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椿  刘海山 《地质科学》1965,6(1):77-79
大量事实表明,古地磁学不仅为研究地磁場长期变化提供资料,阐明地球在磁场历史,而且还直接有助于地层学、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大地构造学和矿床学等方面的一些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于红色岩层的划分和对比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在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用于前寒武纪地层学方面,除西欧和北美洲的古老地层有较多的工作以外,至今再很少见到有关的报导。至于亚洲地区,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少。  相似文献   

2.
氡、氦等气体地球化学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回顾了氡、氦的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在分析氡、氦等地下气体在地壳中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总结出氡、氦等地下气体浓度变化具年变(或日变)规律,且受多种因素诸如其自身的地球化学行为、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及区域应力场等的综合影响。归纳了近30年来在氡、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及氡异常的形成机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氡、氦等地下气体在地震监测预报及基础研究方面日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对其自身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提出了今后应在氡、氦等地下气体的异常迁移、实验研究、资料处理过程中对干扰因素的排除以及开展深部气体运移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郭承基 《地质科学》1959,2(10):299-299
地球化学是地质科学中的一个新的生长点,过去曾经在成矿作用的研究和有用矿产的寻找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可以估计今后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发展近代工业和新技术方面,稀有元素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研究稀有元素地球化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利用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寻找稀有元素矿产资源,以满足我国经济建设上的需要。为此,对于今后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初步意见,以供讨论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彦波 《地质科学》1979,14(1):78-91
前言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利用同位素地质年龄资料研究和解决地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研究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资料。如何根据数学原理,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和利用这些资料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企图在这方面做些尝试,探索处理和利用同位素地质年龄资料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几个地区浊积岩系的特征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由于找寻沉积矿床、研究沉积环境和大地构造的需要,浊积岩(在构造意义上称为复理石)的研究有相当快的发展。作者对东北某地早第三纪浊积岩、秦岭中段三迭纪浊积岩和浙西奥陶纪浊积岩进行了野外观察和室内工作。本文就它们的识别特征、沉积环境和构造环境进行概要的讨论,可能对区测填图和普查找矿等方面工作有所俾益。  相似文献   

6.
黄为龙 《地质科学》1960,3(5):249-255
解放以来,在党的英明領导下大力展开了全国地下资源勘查工作的,在勘查过程中发現了許多魚化石产地,采得了不少在我国还是首次发現的化石。这些重要的发現,不論在地史分布上以及在魚类化石系统演化上都具有很大的意义。我国領域广闊,化石材料的研究在全世界生物演化的研究上,占非常重要的地位。魚化石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地貭研究为找矿服务,一方面研究其演化过程来丰富达尔文主义理論。我国魚类化石的地层分布很广,材料相当丰富。解放前,魚类化石的研究非常不够,所发表的論文寥寥无几。解放后短短几年內的工作成果已超过解放前廿余年的总和。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洞穴氡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涛  杨晓霞  石定芳 《中国岩溶》2012,31(1):99-106
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向来是医学、化学、核物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学术界虽然对喀斯特洞穴氡的来源(岩石、地下水)、氡浓度的影响因素(地质因素、洞体结构、洞内外气象参数)、氡浓度的测量(测量对象、测量仪器及方法)、氡的危害、氡的防治(隔离氡气渗入途径、排风通氡、控制洞穴内停留时间减少吸入量、加强监测)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对于喀斯特洞穴氡的形成机理、喀斯特洞穴氡测量标准的制定及有效剂量的估算、喀斯特洞穴氡的防治技术及员工的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叶大年  刘嘉麒 《地质科学》1997,32(3):249-253
赵宗溥教授今年80周岁,从事地质工作已经60年。他在中国地质学界以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而著称,又以敢于开拓、不囿成说而闻名。他的研究领域广博,在变质岩、火山岩、前寒武纪地质、矿物学和矿物材料学以及大地构造学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和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肖仲洋  洪文兴 《地质科学》1959,2(11):328-331
近一、两年来,在我国已逐渐开始注意勘察和研究富含稀有和稀土的碱性岩的工作。但这项工作,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因此本刊除在今年第九期上已刊载有彭琪瑞同志的“与碱性岩有关的稀有元素矿床”外,现又在本期发表了吴利仁同志的一篇论文,以及这篇E.N.谢苗诺夫专家的报告记要(这篇文章是谢苗诺夫专家在中国科学院所作报告的记要),其目的在于为从事找寻和研究稀有和稀土元素矿床的同志们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以便把这方面的空白,尽快地填补起来。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氡气测量推断隐伏断层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下氡气、浅层地震和高密度电法三种方法在探测隐伏断层方面开展了对比研究,并结合地质工作现场验证,表明地下氡气测量异常值可判定隐伏断层初步位置;利用地下氡测量方法对另两条断层进行了地质走向判定,克服了其他物探方法费时、成本高等难题。在实际工作中地下氡测量将为其他物探方法、工程实施等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活性炭、粘土、砂对水中氡进行吸附的试验资料及204地区的野外实际资料,探讨了氡的吸附性。含氡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除衰变,逸出会使其氡浓度降低外,岩土对其吸附亦是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放射性水异常评价时,应充分注意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矿物热释氡找矿中氡的来源问题。我们对七五二花岗岩中铀矿床的无矿及含矿花岗岩用闪烁射气法进行了各种温度间的矿物热释氡量的测定;用包裹体爆裂法进行了爆裂温度及相对爆裂次数的测定。通过实验发现,加热样品在包裹体爆裂以前,能释放出大部分氡,在包裹体大量爆裂的温度区间热释氧量反而很少。磨破包裹体放出氡后,再加热仍然有氡气释放出来。用包裹体中的铀含量计算出的氡量低于测定方法的灵敏度,无法测出,说明矿物热释氡量与包裹体无关。样品又做了化学铀分析和放射化学镭分析。明显看出热释氡量与铀、氡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各种实验均证明氧气不是来自包裹体,而是来源于整个矿物。  相似文献   

