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院概况地球科学学院前身是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始建于1952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院士)、喻德渊教授、地层古生物学家俞建章教授(院士)、岩石学家董申保教授(院士)、沉积学家业治铮教授(院士)、构造地质学家吴磊伯教授和张寿常教授、探矿工程学家胡伟同教授都曾在学院从事过教学、科研和领导工作。1997年原长春地质学院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原地质系与能源系合并更名为地球科学学院。2000年6月合校更名为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学院由地质学系、资源工程系、能源科学系、国土资源系和实验中心组成。现有本科、硕士、博士生共计1110人。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6人。其中教授44人(博士生导师24人),副教授42人,博士后工作人员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5人。外籍兼职教授12人,校际兼职教授30人。学科专业地球科学学院目前有六个本科专业,十个硕士点学科和七个博士点学科以及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变质动力学开放部级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卢良兆教授1930年生于浙江省黄岩县,1950~1952年就读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在长春地质学院(合校后为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任教,1985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评聘为岩石学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3.
卢良兆教授1930年生于浙江省黄岩县,1950~1952年就读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在长春地质学院(合校后为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任教,1985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评聘为岩石学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4.
张秋生,辽宁盖县人.1953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后留校任教,接着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矿床研究生班,1957年毕业,他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研究生.后曾任长春地质学院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矿床教研室主任,矿床研究所所长,吉林省第四届地质学会理事长,东北经济区技术经济研讨协会理事、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  相似文献   

5.
徐惠芬 《地质论评》1987,33(2):201-202
全国变质地质及变质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2月1日—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和前寒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和地球化学学会的变质岩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及山西省地质学会共五个单位发起和联合召开的。大会由山西省地质研究所冀树楷总工程师代表五个发起单位和东道主致开幕词。北京大学董申保教授、长春地质学院张贻侠院长、武汉地质学院游振东  相似文献   

6.
西安地矿所徐培苍副研究员与长春地质学院张树业教授经深入研究,发现华东地区古老变质岩系中存在有高压变质矿物——柯石英,填补了我国在高压变质矿物——柯石英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超高压的标志矿物——柯石英,1960年首次发现于美国亚利桑那陨石坑。随后,法、日等国在金伯利岩和区域变质岩中相继发现。1988年以来,长春地质学院张树业教授和一些中外专家学者在研究安徽、江苏、山东地区的高压  相似文献   

7.
张树业     
张树业,山西省五台县人.1952年8月于北大地质系毕业后分配到长春地质学院工作,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批大学生.曾任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教研室副主任、院中心实验室岩矿教研室主任、晶体光学教研室主任、长春市劳动模范、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地矿部岩浆岩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光学学会理事、长春地质学院教授、学术及学位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副导师等.1980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8.
正李舟波教授1955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物探系,同年进入北京石油学院师从苏联专家攻读研究生,1958年毕业后回长春地质学院物探系任教,1960年在地质系统内筹建了第一个地球物理测井专业并建立了测井教研室。1985年评为教授,1993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83-1991年任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曾任多个杂志的编委,吉林省科委常委;现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吉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9.
刘玉海,男,1933年1月25日生于辽宁省台安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958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1961年硕士研究生 毕业 后留校任教,1982年调入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直至2000年11月25日去世。   刘玉海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他先后培养了10名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和数以千计的 本科生。   刘玉海教授一生著作颇丰,先后完成了《延安城市工程地质》、《大同城市地质研究》、《 地震工程地质学》、《大同机车工厂及邻区地裂缝研究》等学术专著,并与他人合作完成了 《黄河大柳树坝址区工程地质研究》、《中小型水电工程地质》、《南迦巴瓦峰地区地质》 等专著,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在病重期间仍在主编《中国城市工程地质》 专著。   刘玉海教授曾是中国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地质研究会理事,西安地质学会常 务理事,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会员,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等。   刘玉海教授德高望重,知识渊博,虚怀若谷,平易近人,他为 我国的工程地质事业和地质教育事业,为长安大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刘玉海教授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10.
穆克敏     
穆克敏,山东桓台县人。195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地质矿物系,并留校任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到东北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任教,1956年晋升为讲师。后曾任长春地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岩石教研室主任,地质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地矿  相似文献   

11.
青年岩石学专家──刘喜山刘喜山,1944年生,山东招远县人。196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现任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学教授。自1969年以来一直从事于本科生的岩石学和研究生的专题课教学以及指导他们进行专题性科学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变质地质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邓军 《岩石学报》2019,(5):I0001-I0002
<正>翟裕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翟裕生院士1930年2月生于河北省文安县,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从大学期间学习地质专业起,已经从事地质事业七十载。  相似文献   

13.
《冀东太古代地质和变质铁矿》一书,由张贻侠教授等著,将由地质出版社于1986年12月出版。全书180000字,是长春地质学院和河北省地矿局合作于1979—1982年间完成的科研工作总结,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行了修改、充实、提高而成此专著。  相似文献   

14.
冀东太古代地质及变质铁矿 该项目负责单位是河北省地矿局十六队和综合研究队,协作单位是长春地质学院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室,项目负责人为张贻侠教授。 该项研究运用近代沉积学、火山学和变质地质学等方法,首次发现和论证了有科学价值的大型古糜棱岩带(韧性断裂带)和科马提岩;对迁安片麻岩和角闪质岩石作了重新分类并提出了新的成因观点;对条带状铁矿的铁质来源、成矿机制、矿床类型、赋存层位和变质作用改造等进行了系统论  相似文献   

15.
长春地质学院变质地质学学科简介徐学纯,卢良兆,马志红(长春地矿部变质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30026)1学科点概况变质地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已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公认,国际上已专门出版了著名的"变质地质学"杂志。长春地质学院在该研究领...  相似文献   

16.
专家简介     
贺振华 教授 ,湖北省大悟县人 ,1938年 11月生 ,196 4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 (现并入吉林大学 )应用地球物理系 ,同年到成都地质学院 (现为成都理工大学 )物探系任教至今 ,曾任成都理工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现为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博士生导师 ;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十多年来 ,贺振华教授在应用地球物理学领域孜孜不倦、辛勤耕耘与探索 ,在 1983年~ 1985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休斯顿大学做地震物理模拟和波动方程偏移研究 ,与 G.H.F Gardnar和 J.A.Mc Donald等著…  相似文献   

17.
青年变质地质学专家──张兴洲张兴洲,吉林省白城市人,生于1954年。1978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1983年获硕士学位,1992年获博士学位。1985年晋升为讲师,1992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现任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研究所副主任。主要从事变质地质学...  相似文献   

18.
<正>曾勇教授,1943年8月生,江西南城县人,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首届国家级普通高校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师奖)获得者。1968年毕业于原北京矿业学院地质系,先后在吉林省舒兰矿务局和江西省英岗岭矿务局工作。  相似文献   

19.
长春地质学院1988届博士研究生庄育勋,在董申保、卢良兆教授的指导下,出色地完成了《阿尔泰海西活动带变质作用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的博士论文。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上,为了鼓励庄育勋在变质地质学理论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特授予他侯德封奖。 庄育勋在变质带、变形变质序列研究等方面有新的见地和思想,从而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的立典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成果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詹庚申 《地质学刊》2007,31(2):123-123
著名水文地质学家。1931年11月2日生,无锡玉祁人。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