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990年8月至1991年8月期间,利用云南天台1m望远镜折轴摄谱仪附加厚片CCD探测器进行了观测,得到二十余颗色球活动双星的大色散、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光谱,本发表其中ηAnd、3Cam、4UMi、v^2 Sgr、τSgr、Hr7333六个双星系统的Hα附近区域光谱观测和研究结果。这六个系统在CABS表中有关Hα线的资料还是空白。我们给出了它们高分辨率的Hα线轮廓图,计算了它们的等值宽度、半  相似文献   

2.
本文发表了强活动色球双星HR1099(=V711Tau)在1989年12月特大能量白光耀发前后的近红外分光光度观测结果,给出该星从2.3-4.1μm首次CVF低色散光谱,以及耀发前后的变化;计算了同期观测到的子星表面黑子的影响,给出双星黑体近似辐射能谱,并与多波段测光以及IRAS观测作了对比,揭示了该双星有很强的星周物质的2.3μm发射带和3.1μm波段吸收带特征,本文对可能的星周物质成分和分布亦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HR1099(V711Tau)的高色散、高分辨率的分光观测结果。从观测结果分析,该双星系统的两子星均有剧烈的色球活动,强的Hα发射主峰主要来自活动性强的冷子星,谱线轮廓形状的大幅度变化取决于色球发射物质的运动和恒星内部的物理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发表了对天鹅座32食双星1981年食期间及1982年食外期间,在波段范围λλ3520—4348A及λλ5110—6600A的光谱观测结果.分析了Call K线等值宽度随位相的变化,推算了K型超巨星色球大气的密度分布规律;测定了K星的视向速度;认证及测定了光谱中的发射线和呈P Cyg轮廓的谱线,并估算了K型超巨星的质量损失率.  相似文献   

5.
1981年3月及1983年3月期间对44i Boo做了光谱观测。发现CaⅡ的K线和CaⅠ的4227谱线的等值宽度随位相不同而有周期性的变化,而且随之H_α谱线轮廓也有显著变化。本文根据我们的观测资料及最近的IUE的结果做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有关44i Boo(B)大气模型的简易设想及密近双星上的恒星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6.
刘庆忠  杭恒荣 《天文学报》1997,38(4):434-440
对XPer新发射相连续四年的光学光谱和近红外光度监测结果,XPer近两年的变化不同寻常,主要表现以下两点:(1)尽管它的光学光度V星等只恢复至失去气壳前的亮度,但Ha发射线等值宽度和近红外,J,H和K光度地超过了历史记录的最大值,分别达到了16.34A和5.3^m,5.3^m和5.1^m,表明XPer新发射相气南的密度和尺度较都大,(2)我们首次观测到XPer近红外光度和Hα发射线等值宽度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曾琴 《天文学报》1998,39(1):35-39
使用BIMA的C位形混合波导联结9元天线阵,对SgrB2(N)和SgrB2(M)观测了CH3CN分子振动激发态V8=1的6K-5K线系,仅在SgrB2(N)的10″*4″区域里探测到上述发射线。  相似文献   

8.
1988─1992年间,我们用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的Coude-CCD摄谱仪系统,对大角星的HeI10830A谱线进行了高分辨率光谱观测。从1991年6月2日的观测资料中发现谱线中出现明显的发射特征。该谱线显现出类似于天鹅座P型星的轮廓,有发射峰和吸收谷。发射峰的蓝移有相当于6km/s的向外速度。分析认为我们观测到的是大角星的一次以天计的短时标色球剧烈活动,它伴随着物质的向外抛射,也引起星周物质的向外运动。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9颗类太阳色球活动恒星高信噪比的高色散光谱观测, 测量了这些恒星锂线(入 = 6707.8 A'')的等值宽度, 计算了这些恒星表层锂元素丰度. 通过研究这些类太阳色球活动恒星锂丰度和X射线光度之间的关系, 发现X射线光度 强的类太阳色球活动恒星锂丰度值大于X射线较弱的恒星. 也就是说活动性较强的类太阳色球活动恒星其锂丰度较高, 活动性较弱的类太阳色球活动恒星其锂丰度较低. 考虑到主序的类太阳恒星锂元素和恒星自转速度随着恒星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 以及随着类太阳色球活动恒星自转速度的减小, 色球活动又逐渐变弱. 因此类似于锂丰度, 类太阳色球活动恒星自转速度的大小和恒星的 活动水平也同样可以表明恒星的年龄.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1997年4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天台用2.16m望远镜卡焦光谱仪观测获得的6颗激变变星(AB Boo,UX UMa,T CrB,AH Her,Z Cam和V426 Oph)及3颗相关天体(UMa3,EG UMa和Leo3)的CCD光谱,并同时拍摄了5颗晚型星(3Dra,v Vir,ψLeo,34Boo和36Com)的CCD光谱,作为晚型星参考谱,测量了观测样本星的Hα和近红外CaⅡ的三重  相似文献   

11.
1988-1992年间,我们用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的Coude-CCD摄谱仪系统,对大角星的Hei10830A谱线进行了高分辨率光谱观测。从1991年6月2日的观测资料中发现谱线中出现明显的发射特征。该谱线显出类似于天鹅座P型星的轮廓,有发射射 和吸收谷,发射峰的蓝移有相当于6km/s的向外速度。分析认为我们观测到的是大角星的一次以天计的短时标色球剧烈活动,它伴随着物质的向外抛射,也引起星周物质的  相似文献   

