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洛阳盆地的负反转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自明 《河南地质》2001,19(3):185-190
以地表地质和勘探地震资料为基础,对洛阳盆地的负反转构造进行了研究。负反转构造的形成受洛阳盆地构造演化阶段的控制,并受宜阳-洛宁断裂的制约:负反转构造仅在宜阳-洛宁断裂下降盘发育,反转强度具有自东向西逐渐减小并直到消失的趋势。负反转构造的出现不利于该区油气大规模运移聚集。  相似文献   

2.
下扬子黄桥地区位于下扬子对冲构造带上,记录了多期构造变形,并且保存了较完整的中古生界海相地层,发育多 套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文中采用三维地震工区构造精细解释及运动学正演模拟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的构造变形 特征及其变形过程,结果表明黄桥地区中上古生界和下中生界地层在自SE向NW的挤压应力作用下,以前展式发育了多个 断层相关褶皱构造。在构造前锋,断层相关褶皱反向发育,于工区中部偏北西侧形成明显的对冲构造,地层遭受强烈的褶 皱、隆升,构造总缩短率高于47.55%;之后,区域应力场转变为NW-SE向拉张,工区南东侧发育负反转断层,且自南西 向北东负反转程度逐渐变大,由上正下逆复合型转变为似正断层型;此次拉伸正断作用导致断层回滑,形成上白垩统填充 的半地堑构造,对冲构造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油气成藏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黄桥构造变形与其油 气成藏的关系,并提出了对冲构造背斜、对冲构造下盘及南东侧的广陵构造背斜为黄桥地区的有利油气区块。研究结果对 进一步认识黄桥及下扬子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和演化、以及该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汉盆地自加里工至印支期接受肫一套较为稳定的台地相为主的碳酸直岩沉积,侏罗纪末至燕山早-中期经受区域挤压,发生褶皱和逆冲;燕山晚期至喜马拉雅早-中 生伸展作用,形成负反转构造;随后分地进入坳隐期,沉积了广华寺组和平原组,期间发生过局部的褶皱隆升,形成正反转构造。  相似文献   

4.
陈家断层位于渤海湾盆地辽河盆地西部凹陷中部,是西部凹陷的控制断层台安一大洼断裂的一条分支断层。由于地表、地下构造变形的复杂性及可靠的地震反射资料相对较少,无法判断其深部勘探潜力。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基础上,结合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及测井、钻井等资料,从地震剖面、生长地层等该断层的几何特征进行剖析,运用平衡剖面技术方法验证了该断层的运动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陈家断层为两期叠加的反转构造,经历了E2s3下-E2s3中期挤压,E2s3中-E2s1+2期拉张,E2s1+2~N1g期挤压的过程,产生的断层封堵使得下盘成为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盆地断陷期构造转换及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以平衡剖面理论为指导,对松辽盆地长岭断陷3条近东西走向的剖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岭断陷盆地在火石岭期初始张裂,沙河子期、营城期断陷强烈扩张,伸展速率均在沙河子期最大,分别为907.50 m/Ma、1373.90 m/Ma和1100.00 m/Ma,两次扩张末期都伴有构造反转。沙河子末期最大缩短量达2.11 km,缩短率2.89%;营城末期最大缩短量达2.26 km,缩短率3.21%。登娄库期断陷开始向坳陷转化,泉头期—嫩江期为断陷期后热冷却沉降,表现为弱伸展作用,随后进入嫩江末期以挤压作用为主的反转构造发育期。沙河子组、营城组既是主力源岩,又是优质盖层和储层,构成了近烃源自生自储式成藏组合。在沙河子末期、营城末期构造运动形成的大范围的低幅褶皱构造是成藏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6.
吐哈盆地中央构造带正反转演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吐哈盆地中央构造带由火焰山构造和七克台构造组成。中央构造带形成于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表现为伸展构造特征,生长断层上盘地层厚度明显大于下盘,并于断层上盘所在的台北凹陷形成沉降中心。晚侏罗世,由于拉萨陆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作用导致吐哈盆地由伸展盆地转变为挤压盆地,中央构造带也于此时发生构造反转,由早期的伸展正断层转变为挤压逆断层。发生于55Ma的喜山构造事件对天山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影响时间略有滞后,大致发生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中央构造带即在此次构造事件中强烈变形,逆冲出露于地表。  相似文献   

