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地雷达波波动方程研究及其正演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地雷达广泛应用于地下水勘探,工程地质调查、城区地面土木工程、考古探测以及矿产资源开发等。本文着重讨论探地雷达在地下传播时的各种动力学特性(振幅,速度等),从本质上说明探地雷达波波动方程与地震波波动方程的一致性,从而为借用地震处理中的所有处理方法(迭加,偏移等)奠定理论基础,为探地雷达的成果解释提供新的途径。最后,以探地雷达波满足的波动方程为基础,正演模拟了探地雷达波在地下二维介质中的传播。实例表明:正演结果所得到的二维剖面与实际模型吻合,证实了探地雷达波波动方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探地雷达是一种重要的浅层勘探地球物理勘察方法,从探地雷达应用的地球物理应用前提出发,详细阐述了探地雷达实测工作中测量方式、天线频率、采样率及时窗等工作参数的选取;归纳总结了雷达波的反射规律,分析了可能导致雷达资料误解释的绕射波及解决方案,并以中央储备粮益阳直属库北栋仓库纵测线3为例,说明了探地雷达勘察效果。  相似文献   

3.
探地雷达在地质灾害调查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地雷达是浅部勘探的一种有效的勘探方法。文章简要叙述了探地雷达的探测原理及其应用于地质灾害调查方面的可行性,通过探地雷达在地裂缝、岩溶塌陷、滑坡以及活动断裂调查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展示其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探测技术。  相似文献   

4.
岳崇旺  王祝文 《世界地质》2007,26(1):114-117
简要介绍了探地雷达工作原理及其探测地下空洞的方法技术,以广州某地基勘察中地下空洞的检测为例,分析了地下空洞的雷达波组特征,总结了探地雷达时深剖面图的异常特征。指出该方法具有速度快、探测精度高、可获得连续结果等特点。经开挖验证,探地雷达异常特征与地下空洞实际位置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探地雷达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肖兵  周翔  汤井田 《物探与化探》1996,20(5):378-383
作者对近年来探地雷达的技术发展及新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详细分析探地雷达方法原理、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探地雷达系统结构的思路;同时,针对探地雷达工作中的高噪声和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移植的不适应性,提出了探地雷达地下界面高分辨率成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叙述了探地雷达对桩基探测的一系列实验工作,通过探地雷达三个参数的匹配对比,研究适合在上海地区应用探地雷达探测桩的一些技术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探地雷达在探测玉树走滑断裂带活动性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地雷达具有快速、检测范围广、探测深度深、分辨率高及对地表环境无破坏等特点,在活动断层探测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在简要介绍玉树走滑断裂带活动性的基础上,选择高分辨率的探地雷达对隆宝、昔日达和盘琼沟处断裂带附近的活动断层进行探测。采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法建立活动断层的数值模型对其雷达波响应特征进行模拟,分析断层在探地雷达剖面上的反射波特征。根据断层的反射波特征解译探地雷达图像,判断断层的位置、走向及空间展布。结合探槽开挖对比,探地雷达图像的解译结果与探槽开挖后的断裂带剖面展示的断层活动性质基本一致。根据隆宝、昔日达和盘琼沟处的探地雷达图像与探槽剖面上断层反射波特征的对比研究,解译了玉树地震震中位置探地雷达剖面上的断层展布。研究表明,探地雷达是一种快速探测活动断层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地表破裂不明显的区域,不仅可以准确地判断断层的位置、走向及空间展布,还可以将断裂带附近地下岩层的层位信息及探槽断面之外的地表下图像清晰地呈现出来,为以后运用探地雷达探测活动断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实践基础上,总结了探地雷达超浅异常体探测经验,并对野外参数的选取及其对探测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提供的实例对研究探地雷达探测应用效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根据探地雷达的探测原理及技术参数影响因素,提出了工作频率的选择方法。以广州和商丘两地的两个探测实例,介绍了如何根据管径、埋深确定天线频率、天线距、采样点距、时窗等探地雷达技术参数;并选择已知埋深的管线,对波速进行实地测定,以便在探地雷达剖面上对目标体的埋深作出精确解释。  相似文献   

