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应用砂石桩加固厚度不大的饱和软粘土的工程实例,并对加固前后的土作了对比抗剪强度试验。情况表明,在厚度不大的饱和软粘土用砂石桩可起到挤密与排水固结双重加固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应力路径三轴试验对不同超固结比下饱和软黏土的K_0系数及K_0超固结软土的抗剪强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超固结软土的K_0系数计算公式,基于各向异性屈服准则推导了K_0超固结软黏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并与试验结果对比证明了计算公式的有效性。分析表明,常用的Mayne-Kulhawy K_0系数计算公式过高地估算较大超固结比OCR时的K_0系数,同时所提出的K_0超固结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公式通过考虑土体K_0系数随OCR的变化,避免了假设以有效上覆压力表示的回弹线斜率为常数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公式能较好地预测K_0超固结土体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其他原位测试方法,扁铲侧胀试验具有扰动小、测试精度高、获取参数多等优势,适于评价软土的工程特性.本文介绍了拟建场地软土地质特征,利用扁铲侧胀试验采集数据,研究材料指数、侧胀水平应力指数、侧胀模量和侧胀孔压指数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地计算软土的重度与类别、静止侧压力系数、不排水抗剪强度、侧限压缩模量和超固结比,评价软土...  相似文献   

4.
扁铲侧胀试验在地基处理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扁铲侧胀试验用于某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效果的评价中,检验不同技术方案处理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研究扁铲侧胀试验用于软基加固效果评价的适用性和特点。结果表明,由扁铲侧胀试验确定的地基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压缩模量可以直观地反映地基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变化。扁铲侧胀试验以其准连续性和对土性变化的灵敏性,用于软土地基加固效果的分析和评价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蒙自地区膨胀土,进行了饱和重塑条件下的固结排水(CD)与固结不排水(CU)试验,系统研究了饱和土在不同固结围压3、初始干密度d、初始含水量0、剪切速率、排水条件下的应力应变特性。通过对临界状态试验结果的归一化处理,揭示了不同试验方法对同一土样抗剪强度量测差异的内在统一性,得到了重塑饱和膨胀土在固结排水与不排水条件下p'-q-空间内的破坏线。利用双曲线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弱硬化型应力应变曲线,用指数曲线模型拟合了弱软化型应力应变曲线,为模拟边坡在降雨条件下的抗剪强度变化及构筑物土体处于正常水位时的强度状态等工况提供了技术参数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马海鹏  陈祖煜  于沭 《岩土力学》2014,299(2):536-542
基于上海地区19个工程共201组数据,通过黏土、粉质黏土和粉砂在上海地区土层中的分布,比贯入阻力Ps,室内固结快剪试验黏聚力cu和摩擦角?u,孔隙比e,塑性指数Ip沿土层深度的变化,分析得到3种土类的抗剪强度与比贯入阻力的相关关系,并总结了国内软土地区土体抗剪强度与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得到黏土的相关关系与以往的经验公式相近,同时给出了原位土层粉质黏土和粉砂的相关关系。区别不同土类使得相关关系可用性提高,在工程应用中更加合理。根据本文相关关系,通过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可以得到不同土层的抗剪强度值,进而应用于基坑稳定计算。本文研究的结果可以应用于海相沉积土的勘察和工程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扁铲侧胀试验和试验机理的研究和对试验指数的对比分析 ,提出了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利用上海地区部分重大工程中的扁铲侧胀试验数据 ,在与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及十字板剪切试验的相关分析的基础上 ,经数理统计后给出了上海地区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最后 ,通过与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十字板剪切试验计算的地基承载力对比 ,分析了本经验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精度。研究分析表明 ,可以用扁铲侧胀试验计算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郑威威  洪义  王立忠 《岩土力学》2022,43(8):2233-2240
含气软黏土广泛分布在世界五大洲,大量离散气泡的存在对软黏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具有强化或损伤作用,然而目前仍缺乏能综合考虑气相强化与气相损伤竞争机制的含气土不排水剪切强度解析表达式。结合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基于笔者提出的含气土屈服函数,建立了v-lnp¢ 空间下临界状态线截距与土体含气特性(uw 0,y0)的数学关系,进而推导了含气软黏土在三轴应力状态下不排水抗剪强度su的理论显式表达式。同时,采用所提出的含气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理论计算公式,分别对比了3种典型的含气软黏土在不同含气特性下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理论预测与试验结果,包括马来西亚高岭土、Combwich 黏土和高岭黏土。另外,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的含气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理论计算模型的预测误差百分比,证明了提出的基于改进的含气软黏土本构模型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理论计算式的合理性,能够更加准确地同时考虑含气软黏土的气相强化与气相损伤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9.
饱和黏土不排水剪切的热破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仰平  万征  杨一帆  牛雷 《岩土力学》2011,32(9):2561-2569
试验资料表明:饱和黏土在不排水常载升温条件下会产生很大的变形并最终可发生热破坏现象,因此,升温也成为一种加载方式。基于姚仰平等提出的热UH临界状态模型,推导了受温度影响的热不排水抗剪强度表达式,对不同超固结度饱和黏土在升温下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公式能够合理反映试验资料中受温度影响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变化规律。利用热UH模型对不排水常载-升温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热UH模型可合理地反映不排水常载-升温条件下饱和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强度变化规律。针对能影响热破坏过程的几种因素如升温初始时的偏应力比、升温幅度、超固结度以及先期固结压力等进行了讨论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对于饱和黏土不排水剪切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原状和重塑海洋粘土经历动载后的静强度衰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海洋粉质粘土原状和重塑土样的动三轴试验结果, 比较和分析了两种土样应力、应变、孔隙水压力和不排水抗剪强度行为, 得到了土样的静不排水抗剪强度衰减与波浪荷载作用下土样产生的动应变以及平均累积孔压之间的关系。 并将波浪荷载作用使土样内孔压升高, 有效应力降低, 形成拟超固结现象的理论, 应用到土样不排水抗剪强度衰减与平均累积孔压之间关系的分析;同时与重塑土样的超固结静态剪切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得到了土样在波浪荷载作用后的归一化不排水抗剪强度与拟超固结比之间的关系式。 建议以少量原状土样, 配合大量重塑土样的动三轴试验结果, 实现对实际海洋粘土地基在波浪荷载作用后的静不排水抗剪强度衰化规律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