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局域差分中,用户到基准站的距离对定位精度有着决定性影响。利用基准站生成用户误差改正数,其算法很多,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方法,并分析了各方法的内插系数和内插质量因子。利用局域差分GPS进行定位时,只有当流动站位于基准站构成的多边形网内时,才可能得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海岸带测量成果陆部要素与海部要素在垂直方向的基准统一,首先建立了一般陆海部要素包括灯塔、灯标等特殊海部要素在垂直方向的基准转换关系;其次构建了高精度的理论最低潮面、海面地形(验潮站平均海面高程)等潮汐数值模型;最后对海岸带垂直基准转换作了精度估算。 研究表明,一般海部要素的垂直基准转换精度优于 35cm,灯塔、灯标等特殊海部要素的垂直基准转换精度优于 45cm。  相似文献   

3.
由于某卫星通信天线面积大、结构非圆对称,对测量精度要求高(测点精度要求为±0.3mm),决定采用大尺寸工业测量系统方法中的电子经纬仪测量系统。系统由3台T3000A电子经纬仪组成。控制网由6个9~16m高的测量墩构成。采用T3000A测角、TC2003测边,数据处理后边角网的点位精度在±0.3mm以内。3台仪器建立系统的尺度精度优于10-5。测量772点用时4h以内,交会精度优于0.3mm(RMS)。经过几次反复的调整,主面的表面精度优于0.5mm(RMS),满足了电气测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是目前理论背景最完善、构建方法最全面、实现精度最高的全球地心基准,也是世界各国在建立区域地心基准时的重要参考。给出了国际地球自转与参考系统服务组织(IERS)最新发布的ITRF2020的理论定义,重点讨论了各专业技术组织提供的数据资源和计算模型,以及IERS在数据整合时的处理策略,并对基于震后形变(PSD)模型的位置计算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相对于ITRF2014的改进和转换参数。ITRF2020首次区分了地球的质量中心和形状中心,并考虑了PSD模型的季节性信号,提高了坐标框架精度,为地球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统一基准,对精化和维持我国地心参考框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1976年以来对我国高程基准研究工作的总结报告,研究结果已被我国测绘系统采用,计算精度满足了国家大地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利用沿海无线电指向标站和导航台,在我国海区建立高精度的RBN/DGPS系统,是我国交通部“九五”期间的重点工程之一。本文对系统基准站精确位置测定工作进行了介绍。得到的23个沿海RBN/DGPS基准站在WGS—84中的大地地心坐标绝对精度优于±0.25m,站间基线边长相对精度优于10~(-8),满足我国沿海高精度导航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ADS40无控条件的海岛礁地形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远离大陆的海岛礁地形测绘与高程基准转换困难的问题,基于ADS40航摄系统获取远离大陆的海岛礁区域遥感影像,按照GPS差分无地面控制点的空中三角测量模式实现海岛礁的地理定位,选择高精度的卫星测高模型实现海岛礁区域的高程基准转换。在某海域进行了ADS40测量作业与高程基准转换试验,结果表明,无地面控制点空中三角测量的平面精度达到0.587m;基于卫星测高模型进行垂直基准转换的精度与同步验潮水位观测法得到的高程传递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8.
海洋基准是大地测量基准在海洋及其他水域的扩展,是大地测量基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包含大地测量类的基准,又有潮汐类的基准。潮汐类基准包括平均水位、深度基准和净高基准,它们都具有潮汐基准的特征,在不同国家、海区甚至不同时期的选择往往都不同,因此,这类基准存在着离散、跳变、不连续等诸多问题,且缺乏精度信息。海洋无缝垂直基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需要了解各种基准及其特点,本文在定义和数据来源的基础上对各类潮汐基准的量级进行分析并估算其精度。  相似文献   

9.
近海岛礁CORS系统将CORS基站从内陆向近海海岸和近海岛礁延伸,使近海区域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导航定位。文章对近海岛礁CORS系统的各部分组成进行介绍,同时对基准站稳定性、基准站时间延迟、移动站多路径效应和移动站内外符合精度进行测试研究,为CORS技术向海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FG5绝对重力仪比对观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大陆首次进行的所有FG5型绝对重力仪同期、同址的高精度比对观测情况,并对观测数据进行了统一处理,对观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参加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4台FG5绝对重力仪能够为整个重力观测网进行基准测定,绝对重力网精度优于5.0×10-8m/s2。  相似文献   

