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四亿年前“三叶虫化石”现身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园区。经河南省地质专家杨守振教授鉴定,此次发现的“三叶虫化石”的年代为四亿多年前的寒武系晚期。这对于有3000多年历史的修武县的地质地貌和生物群的演化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30亿年的沧海桑田,云台山孕育了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形成了峰墙纵横的"云台地貌",造就出地质奇观红石峡、单级落差314米的云台天瀑,深受中外游人喜爱。走进云台山地质博物馆,你可以看到云台山完整的地层系统、丰富的古生物化石、特殊的地质构造、美丽的地貌景观、奇奥雄伟的水体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植被,还可以了解云台山"山水胜景"背后的地学秘密、生态环境和人文故事……  相似文献   

3.
7月6日.河南省首届”十大最优美的地质景观”和“十大最具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初评活动在省国土资源厅举行。登封嵩山太室山、栾川鸡冠洞、焦作云台山红石峡等15处地质景观和汝阳白垩纪黄河巨龙化石群、西峡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义马侏罗纪植物化石群(古生物群)等15处地质遗迹分别以其地质景观的优美性、地貌形态的典型性及地质遗迹类型、内容、规模等的代表性通过了初评.成功进入候选名单。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4 日,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在全国世界地质公园推荐评审大会上,第一个进行陈述和答辩,并最终以总分103.85分的成绩,与黄山、庐山一起被列入我国首批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候选地。一座没有名气的小山,是如何一瞬间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的焦点呢? 自2001年12月10日云台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以来,该市把唱响旅游作为全市的经济增长点,在地质公园研究和管理上大作文章,成效明显。 开展地质科学研究 为配合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加大地质遗迹的保护力度,深层次地挖掘云台山的地质旅游资源,2002年4月,该市邀请国内外专家到焦…  相似文献   

5.
行驶在通往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盘山道路上,扑入眼帘的是山路两边郁郁葱葱的灌木林和大片网状的绿色植被,清新的境界,给你带来的是一种"绿意漫云台"的视觉感受.这就是近年来位于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内的修武县岸上乡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扎实开展治理整顿矿业秩序"回头看"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这块石头是我们在小寨沟景点路边捡到的,石头上的纹路特别有规律,看上去就像刚刚在地质博物馆给我们讲解的珍贵化石标本.这不,我们连景色都顾不上看,折回来,想让你们给鉴定一下,看看这到底是什么石头!"日前,在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内,一群年轻人拿着一块石头,兴奋地围着云台山地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宋娜讲述着.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据扬子台地西南滇桂交接部寒武系地层中首次新发现的球接子类三叶虫Proagnostus bulbus(此化石为彭善池所创建的芙蓉统古丈阶三叶虫带化石)。这一发现为扬子台地西南的滇东与桂西一带三叶虫化石提供了新的资料,对该地区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古生物学、古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近年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于桂西寒武纪地层新采获了Chuangia等一批三叶虫、小壳类及遗迹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丰富了桂西寒武纪地层古生物化石的内容,对区域地层划分对比、古生物群、沉积环境和古地理、大地构造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区域地质、岩石地层特征、化石资料及地质意义等方面来阐述球接子化石的发现对广西寒武纪地层划分的意义,还从古生物、生物相等方面来反映大新及其西北、南东寒武纪地层的相互关系和沉积相、古生物群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行驶在通往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盘山道路上,扑入眼帘的是山路两边郁郁葱葱的灌木林和大片网状的绿色植被,清新的境界,给你带来的是一种“绿意漫云台”的视觉感受。这就是近年来位于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内的修武县岸上乡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扎实开展治理整顿矿业秩序“回头看”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徽标正式发布3月23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徽标正式对外发布。徽标中有两座红色的山体,左边的山体代表当地山体的地质岩层结构即地层向上延伸到达云层中的龙脊长城;右边的代表园区的奇山秀水,锦绣山河。一抹碧色代表鲸鱼湾的碧水蓝天,也有画龙点睛云台山"云"字一点的含义;山体中间空隙则寓意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典型地质遗迹——红石峡谷;五彩祥云在  相似文献   