13.
在洛阳龙门西山及洛阳盆地地热勘查中,应用音频大地电场AU测量、放射性α测量、激电测深等综合物探方法,成功确定了4眼隐伏断裂构造型热水井,其中温度最高达98.5℃,水量达96 m3/h.以玉隆苑高温地热井综合物探勘查为例,说明了物探方法在寻找地下隐伏断裂构造型热水中的作用初步探讨了高温地热井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在高压下,水可以进入石英,早已为人工实验所证实。而自然界中石英的水化现象,虽有文献提及,但尚缺乏专门的研究。 近年来,笔者研究变质铁矿时,曾注意到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变质岩中,都不同程度地发育有石英的水化现象。鉴于这一现象对了解变质作用的环境和条件有一定意义,故作一报道,以供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避免大量开挖揭露工作量, 加快地裂缝的勘察速度, 研究出一种简便易行的探测方法是目前西安地裂缝勘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勘察应用的地质基础, 结合近十几年工程勘察实践, 讨论了氡射气异常的特征, 分析了氡射气的探测效果, 结果认为:氡射气测量在西安地裂缝探测中的有效率为:80%左右。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中氡运移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庆成  程业勋  章晔 《物探与化探》1998,22(2):149-152,138
本文根据氡运移的扩散与对流理论建立了任意形状介质中氡运移方程、大地岩石、土壤中氡的运移方程和大地—大气氡交换理论模型。通过模型实验研究了介质中氡运移规律并验证所建立的氡运移的理论公式。运用大地—大气氡交换模型计算了江西临川市某住宅区空气中氡浓度,取得了初步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氡及其子体测量在东胜砂岩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砂岩型铀矿地区氡及其子体的测量及对异常形成机理的分析, 进一步研究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东胜地区实测资料表明了氡及其子体低值异常对应成矿相对有利的地段, 说明了解释方法的有效性, 为充分发挥攻深能力强的氡及其子体方法在铀矿找矿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核地球物理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业勋 《物探与化探》2002,26(4):247-249
结合我国50年代以来核地球物理方法和仪器的发展历程,概况了航空、地面、测井、测氡、热释光及人工放射性方法在寻找放射性矿产、油气藏及环境辐射评价方面的应用和最新进展,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就氡的迁移机制、土壤热释光的应用、天然伽马辐射背景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丁奎首  吴锋 《地质科学》1985,(3):243-250
陨硫铁(FeS)系各类陨石或月岩的组成之一,它与铁镍合金以及辉石、橄榄石等被视作重要的宇宙矿物,由 Domino Troili 于1766年首先命名。迄今,该矿物主要包含于坠落的陨石残体内部而不时发现于地表(卞德培,1978),对来自天体以及人工合成的 FeS 人们研究得尚较详细,但有关陨硫铁在地壳中的存在状况并不很清楚。最近在攀西岩浆岩中发现的陨硫铁,将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high radon activity in waters associated with uranium mineralization during summer is caused by thermodiffusion of radon into the water when temperatures above water table are high.--J. A. Redd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