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C—M粒径图象的研究可作为分析碎屑沉积物形成时水力学状况的一种工具,它充实了某些其他的获取沉积水动力资料的方法。因一定的粒径对应于一个优势的沉积机理,用C—M粒径图象分析沉积作用的水力状况,可以表明一定粒级颗粒的主要搬运机制,因此海底沉积物C—M粒径图象的研究,对阐明沉积作用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分辨图象声纳在小目标的探测和识别中扮演重要角色,目标模拟器是图象声纳设备调试的主要仪器之一。文章讨论了模拟器信号发生的机理,分析了近场和远场声基阵输出的信号模型。给出了利用该仪器测得的某型图象声纳的波束图。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用频域多通道光学傅里叶变换方法进行图象假彩色编码的理论与实验结果。频谱假彩色编码是在不同的彩色通道,通过空问滤波来完成。密度假彩色编码是由三基色图象迭加而成。其中一个图象为正图象,另一个图象为反转图象,第三个图象为半反转图象。本方法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对图片可进行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4.
伊姆斯-道拉德河口悬浮体絮凝过程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1991年1月用水下照相系统和自动图象分析仪等方法获得的悬浮体絮凝现场粒径资料,并结合温度、盐度及悬浮体总量等对伊姆斯-道拉德河口的悬浮体絮凝过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絮凝物中值粒径为74-131um;最大粒径为163-809um随时间、地点不同而不同。在时间上,絮凝颗粒大小的变化与潮汐变化相一致,以潮相为周期呈周期性变化。在涨落潮初期稍后絮凝颗粒迅速增大,后期逐渐变小;在空间上(  相似文献   

5.
遥感技术在河口颗粒态总磷分布及扩散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美国SeaStar卫星装载的SeaWiFS海洋水色遥感传感器作为遥感数据源,实测了光谱、海表温度、悬浮物含量、透明度、叶绿素浓度、颗粒态总磷含量等,建立了传感器悬浮物含量和颗粒态总磷含量的遥感信息提取模式,结果表明:(1)利用遥感技术估算的海水悬浮物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8.1%;(2)悬浮物在遥感图象上的分布和扩散趋势与实际吻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内海流运移路径;(3)颗粒态总磷含量在长江河口和杭州湾附近海域较高,由近岸向远岸迅速降低,与实际分布相符;(4)模型主要适用于河口等悬浮物含量高的Ⅱ类水休,对于以浮游植物为主的Ⅰ类水体应另外建立模式.  相似文献   

6.
利用诺阿卫星红外信息对东海黑潮表层温度锋的解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开始接收高分辨力的气象卫星图象以来,作者曾对东海及其毗邻海区的卫片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现选用了具有季节性代表与有关季节的连续性图象,并对其进行处理、甄别、数理分析与佐证。获得了东海黑潮逐年典型月份表层温度锋解译图与表层温度场模式数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用福建省闽江河口的四幅陆地卫星MSS图象和数幅气象卫星AVHRR图象作为基本资料,通过对这些图象特征信息的提取和增强处理,结合地面实测资料进行了悬浮泥沙浓度的定量计算及解译判读,着重分析了闽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泥沙分布范围和扩散方式,入海水流运动特征和近海流场,梅花水道浅滩地形的近期动态变迁及其对河口外沙浅滩航道稳定性的影响等问题。并据分析结果,就闽江口航道整治提出了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用遥感技术研究江汉湖群的近代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邹尚辉 《海洋与湖沼》1987,18(5):467-476
本文利用陆地卫星MSS图象目视判读及多时相复合等方法,分析了历史时期江汉湖群(简称古湖)的分布及作出现存湖泊近期演变趋势的预测,并对遥感分析结果作了多学科的对比验证。古湖的图象判读依据有三:(1)古湖大多为成象时的单季稻田,其上的灌水与湖相沉积物的综合光谱具有独特的图象特征;(2)先锋植物菰及芦苇群丛是湖泊向沼泽转化的重要标志;(3)堤垸的影象是古湖被分割、支解的见证。研究结果表明,江汉湖群个数、面积已锐减,现存湖也正向沼泽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9.
该文将海水中图象传输特性的研究与用此传输特性进行水下模糊图象恢复结合起来 ,得到一套测量水体传递函数及进行水下图象处理的方法。采用维纳 (Wiener)滤波和卡尔曼 (Kalman)滤波算法 ,对模糊图象进了恢复。结果表明 ,利用计算机采用一定的算法对散射性质已知的水体造成的图象模糊可以进行有效的复原 ,且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开始接收高分辨力的气象卫星图象以来,作者曾对东海及其毗邻海区的卫片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现选用了具有季节性代表与有关季节的连续性图象,并对其进行处理、甄别、数理分析与佐证。获得了东海黑潮逐年典型月份表层温度锋解译图与表层温度场模式数据。这对认识东海黑潮区冬、春季表层温度锋的分布态势是有用的,与常规  相似文献   