7.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构造特征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汉林  杨以宁  沈扬  丁晓 《地质科学》2001,36(3):359-363
通过对横穿十万大山前陆盆地的SD94-Ⅳ地震剖面的解释,证实十万大山盆地曾经历了至少2次以上的不同方向的构造运动:早期为前泥盆纪,表现为北西向南东的冲断;晚期为中泥盆世至白垩纪,构造由南东向北西发展.该地区在加里东期存在的北西向南东方向的构造运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反转构造样式及其油气聚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反转构造主要指伸展盆地中地堑、半地堑系统遭受挤压变形所产生的压缩构造。它一般经历拉张断陷、稳定坳陷及挤压反转三个演化阶段,构造反转形成的各种褶皱背斜构造直接叠覆在生油断陷之上,生运储配置关系得天独厚,有利于油气聚集。对我国油气勘探反转构造进行成因分类,归纳出断层型、走滑型、热力型及重力型四大类,每一类又可识别出若干种。如断层型反转褶皱,根据张性断层与压性断层的相互叠加关系,可以识别出六种:断层扩展反转褶皱,断层弯曲反转褶皱,断层滑脱反转褶皱,截断型反转褶皱,滑脱逆掩断坡型反转构造,褶皱型反转构造。其中又以断层扩展、断层弯曲、滑脱逆掩断坡和褶皱型等反转构造的含油气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反转构造模型的地震波模拟及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由地震剖面解释得出的反转构造的可靠性,探讨反转构造地区在地震数据采集,处理中应采用的有效方法,设计了一个典型的反转构造模型-突起构造。以该模型为基础,针对复杂构造地震波模拟中常见起源频散严重、人为边界反射吸收不理想两个问题,应用高阶差分法以及一种新的边界吸收条件,对反转模型进行了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和深度偏移成像处理。采用中心放炮两边接收的观测方式,共模拟了185炮地震记录。研究表明,波动方程高阶差分法是模拟复杂构造模型中地震波传播的有效方法,除了近于直立的断层因难以接收到其反射波而较难成像外,其余的反转断层及其组合在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合适方法(如Fourier有限差分深度偏移)较好地成像的。  相似文献   

10.
11.
张婧  李伟  吴智平  李春锐  杨波  张晓庆 《地球科学》2017,42(9):1549-1564
渤南地区郯庐断裂带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由于其构造特征复杂,目前对渤南地区油气成藏条件、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的认识尚不明晰.通过对三维地震和地质资料的分析解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渤南地区郯庐断裂带构造特征的时空差异及其对盆地结构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渤南地区郯庐断裂带具有3组分支断裂,每组分支断裂由2~4条断裂构成,均表现出了明显的走滑特征,整体由东向西、由深至浅走滑程度逐渐减弱.新生代古新世-早始新世郯庐断裂带渤南段左旋走滑,东部分带活动明显、强度大,中带和西带不活动或活动较弱,渤南地区中生代发育的NWW向伸展断裂系统复活,形成北断南超的复式半地堑或南北双断式结构;中始新世以来,渤南地区郯庐断裂带转为右旋走滑,3组分支断裂均开始活动,表现为强烈的走滑兼伸展运动,强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弱,中带分支断裂形成的中央构造脊将黄河口凹陷分割成东、西两个次洼,并开始逐渐发育一系列次级断层,与主断裂构成帚状断裂组合;新近纪-第四纪郯庐断裂渤南段表现为右旋走滑兼挤压,主走滑断裂不连续,代之以大量规模较小的次级断裂系统.太平洋区板块俯冲方向、俯冲速率的变化以及深部动力背景的变迁共同造成了渤南地区郯庐断裂不同分支构造发育演化及其控盆作用的差异性,由于右旋走滑位移量小于先期的左旋走滑,现今渤南地区构造单元分布仍具左旋特征.   相似文献   

