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构成及其研究重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天宝  韩增林  彭飞 《地理科学》2017,37(10):1527-1534
在全球化和人类活动向海洋扩张的背景下,作为总体性人地关系一个组成部分的人海关系正变得日益复杂和重要,亟需对其进行基础性的理论解读,以整合和指导具体研究的展开。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包括人类、海洋和陆地3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中,人类具有自然和社会2种基本属性,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海洋和陆地具有自然、社会和关系3种基本属性。人类与海洋、人类与陆地和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互动构成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中最基本的相互关系,其不同组合和演变塑造出了具体、多样的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当前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重点包括海洋观、海洋的开发与保护、国际海洋关系、陆海统筹和海洋社会5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世界近代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必须依靠海洋.中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吴传钓院士是中国杰出的地理学家,他提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1]这一精辟的理论.同时他也是中国海洋地理学研究的实践者、倡导者和组织者.把人地关系的研究拓展到人海关系研究.提出了"地理学要面向海洋",多次提出:中国是个重要的海洋国家,地理工作不能限于"陆军",还要建立"陆军海战队",鼓励研究海洋.对吴传钓院士亲自参加海洋地理研究的实践、对年轻人的提携、把中国海洋地理学的研究推向国际等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中国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评价及协同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才志  张坤领  邹玮  王泽宇 《地理研究》2015,34(10):1824-1838
借鉴信息熵、协同学相关理论,在分析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协同演化机制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PP模型测算沿海地区1996-2012年11个省份人类社会与海洋资源环境子系统综合评价值;通过信息熵模型对人海关系地域系统信息熵值及有序度进行测算,发现沿海地区各省份人海关系地域系统信息熵呈逐年下降,有序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进一步构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并采用加速遗传算法进行模型参数估计,辨识其协同演化类型,结果显示: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表现为冲突型,河北、广西、海南表现为掠夺型,上海、山东、广东则表现为协同型。最后对各种类型进行分析,并简要提出人海关系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视角下海洋本体的解构与研究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天宝  杨芳芳  韩增林  彭飞 《地理科学》2019,39(8):1321-1329
在揭示人海辩证关系与海洋社会属性的基础上,从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视角,解析了海洋的构成。第一海洋(自然海洋)是人海关系地域系统中自然存在而非人为构筑的海洋部分,其核心要素是地理位置、物质构成和空间形态。第二海洋(人工海洋)是人类海洋实践中所建造的设施及相应的物质、能量及信息流动,包括基地设施、人类主体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和人类与海洋之间的采集排放活动。第三海洋(关系海洋)是不同人类主体在海洋实践中形成的互动关系,核心内容是主体构成、内容组成以及表现形式。第四海洋(观念海洋)是人类对海洋及海洋实践活动的认知,核心是在处理人类与海洋、陆地与海洋和人类主体之间关系时所秉持的理念。现实中,自然海洋、实践性的人工海洋和关系海洋与构想性的观念海洋相互作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海洋世界。随着人类海洋实践的深化,关系海洋和观念海洋与自然海洋和人工海洋一并成为了研究与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从脆弱性视角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分为资源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运用集对分析和脆弱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的演变趋势,运用三角图法对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进行分类,进而探究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1)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虽然波动频繁,但整体呈下降态势,稳定性显著增强;(2)研究期内,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没有出现单一子系统脆弱型,而复合子系统脆弱型和均衡脆弱型是其主要类型;(3)建议通过规避模式、适应模式及循环模式,加强陆海统筹,控制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加强海洋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降低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沿海城市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沿海城市2007年综合发展水平数据,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消耗、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采用三角图分析方法,通过敏感性、适应性、恢复性等进行指标筛选,构建沿海城市脆弱性指标体系,建立脆弱性评价模型,将全国53个沿海城市的脆弱性划分为6种类型.研究表明:从区域上看,东部、东北部、中部多为ES型,东部ENS型也较多;从城市规模上看,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脆弱性类型以ES型和ENS型为主,中等城市脆弱性主要为ES型,3个小城市的脆弱性类型均为ES型.根据脆弱性类型及其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海洋经济地域系统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海洋经济地域系统的研究, 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从人地关系地 域系统为切入点, 探讨中国海洋经济地域系统的特征。论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的海洋资源, 海洋产 业以及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 海洋经济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及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分析 了中国海洋经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演变状况。在研究中应用了主成份分析等数量方法, 对海洋 经济发展年际之间的综合实力水平进行评估, 并绘出了海洋经济总值与海洋产业之间的平滑曲 线, 以此了解各类海洋产业的线性增长趋势。根据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的发展, 分析了海洋三次产 业的变化过程, 并利用三轴图法绘制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为了反映中国海洋经济地域系 统不同类型的差异, 应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沿海各海洋经济省市进行综合实力评估并进行排序, 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不同综合实力水平的海洋经济类型区。  相似文献   

8.
