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宜昌长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院始建于1993年,主要从事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评估和工程测量及工程地质测绘等工作,具体包括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乙级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甲级勘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乙级设计;具有工程地质勘察甲级、工程测量乙级资质证书;现有专业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受蓄水、降雨、山地等因素影响,滑坡地质灾害频发,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应急抢险和治理工作要求具有准确性、时效性。本文着重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在库区滑坡勘查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证明了高密度电法在库区滑坡地质灾害勘查中具有较好的勘探效果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张国鸿  姚南  吴经武 《安徽地质》2005,15(4):285-288,306
归纳磁源瞬变电磁法在地质矿产、地质灾害和工程地质中的勘查应用,并对该方法的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等方法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河北地质》2009,(3):F0002-F0002
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隶属河北省地矿局,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下设8个职能科室和11个科研、生产及多种经营单位。现有职工404人,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129人。专门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具有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甲级资质,岩矿鉴定与实验测试、遥感地质勘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和评价、地籍测量、工程测量、图件数字化等乙级资质和地球物理勘查、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了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国内航空物探的主要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为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十一五"以来,中国的航空物探技术,尤其是航磁多参量、矢量测量、航空重力测量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航空物探技术创新过程中,航空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加强,在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能源勘查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地下水资源调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调查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满足国家资源勘查和环境评价对航空探测技术的需求,未来中国航空物探测量系统的分辨率、稳定性和实用性将进一步提高,航空物探在加强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能源勘查等传统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将拓展及加强在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部地热调查、水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军事及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省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包括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等地质勘查活动的监督检查及组织制定、修订地质勘查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针对甘肃省尚无包括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督检查的地质勘查活动监督检查的规范性文件,本文结合我国现有的与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及地方标准,分析了编制包括地质灾害防治在内的地质勘查工作监督检查工作的地方性管理制度及管理标准的途径,为该项工作在甘肃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六大队创建于1971年,业务范围包括矿产地质勘查与开发、地质灾害治理及地质灾害评估、钻探施工、岩土测试分析、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和基础工程施工、地形地籍与规划测量、数字化成图及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并延伸至电力钢及其他钢结构加工、制作及安装等领域。现有职工380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渣土场滑坡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威胁,因此加强渣土场地质灾害的勘查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高密度电法和面波法是对渣土场进行探测的有效手段,本文讨论了两种方法相结合在济南市龙洞(R3线停车场)渣土场不稳定评价勘查项目中的应用效果,并结合钻孔资料推断了渣土体形态及埋深,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为后期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利用高密度电法和天然源面波法来勘查渣土体不仅效率高、成本低,而且结果直观、地质效果明显,是地质灾害勘察中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相似文献   

9.
归纳总结了物化探方法在460铀钼矿床勘查中的应用效果。重点阐述了激电中梯、高精度磁测和重力测量等方法在查明断裂构造、火山构造及次流纹斑岩体分布特征中的应用效果;通过钻探手段对活性炭测量、伽玛测量、铀量测量及土壤次生晕测量等方法圈定的矿致异常进行查证,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在综合分析研究物化探找矿方法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找矿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10.
物探方法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物探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不同阶段工作中的任务与适用原则;阐明了目前在地质灾害领域使用较多的物探方法及其应用前提和效能;通过列举部分物探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实例与效果,说明了物探是当前地质工作中的一项现代化勘查技术,也是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在地质灾害调查领域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它的特点是快速、全面、准确、省时、经济,尤其是在较敏感的地区,可以做到无损检测,为地质灾害防治施工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只要遵循物探工作的应用原则与规律,就能取得较好的探测效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深部地热勘查方法在北京地区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北京地区深部地热勘查为例,对现有的一些地热勘查物探方法认真客观地加以总结,对所谓的新方法的应用效果加以评价,提出了适合不同地质构造背景的几种综合物探方法组合及合理的地热勘查程序建议,可供实际勘查工作中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跟踪研究国内外地质期刊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新世纪找矿地球化学面临形势和存在的重大问题,全面总结了近十年来,俄罗斯有关找矿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与应用,以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的研制与应用等众多方面的思路和做法。研究认为,俄罗斯首创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国家地质图的质量,为矿产资源量的综合评价和生态环境的评估及一系列基础问题的解决,提供详细的信息。同时,还指出俄罗斯地球化学家为解决新世纪的找矿问题,加大了技术创新,重点聚焦于提高地球化学找矿信号的衬度和强度,提高运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的效用,完善处理地球化学数据的计算技术,以实现地球化学场与地质、地球物理场的综合等,诸创新点和思路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气体测量在引黄工程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气体测量在四期引黄工程洞线和库区勘查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壤中气Hg、Rn的应用效果。对已发现的异常有的经钻探验证或浅层地震检验,均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表明气体测量用于工程地质勘查具有经济、快速、直观、有效的优点,预计今后将会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4.
