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斌  杨晓勇 《安徽地质》2003,13(3):161-164,208
对Shaw(Geochim.Cosmochim.Acta34.237—243,1970)提出的部分熔融过程中微量元素分配的定量模型进行修正和拓展,使之实现以下三点要求:(1)克服熔融过程中无固体相消失的限制;(2)考虑熔融过程中的分配系数和熔融比例的变化;(3)处理不一致熔融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数学方法讨论了地幔平衡部分熔融与岩浆分离结晶关系式随D_A变化的相对大小,进而对这两种成因作出判别。最后对最优判别元素的选择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金川镍矿含矿岩体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采自金川镍矿I矿区露天矿的第二期侵入岩体中。样品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进行全岩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发现第二期侵入的岩体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和无明显铕异常的特征,是上地幔低比例平衡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共同作用的产物。岩体中镍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成条带状出现,表明其形成时低氧逸度的成岩环境。  相似文献   

4.
介绍和评述了三种计算部分熔融的方法,即批式熔融模式法(CR法)、源岩比值法(SR法)和热动力溶融反演法(DMI法),这三种计算均无须假设源岩的丰度。  相似文献   

5.
红河盆地的化学风化作用:主要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沉积物的元素含量有助于反映其流域的自然风化过程。红河是世界上重要的河流之一,但其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研究却几乎没有。本文通过开展红河盆地干流和主要支流40个样品的主要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发现红河流域硅酸盐岩的化学风化作用为中等强度,与长江及亚马逊河的风化强度相近,而高于黄河,低于珠江;且化学风化作用受该区域的气候和构造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6.
大麻坪地区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采自大麻坪地区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二辉橄榄岩包体为初始实验物料,在压力1.0~3.0 GPa、温度1350~1550℃条件下进行了部分熔融实验,对实验产物进行了岩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二辉橄榄岩在1350℃开始熔融,在实验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熔融程度为10%~30%。随熔融程度的升高,部分熔融后残余岩石倾向于向富镁、低铁、低钙、低硅的趋势演化,而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则倾向于富镁、富铁、低铝、低硅的趋势演化。在岩石化学图解上本次实验中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化学组成与汉诺坝地区拉斑玄武岩的组成相近。随熔融程度升高,熔体具有从苦橄质→玄武质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辉长岩部分熔融实验及地质学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温高压多功能三轴实验装置对四川省攀枝花辉长岩进行了动态和静态部分熔融实验研究,实验的围压为450~800MPa,温度区间为900~1 200℃.实验表明,差应力对辉长岩动态部分熔融程度有一定影响,初始熔体主要分布在不同矿物的颗粒边界和三联点,变形影响熔体分布,变形与辉长岩韵律层具有一定成因联系.本文为熔体对岩石流变学行为影响提供了实验约束依据.  相似文献   

8.
光石沟花岗伟晶岩的成岩物质来源和形成方式定量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微量元素定量模型,模拟了光石沟花岗伟晶岩的成岩物质来源和形成方式.研究表明,花岗伟晶岩是由89.7%的秦岭群变质岩和10.3%的上地幔物质,经35%左右的部分熔融而成。  相似文献   

9.

南迦巴瓦地区广泛出露的中下地壳变基性岩部分熔融形成的层状混合岩和淡色花岗岩,为研究部分熔融过程中榍石的地球化学行为对熔体的微量元素组成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相对于源岩或熔融残留体,淡色体亏损Ti、V、REE、Y、Nb、Ta、U等元素,与混合岩中榍石的微量元素特征互补。混合岩、淡色体和榍石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南迦巴瓦角闪岩部分熔融形成的淡色体的微量元素特征主要受控于榍石的地球化学行为。角闪岩脱水部分熔融过程中,由于长英质熔体的低Ti溶解度,榍石以未熔残留体形式存在于暗色体中,导致熔体亏损Ti、REE、Nb、Ta、V、U等元素和Sr/Y比值相对升高。关键元素在榍石和熔体之间的配分系数受熔体成分影响明显。角闪岩中变质榍石DNb/Ta < 1,因此变质榍石残留导致熔体Nb/Ta相对于源岩升高;而高Si-Al花岗质熔体中榍石DNb/Ta>1,因此与高Si-Al熔体平衡的榍石的分离(转熔或结晶分异)将导致熔体Nb/Ta比值相对源岩降低。榍石在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微量元素效应为理解变基性岩部分熔融产生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天然花岗岩块的熔融实验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论述了马兰峪中生代脉状花岗间长岩固体块样品的熔融实验结果,并据此讨论了部分熔融过程中的结构与成份平衡问题。实验表明,最初熔体产生于不同矿物的接触边界上,而且石英—碱性长石之间的熔体量较石英—斜长石间熔体多,而同种矿物之间一般不出现熔体。当熔融程度增高时,两种长石间也开始出现熔体。熔体成分的研究表明,初始部分熔融过程中,局部体系的平衡起着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微量元素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机组分虽然不是油气的基本组分,但它们种类繁多,与油气烃类的生成运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针对与油气田伴生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研究并寻找油气是一种有效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通过研究发现:油气评价的有效微量元素指标主要为Hg和w(V)/w(Ni)、w(V)/w(Fe),其次为w(N)/w(Org.C)、Pb、U;微量元素油气化探异常模式为环状,即油气藏上方为低值区,油气藏边缘为高值异常区。  相似文献   