加强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山区发展的严重滞后、山地环境与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以及山地科学综合研究工作严重不足的背景,提出加强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综合研究的必要性.在阐述山地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山地人山关系地域系统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山关系除具有平原、城市人地关系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山地所特有的3个特点:1.人山关系动力系统复杂性和不稳定性;2.人山关系物流和能流循环系统的不完整性;3.人山关系利益公平分配的困难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学科分类体系,对现代山地科学体系中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所包含的学科作了界定.最后,对山地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与现代山地科学学科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关键理论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   总被引:34,自引:8,他引:34  
刘彦随  周扬  李玉恒 《地理学报》2019,74(12):2511-2528
乡村地域系统是由人文、经济、资源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区际联系的乡村空间体系,是一个由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等组成的地域多体系统。以乡村地域系统为对象,服务支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地理学创新研究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亟需以问题为导向、战略为指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人地系统科学为指导,致力于地表人地系统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域系统结构、转型过程、演变机理、分异格局、地域功能,以及乡村振兴途径与模式综合研究,科学把握乡村地域系统类型及其分异规律。本文以全国39164个乡镇为基本单元,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诊断识别了制约中国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子,划分了中国乡村地域系统类型,揭示了乡村地域系统分异格局,探明了不同类型区乡村振兴科学途径。结果表明:① 地理环境、村镇化水平、资源禀赋、人口流动程度和老龄化水平等是乡村地域系统分异的主导因子,反映了乡村发展自然本底特征以及外援动力、内生动力的大小。② 通过主导要素聚类和空间叠加分析,将中国乡村地域系统划分为12个一级区、43个二级区。一级区采用“地理区位+主导要素驱动力/约束力”的方法命名,二级区采用“地域范围+主导要素驱动力/约束力+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命名。③ 不同类型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和路径不同,乡村振兴战略与规划的落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相似文献   

10.