11.
针对导航实验室内部子午线基准的测量,提出利用电子经纬仪和授时GPS组合使用,构成一套自主式测量系统。在北极星任意时角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并对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测量精度为1.9″,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GNSS观测量测量的是测站与卫星间的相对时间延迟,卫星钟差求解的是相对于基准钟的相对钟差,因此卫星钟差的精度评估方法不同于其他GNSS产品。分析了卫星钟差的精度评估方法,采用消除卫星钟系统偏差的方法进行钟差精度的评估,得到的各产品的精度评定结果与各产品公布的钟差精度基本一致,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DGPS(DifferentialGlobalPositioningSystem)测量技术即差分定位技术,包括实时差分和后处理差分定位技术,正在远海和近海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后处理差分定位与微波定位及GPS实时差分定位相比,具有作用距离远,不受基准台与船台之问的障碍物影响以及减少基准台等优点。对于近海大比例尺(大于1:1万)测量,可采用实时差分定位的方法,而小于1:1万中小比例尺海底地形图测绘及海上其他工程测量,采用后处理差分定位,既能满足精度要求,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主要介绍利用DGPS后处理定位方法,在测绘广西沿海1:5万海底地形图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海洋测绘》2014,(6):82-82
<正>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工程建设9月11日正式启动,该项目确定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作为总体研制单位,将在2015年底前建成框架网和部分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网络并投入运行,提供米级精度的定位服务,2018年底前建成全国范围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网络,提供更高精度位置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5.
高程信息是时空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时获取高精度海拔高是测绘导航信息化的关键步骤之一。北斗导航终端能快速高效地测定大地高,结合高精度的数字高程基准模型,可实时获取精密海拔高程。在顾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之间垂直偏差的基础上,基于GOCE+EGM08重力场模型构建了统一到CGCS 2000椭球的区域数字高程基准模型,该模型范围对应北斗区域导航的覆盖范围,即55°S~55°N,55°E~180°E,模型精度优于米级,满足北斗导航终端对海拔高的应用需求;利用实时SQLITE数据库技术,基于该数字高程基准模型构建了北斗导航终端的海拔实时获取系统,实现了任意测点精密海拔高程的实时获取。  相似文献   

16.
特长跨海大桥安全监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特长跨海大桥施工定位与安全监测工作中经常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为此人们不得不借助于RTKGPS技术.当然,跨海大桥的安全监测问题单纯利用RTK GPS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跨海大桥安全监测的精度要求远远高于施工定位,不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很难实现对跨海大桥运营安全的有效监测.为了较好地解决特长跨海大桥的安全监测问题,笔者与科研小组结合实践提出了通过合理布设三维控制基准系统实施跨海大桥运营安全有效监测的想法,三维控制基准系统的构建应综合考虑投影问题、网形结构问题、施测方法问题,结合我国目前在建的几座跨海大桥论述了跨海大桥安全监测三维控制基准系统构建的基本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对用户等效距离误差结合精度衰减因子(DOP)值的精度评估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根据单站DOP和全球DOP进行系统定位精度评估的两种方法,仿真证明,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相当。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GPS单点定位及RTK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基本原理,对RTK测量中基准站的设置方法进行说明,并着重分析1 n RTK测量中,n台手簿在基准站设置中容易进入的误区,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说明,找出错误原因,最后得出基准站正确的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综合利用水准测量和卫星定位测量,给出了基于三角高程测量的高精度远距离海岛礁高程基准的统一方法和实施方案。利用我国沿海12处海岛的跨海高程基准统一方法、测量方案、技术手段、数据处理要求和实测数据,对远距离海岛礁高程基准统一的经验做法、成果精度和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此方案给出了一些跨海三角高程需要注意和值得借鉴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伪距测量精度决定了伪距定位的精度。伪距测量值主要由卫星至用户机的真实距离、卫星钟差、大气传播延迟、用户机钟差、用户机通道延迟以及用户机跟踪环路误差组成。提出了伪距测量精度的三种评定方法。详细推导了如何通过数据仿真将伪距观测值中的用户机跟踪环路误差与其他误差进行分离,将得出的数据用于评定计算以获得伪距测量精度。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