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由于地震前孕震区地下介质的电性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发生异常变化。通过对地震前后的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的参数的计算、分析和研究,有可能提取出可靠的地震短临前兆异常(曾小苹等,1990)。为了进一步开展对该方法研究工作并使其在我区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中得到应用,我们使用了静海台的地磁记录资料,分析计算了该台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在地震前后的变化情况,确立了该方法应用天津地区地震预报的短临异常特征及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对中国中强地震的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曾小苹  林云芳 《地震》1995,(1):29-36
我们考察了发生在中国的11个具有代表性的地震后发现。地震前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的帕金森矢量或韦氏矢量指向震中方向,转换函数│A│或│B│值明显偏离正常值以及总误差δz显著增大,均为未来地震的发生和震中方向提供了判断依据。应用此法,我们成功地预报了Ms5.1地震。中国地震科技工作者认为,震前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是客观存在的。物理基础是清楚的,是有希望的地震短临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
计算分析了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格尔木地磁台1987年1月至1997年3月的地磁周期T=9~200min的复转换函数A的模|A|、B的模|B|、总方差σz的帕金森矢量或韦氏矢量,并将其与同期格尔木周围350km范围内MS≥5.0的8个地震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周期为9,75min的|A|、周期为9min的|B|在震前有明显异常,总方差σz亦有一定的对应效果,帕金森或韦氏矢量在震前指向震中位置。  相似文献   

4.
朱燕  郑黎明 《高原地震》2000,12(3):57-60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由于应力的集中、积累、释放,使得应变场内介质磁性发生变化。特别是短周期的地磁异常变化与地震发生前后的地磁扰动密切相关。采用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方法,用喀什地磁台1990-1998年的地磁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得出1990年以来几次6级以上强震包括伽师地震前后,周期为9-200分钟的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A│、│B│、总方差σz及帕金森矢量参数、相应的频率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大连地磁台1985年5种短周期扰动的175个事件,进行最大熵谱和带通滤波处理。所提取较准确的短周期信息反映出大连地磁短周期特征为:(1)5—15分钟周期段的谱存在于各种短周期扰动中;15—90分钟周期段的谱仅存在于湾扰中。(2)大连台的帕金森矢量指向南南西方向。(3)转换函数全年的变化范围A值为0.10—0.20,B值为0—0.10。  相似文献   

6.
地磁短周期变化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明  谢美娟 《地震》1991,(5):19-25
  相似文献   

7.
在地磁台记录到的地磁日益信息中 ,除了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和外空磁场对地球的直接影响外 ,也包含了地球内部介质对外空磁场的反射信息。它反映了地球内部介质的电性结构 ,而地球内部介质电性结构的变化则反映出孕震区应力积累所产生的异常膨胀。因而对于地磁反射信息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地震预报方法。林云芳等应用地磁测探 (GDS)原理 ,用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法研究了我国的一些震例的震磁关系 ,并给出了实用化的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法预报地震的软件。我们应用这个软件对大连台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7月地磁资料进行了处理 ,发现 …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连地震台1984年1月至1988年8月的地磁短周期事件,采用高通滤波和最大似然谱分析方法。计算出转换函数参量的时间变化及频率特性,认为:大连台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和1985年11月23日旅顺老铁山M_L4.5级地震有关,并得出大连地区帕金森矢量指向,震前震后方向不同。转换函数其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10一0.20,0一0.10.  相似文献   

9.
利用转换函数的方法,分析武汉地震台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地磁短周期T=9-200 min的转换函数A、B的模[A|、|B|及总方差δZ的月变化,并对周围500 km范围内的4次Ms4.0以上地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周期的转换函数A、B以及总方差δZ在震前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张北--尚义Ms6.2级地震,唐山钱营MS5.0级地震的回顾,从震前存在的短临地异常着手,充分分析和深入研究了异常的演变和认识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同时,也涉及到了一些没有被认识和重新认识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选取华北地区1990 ̄1998年8月较完整的水氡观测资料,笔者采用x^2统计检验法识别前兆异常,利用笔者建立的Bayes判别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水氡异常与中强震活动性的关系进行了内符检验和外推预测。在风险代价比Kdn取4的情况下,内符检验的有震报准率c为0.71,预报占时率b为0.33,R值可达0.38;外推有震报效率c为0.5,时空占有率0.05,R值为0.45,能够正确预测1998年1月10日张  相似文献   

12.
利用转换函数方法计算自理了乌鲁木齐台1990年1月~1997年12月地磁短周期T为9~200min的复转换函数A、B之模A、B、总方差σz以及帕金森矢量,并对其 在乌鲁木齐地区250km范围内15次4.0~5.7级地震发生前后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周期的转换函数A、B以及总方差σz值在震前均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3.
天津地区井水位年变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 ,中国地震预报学者开始关注井水位的年变异常及其中短期预测意义问题 ,但井水位年变异常判别采用动态图像的定性对比方法 ,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针对这种现状 ,文中引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随机过程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技术 (盛骤等 ,1989) ,提出了“井水位动态年周期法”与“相对时段速率比较法” ,解决了井水位年变异常的定量识别方法 ,并应用到天津井网 2 1口井的观测数据 (1985年以来 )分析中 ,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 ,天津井网中有 7口井在首都圈邻区 4次中强 (MS≥ 5 .8)地震之前 ,表现出 17井次的井水位年变异常 ,且多在震前 1.5~6个月内出现 ,从而再次证明了井水位年变异常具有一定的中短期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地磁短周期变化的观测,对资料的分析表明,该区域地磁短周期变化存在一非对称异常.其负异常较大,中心位于无锡、常熟一带;其正异常较小,中心位于海安与大丰之间.异常出现的周期为100—3600s,并在120s处取极大值.二维模型拟合表明,在该地区存在一由北向南上升的地下高导层.该高导层在溧阳、无锡、余山一线消失.这恰是溧阳、崇明大断裂之所在.该地区地表还存在有厚度为300m的高导覆盖层.  相似文献   

15.
高邮台地电阻率异常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差分能量法和归一化月速率方法处理了江苏省高邮台的地电阻率观测资料。结果表明,高邮台地电阻率观测对附近的中等以上地震和远距离的台湾强震有一定的映震信息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地磁短周期变化的观测,对资料的分析表明,该区域地磁短周期变化存在一非对称异常.其负异常较大,中心位于无锡、常熟一带;其正异常较小,中心位于海安与大丰之间.异常出现的周期为100-3600s,并在120s处取极大值.二维模型拟合表明,在该地区存在一由北向南上升的地下高导层.该高导层在溧阳、无锡、余山一线消失.这恰是溧阳、崇明大断裂之所在.该地区地表还存在有厚度为300m的高导覆盖层.  相似文献   

17.
远震前的地电场潮汐波异常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5次远强震前河北省昌黎台、兴济台记录到的电场异常,发现该异常主要集中在震前2个月左右的时段内, 具有很好的短临预报意义. 震前电场呈现不同的异常特征,但与固体地球潮汐波变化关系密切,如半日、半月等潮汐波周期信号增强,引起电场变化幅度增大;或本该正常记录到的潮汐变化幅度突然减小或消失;以及高频信号增多并伴有跃变现象. 分析异常产生机理认为,强震前的这种异常现象是震源区临震孕育过程中岩石弱化产生的电场异常,经自由空间或地壳传播到达地电台站后,与台站记录的电场潮汐波相叠加产生潮汐波增强或减弱现象. 高频异常可能与台站下方岩石孔隙度、渗透率等介质性质的改变有关,反映了强震的远场动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