对东北区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机制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陈才  修春亮 《地理科学》1995,15(3):217-225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格局演变探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在评析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单元,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测度变量,定量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格局变化的总体水平与特征;并引用国外最近使用的区域分离系数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格局变化的相互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其东、中、西三大区域逐渐发散趋异,而南、北两大区域逐渐收敛趋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胡序威 《地理学报》2006,61(6):585-592
在回顾了中国区域规划发展和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基础上,阐述了在不同时期按不同名目开展的规划内容和特点,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部门间竞相争夺规划空间的现象及其形成的国情背景。在展望未来中国区域规划发展将面临大好机遇的同时,着重就理顺规划体系、调整规划管理机构、制订区域规划法规、增加规划内容、改善空间管治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系统空间演化模式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陆林  鲍捷  凌善金  曾琪洁  虞虎 《地理科学》2012,(9):1066-1074
通过构建旅游地空间演化基本模式,阐释了以漓江为主导的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系统演化过程,归纳其经历了萌芽期、极化期和优化期,3个阶段分别体现出均质发展、极化发展、扩散发展的特征,并有向板块发展阶段演化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前,旅游地处于均质发展为特征的萌芽期,原赋景观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一时期的旅游地在空间结构上处于低位的均质无序状态,各景区点未得到有效地开发;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0年代中期,旅游地进入极化期,其中又分为以桂林城区旅游增长极形成为标志的初期极化发展阶段和以桂林城区-漓江-阳朔县城旅游地系统形成为标志的后期极化增长阶段;初期极化发展阶段,在旅游需求的推动下,桂林城区作为旅游增长极得到较快发展,为漓江旅游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对区域旅游发展起到组织作用。后期极化增长阶段,阳朔县城作为新的增长极发展起来,桂林城区旅游功能进一步强化,漓江作为旅游廊道功能也日益强化,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空间系统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为扩散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旅游影响对外扩散,区域旅游板块逐渐形成,并推动旅游地转型发展。桂林-漓江-阳朔旅游系统的旅游城镇、景区点间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功能上更加协调,推动了更高一级的旅游地空间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可称其为桂北旅游地空间系统,或桂北旅游板块。探讨了旅游地系统演化机制,认为在不同时期,起主导的机制不同:在萌芽期,资源禀赋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极化发展期,受循环积累因果效应的推动,不同类型的需求成为建构的主要动力;在扩散发展期,对综合效益的追求成为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4.
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空间结构演化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港口联系强度指数和综合基尼系数,对1986~2004 年长山群 岛港口地域组合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认为从1986 年到2004 年,大长山港口组合单元一直是长山 群岛最重要的门户港,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整体上看是趋向集中。并对长山群岛陆岛连接方案进行论证,对陆岛 连接工程建设后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空间结构进行情景分析,“大连———长山群岛”之间的连接、联系方式、途径 发生了变化,这将使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的空间结构大为改观。对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 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利用Theil指数分解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地市入境、国内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两者的高度空间集中性都具有总体下降的趋势,且其时空演变过程以东部地带内的差异和变化为主要来源;入境旅游经济较之国内旅游经济具更强的空间极化特征及更慢的差异缩小趋势,入境旅游经济的空间极化格局以点状高度集中分布为主要特征,国内旅游经济的空间极化格局主要呈轴状延伸趋势;在缩小东、中、西部地市间社会经济差异的作用上,前者并不明显,后者的空间经济效应相对明显,但作用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16.
区域规划理论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方中权  陈烈 《地理科学》2007,27(4):480-485
根据区域规划理论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及不同时期理论指导意义的不同,将区域规划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①早期区域规划思想的形成—没有形成系统的区域规划理论;②传统区域规划理论的产生—着眼于经济的增长;③现代区域规划理论的发展—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未来区域规划理论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同时,将在动态性、创新性及区域调控等方面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中国能源缺口不断扩大,原油进口依存度也随之攀升,实施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多元化战略应该确立在总体把握石油进口地域格局的基础之上。本文以1997~2008年间中国原油进口源地分布入手,分析了此时间段内进口原油的地域格局、原油进口格局的演变特征及演变轨迹,探讨了影响原油贸易地域格局的主要因素与原油贸易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进机制,为进一步探索其演化趋势,更好地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刘盛和  邓羽  胡章 《地理学报》2010,65(10):1187-1197
随着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和影响日趋深远,各级政府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区域与城市规划等各类重大决策时,亟需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地域类型。本文在综合比较现有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划分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型指标及其修正方法,并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区县的流动人口数据,运用以上多种划分方法实证研制出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多种划分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 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指标法,可以同时测度区域流动人口的方向性与活跃度,兼具以上两种单一性指标法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能清晰地分辨出区域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的规模均比较大的平衡型活跃区这种独特类型,具有显著的优势。② 进一步考虑份额指标的修正型复合指标法,能有效地消除因区域人口总量过小或过大而导致流动人口活跃度被高估或低估的偏差,划分结果更加符合实际。③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其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关系密切。中国各类流动人口活跃区主要分布在位处第三阶梯和大于800 mm等降雨线的东部季风区,其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