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北祁连山西段早奥陶世阴沟群火山岩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奥陶世阴沟群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期火山岩的岩石组合为玄武岩-安山岩组合,缺乏酸性火山岩和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属于岛弧钙碱性火山岩,以富集LREE和低离子位不相容元素以及亏损高场强元素为特征。火山岩形成于具有中等成熟度的岛弧环境,其中发育于东水峡的火山岩可能形成于弧内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2.
金霞  黄增保 《甘肃地质》2004,13(1):46-53
通过对北祁连山西段昌马地区阴沟群上岩组火山岩的岩石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套岩石为钙碱性系列为主的岩石,形成的构造背景为岛弧发展阶段,与早奥陶世中祁连—柴达木地块向阿拉善地块俯冲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北祁连造山带肃南地区是阴沟群的典型分布区,主要由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硅质岩、变质泥岩及砂岩组成。本文对阴沟群上部2件粗砂岩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 U-Pb年龄的测定,分别获得最小谐和年龄(425±2)Ma、(425±5)Ma,代表其形成时代可能为早—中志留世,说明肃南地区原划为早奥陶世的阴沟群可能存在不同时代的物质组成,其形成时代需要进一步的厘定。碎屑锆石谐和年龄分布特征表明,其物源主要来自南部的中祁连地块(800~1000 Ma、1600~1800 Ma),其次来自北祁连岛弧和同碰撞/碰撞后花岗岩(425~510 Ma),而源自北部华北板块的沉积物(老于1800 Ma的锆石)则极少。  相似文献   

4.
米家山隆滑构造的发现及地质意义(摘要)冯秦阳(甘肃省地勘局区调队兰州730050)米家山隆—滑构造由米家山序列深成岩体和早奥陶世阴沟群变质岩系组成,出露于1∶5万老龙湾幅和赵家水幅相邻的部位,深成岩体呈椭圆形东西向展布,产于米家山背形褶皱的核部。岩体...  相似文献   

5.
中国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笔者等的中国早、中、晚寒武世和早、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诸文的继续。在对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区(主要是蒙兴地区、昆仑秦岭地区、西藏地区、海南岛和台湾地区)的地质资料,编制出了中国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图,并撰写出本文。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研究程度较高,其岩相古地理图和文字论述都是定量的。其他地区的研究程度较低,其岩相古地理图和文字论述则是定性的或概略性的。在中国晚奥陶世,早、中、晚寒武世和早、中奥陶世一直存在的“两槽和三台相间分布”的岩相古地理基本格局已经改变,天山北山蒙辽吉槽地中的北山槽地和蒙辽吉槽地已不再是槽地而变成了台地。因此,准噶尔台地、北山台地、蒙兴台地、蒙辽吉台地和华北台地就连在一起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北方台地群。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其他古地理单元也与以前各世的大不相同或有所不同。这是晚奥陶世晚期大规模海退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自北向南划分为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倭勒根群主体分布于额尔古纳地块,前人将其归属为新元古代-早寒武世。对新林地区倭勒根群大网子组的上部变火山岩段和下部变沉积岩段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测试结果显示:上部变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为(430.7±4.1)Ma,属早志留世;下部变沉积岩中碎屑锆石的最小峰值年龄为(480.1±2.9) Ma,指示其沉积时间不早于早奥陶世。综合文献资料确定:新林地区倭勒根群浅变质岩系是一套时间跨距从寒武纪到早志留世的岩石地层组合,而非新元古代-早寒武世;新林蛇绿岩的构造侵位时间不早于早奥陶世;新林地区的大网子组、兴隆沟地区的早奥陶世沉积与多宝山-伊尔施早奥陶世火山弧构成了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早奥陶世弧-盆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北祁连造山带嘉峪关北大草滩地区原划为中—下奥陶统的阴沟群碎屑岩为研究对象,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探讨其形成时代、物源组成和构造背景。结果表明,碎屑岩沉积时代早于432.5Ma,为早志留世,该套沉积地层并不属于早—中奥陶世阴沟群。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可明显分为4组:早古生代年龄组,434~521Ma,峰值为447Ma;新元古代年龄组,791~992Ma,峰值年龄966Ma;中古元古代年龄组,1017~1755Ma,并出现1120Ma、1278Ma、1427Ma和1648Ma多个峰值;古元古代早期—新太古代晚期年龄组,1879~2663Ma,并出现2089Ma、2428Ma和2543Ma多个峰值。综合分析显示,碎屑岩沉积物质来源于祁连造山带和阿拉善地块,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岛弧型岩浆岩和新元古代岩浆岩,以及造山带结晶基底岩系为该套碎屑岩沉积提供了更重要的物源。  相似文献   

8.
<正> 层孔虫在我国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早石炭世早期(?)、晚侏罗至早白垩世的碳酸盐岩地层中有着较广的分布,有的可以大量聚集并与藻类、珊瑚等组成生物礁、滩或生物层。本文仅叙述和讨论在我国奥陶—志留纪中层孔虫的分布和组合特征。 层孔虫从何时开始出现的?国外至今未见早奥陶世层孔虫的报导,因此,一些学者认为从中奥陶世开始出现。董得源(1982)研究了安徽北部肖县和宿县奥陶纪马家沟组下段的层孔虫,据头足类化石的研究,马家沟组下段的时代为早奥陶世晚期,同一层位的层孔  相似文献   

9.
赣东北蛇绿岩带相关地质问题的构造古地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浩若 《古地理学报》2003,5(3):328-342
对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相关地层的时代、沉积相和接触关系等方面认识的重大分歧,导致对华南地质演化史的不同解释。混杂岩的深成岩块体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大都在900~1000Ma之间,伴生的火山-沉积岩系(登山群)中却有古生代微体化石发现,但化石的确切年代尚难确定。古地理分析表明,赣东北地区早古生代并不存在“江南古陆”,却有深水的江南海盆。华南晚奥陶世火山碎屑沉积广泛分布,但来源不明,赣东北有可能为当时喷发中心,形成于火山岛弧环境的登山群正好与之匹配。因而,其时代可能为晚奥陶世。志留纪早期江南海盆封闭,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之间形成加里东褶皱带,赣东北蛇绿岩带为加里东褶皱带和华夏地块之间的接合带。这里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的距离最近,挤压程度高,抬升幅度大,剥蚀时间长,早古生代沉积不易保存,登山群可能是残留部分。  相似文献   

10.
肃南塔洞沟早奥陶世蛇绿岩的成因和侵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龚全胜 《甘肃地质》1997,6(1):25-36
肃南塔洞沟蛇绿岩位于肃南以西塔洞沟—石居里沟一带,属北祁连加里东优地槽褶皱带的组成部分,其地层层位为下奥陶统阴沟群上部火山岩组。据1∶5万区调资料,认为该区具有层序型蛇绿岩组合的特点,并且完全可与EM穆尔斯含义扩大了的蛇绿岩组合相对比。其形成环境为消减带之上的小洋盆,属特提斯型,在早奥陶世末期发生构造侵位,即由最初的俯冲转化为最终的碰撞缝合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