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经途径,同时也是衡量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城镇化进程不仅关系到区域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区域平衡与区域生产效率,以致关系到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利用2001—2011年吐鲁番地区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相关数据,剖析吐鲁番地区城镇化系统,选出并构建吐鲁番地区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4个城镇化系统的6个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城镇化4个系统以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及其各系统的协调度,根据各子系统评价指数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吐鲁番地区城镇化驱动因子以及制约该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并推算出吐鲁番地区城镇化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演讲人清华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刘玲玲题目建筑业与中国版的"模范城市运动"刘玲玲介绍了中国宏观经济需求结构变化对建筑业影响。她指出,未来中国经济在生产力提升方面,将出现两个增长极:一个是依托湾区经济以大城市为代表的城市群;一个是以特色经济为依托的县域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众多"特色小镇"。她强调,中国将建设环渤海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0—2020年市级面板数据,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深入探讨珠三角科技创新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就城市韧性水平而言,珠三角城市群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各城市间内部差异明显,形塑出“中间高,东西边缘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科技创新水平方面,珠三角城市群总体上呈波浪式上升态势,区域内部地带性差异显著,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圈层式发展模式;珠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与城市韧性之间耦合协调度总体缓慢上升,实现了由失调到相对协调的跨越,但各市绝对数值有待进一步提高,除深圳外其余八市均处于勉强/初级协调阶段,城际之间分化明显,形成了“中心—外围”的圈层格局。据此从推进两系统自身发展、制定两者耦合协调发展规划、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三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所在。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从“人口-土地”协调的视角分析演算1995-2013年济南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协调发展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城镇化整体协调发展度从1995年的严重失调衰退阶段发展到2013年的优质协调发展阶段,但是从2008开始,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失调现象。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地区城镇化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长江三角洲41个城市市域为研究单元,基于2017年统计年鉴数据,构建影响因子体系,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GWR模型,定量研究长三角市域人口城镇化空间差异、影响因子及其异质性作用。结果显示:长三角市域人口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呈现出以上海市为核心的梯度集聚分布;经济发展活力、投资强度、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医疗资源对于各市人口城镇化起着异质性作用,其中经济因子占主导作用、医疗资源因子的异质性作用显著。据此从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角度,为长三角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罗盼  杨旭  万鲁河  吴相利  周嘉 《冰川冻土》2017,39(5):1150-1156
以哈尔滨市为研究范围,构建了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合协调发展模型,分别研究了哈尔滨市1997-2014年期间人口城市化的内部协调性、土地城市化的内部协调性以及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度及协调发展水平,并对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的人口城市化内部协调性和土地城市化内部协调性都表现出前期加速,后期平稳的状态,在20世纪90年代,人口城市化内部协调性和土地城市化内部协调性都迅速提高,进入21世纪以后,协调度均保持在0.9左右,波动较小,内部协调度较高;综合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来看,除1999-2000年处于高级协调外,在研究期的其余时段哈尔滨市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基本处于初级协调状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非同步性,是制约两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人口城市化对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国有关部门曾多次研究了从长江调水解决西北华北水资源不足的方案。其中最主要的有三条:即从长江下游调水的东线方案(长江—大运河—黄河—海河);从长江中游调水的中线方案(汉江、丹江—黄河—卫河一海河);从长江上游调水的西线方案(长江—黄河)。几年来,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取得了进展,经向有关领导部门汇报,一致认为:西线调水意义重大,效益显著,这一末来的大规模利用和均衡水资源工程,涉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是开拓西北振兴北方经济的重要措施,势在必行。因此,建议西线南水北调列入国家“八五”重大科研项目。现仅就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区资源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工作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基于长江中游沿岸地质环境条件及过江大桥场地建设基本要求,优选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及区域稳定性3个评价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开展长江中游沿岸过江大桥工程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将长江中游沿岸过江大桥工程分为适宜开发岸线、较适宜开发岸线、一般适宜开发岸线及非优先开发岸线4个等级。长江中游沿岸地区以较适宜开发岸线和一般适宜开发岸线为主,长度分别为625.19 km和598.99 km,分别占岸线总长度的31.35%和30.04%。针对长江中游不同等级岸线的地质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地学建议,为长江中游沿岸过江大桥优化选址提供地学指导,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国土资源空间规划与岸线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长江中游沿岸地质环境条件及过江大桥场地建设基本要求,优选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及区域稳定性3个评价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开展长江中游沿岸过江大桥工程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将长江中游沿岸过江大桥工程分为适宜开发岸线、较适宜开发岸线、一般适宜开发岸线及非优先开发岸线4个等级。长江中游沿岸地区以较适宜开发岸线和一般适宜开发岸线为主,长度分别为625.19 km和598.99 km,分别占岸线总长度的31.35%和30.04%。