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肖江南 《海岸工程》1999,18(2):23-27
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最高目标,资源、资金、技术、信息和劳力利用率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管理是保障。目前影响传统旅游城市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旅游管理、政策投入、资金投入、经济效益、旅游环境、旅游资源、人才和技术等,必须准确诊断并解决好这些问题,以保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功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董志文  盛红 《海岸工程》2002,21(1):57-62
从中国旅游业发展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城市建设的关系,确立旅游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阐述旅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分析区域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并对发展旅游中心城市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浙江海洋旅游资源普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将浙江海洋旅游资源分为地文景观、海(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气和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和设施、旅游商品以及人文活动8个大类,并分别介绍其17个亚类和40个基本类型及其代表,指出以自然资源居多和人文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开发。运用最邻近分析法和基尼系数,表明浙江海洋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集中且均衡。由此提出发展浙江海洋旅游业的建议:全面深化认识,提升发展海洋旅游业战略高度;立足空间特色,科学制定海洋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市场导向,构建海洋旅游业态产品开发体系;加强多方协同,不断增强有序推进合力。  相似文献   

4.
发挥海岛旅游资源优势加快长海县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岛旅游凭借其神秘性和冒险性已经成为世界旅游热点,但我国对海岛旅游的研究却明显滞后。为探讨海岛旅游的一般规律,本文以辽宁省长海县为例,分析了长海县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并对其旅游业的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长海县的旅游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受体制瓶颈、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其海岛旅游资源的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如何变资源为效益,应从旅游资源优势等方面着手,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合理进行开发建设,以达到加快长海县旅游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新战略和对旅游业的新定位,文章首先介绍了旅游资源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现状,并以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多角度和全方位的解析,最后总结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资源的特征,为高效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地处环京津、环渤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有着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滨海旅游在河北省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滨海旅游的特点、河北省滨海旅游资源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河北省滨海旅游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海岛旅游将成为21世纪海洋旅游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山东长岛海岛旅游资源丰富,根据海岛旅游特点以及长岛旅游资源特性.文章在分析长岛海岛旅游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长岛开发海岛旅游、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海岛旅游将成为21世纪海洋旅游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山东长岛海岛旅游资源丰富,根据海岛旅游特点以及长岛旅游资源特性,文章在分析长岛海岛旅游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长岛开发海岛旅游、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9.
文章回顾极地旅游的发展历史,从旅游路线、旅游业发展状况和相关法律规制3个方面概述极地旅游的现状。针对我国极地旅游活动不断增多,但存在法律缺失和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的问题,提出完善法律体系、抓住政策机遇、独立承办项目和开展资源评价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极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超  文艳 《海岸工程》2002,21(2):26-30
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已加入了WTO、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等新形势下,各行业都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旅游业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城市旅游,需要不断提高城市旅游资源价值,形成自己的特色;推动国内、国际旅游发展;从新的战略高度出发,抓住时机研究、制定、实施新的旅游发展规划.指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青岛的旅游发展为例,提出了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山东滨海旅游项目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克勤 《海岸工程》1999,18(2):6-10
山东半岛拥有长达3121km漫长的海岸线,海洋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海岸风光优美,优质沙滩众多,有闻名遐尔的沿海名山和绮丽海 我国亚热带、温带海岸中,开发利用的前景比较乐观。山东滨海旅游业应以旅游项目的开发来带动发展,在旅游项目开发上,必须避免当前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低水平盲目重复建设和低质 效、粗放式经营的问题,以重点项目带动整体发展,突出海洋优质,大力开发海陆观光、海滨度  相似文献   

12.
田横岛旅游业近年来获得迅速的发展,已从一个荒岛渔村变成了山东沿海旅游景点。为了充分挖掘该岛旅游资源,使旅游业得到了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该岛的自然环境 及旅游业产业化的经济活动规律,进一步发展田横岛旅游业。本文将从以上两方面论述田横岛旅游业的未来及其产业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方百寿 《海岸工程》2002,21(4):66-72
青岛旅游商品开发拥有辉煌历史,曾经领导全国消费潮流。但从旅游经济产业结构来看,青岛旅游商品开发存在如下问题:缺乏品牌和特色商品,小规模开发与经营,品种和质量有待加强,流通渠道不畅,购物环境不理想和商品的旅游后影响力不强等。提出相应开发对策;政府宏观指导,名企参与开发,丰富品种和特色,完善购物环境,使物流渠道畅通,将市场分类分层,利用节庆造势,周边联合连动和形成购物胜地。  相似文献   

14.
董玉明  李平  盛红 《海岸工程》2001,20(2):8-13
海洋旅游是世界旅游的热点。海洋旅游业在海洋产业中具有先导地位 ,发展潜力很大。为了促进我省海洋旅游业的发展 ,必须加强有关问题的研究 ,使其更快地与国际海洋旅游业接轨 ,缩短跻身于世界海洋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青岛旅游业与三大旅游市场 --面对奥运和入世的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丽华 《海岸工程》2003,22(1):95-102
旅游所产生的“人流”不仅给青岛带来巨大的“物流”、“财流”、“技术流”、“交通流”、“信息流”,而且产生了一个新的旅游消费领域。“九五”期间青岛市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401万人次,累计旅游总收入达到369.4亿元人民币。旅游正在成为青岛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本文针对支挥青岛旅游业发展的3大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展望青岛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评价我国海岛县旅游发展状况以及助力海岛高质量发展,文章构建海岛县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熵值法对全国海岛县的旅游竞争力进行测算,发现旅游总收入、全年旅游人数、人均GDP、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以及客运周转量5项指标对海岛县旅游竞争力产生主要影响;深入分析我国海岛县旅游竞争力差异的形成机理,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估计海岛县周边海岛的旅游竞争力,并对提高海岛县旅游竞争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青岛滨海旅游工程建设规划构想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岛是举世闻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目前的滨海旅游主要依赖于自然风光,多功能的滨海旅游工程设施还不足。本文在分析青岛滨海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滨海旅游工程的建设规划作了构想,提出了有利于滨海旅游业发展四种方案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滨海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滨海旅游业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对沿海地区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区域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是解决滨海旅游业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有效方法。按照综合管理的原则在对海岸带地区资源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做出估计后确定其环境容量及旅游容量,在保证国家宏观调控和地区优先发展方向的大前提下,做出滨海旅游可能的最优发展规划,最终应在地区性法规体现以保证实施。同时旅游业行业管理条例中同样应做出规定,提倡生态旅游,真正地实现海岸带和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慎丽华 《海岸工程》2002,21(2):13-20
旅游所产生的“人流“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物流“、“财流“、“技术流“、“交通流“、“情报流“的同时,形成了新的经济领域--旅游经济领域.旅游经济的主体是旅游业,通过论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史、市场形态阐明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预见旅游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