12.
银山矿床成矿作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其聪  刘丛强 《地球科学》2001,26(5):473-480,485
对银山矿床中矿石,岩体和矿体的蚀变围岩及其原岩的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表明,热液蚀变作用导致蚀变岩的∑REE普遍升高,而近岩体∑REE则稍低于原岩,蚀变围岩出现Eu亏损,ω(LREE)/ω(HREE)值亦较原岩低,定量计算表明,∑ω(REE)总升幅中有31%下是由围岩质量迁移引起的表观浓缩现象,而另外的69%以上的效应则因流体带入了REE所致,热液具有ω(LREE)/ω(HREE)值低,强Eu正异常的特征,热液的还原性质促使Eu^3 还原为Eu^2 而被活化迁出,导致围岩的Eu负异常扩大;Sr普遍地比原岩降低,Ba普遍显著地升高,而Rb则相对稳定,:Hf,Rh,U,V,Cr,Co,Mo,Ra,Zr表现为不活动或弱活动性,成矿元素Cu,Pb,Zn,Ag Sn等被大量带入,Y,Sc被活化迁出。  相似文献   

13.
云南白马寨镍矿区煌斑岩呈岩墙和岩脉穿切矿区各时代地层、基性-超基性岩和矿体,为成矿期后产物;采自矿区不同中段和不同产状的煌斑岩具有相似矿物组合,岩石类型均为云煌岩;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均为钾质-富钾质钙碱性煌斑岩;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为相似的“骆峰型”,与MORB相比,富集LILE和HPSE;REE配分模式为相似的LREE富集型;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与镁指数(M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在La—La/Sm图中样品既有水平分布趋势、也有倾斜分布趋势。总体上,该区煌斑岩为相同岩浆源区的产物,源区地幔部分熔融程度和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对岩石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均有一定的影响。比较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形成地质背景、岩石类型、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两地区煌斑岩地幔源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阿尔卑斯超镁铁岩的演化及上地幔的局部熔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鲍佩声  王希斌 《地质学报》1992,66(3):227-243
西藏新疆超镁铁岩是上地幔局部熔融的产物。超镁铁岩在矿物成分上的演化表现为两个平行的演化系列:一是随各亚类岩石的递变,硅酸盐矿物的100Mg,(Mg+Fe~(2+))值递增,即硅酸盐矿物向富镁方向演化;二是副矿物铬尖晶石的100Cr/(Cr+Al)值相应递增,向富铬方向演化;上述演化趋势与岩浆分异演化趋势相反。在组构上则由原粒结构向熔融残余、后成合晶,碎斑结构,然后递变为等粒镶嵌;板状镶嵌结构。二辉橄榄岩的熔融实验资料清楚表明、阿尔卑斯超镁铁岩的演化乃是地幔岩熔融的结果。各亚类岩石代表了不同程度的局部熔融,岩体所显示的上部偏基性,下部偏酸性的垂直分带实属地幔岩的熔融分带。  相似文献   

15.
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四川冕宁稀土矿床中存在着岩浆成因的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它们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热液成因对应矿物有明显差别:岩浆成因重晶石相对富集亲石元素,贫亲硫元素;无论是岩浆成因重晶石,还是萤石均明显富集挥发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不同成因萤石、重晶石在稀土元素总量、LREE/HREE、(La/Yb)N、δEu及δCe等一系列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该项研究还揭示了岩浆成因萤石、重晶石是在相对还原和酸性体系内结晶而成的。  相似文献   

16.
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的成因类型初探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媒中微量元素的富集受多种因素和多期作用控制,往往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文中对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煤中有害元素富集的主导因素,划分出5种媒中有害微量元素富集的成因类型:(1)陆源富集型;(2)沉积-生物作用富集型;(3)岩浆-热液作用富集型;(4)深大断裂-热浪作用富集型;(5)地下水作用富集型。对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来源。运移、富集的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发展中国煤地球化学基础理论,也可为煤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铬铁矿预富集和上地幔部分熔融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振民 Bai  Q 《地质论评》1996,42(5):424-429
用合成地幔岩为原始材料,在温度1225℃和严格控制氧分压10^-5-10^12atm条件下,对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与铬铁矿预富集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在达到稳态熔融结构时5%-8%的玄武质硅酸盐熔体主要存在矿物三联点之间,它为铬元素从地幔岩中萃取运移和预富集提供了先决条件;(2)在部分熔融过程中原岩的尖晶石和辉石提供的铬元素相结合,形成了富铬尖晶石和铬铁矿。  相似文献   

18.
华北晚古生代煤系高岭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刘钦甫  丁述理 《地球化学》1998,27(2):196-203
通过华北晚古生代煤系高岭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研究,以及利用Ti/Al、Cr/Al、Zr/Al、Ni/Al和Zr/Hf比值,探讨了研究区煤系高岭岩形成时的地质条件和成岩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9.
以三组不同的重组的尖晶石橄榄岩为起始成分.在压力为0.10—0.15GPa和温度为1000—1380℃条件下,进行了系统的部分熔融和亚固相平衡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部分熔融过程中,尖晶石的Mg#,即Mg/(Mg+Fe),和Cr#,即Cr/(Cr+Al),随熔融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亚固相平衡过程中,尖晶石的Mg#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Cr#在纯橄榄岩中保持不变,而在二辉和方辉橄榄岩中稍有增大。尖晶石的Mg#—Cr#间反相近线性代表了一种非整体平衡的等热关系。计算模拟得到同样的结果。这同时被自然橄榄岩中尖晶石的Mg#—Cr#间的关系所证明。由于亚固相条件下平衡的结果,尖晶石的化学成分中只有Cr#变化不大,故能用来衡量其所在岩体曾经受的相对熔融度。即尖晶石的Cr#越大,所在岩体经受的熔融度越大。相反,尖晶石的Mg#和Cr#在岩浆结晶过程中应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可用玄武岩中尖晶石的Cr#来指示其岩浆的原始Cr_2O_3/Al_2O_3特征,及用尖晶石的环带特征来探讨岩浆的演化(冷却速度,混染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