12.
库车坳陷的地质结构及其对大油气田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库车坳陷是在晚二叠世之前的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历经晚二叠世-三叠纪的前陆盆地、侏罗-古近纪的伸展坳陷盆地和新近纪-第四纪陆内前陆盆地的演化而形成的。基底中的软弱层、侏罗系煤层和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与新近系吉迪克组膏盐(泥)岩构成了自山前向盆地内部逐渐抬升的滑脱面,与自山前向盆地内部逐渐趋缓的地表面构成楔形体。该楔形冲断体的内部结构具有"垂向分层、横向分带与纵向分段"特点,NW向的阿瓦特-喀拉玉尔滚和NE向的库车横向构造转换带将其分割为乌什、拜城与阳霞3个构造区段。构造层发育特点决定了库车坳陷发育三叠-侏罗系的区域展布的有效烃源岩和(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储盖组合;分层变形特点导致盐下层形成叠瓦冲断构造组合,冲断层成为油源断层;叠瓦式的冲断层相关褶皱背斜组合导致了复式天然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即在大北-克拉苏式的构造带上每一冲断层相关褶皱背斜带独立成藏,复合连片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目前拜城北、克深、克拉苏背斜带已呈现这种趋势;撕裂断层则决定着构造带上具体的油气富集区段。库车坳陷油气资源丰富,地质结构特点决定了不同类型油气田分布的分区性。  相似文献   

13.
英西地区深部碳酸盐岩地层油气勘探近年来取得突破。针对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膏盐岩-碳酸盐岩组合,以三维地震勘探为基础,运用盐构造理论,对其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挤压构造环境下,塑性膏盐岩发生流动、楔入作用,改变原始地层结构,并作为滑脱层促进推覆构造发育,最终形成研究区双层构造特征。挤压环境下盐构造运动,使下伏碳酸盐岩地层发育大量裂缝,改善了储层物性。建议膏盐-碳酸盐地层组合是该区深层油气未来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转换型构造及其在江汉盆地前白垩系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盆地具有多旋回发育历史,地史期间始终处于较为复杂的区域构造背景之中,首尾相继但性质不同的两次构造变动之间以及同期异源的构造活动之间,均存在着转换型构造。它们既是承前启后阶段的过渡型产物,又是“居中”状态的折衷型遗迹,具有较为特殊的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营凹陷负反转构造样式及其运动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新生代强烈的负反转作用是东营凹陷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为了解负反转构造对东营凹陷中、新生代盆地形成过程中的意义, 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 详细刻画了东营凹陷负反转构造几何学样式, 并综合运用计算断层活动速率和负反转率以及编制地层位移-距离曲线等方法, 对东营凹陷负反转断层运动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东营凹陷J3-K1和Ek-Es4两期盆地的主体均是印支期逆冲断层发生负反转作用所致, 总的负反转率约为3.367~8.3, 其中J3-K1时期负反转率为1.388~3.904;负反转构造最终定型于Es3-Es2时期; 负反转作用在空间上呈现出SW至NE逐渐增强的演变规律.东营凹陷负反转构造的研究对于盆地内部深层油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蕴含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能源,通过对其中延长油气区地热资源赋存状态研究,发现区内主要有西部白垩系碎屑岩和东部石炭系—侏罗系碎屑岩两套热储层;岩石热导率与地层岩石的成岩程度、孔隙度等关系密切;地温梯度为2.73~3.50 ℃/100 m,整体显示北高南低,与地层埋深呈正相关;大地热流值为57.28~86.18 mW/m2,具有明显的东西向展布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区内地热资源东部优于西部,可具体划分浅层低温有利区、中层中低温有利区和中深层中温有利区等3类地热资源有利区。结合油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实例,认为对这些有利区内的废弃井加以改造利用,可降低地热开发工程成本,在地热发电、工业利用及三产养殖等方面实现地热资源梯级利用,有望建立“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能源互联网构架。  相似文献   