10.
探地雷达测量土壤水含量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括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在内的许多电磁方法正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近地表水文地质领域。探地雷达技术基于介质的电磁特性,通过介质介电常数和速度的变化来反映土壤的体积水含量。水的相对介电常数为81,而周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约为2~30,这样大的介电常数差异使探地雷达成为监测和分析地下水的有效工具。介绍4种应用探地雷达测量土壤水含量的方法,包括:探地雷达反射波法、探地雷达地面波法、钻孔探地雷达方法、以及探地雷达地表反射系数方法4种方法各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其中反射波方法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探地雷达获取的图像不能表达地形变化的缺点,通过探地雷达与差分GPS同步采集记录数据,实现探地雷达图像与GPS数据时间同步,选择某一标准水准面为参考面,根据时间位移和线性插值方法,将探地雷达数据进行时深转换,从而实现探地雷达地形校正。探地雷达图像地形校正前后对比表明此方法在保留地下介质体水平方向分布特征的同时,实现了探地雷达图像在垂直方向的精确校正,对地下目标的解译和精确定位有很大的帮助,对浅层活动断层探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地雷达信号特征分析和分辨率提高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地雷达信号的奇异点或突变点作为雷达信号的重要特征通常反映介质重要信息,如电性变化界面或异常体等。分析了探地雷达信号在Hilbert变换下,利用小波变换确定探地雷达信号奇异点位置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傅立叶变换只能从整体检测探地雷达信号奇异性的局限性。并且由于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进一步讨论了其在提高探地雷达信号分辨率的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四川甲基卡矿田新发现了超大型X03号锂矿化伟晶岩脉,在勘探过程中,首次使用探地雷达探测甲基卡矿田浅层地质结构。通过分析对比探地雷达模拟实验数据、实测探地雷达剖面、钻孔数据和便携式取样钻数据,发现探地雷达图像能有效反映矿田第四系浮土覆盖区浅层地质结构。本次研究还鉴别了酸性岩脉体或转石与第四系浮土、片岩等围岩之间界面的探地雷达信号特征,并利用探地雷达对X03号矿脉等隐伏脉体进行了揭盖,获得了矿脉浅部结构构造信息。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并证明探地雷达勘探稀有金属矿脉是有效的,能够代替槽探,实现绿色勘探和快速找矿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发展史和未来展望,以及IDS公司对探地雷达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三维阵列天线技术,探地雷达虽然能够采集到高密度、无缝拼接的海量数据,但受仪器配套软件的局限,无法发挥其三维数据的优势,实现对地下目标的空间刻画。三维探地雷达与三维地震勘探在传播方式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将三维探地雷达数据转换成三维地震数据格式,利用比较成熟的三维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系统,可实现三维探地雷达数据的真三维处理。兰州某地的试验性研究表明:统一网格化后三维探地雷达数据,经过静校正、滤波、反褶积、噪音衰减、三维偏移等拟三维地震数据处理,可有效提高三维探地雷达数据的纵、横向分辨率,进而提高三维探地雷达数据的探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高精度无损探测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各领域,具有探测速度快、定位准确、轻便灵活、可实现连续透视扫描以及二维彩色图像实时显示等优点。不同的地质条件,探地雷达将表现为不同的波谱特征。文章在分析了探地雷达的分辨率与地层介质、探测深度、天线频率的基础上,例举了其在第四系地质、活动断裂、滑坡、土体性质等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探地雷达在赵子秀山滑坡裂缝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裂缝是判定滑坡规模、分析滑坡形成机制、预测滑坡发展趋势、指导滑坡监测、治理的重要依据.分析了探地雷达技术进行滑坡裂缝特征调查的原理,确立了探地雷达进行滑坡裂缝调查的一般模式,并以四川华蓥市赵子秀山滑坡变形体的探地雷达探测为例,应用探地雷达技术获取了清晰反映裂缝位置、走向、深度的高质量图像.研究表明采用探地雷达进行滑坡裂缝探测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探地雷达小波的构造及在提高雷达信号分辨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探地雷达子波的形成机理,提出了一种构造探地雷达小波函数的方法。与Cauchy小波及Morlet小波相比,以这种小波作为基本小波,应用于探地雷达实际资料处理中,在提高探地雷达剖面分辨率的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9.
探地雷达方法及其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讨论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探地雷达方法及其应用的若干新进展。内容包括探地雷达仪器,方法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模糊分形方法在探地雷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地雷达是一种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探测仪器,但是雷达信号中有较多的多次波干扰,一般方法较难滤除。应用模糊滤波技术和分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模糊分形滤波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多次波干扰的问题,同时缩短了雷达子波在反射界面的延续时间提高了探地雷达信号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