灾害地质体超前探测技术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地下灾害地质体超前探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趋势;针对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对不同灾害地质体采用不同的地震反射波法与直流电法组合,通过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和井下实验的观测和分析,找出有效、快速的综合观测方法,及其应用条件和最佳观测系统,提高超前探测的距离、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勘查地球化学的主要任务是评价低缓异常或不明显的弱异常。为此,须在区域成矿规律指导下,将化探信息与其它地质、物探信息结合,建立化探信息之间的系统关联,评价低缓异常和难识别异常。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地质是化探工作的前提;多种化探方法配合使用,化探信息的系列化研究;以地质体为单元处理化探数据;化探信息充分与其它信息结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我国煤田地质勘查常规口径钻探中煤层气测试标准缺失和方法不统一问题,根据煤层气勘查评价规程要求,结合勘查施工条件,对常规煤田地质勘探条件下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测试进行了方法选择和成果评价。结果表明,常规口径下应用钻杆测试(DST)方法进行负压检测煤层气储层压力和渗透率,可以达到煤层气试井测试的预期效果,也是现今条件下煤田地质勘查中煤层气储层特征检测的合理选择,同时提出了钻杆测试(DST)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改进建议,对于制定煤层气检测标准、统一测试方法、完善勘查规程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明驰 《地质与勘探》2009,45(3):299-303
在川西某铜矿区应用X荧光与幅频激电测量方法,证实了地质推测的隐伏含矿断裂的存在,并确定了该断裂的延伸方向和具体位置,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为矿区进一步找矿及山地工い程的布置提供了科学依据.实践表明,在矿区采用X荧光扫面捕获Cu异常,以幅频激电拟断面测量解剖Cu异常,在技术组合上是科学的,对矿区勘查实践是实用和有效的.此次工作的结果充分体现了联袂应用X荧光与幅频激电现场测量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以大型隐伏矿床的发现历史为依据,系统地总结了隐伏矿勘查的经验与策略,并从矿产勘查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针对拟寻矿床的地质特征。抓住深部关键的地质因素,查明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与它们的对应关系,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判据转化成找矿标志,是提高隐伏矿找矿效率的关键。成矿作用的分带现象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对于指导隐伏矿预测和矿床深部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直接信息是矿产勘查最可靠的信息。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并不是以学科划分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研究程度上两者可以转化。以直接信息为先导,实现从区域到局部的转变,使找矿迅速突破。必须充分重视各类方法的应用条件与前提。重视各种直接信息的挖掘与印证,加强各类方法的集成与综合。对于一个重要的成矿区(带)来说,随着地质研究与找矿工作的深入,需要不断地修订和调整勘查准则。矿产勘查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效益的投资,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实践.集调查与研究于一体。矿产勘查不以研究“水平”论高低,而以“成败”论英雄;要看勘查的实效,而非理论的高深;要看是否见矿,而非勘查过程的简繁。经验与理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与融合是通向矿产勘查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介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地勘装备野外施工、运维管理、数据安全等特点和需求,提出了综合集成移动通信、互联网、宽带卫星通信等技术的地勘装备北斗系统应用的总体思路和技术框架,并详细介绍了中装集团钻探装备、物探仪器等两大类产品的北斗应用终端产品的型谱规划和应用平台的开发方案,对于提升地勘装备北斗应用技术水平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森林沼泽区区域化探新方法的使用,进一步拓展了区域化探资料的应用范围,使其在基础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成为可能。根据沙兰站幅区域化探扫面成果,从元素组、元素的表生富集系数、元素的含量区间、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等方面,对区域化探资料在基础地质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