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岛的热带珍贵用材树种—龙脑香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国干  黄世满 《热带地理》1990,10(3):217-222
  相似文献   

2.
依据树种的最大直径、干形、枝下高、生长快慢、木材价值、保护等级等6个重要特征指标,参照各指标的标准,筛选出福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用材林目标树种,共计26科62属79种,其中针叶树种15种、阔叶树种64种,优质目标树种39种、良好目标树种29种、特殊目标树种11种。  相似文献   

3.
4.
5.
6.
关于中国热带的北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丘宝剑 《地理科学》1993,13(4):297-306
  相似文献   

7.
中国热带西部的小冰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镇国  张伟强 《热带地理》2007,27(6):489-492
中国热带以约105°E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热带西部主要是滇南地区。按照史书记载的25个冷冬降雪年份,小冰期为1498-1896年,期间有3个寒冷阶段(1498-1550年、1694-1826年、1868-1896年)和2个相对温暖阶段。热带西部的小冰期比东部地区历时短,寒冷阶段滞后,影响范围较小。小冰期时水旱灾害频仍。小冰期的寒冷阶段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平静期有一定的相关性。热带东、西部小冰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东部受东亚季风影响,西部受南亚季风影响。  相似文献   

8.
9.
海南热带观光农业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的热带观光农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观光农业形式 ,其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产品的开发。文章论述了热带观光农业的概念及与众不同的独特性 ;分析了热带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海南应重点开发的产品种类 ;最后提出几点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0.
热带气旋灾情的预测及评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樊琦  梁必骐 《地理学报》2000,55(Z1):52-56
针对1990~1996年登陆广东省的21个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灾情,采用模糊数学原理和方法,选取不同的因子组合,计算出登陆热带气旋的综合灾情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客观地划分5个灾情等级,用来表示受灾的程度.结果表明,灾前预测及灾害评估模型都具有较高的拟合率,能较好地评价和预测登陆热带气旋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  相似文献   

11.
唐友林 《热带地理》1994,14(4):357-363
本文叙述了热带果树对广州地区冷温的反应,讨论了热带果树冷害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了一些新近引种的热带果树在广州地区的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热带的范围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任美锷  曾昭璇 《地理科学》1991,11(2):101-108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在中国登陆热带气旋资料,分析研究热带气旋的复发期。一个地区某一时段N的带气旋中心气压P和累积次数M在半对数标系中呈直线关系。复发期T表示出现一次中心气压P〈Pi的热带气旋所需要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热带北界中段界线的新认识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吴绍洪  郑度 《地理学报》2000,55(6):689-697
从我国热带北界中段界线的划分,探讨生态地理区域的认识和界线的划分,着重生态地理区域之间界线的逐渐过渡特征。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其对热带北界中段划分的差异,指出他们在概念、资料和方法上的差异。在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区域中提出热带、年热带、真热带和热带波动带的概念,从新的角度认识热带区域。在确定和建立热带北界划分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划分了热带北界中段的界线。探讨了本次热带北界中段的界线划分与前人研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傅兴 《热带地理》1989,9(1):79-86
本文通过对科特迪瓦主要热带作物生产情况的考察,介绍其发展现状和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在中国登陆热带气旋资料,分析研究热带气旋的复发期。一个地区某一时段N的热带气旋中心气压P和累积次数M在半对数坐标系中呈直线关系。复发期T表示出现一次中心气压P<Pi的热带气旋所需要的时间。在热带气旋长期预测中可作为背景资料参考。如果把它同其它预测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对热带气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热带珊瑚礁的第四纪气候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珊瑚礁剖面的氧碳同位素、地球化学、造礁珊瑚生长带等分析结果表明,珊瑚礁记录了第四纪气候波动的基本轮廓.早更新世总体趋暖,但至少有4个旋回.中更新世总体趋冷,但至少有7个旋回.晚更新世气候剧烈波动,但总体变化为两个前暖后冷的旋回.全新世为回暖-升温-降温的波动.历史时期约1 700 a来有4个前冷后暖的旋回.近200 a的气候波动表现为前百年正距平,后百年以负距平为主,但总体趋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热带的小冰期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张伟强  黄镇国 《地理学报》2000,55(6):744-750
中国热带小冰期的年代和阶段划分,前人至少有6种不同意见。文中选取87个冷冬年份的雪、霜、冻害的史籍资料,并按照灾害出现地点的3个地带(亚热带南部、热带北部、热带中部),认为小冰期为1485~1897年,并可分为3个寒期即1485~1527年、1606~1767年、1835~1897年,其间为2个冷期。3个寒期从老到新越来越强。小冰期年温比现今的降幅小于0.6℃,但极端温曾降至-1℃以下。小冰期的环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热带第四纪板块构造的地貌效应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黄镇国  张伟强 《地理科学》2004,24(3):286-291
青藏高原上新世以来强烈隆起,反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台湾岛中央山地也是上新世开始隆起,反映弧陆碰撞。这是中国热带第四纪构造地貌的东、西两个力源,其地貌效应表现在台湾岛的崛起、南海海盆的持续沉降、三个巨大弧形山系的发展、第四系厚度的区域差异、中更新世以来河流阶地的普遍发育、岩溶地貌类型的区域差异、板缘和板内火山活动、近期地壳形变的分布。多种现象表明,东、西构造力源的交接地带为110°E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