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伴生金矿是指主产元素的矿体中金含量达不到工业要求,而只能随主要组份回收、利用的含金矿床。此类金矿分布非常广泛,能伴同许多矿产产出,在世界黄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1975年伴生金占世界黄金产量的10%。有的国家如美国、菲律宾等竟占其黄金总产量的一半左右。我国伴生金约占金矿总储量的43.6%;在黄金生产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故应引起广泛的重视。江西的伴生金矿在全国首屈一指,占全国伴生金储量的46%,占全省金储量的95%以上。以铜厂大型伴生金矿为例,仅伴生金一项回收的资金就可供全矿的工资支出。如果达到设计能力,则每年可以为国家提供一个中型金矿的产量。伴  相似文献   

2.
韩秀伶  丁奎首 《地质科学》1997,32(4):521-523
富银黄铜矿发现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斑洪乡拱丁金矿石英脉内,该矿是以金(银)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共生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银黝铜矿及辉锑铅银矿等。  相似文献   

3.
滇西金矿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5.
伴生金在长江中、下游各省已探明的金矿储量中占重要地位.江苏省目前已知伴生金矿床和矿点(金品位>0.1g/T)共计11处,可分为四个成因类型,即(1)火山热液型含金铜矿;(2)沉积加火山热液型含金黄铁矿;(3)中、低温热液型含金铅锌矿;(4)矽卡岩型含金铜(钼)矿和铁矿.其中中、低温热液铅锌矿中的伴生金最为重要,占全省现有金矿储量的四分之三.伴生金矿床规模可达中型至大型.江苏省宁镇地区,与中酸性岩浆岩有成因联系的铜铅锌矿床中的伴生金占江苏省现有金矿储量的90%.此外,云台山黄铁矿床和利国斑井地区也是寻找伴生金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
7.
李志群  任治祝  刘继顺 《矿床地质》1998,17(Z3):457-460
红土型金矿是云南近年新发现的矿床类型之一。新构造运动期是云南红土型金矿的主成矿期。由于地壳的快速抬升,红土型金矿表现出了对基岩含Au性依存度高的特点,分为岩控、层控和构控三种类型。红土型风化壳剖面一般发育不全,成熟度低,厚度较小,长期保持在红土化作用的初期一中期阶段。铁质层对金有明显的次生富集作用。金矿物成色多大于850,为显微-次显微状,多呈不规则状镶于褐铁矿中。矿石组构依风化程度不同分为三组。  相似文献   

8.
甘肃马泉金矿伴生元素特征及剥蚀程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姜启明 《黄金地质》2001,7(2):23-28
对马泉金矿伴生元素的一般特征、组合特征和垂直分带做了细致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矿床的剥蚀深度做了较详细论证。马泉金矿矿石伴生元素的垂直分带(由上至下)为Bi-Cu-Hg-Ag-Pb-Sb-Au-As-Zn-Be-Mo;与Au相关的元素依次为As、Sb、Cu、Zn、Ag。矿床已剥蚀到中上部,四号矿带东段及五号矿带深部仍有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9.
老王寨金矿煌斑岩稀土元素含量较高,平均约为160×10 ̄(-6),稀土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且具有铕的负异常。地幔标准化的过渡元素分配型式呈“W”型,同中国东部碱性玄武岩相似。此外,煌斑岩中Cr,Ni含量高,以上都表明煌斑岩为地幔成因,是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原生岩浆在演化分异的早期有铬尖晶石、橄榄石、黑云母及斜长石的结晶。煌斑岩中Ba,Th,K,Sr及稀土元素较高,而Nb,P呈明显亏损,表明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壳层物质混染。  相似文献   

10.
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六十年代发现了一个含有多种元素的大型原生金矿床.虽然时间过去了十多年,但在露头矿日益减少,找矿难度不断加大,人们面临着寻找盲矿的艰巨任务的今天,回顾一下这个矿床的发现过程,对于今后开展综合找矿勘探,或许是会有某些启示的. 金矿的发现六十年代初,根据国家对黄金的需要,许多地质队都集中了相当一部分力量,投入了黄金的普查找矿工作.吉林省地质局的一个金矿专业队,就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工作地区. 他们首先分析了工作区的重砂分布图,发现工作区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梭罗沟金矿体和选矿厂进行系统全面取样,通过化学分析测试基本查明梭罗沟金矿伴生组分,矿体达到评价指标有S、As、Ag,其中伴生有害组分为S、As,伴生有用组分为Ag;选矿厂仅金精矿中Cu、Co、Ni达到评价指标,含量低且分散。通过光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测试,伴生银以独立矿物(银)黝铜矿细粒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毒砂中,多沿黄铁矿、毒砂矿物中的裂隙呈脉状产出或沿黄铁矿表面分布。在黄铁矿、黄铜矿等矿物中的赋存状态不明,推测可能以机械混入物、显微包体等形式产出。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梭罗沟金矿体和选矿厂进行系统全面取样,通过化学分析测试基本查明梭罗沟金矿伴生组分,矿体达到评价指标有S、As、Ag,其中伴生有害组分为S、As,伴生有用组分为Ag;选矿厂仅金精矿中Cu、Co、Ni达到评价指标,含量低且分散。通过光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测试,伴生银以独立矿物(银)黝铜矿细粒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毒砂中,多沿黄铁矿、毒砂矿物中的裂隙呈脉状产出或沿黄铁矿表面分布。在黄铁矿、黄铜矿等矿物中的赋存状态不明,推测可能以机械混入物、显微包体等形式产出。  相似文献   

