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报告了云南天文台太阳光谱望远镜散射光的测定,用零级光谱测定仪器轮廓的方法得到白光散射光最大为8%,平均为5%,估计光路系统改进后仪器散射光将减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光谱仪光路装调原理、方法、步骤以及基本性能测定原理和所用设备。 给出了仪器D区光栅二级罗兰鬼线总强度约0.17%;仪器轮廓半宽为0.05A,形状基本上对称;实际分辨本领为117000;散射光总量≤2%。 装调结果达到设计要求。仪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1968年9月22日日食的日冕偏振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1968年9月22日日全食所作的日冕偏振照相观测及资料分析结果。观测是用三物镜照相仪进行的,有效波段为5700—6300埃,有效波长为6000埃,仪器散射光很小(<1%)。光度测量得到1.1—3.5R_⊙的日冕绝对亮度和偏振;日冕接近极大型,东西南北都不十分对称;偏振的径向程度较好,赤道区平均偏振度在1.5—1.6R_⊙达到极大,P_(max)=0.45;全食时天空背景较亮(I_天=3.27×10~9H_⊙,P_天=20.7%,电矢量指向天顶),处理中作了相应改正,最后,采用平均日冕模型,计算了赤道区的电子密度和温度,并分离了K冕和F冕。  相似文献   

4.
多目标光纤光谱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俄罗斯SAO 6米望远镜的多目标光纤光谱(multi-object-fiber-spectra)为例,介绍了多目标光纤光谱的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分析了影响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根据所用软件和仪器的情况,对散射光,相对透过率,波长定标,流量定标等问题作了相应的讨论和适当改性。  相似文献   

5.
继1982年的试验观测后,我们进一步改进了仪器的工作状态,以提高时刻记录的精度和可靠性。1983年对新的仪器常数ε值进行了绝对测定,其单次测定的精度为±0~s.0095,并且用实际测得的ε值解算出了仪器的绝对方位角,单次测定精度为±0~s.0125,比1982年的测定精度提高了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6.
报告了太阳光谱望远镜的仪器轮廓的测定方法,用He-Ne单膜激光器测定仪器轮廓,得到半宽为0.049,轮廓对称,理论计算仪器轮廓半宽为0.043,说明仪器设计制造和光学调整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的转发式卫星测定轨技术,可精确地测定地面站到卫星间的距离,并能实现各站间高精度时间同步。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hinese Area Positioning System,CAPS)按国内最佳布局建立了VSAT(小口径终端)转发式卫星地面测定轨网,昆明卫星地面站是中国区域定位系统卫星测定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昆明卫星地面站的仪器频率全部由高精度原子钟提供,仪器参数可以设定,仪器时延能够实时精确地测定,是一个全自动的转发式卫星地面站,为中国区域定位系统高精度卫星测定轨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太阳光谱仪散射光测量的原理和基本方法;给出了我台水平式太阳光谱仪在D区横向散射光(包括鬼线强度),纵向散射光和漫射光的测量结果。由此说明了这台光谱仪质量良好,适宜作太阳光谱的定量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仪器误差的精确测定和消除对于提高子午环的观测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简单介绍了 低纬子午环的观测原理和仪器结构,系统地探讨了它的各种仪器误差的来源、测定和和。  相似文献   

10.
天津纬度站位于我国天津市西郊暂庄,1956年冬开始筹建,1958年春建成并安装仪器.天顶仪室的位置在选址时虽曾作过初步堪测,然精确的测定由我们在1958年3—4月间进行.观测使用的仪器为邦贝尔77262号子午仪和拉丁7302号天文表.子午仪物镜的口径为50毫米,焦距450毫米,挂水准分划值为2″.07.塔尔谷特水准分划值为1″.05.仪器备有接触测微器和目视测微器,目视测微器螺旋周值为114″.02.仪器安放在天顶仪室外距天顶仪墩子向正西7.86公尺处的砖墩子上.观测由一个观测员进行.经度测定采用一般测时站用子午仪测时的方法来测定钟表改正量,即由一组(8—12  相似文献   

