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华蓥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矿山开采活动强烈,地质灾害极为发育。以华蓥山中段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最新的地质灾害数据库和野外调查基础上,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河流侵蚀、地表覆被及人类工程活动方面分析了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利用基于证据权法的敏感性计算方法对地质灾害孕灾因子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创新性的提出了运用证据权相对系数的方差作为敏感性指数,并采用两种敏感性指数定量分析了各孕灾因子对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分布不均,主要沿华蓥山两侧的山前地带带状分布,整体上华蓥山西坡地质灾害较东坡发育;(2)各孕灾因子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程度差异明显,地质灾害对于工程地质岩组的敏感性最高,工程地质岩组、坡高、矿山开发、地表覆被对地质灾害发育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强,而公路修建、河流侵蚀对地质灾害发育的控制作用较弱;(3)运用基于证据权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各孕灾因子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该方法科学可靠、方便易行,可为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成果不仅可为华蓥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为孕灾因子与地质灾害间的关系、地质灾害敏感性等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华蓥山溪口滑坡—碎屑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华蓥山溪口滑坡—碎屑流的形成机制,以及该区斜坡失稳的成灾规律,并提出了华蓥山区地质灾害防护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用Virtual Globe技术和面向服务的软件构架SOA模型.通过综合分析地质灾害的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的特点,确定了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联系与服务方式.构建了一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三维可视化数据集成框架,实现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的集成和地质灾害相关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显示.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华蓥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4.
黑龙峡景区位于华蓥山中段,景区主要工程建设项目为"龙潭漂流",分布发育有21处小型规模为主的地质灾害体。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黑龙峡景区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合景区规划与建设活动,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建议,对景区建设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华蓥市马鞍坪滑坡现有变形监测情况表明,斜坡变形位移与降雨的关系十分密切,马鞍坪滑坡的后部强变形区,斜坡位移与50mm以上持续降雨几乎呈对应关系。研究人员采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有限元分析法相结合,对马鞍坪滑坡进行了滑坡体在降雨条件下饱和一非饱和渗流分析与坡体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是华蓥山地区斜坡失稳下滑的主要引发因素,不同雨量决定斜坡演化成滑坡的不同阶段,其影响作用也不近相同。计算结果表明,当日降雨量达到150mm左右且累积降雨量超过300mm的情况下,斜坡土体将出现变形,出现滑坡可能性大。该分析结果为今后华蓥山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中的地质灾害单体预警预报,提供了可靠预警参数。  相似文献   

6.
全面介绍了华蓥山地区的山地重力灾害情况及重力灾害类型,从地质因素、水体因素、人为因素等三方面分析了华蓥山山地重力灾害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四川华蓥山山体裂缝,近年来已成为该地区可能构成重大地质灾害的潜在威胁。本文对山体裂缝的基本特征、成因机制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深入系统研究这一地质现象的设想和目前情况下防治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华蓥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出发,全面的介绍了华蓥山地区近些年来的重力灾害发生的情况,可以看到重力灾害在本地区的影响之大,已经成为了本地区主要的灾害类型。通过各方面的调查研究,采用科学分析和经验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引起重力灾害发生的各种因素,并重点从地质因素、水体因素、人为因素等3方面分析了华蓥山地重力灾害发生的成因,总结了可以引起重力灾害发生的外因和内因,可以看到重力灾害不单是某一个因素导致,而是由于众多的因素相互的影响所导致的。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灾害的发生,减少灾害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川藏公路然乌—鲁朗段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导致大型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为了定量地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大型地质灾害的贡献,本文根据信息熵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地质灾害熵”的概念。通过详细分析川藏公路然乌—鲁朗段大型地质灾害资料,选择平均坡度、断层和节理、岩体结构、松散堆积物、水文地质条件、冰川作用和降雨等7个影响因素,分析它们对研究区某些大型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计算出了各影响因素的“地质灾害熵”。根据“地质灾害熵”计算得到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三维倾斜摄影成果及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选取了高程、坡向、坡度、曲率、地层岩性、与采空区的距离、与公路的距离、地质灾害面密度等8个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法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环境危险性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低危险区、中危险区、高危险区,并对各危险区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结论可作为华蓥山康养城规划建设的地质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东部山区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评价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提出了地质灾害危害性概念,选择历史灾害危险性、潜在灾害危险性、社会经济水平、承灾体类型4个基本要素和相应的17个评价因子作为评价因素,利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吉林省东部山区地质灾害危害性进行分区评价.评价结果为:在中低山区和低山丘陵区两个不同地貌单元的地质灾害区中,划分出7个不同级别的危害性亚区.高危害区主要分布于通化、白山地区,鸭绿江上游和延吉盆地区,是今后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2.
