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掌握海流和风暴潮的规律,对于海洋开发、港工建设、航运、军事和防御海洋气象灾害,都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学荣研究的“海流和风暴潮数值模拟研究及软件”课题(海流部分工作曾和中科院大气所副研究员季仲贞协作),历时五年多,现巳在沪通过技术鉴定。这项成果的主要贡献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典型实例,成功地模拟了南海海流和风暴潮,科学计算出诸因素与机制是如何互相影响而发生作用的,从而揭示出海流和风暴潮的若干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2.
掌握海流和风暴潮的规律,对于海洋开发、港工建设、航运、军事和防御海洋气象灾害,都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学荣研究的“海流和风暴潮数值模拟研究及其软件”课题(海流部分工作曾和中科院大气所副研究员季伸贞协作),历时五年多,现已在沪通过技术鉴定。 这项成果的主要贡献是: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典型实例,成功地模拟了南海海流和风暴潮,科学计算出诸因素与机制是如何互相影响而发生作用的,从而揭示出海流和风暴潮的若干运动规律。 取得的重要成果有:  相似文献   

3.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海洋环境条件对海上交通、护岸、海上工程、渔业等活动起着直接或间接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前进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了解海洋、征服海洋、开发海洋的需求更高、更迫切了,而了解、征服、开发海洋则离不开海洋预报。海洋预报的主体是海洋水文气象各要素的预报,包括大风、海雾、气温、海水温度、盐度、海浪、海流、海冰、潮汐、潮流、风暴潮和海啸等。此外还有海洋污染、专业预报(如最佳航线等)。  相似文献   

4.
岁月更迭,世纪交替。伴随跨世纪的步伐,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借此良机向海洋界的同行们、相关行业的朋友们,以及和我们一道翘首期待海洋时代来临的全国人民致以新年的问候。当今的时代,人类生存的陆地空间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多重压力,已经到了不堪重负的境地,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人们把希望转向广阔无垠的海洋,加大了对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力度,以求利用海洋资源,缓解目前乃至下一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之所需,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新纪元。也许是“回归自然,重返海洋”的众心所向,人们将下一世纪称为“海洋世纪”或“全面开发海洋的时代”,并预测未来的“蓝色基调”必将愈来愈浓。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 ,南极洲被环极海流包围 ,参与其中的是三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南半球海水。不久前以澳大利亚科技局大气研究处P.Baines为首的科学工作者发现在环极海洋结构中 ,存在着大规模的不均一性。在这个“环”的范围内两块直径各约1000km的区域被大致同一直径的较冷水区分割。这些相互交替的水体看来类似厄尔尼诺 ,是由于海洋与大气作用而产生的。在这里起作用的有大气压力、主导风向以及海洋浮冰由南极洲沿岸向温暖北方的混合作用。环极海流水体环绕冰大陆一圈要8~9a。在较暖海流通过澳大利亚以南区域时期…  相似文献   

6.
60年代以前,由于缺乏精密的海洋观测手段,人们只是通过一些物理现象,发现了大洋中的表层环流,并建立起风生海流的理论。然而,根据这种理论,还不能绘制出准确的大洋海流图,对于具体海流的动力及能量交换关系,也难于作出令人信服的评价。于是,人们开始借助新的探测手段,去深入研究认识大洋环流,由于海洋观测手段的逐步改进,特别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来观测海洋,使人们获得  相似文献   

7.
寒潮对南海暖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洋普查首先观测到广东近海冬季存在一支逆风海流,后定名为“南海暖流”。其后,管秉贤(1978)根据地转流的计算结果,阐述了这支海流的若干特性,认为这支逆风海流与太平洋副热带逆流有某些相似之处。本文作者之一,根据北纬18°断面的历史资料,指出南海北部陆架外冬季有一辐聚区存在。但是冬季这支逆风海流究竟与寒潮大风有何联系,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马继瑞  林春发  李斌 《海洋学报》1985,7(2):131-142
本文主要根据“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FGGE)期间“向阳红09”和“实践”号海洋调查船两个航次观测的海面风、海流、温度和盐度资料,讨论调查海区(5°N—5°S,160°—175°E)表层流同风场的关系,分析温度、盐度水平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海流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部分专业术语不规范、译名不统一和归类有差异等问题,促进海洋观测仪器的发展和应用,文章参照相关标准规范、权威专著和专业文献等资料,根据海流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性质,结合业界实践经验,系统梳理各类型海流计的命名、分类、适用范围、特点和发展方向等内容。研究结果表明:海流计可定义为“一种用于测量海水流速和流向的仪器”,根据工作原理主要分为机械式海流计、电磁海流计、声学海流计和其他海流计4个大类,不同类型的海流计各具特性;其中,机械式海流计主要包括厄克曼海流计、印刷海流计、照相型海流计、磁录式海流计、遥测海流计和直读式海流计,电磁海流计主要包括地磁场电磁海流计和人造磁场电磁海流计,声学海流计主要包括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声学多普勒海流单点测量仪、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和时差式声学海流计,其他海流计主要包括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电阻式海流计、应变片海流计、倾斜式海流计、粒子图像测速仪和海洋湍流剖面仪。  相似文献   