针对长江中游不同等级岸线的地质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地学建议,为长江中游沿岸过江大桥优化选址提供地学指导,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国土资源空间规划与岸线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长江中游沿岸地质环境条件及过江大桥场地建设基本要求,优选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及区域稳定性3个评价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开展长江中游沿岸过江大桥工程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将长江中游沿岸过江大桥工程分为适宜开发岸线、较适宜开发岸线、一般适宜开发岸线及非优先开发岸线4个等级。长江中游沿岸地区以较适宜开发岸线和一般适宜开发岸线为主,长度分别为625.19 km和598.99 km,分别占岸线总长度的31.35%和30.04%。针对长江中游不同等级岸线的地质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地学建议,为长江中游沿岸过江大桥优化选址提供地学指导,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国土资源空间规划与岸线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水沙时空变化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定量评价三峡蓄水后长江中游流域水文情势的时空变化,为长江中游生态保护和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变化范围法分析了长江干流5个水文站的流量、含沙量日均数据,定量评估了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中游水沙变化度最大的江段和水文指标类别,及其对应的生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峡蓄水后,下游河道含沙量的变化度远大于流量,除城陵矶站外,含沙量较蓄水前有了大幅度下降,宜昌站的含沙量下降幅度达到了一个数量级,洞庭湖对长江干流含沙量有明显的调蓄作用。流量的变化度随着与大坝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且在7~11月流量下降幅度明显。这些水文节律的变化将影响下游鱼类产卵栖息地以及滞洪区水生生物与周边植被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黑河流域中游水资源需求预测   总被引:27,自引:18,他引:9  
徐中民  程国栋 《冰川冻土》2000,22(2):139-146
通过对人口和经济这两大需水增长的内因分析,结合黑河流域中游目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实际情况,分别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和人口模型,对流域中游各地区未来水平年2020年和2050年水资源需求进行了预测。在预测时,针对流域中游生态环境状况的盘点,生态环境需水中绿洲内部防风的护田林网建设需水作为外生变量处理;绿洲外围防沙的人工林、人工草场因经济价值体现的经济价值较直接,其需水纳入了需水模型体系。预测结果发现,在采取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三角洲是人口最密集、社会经济最发达、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是最具代表性的人地耦合系统。我国长江、珠江和黄河三角洲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三角洲是人口最密集、社会经济最发达、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是最具代表性的人地耦合系统.我国长江、珠江和黄河三角洲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长江横跨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区域,全长约6300 km,是中国独有的亚洲第一大河和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也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2014年,国务院正式提出打造长江经济带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决策。长江经济带范围包括了从云贵地区至长江三角洲的11个省市,面积约205×104km2,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其中规划了10个重要城市群和经济区带,以及与之紧密配套的过江通道、高铁、机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业为主、两端延伸、适度多元、区域扩张",是勘察设计企业谋划发展战略的常见思路。在勘察设计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历程中,全国化布局是必经之路。全国化布局的必要性从市场获取角度而言,全国化布局和区域深耕在未来更加重要。"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动力,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成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游动床阻力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床阻力计算是水沙数学模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三峡工程运用后,进入长江中游河段的沙量剧减引起河床冲刷及床沙粗化,导致动床阻力的变化特点更复杂,有必要研究长江中游动床阻力的计算方法。采用长江中游枝城、沙市及汉口等5个水文站2001—2012年的1 266组实测数据,选取弗劳德数(Fr)和相对水深(h/D50)作为动床阻力计算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基于水流能态分区的动床阻力公式并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的方法率定相关参数,采用长江中游上述5个水文站2013—2017年的651组实测数据对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 长江中游的动床阻力主要处于低能态区和过渡区;② 基于水流能态分区动床阻力公式的计算精度明显高于现有阻力公式,决定系数(R2)约为0.89,阻力系数n的计算偏差小于±30%的数据达97.7%。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地质灾害每年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不容忽视。本文构建了城镇化与地质灾害系统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利用耦合协调度公式对我国2000—2013年的城镇化-地质灾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城镇化与地质灾害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2003—2013年我国城镇化与地质灾害的协调发展状态逐渐改善,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每年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不容忽视。文章构建了城镇化与地质灾害系统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利用耦合协调度公式对我国2000—2013年的城镇化-地质灾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城镇化与地质灾害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2003—2013年我国城镇化与地质灾害的协调发展状态逐渐改善,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游动床阻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床阻力计算是水沙数学模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三峡工程运用后,进入长江中游河段的沙量剧减引起河床冲刷及床沙粗化,导致动床阻力的变化特点更复杂,有必要研究长江中游动床阻力的计算方法。采用长江中游枝城、沙市及汉口等5个水文站2001—2012年的1 266组实测数据,选取弗劳德数(Fr)和相对水深(h/D50)作为动床阻力计算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基于水流能态分区的动床阻力公式并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的方法率定相关参数,采用长江中游上述5个水文站2013—2017年的651组实测数据对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长江中游的动床阻力主要处于低能态区和过渡区;②基于水流能态分区动床阻力公式的计算精度明显高于现有阻力公式,决定系数(R2)约为0.89,阻力系数n的计算偏差小于±30%的数据达9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