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地下水》2019,(6)
通过对泾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水质状况分析,计算得出2016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26.41%,2016年水功能区达标率为0%。剖析泾河流域在水资源、水质方面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减水严重、水污染依然严重、水功能区达标率低等问题。建议加快建设东庄水库,实施泾河生态水量调度,通过工程调度提高河道生态流量,从而改善河流环境。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6,(1)
江苏是著名的水乡,具有良好的水资源禀赋和水生态条件。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水多、水少、水脏等问题日益突出,必须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以实现全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江苏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主要原则和基本框架为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于洋 《地下水》2022,(3):122-12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粗放利用与过度开发、供需矛盾等问题日益突出。目前,辽河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生态损害、水质污染、水量短缺。为了推动辽河生态经济带治理能力、水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流域水资源保护成效的提升,文章详细阐述了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内涵,系统总结分析了辽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水质现状和水资源总量,然后运用协同治理理论提出水资源协同保护理念,构建社会、市场与政府协同的水资源保护机制,为辽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4.
拜亚丽 《地下水》2022,(5):112-113+125
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如何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黑河干流的水功能区达标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防洪能力和公众满意度等四个方面对黑河干流张掖段河流社会服务功能健康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提出加强黑河生态健康综合管理、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以及河流保护宣传工作等建议,为满足黑河干流水资源合理开发、生态保护和修复、科学制定黑河干流水资源保护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1,(1)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也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本文以荆门市水资源开发为例,在对全市水资源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制度、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水功能监督及水资源管理等方面采取保护措施,以期提高荆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市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保证。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内陆河水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以黑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39,自引:8,他引:31  
中国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占国土面积1/3的内陆河地区先天性的水资源不足,再叠加不合理的利用,使得水问题成为西北内陆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键性问题.以黑河为例论述了流域尺度的水、土、生态、环境及管理问题;提出缓解流域水资源矛盾必须在流域尺度提高水效益的适应对策;讨论了绿洲灌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的4个环节,即灌溉水向土壤水转化、土壤水的生物利用、生物水的生产率以及市场需求的产业配置;展示了水源涵养、节水型绿洲建设、生态水利用率提高的部分实例;分析了水资源的社会化管理的阶段、问题与途径,强调流域虚拟水配置战略,指出提高流域水-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仍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1,(5)
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区域发展面临的共性课题。本文在阐述金寨县水资源开发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县域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保护存在的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水环境问题严重等问题,并就新时期金寨县水资源开发保护工作从基础设施、污染防治、绿色生产生活、生态补偿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金寨县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局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佘孝云  汤洁  赵芝清 《世界地质》2006,25(2):177-181,186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阈限分析方法,选取灌溉率、产水系数、水资源开发程度、供需水模数、人均供水量和生态用水率7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因素,以杭州市区为例进行具体计算与分析。评判结果表明,杭州市区水资源开发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在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处于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北方岩溶水研究方向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北方碳酸盐岩含水层连续沉积厚度大、分布范围广,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是重要的国家级含水层。北方岩溶水集水资源、旅游资源、生态功能等于一体,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在城市供水和能源基地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性作用。近50年来,受大规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人类其它高强度活动影响,北方岩溶水环境问题凸显并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严重制约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的大背景下,如何协调好北方岩溶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是水文地质工作行业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国家需求出发,提出北方断流岩溶大泉泉水复流的生态修复、闭坑煤矿酸性“老窑水”对岩溶水的污染防治、深层岩溶水的水和热资源开发利用等应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北方岩溶水的重点研究方向,同时,对近年来在这几个方面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了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李玥 《地下水》2022,(2):281-283
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功能退化、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流域内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系统之间逐渐失衡。本文针对大凌河流域存在的河滩湿地侵占、河道淤积、污染物超标排放、水资源过度开采等问题,深入分析流域水环境污染的成因,并业提出实施河道用水优化改造工程、建设工废水处理系统、完善城区面源污染控制设施、加快农村非点源污染治理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西北干旱地区,整个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而水又是维系绿洲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因此,绿洲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在青海省格尔木-诺木洪绿洲进行了该地区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不仅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山川秀美的重要保证,而且是西部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我国西部水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讨论了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中国工程院“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探讨了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湿地及其保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东北地区湿地分布面积约1060.69×104hm2,约占东北地区陆地总面积的8.5%.在分析湿地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其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湿地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指出水是湿地生态环境系统中的重要因子,保护湿地生态环境,首要是加强水资源环境的保护.提出了完善法规,保护湿地资源;开展湿地资源调查,加强综合研究;科学管理湿地,严把开发利用审批关;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区;实行退牧还泽还草,退耕还沼还泽等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间歇性河流河道充水和停水过程周期性重复出现的水文特征,建立了河道两侧区域地下水运动的一维非稳定流模型,提出了把流量边界条件与水位界条件相互转换来求解模型的一种方法.最后应用上述模型分析西北某内陆河下游间歇性输水条件下河道两侧地区地下水位恢复状况,为输水生态效应的定量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脆弱生态环境是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剧了脆弱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影响了干旱区的生态安全。从国内外脆弱生态环境研究进展状况以及以塔里木河流域为典型代表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中,揭示了脆弱生态环境的特征及演变规律。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针对内陆河流域的人与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包括水文地质、水资源变化特征、水环境变化特征)、气候以及自然地理学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随着国家西部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将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刘颖  王伯铎  张秋菊  崔晨  邓鑫 《地下水》2011,(4):107-110
水资源是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推进西北地区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根据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西安为研究案例,提出西北地区水资源再生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浅论河北煤矿区水环境问题与水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义就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煤矿区产生的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含水层疏于和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以及矿井突水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加强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和管理,进行污水处理与重复利用,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等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并提出了开发采空积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我国水文水井钻探技术在地下水资源(特别是深层地下水资源)开采与利用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水文水井钻探技术特点及在该领域的钻探技术水平,结合我国水文水井钻机发展应用现状,用实际应用事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水文水井钻探技术及装备应用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刘淼  李瑞 《地下水》2010,32(3):44-47
在查明淮河流域地下水各含水岩组的水文地质特征、水资源总量、开采现状及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对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及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该区未来更长时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从灌区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和水文生态4个方面,对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内灌区水资源配置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保护政策落实不到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机制不健全、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实用性不强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建议加强灌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政策与机制、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承载力基础理论与评价新方法、水文生态调控技术、水资源实时风险调度与智能化管理技术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耦合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