11.
对噪声污染的图象进行复原处理时 ,传统的去噪声方法会造成图象模糊。本文用双正交小波变换去除图象噪声 ,从结果看利用双正交小波变换进行多分辨率低通滤波在去除噪声的同时造成的模糊比传统低通滤波器少  相似文献   

12.
前言我国海岸线漫长,滩涂分布很广,海岸带调查、开发海涂、发展养殖是农渔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技术为海岸带调查和观测,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手段,收效显著。但是随着遥感应用的扩大及图象分辨率的提高,大量的图象需要处理,这使我们对遥感图象的判译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遥感图象计算机分类技术,近几年国内外获得迅速发展,从国  相似文献   

13.
提出噪声图象边缘信息提取的一种实用方法。该方法以锐化处理结果为基础,二次滤波完成图象预处理。研究表明,单纯对噪声图象进行锐化处理,只可增加视觉感观效果,不会使边缘提取效果增强;必须对锐化结果再次进行滤波处理后,才可获得满意的边缘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海洋遥感图象处理的特点与要求,相应地建立了光学图象处理系统。可进行反差增强、边缘增强、空间滤波、方向滤波、频谱假彩色编码、密度假彩色编码等图象增强处理和图象频谱分析。在处理方法上,采用了频谱面彩色滤波及多通道傅里叶变换等新方法。对数十张Landsat—A、B卫星和航空遥感中国海岸带图片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5.
前言在渔业区划中,滩涂分布及其面积是环境调查的要素之一。我们利用陆地卫星图象试对滩涂面积进行了解译。由于胶州湾的地理位置和具有多种地质地貌特征,对其应用遥感图象解译滩涂面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重点说明图象的选择、处理和应用密度分割仪来测定滩涂面积。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日本静止气象卫星GMS的数字图象资料在观察天气系统、监测台风、气象预报服务及海洋环境预报服务方面,是很有价值的数据资料。改型的GMS展宽数字云图(S-VISSR),又为定量的分析数字云图资料提供了条件。但对用户而言,某个区域或为某个专项选用的数据尤其重要,而具有高效率,又能保证一定精度的卫星图象数据定位算法更加重要。我们在对GMS数字图象做定位时,采用了日本气象卫星中心的简单定位算法。经计算证明,此种算法既满足对数据精度的要求,又简化了定位的复杂计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用神经网络实现图象边缘检测的实验研究结果。一幅数字图象用一个规模不大的BP网络边缘检测器处理小邻区,再用扫描此图象的方法进行边缘检测。此方法之最大优点是设计简单,网络边缘检测器的性能也令人满意.欠缺是:学习时间长,神经网络隐层中权重包含的信息难于解释清楚。  相似文献   

18.
南极浮冰     
最近的卫星图象分析显示 ,宁尼斯(Rninnis)冰舌是从塔斯马尼亚以南的南极冰盖东岸乔治五世地海岸分离出来的。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南极协作研究中心的极地科学家RobMassom发现 ,崩离出现在2000年2月。他提出 ,在观察浮冰分布时发现卫星图象异常 ,海岸线与过去的图象明显不同。正如3月份由罗斯冰架崩离的B -15巨大浮冰一样 ,宁尼斯冰裂不可能与全球气温升高有关。Massom认为 ,冰体分离可能是过去南极冰盖边缘漂浮冰舌事件自然作用的结果。B -15浮冰是沿着南极大陆罗斯冰架冰隙分裂的冰体。科学家们正…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以小波变换为基础,可以对2D形状进行旋转对称性检测、边缘轮廓的角点位置确定,并使方向规则化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方便、准确、适合于多分辨率分析和噪声图象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日  刘海笑 《海洋工程》2012,30(4):10-20
颗粒侵蚀是管道流动保障研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导致管壁变薄、管道破裂的重要原因,直接关乎油藏能否安全地输送到采油终端。阐述了影响管道颗粒侵蚀的诸多因素,指出API规范中存在的不足,对现有的颗粒侵蚀模型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一种解决颗粒侵蚀问题的数值方法。通过计算相关文献中实验工况的颗粒侵蚀结果,比较分析了经验模型和CFX软件在分析管道颗粒侵蚀问题中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分析结果认为,Tulsa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与较广的适用范围,CFX软件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气雾流管道内的颗粒侵蚀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