In recent years, the frequency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gradually increases in the gully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s centred with Yanhe River Basin. The research on the forming of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gully region and the disaster process will help us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the disaster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detailed survey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Yan’an City, the river and gully erosion is the main natural predisposing factor that caused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the river gully region. In the forming of ditches and gullies, the surface water system changes the stress form of the original slope and reduces the strength combination of the slope in ways of water erosion and gravity erosion. Gully’s forming stage and stratigraphic contact form have some influence on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disaster process.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复杂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以及降雨、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山区公路易受到泥石流、滑坡、崩塌、溜砂坡等地质灾害的危害。文章在对山区公路地质灾害模型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滑坡稳定性分析、泥石流活动性分析、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与危险性分区、滑坡区公路整治方案优选、拦砂坝优化设计等灾害分析模型和减灾决策模型,通过数据库、分析模型和决策模型的集成,建立了基于组件式GIS的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作为系统应用的实例,文章最后讨论了系统在古乡沟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的应用,预测了一定条件下泥石流堆积扇上的泥深,泥石流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最大泥深、最大速率、最大动量和最大动能,为古乡沟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袁丽侠  王凡  崔星 《工程地质学报》2007,15(S1):119-123
滑坡是浙江省沿海及丘陵山区频发的地质灾害之一,常堵塞交通、农田毁损、民房倒塌、使山区人民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分析滑坡灾害机理,提早预警预报,是合理规划山区民居建设、治理地质灾害、建立民居与生态环境合谐的的关系,是各级政府、地质工程界、建设部门和环境监理部门的重要社会责任和理论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5.
泥石流是北京山区主要的地质灾害,北京市于2003年启动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但近几年的预报效果并不理想。为进一步提高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报的准确性,选取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植被作为基础因子,以北京市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为响应因子,以降雨作为诱发因子,根据各因子与泥石流灾害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因子的权重系数,提出了基于可拓理论的泥石流预警预报模型,并通过G IS系统和IDL开发平台实现准确预报。利用20组历史上北京地区发生的泥石流雨量资料对建立的预警预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北京市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报水平,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重力资料精细处理及在珠江三角洲地震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断裂构造问题及其在地震灾害中的作用,随着该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又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利用小波变换和分形几何等新的数学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力资料进行了精细处理.并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认为北东东向断裂是该区的重要断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地震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articl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geoid and the quasigeoid was calculated using ground gravity data and the data extracted from two Global Geopotential Models (GGM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gether. To do so, the authors used the terrestrial gravity data in a vast region of Iran, comprising 8,245 stations which are kindly put in our disposal by the National Cartographic Center of Iran, as well as two GGMs, namely EGM96 and EGM2008 for comparis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eparation for GGMs was performed by iter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oid–quasigeoid separations obtained from the terrestrial data versus the orthometric heights are nonlinear in mountainous areas, whereas they are almost linear in flat regions due to decreasing the values of the topographic potential of the masses between the earth surface and the geoid. On the other hand, in case of GGM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separations and the orthometric heights in both mountainous and flat areas.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eparations extracted by two methods in mountainous areas—especially in the regions with ragged topography—differs strongly,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the dense gravity and height networks for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geoid–quasigeoid separation in these regions. Finally,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mean values of separation by two global geopotential models (EGM96 and EGM2008) are 21.87 and 21.23 cm, respectively, values which did not differ strongly, whereas this mean value obtained from ground gravity data is 16.10 cm, which differs from the GGMs’ results with approximately 5 cm.  相似文献   

18.
南方山地丘陵区地域跨度大,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复杂、成灾模式多样,是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针对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潜在风险高的问题,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实施进展基础上,对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控灾的气候动力特征及地质构造背景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典型地质灾害成灾模式和多尺度风险调查评价示范性成果进行了总结,揭示了东南沿海地区典型台风地质灾害、南方岩溶塌陷、西南高寒山区冰碛土泥石流及川西高原区火后泥石流形成机理与物源侵蚀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南方山地丘陵区基于县域、重点城镇及典型灾害点的多尺度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应用示范,相关成果在西南重大工程规划选线及县城搬迁选址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段家能  孙德瑜 《云南地质》2007,26(2):219-227
通过项目区环境地质条件及地质灾害特征发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合工程技术经济条件和山区地质灾害发育特点,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供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