物权法>实施以来,公平竞争机制更加凸现,限制集体土地走上市场之规定,必将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处在改革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诸多缺陷,还不能充分、有效保护农民的相关权益.针对我国现阶段国情,为保护农民相关权益,应尽快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应严格界定和审查“公共利益”;逐步建立土地产权制度;不断完善征地程序;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和范围.  相似文献   

11.
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系统阐述了不动产统一登记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于ArcGIS图形平台和Oracle数据库平台,对已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城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信息数据等进行整合,设计开发了城乡一体化土地登记管理子系统、地籍图形变更子系统、地籍信息系统社会化应用系统,初步建成了不动产登记中的地籍信息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12.
平阴县孝直镇属偏远的农业大镇,为解决村庄规模偏小、布局分散和"空心村"等问题,充分利用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积极推进大村制建设,合村并点建设新型社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加速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城镇化快速演进的背景下,我国建设用地扩展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已成为学界共识。农民对城镇化进程成本支付能力低,土地成为来分享财富用于城镇化的工具,导致农村地区频频出现村庄“空壳化”、城镇人口“两头占地”、土地利用粗放等现象。作为城郊型村庄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诱发村庄建设用地扩展、延伸,使土地集约利用的趋势更为严峻。该文通过研究坡草洼村近12年的村庄形态的演变进程,挖掘造成村庄土地利用混乱、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的原因。在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前提下,应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使沉睡的资源“活”起来,不仅能解决“就地城镇化”的土地瓶颈问题,还能让村民生活质量真正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中存在着违法用地、产权不清晰、一户多宅、跨区域购房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宅基地使用权有效行使不相适应。要加强宣传发动,加强宅基地的管理和登记的政策研究,制定可行的政策与措施,其中尤其要加强对"一户多宅"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莒县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方式,通过简化确权表格,做好变更、注销登记等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明晰了农村土地产权,维护了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莱芜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农村宅基地总登记,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在当前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中存在着违法用地、产权不清晰、一户多宅、跨区域购房等问题,与宅基地使用权有效行使不相适应。因此,需加强宅基地的管理和登记的政策研究,制定可行的政策与措施,其中尤其要加强对"一户多宅"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惠民县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有效缓解了建设用地供求矛盾,改善了农民生活居住环境,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取得初步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缺乏、增减挂钩建设资金不足、拆迁补偿安置难度大、基层认识不到位等问题。该文围绕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在建立农村社区规划、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安置补偿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蒙阴县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大农村居民点的整合搬迁复垦力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变了村容村貌,缓解了发展与用地的矛盾,加快了城乡统筹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日照市积极探索耕地保护新模式,在全省率先编制了市、县(区)两级农村建设用地挖潜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总体布局更加合理,城镇发展空间得到有效保障,有效破解了建设用地难题,为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以来,费县全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用地空间,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调整优化城乡用地布局结构,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还存在与相关规划协调和衔接比较困难、项目资金投入大、拆迁难度大、项目权属调整复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合作机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