11.
把中星仪改装成在子午方向和卯酉方向都可以观测的仪器后,进行了测定方位差的试验观测。本文给出了试验观测的初步结果。证明用一颗恒星通过仪器子午方向和卯酉方向的三个记录时刻,绝对测定仪器方位差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子午环上用于测定方位角的拱极星方位标方法,在纬度较低的地区不适用。本文提出了用卯酉圈上的观测测定方位角的方法,即用一架既能在子午方向观测、也能在卯酉方向观测的仪器,记录一颗恒星通过仪器卯酉方向和子午方向的三个时刻,就可以确定仪器在子午方向的方位角。这种方法所需要的观测时间短,工作简便,所测定的方位角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13.
低纬子午环配备科学CCD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基本天体测量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低纬子午环的课题目标出发,叙述了该仪器配备科学CCD的必要性和对仪器性能的相应要求,并根据仪器的各种误差的测定方法和测定精度的分析,论述了该仪器配备科学CCD后对天体位置作高精度绝对测定的可行性,文中还提出了对配备科学CCD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苏定强 《天文学报》1994,35(1):98-100
正确测定望远镜光能集中度的方法苏定强(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南京210042)主题词天文光学-望远镜-光学检验天文望远镜广泛采用的象质判据是光能集中度,即一定比例的光能量集中在多大的圆中。例如,七十年代的优秀望远镜光能集中度的标准是80%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在拟定总体设计方案时针对实际需要与可能提出的基本要求 ;对各种误差的测定方法与传统子午环作了比较 ,并且列出了低纬子午环新增加的仪器误差 ;文章根据在仪器较稳定条件下各种误差的测定精度 ,对该仪器的应有观测精度作了估计 ,指出每颗天体位置的单次测定精度不应低于± 0 .1 0″,最后还分析了目前尚未达到应有精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传统子午环有一系列仪器误差,如方位差、准直差、水平差、镜筒弯曲和度盘分划误差等等,在观测结果中都要改正这些误差的影响。本文对传统子午环和采用转轴观测方式的低纬子午环测定仪器误差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论述了采用转轴观测,可以方便地消除和测定一些仪器误差;最后讨论了采用转轴观测方式的低纬子午环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用天文大气折射测定值,建立随观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电磁波折射延迟改正模型的高精度要求,提出了新的仪器误差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允许仪器误差存在,并看成是不断变化的,采用相应的测量方法作实时的测定和修正,同时消除仪器的各种变形和误差的影响,排除观测数据中的各种系统误差来源,并达到提高单次测定精度目的;文中还针对不同纬度的观测站、多方位、从天顶直到低空的观测需要,给出了仪器总体结构的安排,和采用视频CCD作为接收器的终端设计方案,也给出了各种仪器误差的测定方法和测量装置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观测原理、仪器参数、误差的主要来源及在星表工作中的局限性等方面,对子午方法和等高方法作了比较。子午方法原理简单,局限性小,绝对观测结果不依赖于工作星表,但仪器参数多,其变化难以控制,测定麻烦,只适于高纬度地区观测;等高方法原理复杂,仪器参数少,易于控制,但局限性大,观测结果不能完全独立于工作星表。本文就我国如何开展星位置绝对测定工作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预计Hipparcos测定星位的精度要远好于地面仪器的结果。对于从事地面仪器测量的天体测量学家来说,必须回答:地面仪器还能发挥什么作用?我们认为,地面仪器在未来建立惯性坐标系中仍起着重大作用。因为:1.地面经典仪器有相当长的观测历史,因此,在自行方面,有较好地面仪器观测历史的天体其精度并不亚于Hipparcos的结果。2.地面仪器观测可研究与地球物理有关的问题.3.空间卫星不可能包罗全部课题,仍有大量的课题需要地面仪器去观测。4.地面仪器研究课题的运转周期短。一般来说,空间观测的课题要10年以上的周期。5.地面仪器的改造,使得效率和精度有相当大的提高,特别是CCD探测器在天体测量上的应用。中国与丹麦合作的水平子午环,其有效口径为240mm,可观测到13~m.5的天体,因此我们的仪器将在惯性坐标的建立中发挥作用。根据本仪器的特点,可在下列课题发挥其作用:1.观测射电星,作参考系联结的工作。2.观测较暗的小行星,进行坐标系分点改正的工作。3.进行IRS星的绝对测定。4.观测射电源周围的天体,作为观测射电源的定标垦。5.改进FK5星的位置精度。本文发表于IAU141讨论会,1989年10月,列宁格勒。  相似文献   

20.
《天文学进展》2005,23(4):384-388
天文学、天文学史 中国古代太阳中天观测及二至点测算精度......................................……李勇(1,70) 仪器与技术 双波长卫星激光测距................................……张忠萍李人东杨福民雇荆夫(2,99) CVN硬盘系统和软件相关处理在e一VLBI试验中的应用.......……郑为民张秀忠舒逢春(3,272) LAMOST总控系统程序设计......................................……徐灵哲徐欣析(3,287) 有限元分析技术在空间太阳望远镜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张锐陈志远陈志平杨世模(4,355) 光抽运艳束频率标准中散射光光频移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