12.
卢方军  刘学富 《天文学报》1994,35(3):305-317
本文给出了1991年11月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对仙王座β型变星ν Eri进行的b,y波段光电测光结果,及1991年12月在云南天文台观测获得的高分辨、大色散的SiIII线附近区的CCD光谱,根据光变的多重周期分析结果,计算和分析了ν Eri的理论脉动模式,并以高分辨的SiIII线轮廓为例,分析了该星的谱线轮廓变化并计算了谱线的半宽,等值宽度以及视向速度。  相似文献   

13.
用美国甚大阵(VLA)对色球活动性双星系统UXAri进行了从1.4GHz到15GHz范围内五个频段的观测,观测期间UXAri处于活动性比较低的阶段,射电光度为(6.6-12.6)×1016ergs-1Hz-1.射电频谱低频部分比较平坦,高频呈幂律形式,低频的圆偏振度很低,趋于零,高频辐射有中等圆偏振度(15%).射电发射机制可能是回旋同步加速机制,由此我们估计出发射区的磁场强度为几至几十高斯,相对论电子密度为~104-102cm-3量级,热电子数密度~108cm-3。  相似文献   

14.
1984年9月我们在McDonald天文台用2.1米望远镜折轴摄谱仪焦点Reticon观测了33个Rs CVn型双星的H_α区光谱。本文给出了观测结果及H_α视向速度与等值宽度(EW)的测定结果(表1)。我们首次探测到HD 8357,HD 175742和HR 7428双星的H_α发射,对此三个系统的H_α发射特征进行了重点描述。我们还发现HD 8357系统呈双谱,并测定了两颗子星的视向速度曲线,求出了两子星的质量比。λAnd,UX Ari,RT Lac,AR Lac,HK Lac和HD 185151这六个系统具有持续的或偶发的强H_α发射,对此也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和分析。其余24个系统的H_α轮廓呈吸收线,但它们的等值宽度都明显地小于光谱光度型相近的标准星的,而且随时间变化。我们认为H_α发射是这类型双星的共同特性之一。  相似文献   

15.
1991年7月11日墨西哥日全食红外光谱观测及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建圻  卢保罗 《天体物理学报》1994,14(3):277-283,T002
本文概念1991年7月1日日全食是中国日食观测队在墨西LaPaz所作的红外光谱观测情况及得到的初步结果,观测是用一强光力望远镜和一中小色散的光谱仪,配以CCD摄象机,图象处理器,微机等组成的探测系统进行的,日全食时,在λ10712-10972A波区共摄得极上层光球和色球的无缝光谱41帧,日面外约1.096R。处的有缝光谱35帧。文中还介绍了拍和的色球,日珥资料概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1991年7月11日日全食时中国日食观测队在墨西哥LaPaz所作的近红外光谱观测情况及得到的初步结果。观测是用一强光力望远镜和一中小色散的光谱仪,配以CCD摄象机、图象处理器、微机等组成的探测系统进行的。日全食时,在λ10712-10972波区共摄得极上层光球和色球的无缝光谱41帧。日面外约1.096R处的有缝光谱35帧。文中还介绍了拍得的色球、日珥资料概况。  相似文献   

17.
报告在NGC7538中利用H2(2.12μm)发射线测新发现的两个喷流和18个近红外HH天体,在IRS1-3星云中观测到了强H2发射壳层结构环绕在星云的北边。星云中红外源的UV辐射场的外流活动都可能导致这一H2发射。在HRS1-3星云的南边和东边探测到了5个H2knots.在IRS1南边发现的H2喷流暗示该区域有一个南北向的外流,在IRS11星团的周围发现了9个H2hnots.在西北-东南方向和东  相似文献   

18.
朱镇熹 Fried.  M 《天文学报》1998,39(4):412-423
在近工外波段,对10颗共生星,27颗K-M型比较星进行了分辨本领对晚于M2的晚型星,出现了TiO三重头吸收带,发现吸收带深度对温度很敏感而对重力不敏感,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光谱型对TiO吸收带深度的曲一,拟合曲线的标准方差为0.22光谱分型,并由此给出6颗含晚于M2巨星的共生星光谱型。另外还测量了该波段上的CaⅡDG TGJ 线,FeⅠ,TiⅠ,NaⅠ等众谱线的等值宽度。发现CaⅡ三重线对光度级很咸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对COS-B卫星的两次观测数据进行了周期折叠分析,获得了来自PSR0740-28方向上的γ光子的周期位相脉冲结构.从两次不同观测数据中获得的相位图具有相似的结构,其对应的周期和周期变率值都在射电预期值附近;显著性分析表明,随机出现上述两个位相结构的概率不大于2×10-5.由此我们相信PSR0740-28是一颗新的γ射线脉冲星.  相似文献   

20.
用Kalimaeris等人提出的周期分析新方法对Algol型半相接双星V505Sgr的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这颗食双星的轨道周期是周期性变化的,其变化周期为41.5a、振为0.453*10^-5d。这与Chambliss等人(1993)从测光分析所得的第三天体的轨道周期(P=105a)是不同的。通过对能引起轨道周期 期性变化的两种物理机制(次子星周期性的磁活动和第三天体的存在)的研究表明,该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