17.
从地震信息看吐哈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吐哈盆地被南北两条缝合带所夹,南侧为北天山碰撞缝合带,北侧为克拉美丽——麦钦乌拉碰撞缝合带,是一个多期叠合盆地。基本呈现为“东西三分”的两坳一隆构造格局:东部哈密坳陷,中部了墩低隆起,西部吐鲁番坳陷,包含“六凹四凸”,可划分出38个二级构造带,并可归纳出七种构造带类型。吐哈盆地的构造样式十分发育,并表现为高幅度,与断层伴生,成排成带雁行排列,在平面上分布不均。按成因分类,这些构造样式可归纳为三大类:基底卷入型、盖层滑脱型及复合型,其中,基底卷入型多为背斜构造样式,对油气聚集较为有利。吐哈盆地的主要含油气构造及断裂形成于燕山运动期,它们经受了喜马拉雅运动的改造,但由于盆地内存在撕裂断层,使得各块体被改造的程度有明显差异。新的勘探选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①主攻北部凹陷带的山前构造带,进行前侏罗系的地震深层攻关;②突破中央带的勘探工作;③加强南部凹陷带接替战场的研究与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演化特征及油气勘探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在构造解析方法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构造演化及勘探方向。发现塔里木盆地古隆起经历多期构造运动与变迁,主要有前寒武纪基底隆起雏形期、早奥陶世末期古隆起形成期、奥陶纪末期古隆起定型期、志留纪-泥盆纪古隆起改造期、二叠纪末古隆起调整期、中生代古隆起差异沉降期6个阶段的构造活动,形成了以下古生代碳酸盐岩为主的塔中、塔北、塔西南等三大古隆起,古隆起构造演化具有阶段性、继承性与迁移性。古生代形成的古隆起控制了台盆区油气的分布,多旋回构造运动与多期成藏配置形成多层系含油的复式成藏格局,古隆起斜坡区是大油气田的主要勘探方向。古隆起形成演化分析表明麦盖提斜坡区发育喜山晚期才沉没的塔西南早古生代大型古隆起,石炭系泥岩盖层与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形成优质储盖组合,具有海西期成油、喜山期注气的油气成藏史,是台盆区继塔北、塔中古隆起大油气田之后的有利勘探接替领域。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Hydrothermal deposits in the Gyeongsang Basin show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igneous activity from Late Cretaceous to Early Tertiary i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iewpoints. Many hydrothermal Au-Ag-Cu-Pb-Zn and clay deposits are dominantly distributed within the Gyeongsang Basin. The Gyeongsang Basin is divided into seven metallogenic provinces by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age ranges of igneous activity and mineralization are 140∼40 Ma and 100∼40 Ma, respectively, and the most dominant age ranges of the both activities are from 90 Ma (Coniacian) to 50 Ma (Eocene). The age consistency between igneous activity and mineralization suggests that this age range is the climactic period of the hydrothermal activity of the Gyeongsang Basin. The metallogenic epochs in the Gyeongsang Basin are divided into three epochs of 100∼80 Ma (western part of the Gyeongsang Basin), 80∼60 Ma (central part of the Gyeongsang Basin), and 60∼40 Ma (eastern part of the Gyeongsang Basin). The mineralization and igneous activity tend to become young eastward in the Gyeongsang Basin.
NNW-SSE mineralized veins from 100 to 80 Ma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Gyeongsang Basin are interpreted as the control of the parallel tensional fissures caused by NNW-SSE compressional stress. NW-SE mineralized veins from 80 to 60 Ma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Gyeongsang Basin seem to have been formed under the same stress as that of the Gaeum and Yangsan Fault Systems. Namely, NW-SE tensional stress is associated with a conjugate set of fracturing of the WNW-ESE Gaeum Fault System and NNE-SSW Yangsan Fault System. Also NE-SW mineralized veins from 60 to 40 Ma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Gyeongsang Basin seem to be controlled by the NE-SW fractures. The fractures are related with NE-SW compressional stress and are developed as secondary fractures within the dextral strike slip Yangsan Fault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