11.
近日,记者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一批11个省(区)的地质志总近结工作全面完成,在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生物地层系统研究、建立古生物化石群、构造发展阶段深化和构造分区细化,深部地质和第四纪地质深入研究等方面获得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三、山西的化石 (一)山西的观赏性动物化石 1.三叶虫动物化石 可作为观赏石用的三叶虫动物化石是产于寒武系上部的蝴蝶虫与蝙蝠虫.它们属于节肢动物门,身体可分为头、胸、尾与中、左、右各三叶,故名"三叶虫",属于浅海海底跳游动物,约3~6cm.因为蝙蝠虫的尾部酷似飞翔中的蝙蝠,所以国人历来以蝙蝠之"蝠"字与"福"同音而取其做吉祥图案,或木刻于桌椅,或砖雕于门楣.不知从什么年代起,泰山四周盛产的蝙蝠虫石灰岩石板被用做紫檀木嵌镶成屏置于案几上.这种30~ 40cm大小的石板上一般要聚集十几个至几十个蝙蝠,才够得上福石标准.蝴蝶虫形如飞蝶,也能做观赏石,它常与蝙蝠虫共生.山西产此两种三叶虫较多的地方是恒山北麓、吕梁山北麓五寨、岢岚及太行山北段盂县等地.  相似文献   

13.
简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国土资源》2004,20(2):73-74
省直日前,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将莱芜市古生物化石地质调查保护项目以招标的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利用人才和技术优势一举中标。莱芜市古生物化石地质调查保护项目重点调查区位于莱芜市牛泉镇至颜庄镇。通过对该地区古生物化石及其分布的调查,查明莱芜市古生物(主要是三叶虫)化石类型、生活环境演化消亡史,查明古生物化石密集分布区、提出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的建议。研究古生物化石资源科研、科普教育、旅游观赏和工艺品欣赏综合功能的开发路子,变单纯的工艺商品为赋于地学科普内涵的艺术性科普标本。根据本次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观察桂西三处寒武系分布区并采到较多的三叶虫化石资料,提出该地区中、晚寒武世生物地理分区,那坡县坡笨剖面三叶虫组合与吉林浑江大阳岔区非常相似,坡笨和蛇场地区的动物群可与华北—扬子型动物群对比,果乐地区为过渡型动物群。根据三叶虫化石将蛇场剖面下部划分出中寒武世早期的陡坡寺组和顶部划分出晚寒武世晚期的风山组。  相似文献   

15.
正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徽标正式发布3月23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徽标正式对外发布。徽标中有两座红色的山体,左边的山体代表当地山体的地质岩层结构即地层向上延伸到达云层中的龙脊长城;右边的代表园区的奇山秀水,锦绣山河。一抹碧色代表鲸鱼湾的碧水蓝天,也有画龙点睛云台山"云"字一点的含义;山体中间空隙则寓意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典型地质遗迹——红石峡谷;五彩祥云在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这里就能了解云台山的演变历史,既形象又生动。""这次游览不仅增加了知识,还开阔了眼界。""回去一定推荐俺朋友来这里看看。"……近日,在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刚刚参观过博物馆的开封市求实中学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说道。近年来,修武县自然资源局高度重视地质科普工作,坚持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为平台,主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发挥宣传的引导作用,全力普及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科普知识。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地质遗迹基本概况 浙江地处东亚活动大陆边缘,是环太平洋西岸构造岩浆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在我省形成、发展并遗留下各种岩溶、丹霞、火山、冰川、海岸、花岗岩奇峰等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典型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以及丰富多样的古生物化石等.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国学者在辽宁地区再次发现1.6亿年前对传统“演化规律”提出挑战的远古植物——花化石。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博士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王士俊博士在刚刚出版的《地质学报》英文版上报道了这种新发现的侏罗纪被子植物化石,并将其命名为“中华星学花”。据王鑫介绍,中华星学花化石出土于葫芦岛市连山区白马石乡三角城子,化石地层为海房沟组,属于中侏罗世。化石为炭化的压型化石,保存着很多珍贵细节。  相似文献   

19.
2003年7月16日,由国土资源部组织的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考察组一行4人,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赵逊的带领下,抵达焦作市,开始对云台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进行为期3天的考察。 根据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院长王建平对云台山地质构成所做的详细介绍,考察组又认真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汇报,并观看了云台山地质遗迹专题片。考察组组长赵逊对云台山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他指出:云台山虽然在推荐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会上取得了第三名,这主要是表现在焦作市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地质遗迹保护的重视,在资料和印刷上都超过了黄山、庐山,把中华大地最…  相似文献   

20.
喜游云台山     
暑假期间,我有机会跟着夏令营来到了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早就听说云台山美如仙境的我,盼望这一天已经很长时间了.而且听导游说山里很凉爽,在这炎热的夏季,这个消息让我高兴了许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