10.
深海探测     
现代海洋科学发端于100多年前,是一门对海洋进行详细研究的科学。在1872年到1876年间,“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在将近11.1万千米的航程中,测量了海洋的温度和海流、采集了海水和海洋生物样品。“挑战者”号揭示了前所未有的海洋秘密。现在,回声探测仪和电视摄像机可以帮助科学家精确地绘制海底下的山峦河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海洋物理学调查十分重视敷设小型浮标来获取海洋中、长期海流资料。 我国现行浮标测流所用的海流测量仪器主要是国产HLJ1—1型印刷海流计、进口的萨瓦纽斯转子海流计和安德拉记录海流计。对于后两种海流计,在锚定浮标系统中尚可直接与锚定缆串联;对于前者则要用一种平衡浮子相配套的三角架(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在影响海洋结构物设计的海洋环境动力因素如风、海浪、海流和海冰等中,通常海浪是最重要的。在考虑海浪对建筑物作用时,人们往往强调波高而对周期重视不够。本文通过模拟实验或理论计算进一步显示了波高和周期对于海洋建筑物设计具有同等重要性,只不过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3.
轻便海流计     
海流是海洋水文要素之一,是海洋调查和物理海洋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此外,在海洋工程、海上军事活动、海洋渔业以及水产养殖等工作中,也经常需要测定海流的速度和方向。在一般性海洋调查中,主要要求能够简便而迅速地得到相当准确的测量结果。 就测流仪器的发展过程而言,最古老的是漂浮法中使用的浮子,现已发展成雷达或声纳追踪的测流装置。近代的电磁海流计和声学海流计也显示了各自独特的优点。然而,目前应用最广的仍然是机械转子型海流计。因为它们在制造和使用方面仍然比较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4.
西北太平洋浪流相互作用对有效波高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太平洋强流区会对海浪的特征和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尤其是研究台风过程中海流与海浪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ROMS海洋模式和SWAN海浪模式为基础,构建了浪流耦合模式系统,对2013年10月6-17日间的台风“丹娜丝”、“百合”、“韦帕”过程中西北太平洋浪流相互作用中海流对有效波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模式模拟有效波高与浮标观测资料,发现耦合后的有效波高比非耦合结果更接近观测值,耦合模式中海流的存在对有效波高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研究表明,特别是在有效波高峰值处,海流引起的有效波高增大最大可达1 m。海浪浪向及流向的空间分布以及中国近海浮标处浪向与流向的时间序列表明,流向与浪向反向时,海流的影响造成有效波高增大;二者同向时,有效波高减小。海流对有效波高的调整会沿着海浪传播的方向传播相当一段距离。在西北太平洋的海浪场计算中,引入海流的耦合模式计算结果对改善强流区海浪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海流的模拟精度对于高精度的海浪预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日本海上保安厅为了弄清黑潮和太平洋的海流变动规律,利用漂流浮标搭载的卫星“阿尔戈”系统,调查海流动态。利用漂流浮标可实时追逐海流的流路。还能发挥测量船难以测量的海域和季节性的海流。1979年开始观测以来,逐渐一点一点弄清了以前未知的海流状况。对这弄清地球环境所涉及到的海洋结构,预测发生海难事故时漂流方向非常有益。球状浮标的直径约34厘米,在海平面以下有一个长约7米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中小学、青少年朋友们:海洋,地球生命的摇篮,人类未来的希望;海洋,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重返海洋”是21世纪的呼唤,是人类共同的心声。人类将进入一个共同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纪元。1994年第49届联合国大会全票通过决议,将1998年定为“国际海洋年”,其主题是:强调海洋在造就地球生命中所起的作用,突出海洋环境的整体性,加强海洋开发的国际合作。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约71%,以其博大的胸怀哺育着人类。然而,人们对海洋的了解远不如陆地。在我国,特别是青少  相似文献   

17.
浩瀚的海洋,占据着整个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对人类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陆地资源的消耗、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先进国家纷纷提出了“向海洋进军”的口号,于是由传统的开发方式转向海洋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尤其是正在兴起的世界范围“新的产业革命”,更加展示出海洋事业的广阔前景。随着海洋开发事业的蓬勃发展,不能不对海洋环境科学提出许多新要求,除了要更进一步地调查、研究和保护海洋环境外,还要及时准确地提供海洋资料情报和环境预报服务。众所周知,大风、海浪、海雾、气温、海水温度、盐度、海流、海冰、潮汐和风暴潮等水文气象诸要素,都与人类开发海洋活动息息相关。及时准确地提供这些资料情报和要素预报,不但可以保证规化设计的管理,保障海上工作人员、运输工具和各种海洋工程设施的安全,而且还可以提高开发利用海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国的海洋环境预报服务及其它服务工作正在积极开  相似文献   

18.
虽然人们早就知道海洋里有海流存在,并且还或多或少地对它进行了利用,但产生海流的原因却不十分清楚。自从探险家南森在北极探险过程中,发现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块,并非沿风吹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刘鹤守 《海洋科学》1981,5(2):45-47
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能源。海洋能包括海水温差、海水盐度差、潮汐、潮流、海流、波浪等形式。本文仅就储量丰富又有特色的海洋动能及其开发作一综述。 一、海洋动能的形式 动能形式指海流、潮流和波浪能。 1.海流 海水朝一定方向以一定速度不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三大问题的多重压力,严重地制约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人们普遍把目光转向了广阔的海洋,一场以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为标志的“蓝色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作为海洋开发较早的苍南县,水产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与潜力。为进一步发展苍南海洋经济,现就如何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