13.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云南老王寨金矿区与金矿化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岩相学、矿物学以及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区煌斑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云煌岩,其次为云斜煌岩,两种岩石均属碱性系列、钾质-富钾质钙碱性煌斑岩为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板块俯冲进人地幔楔的地壳物质脱水形成的流体可能是引起该区地幔交代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云南老王寨金矿区与金矿化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岩相学、矿物学以及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区煌斑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云煌岩,其次为云斜煌岩,两种岩石均属碱性系列、钾质-富钾质钙碱性煌斑岩为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板块俯冲进人地幔楔的地壳物质脱水形成的流体可能是引起该区地幔交代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道红 《云南地质》1997,16(1):68-75
云南砂岩铜矿,主要分布于滇中、滇西地区的中生代红层中,储量居国内同类矿床之首,矿床中伴生的银,达大型规模,部分矿床中还伴生有金,可综合利用。1地质概况云南中生代红层主要分布在扬子准地台西线的滇中盆地及藏滇褶皱带南缘的兰坪~思茅凹陷带。矿床受一定层位控制,主要分布于佛罗、白玉系中,为一套下粗上细正韵律陆相碎屑岩建造。含矿岩石以含砾的中~细粒砂岩为主,少量为砂质砾岩、泥质粉砂岩、板岩。铜矿体主要产于浅紫交互部位的浅色层中。矿床受背斜构造控制,特别是穹隆构造,后期的断裂构造与铜矿及件生银的进一步富化有…  相似文献   

16.
云南广南某金矿浸出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桦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4):492-493,496
阐述云南广南某金矿矿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基础上,对该金矿矿石进行了全泥氰化试验和柱浸试验可行性研究。实验研究表明:A样柱浸尾渣金品位为0.06g/t,渣计金浸出率为91.9%,氰化钠耗量为255g/t;B样柱浸尾渣金品位为0.06g/t,渣计金浸出率为909%,氰化钠耗量为310g/t,试验结果证明该矿样为易浸矿石,试验为下步现场试验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泉金矿位于辽宁虹螺山花岗岩体东侧,其周围构造发育,是一个有色金属成矿远景区. 区域地质概况区内出露地层有长城系常州村组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砾岩,大红峪组含砾长石石英砂岩,高于庄组白云岩,杨庄组粉色白云岩、砂岩,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白云岩,景儿峪组含海绿石石英砂  相似文献   

18.
辽东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辽东地区金矿成因类型、金矿化集中区及成矿地质条件,揭示了金矿成矿规律,并指出在辽东隆起区内太古宇和元古宇变质地层、深断裂或大断裂带、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质类岩石三者共存(三体一位)于一个地区,是形成金矿化集中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冯景民 《山西地质》2011,(3):1-4,21
为了查明灵宝小秦岭金矿田地质构造、分布范围和富集规律,对深部探矿方向提出建议。通过实践,对成矿条件及相关伴生有益组分富集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和研究;通过选矿调查,对伴生有益组分资源利用提出新探索。提出了找矿(金以及伴生有益组分)方向,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全泥氰化—重选—优先浮选"为中心的整体选矿工艺新思路,做到伴生有益组分综合利用,提高经济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20.
老王寨金矿发现于80年代初,探明储量已达特大型金矿床规模。 1.矿床地质特征矿床位于哀牢山西部的浅变质地层中,构造上属唐古拉—兰坪—思茅褶皱系的墨红—绿春褶皱带。矿区靠近九甲—墨江断裂。矿区地层划分为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为一套低绿片岩相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包括绢云板岩、变质石英杂砂岩、泥质灰岩和硅质岩。区内岩浆岩特别发育,主要有辉橄岩、玄武岩、辉长岩。煌斑岩脉非常多,且多为容矿岩石。其它脉岩还有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