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地质构造、含水层、隔水层、开采条件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赵官井田10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断层强度指数、褶皱分维值、\  相似文献   

2.
煤层底板突水突变模型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本文建立了煤层底板突水的一个尖点突变 (cusp)模型 ,并分析了煤层底板失稳破坏发生突水的机制。基于定态曲面方程 ,可求得煤层底板水压应力比 Ip。当 Ip 1时 ,发生突水 ;当 Ip 1时 ,不会发生突水。基于分支曲线方程 ,可求得煤层底板突水临界采动导水裂隙带深度 h1l,当 h1 h1l 时 ,发生突水 ;当 h1 h1l 时 ,不会发生突水。  相似文献   

3.
煤层顶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与评价是煤矿突水灾害防治的基础和依据。针对煤层底板隔水介质条件,分析了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煤层底板突水的岩性、结构和厚度特征,建立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表明:煤层底板隔水介质条件取决于隔水层岩性和断裂构造,随着底板泥岩含量增加,煤层底板隔水性能增高,但抗水压能力降低;随着断裂发育程度的增加,底板隔水层由完整结构、块裂结构到碎裂结构和松散结构,煤层底板抗水压能力和隔水性能均降低,突水危险性增大。煤层底板抗水压能力与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密切相关,统计表明,煤层底板受的极限水压p与底板隔水层厚度h之间为2次幂函数关系。在传统突水系数的基础上考虑了隔水层的岩性和结构特征,提出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评价分类;进一步根据水压Pw与岩体破裂压力Pc关系和水压Pw与最小主应力σhmin关系判断是否突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煤层底板智能监测系统的原理、特点和功能。理论和实际证明突水前兆监测仪能够捕捉突水前的重要信息,实时、准确地预测底板水情,这一项技术对减 矿井突水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煤层底板突水评价模型中,变权模型解决了常权模型中权重不变所导致的主控因素指标值被其他指标中和的问题,凸显了主控因素指标值突变的控制作用特征。但变权模型中状态变权函数区间划分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同时,调权参数的确定过于繁琐。针对此,对现有变权模型进行改进,首先将状态变权函数区间由四段式,调整为符合正态分布的三段式,即惩罚区间、不惩罚不激励区间、激励区间。其次,通过分析主控因素指标值归一化累积频率确定变权区间阈值,并分别选取累积频率界限值25%、75%对应值作为各区间的阈值dj1、dj2。最后,通过对调权参数赋初值、微调整,确定最终调权参数,从而构建煤层底板突水的变权评价模型。以三交煤矿5号煤层为例,应用改进的分区变权评价模型对目标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并与常权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突水危险区整体分布趋势一致,但局部断层突变处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变权模型有效凸显了断层对突水的控制作用,较好地刻画区域底板突水情况,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
煤层底板突水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观测,有限元分析等方法提出“原位张裂”与“零位破坏”其同作用导致底板突水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利用神经网络预测煤层底板突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神经网络对已知样本进行学习。旨在预测煤层底板突水,取得了较好效果,为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平顶山十三矿己四采区底板灰岩的突水危险性评价为例,将熵权法(EW)和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耦合在一起,确定了突水影响因素的权重,并建立了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结果显示:十三矿己四采区二1煤底板标高-150~-350 m区域,不受底板灰岩水的影响,属于安全区;标高-350~-700 m 且不受断层影响的区域属于较安全区;标高-700 m以下及标高-350~-700 m且受断层影响的区域属于突水危险区。在前期突水资料少和数据量有限的条件下,EW-FAHP法能够较为客观地确定突水影响因素权重。  相似文献   

9.
岩溶矿井煤层底板突水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来的科研生产实践,应用非线性科学理论建立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考察了模型的动力学行为,发现煤层底板隔水层力学失稳(突水)早期阶段有明显的应力失调现象。利用煤层底板应力、应变监测资料,通过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计算,可预测煤层底板突水问题是否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控制煤层底板带压开采突水发生,同时解决突水系数法评价底板突水的局限性,引入灰色模糊聚类法综合评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以袁店煤矿101、102采区为例,通过对10煤层水文地质条件、底板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深入分析,提取评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关键指标,综合考虑岩溶裂隙发育、地质构造、隔水层厚度、裂隙含水层富水性、灰岩含水层厚度5个突水主控因素,并进行底板突水危险性分区。结果表明:101采区底板突水危险性较小,102采区危险性较大。建议对102采区局部富水地段进行注浆加固,以达到防治突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王静  何幸  刘艳慧  张云英  张连根  柏勇 《水文》2016,36(6):55-59
为给云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模糊集对评价模型,选择取用水户水量监测覆盖率、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覆盖率等11项指标构建云南省水资源监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分级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项指标权重值,然后通过联系度对云南省16个州(市)水资源监测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总体水资源监测能力属于中级,综合情况较好。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较,结果证明模糊集对评价模型理论严谨,计算简洁,评价结果合理可靠,为评价水资源监测能力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煤炭资源综合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煤炭资源评价的目的是为煤炭工业规划和国民经济宏观决策提供地质依据。其基本思路是以勘探区和矿区(含煤区)为评价单元,分省(区)、规划区和全国三个层次,以相应的区域煤炭工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为依据,进行评价和资源保证程度的分析,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确定综合优度,分勘探阶段进行排序,划分优劣类型,分析资源的构成,确定合适近期、中期、远期开发利用或  相似文献   

13.
堤防工程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堤防系统的层次性及模糊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堤防工程风险评价系统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构模型。结合FCT(Fuzzy Consistency Theorem)及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定义了模糊一致空间,实现了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权重反演。针对各典型护岸段,通过加固前江堤系统风险评价的结论,实现了护岸工程的风险等级划分,进而按照局部与整体加固两种情况完成了加固后江堤系统的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4.
灰关联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福荣  刘中培  李俊 《水文》2012,(4):67-70
采用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的水环境监测数据,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七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分别应用灰关联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石头口门水库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详细介绍了两种评价方法评价的计算过程。结果表明,2006年水库的水质总体属于Ⅲ类,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但已受到一定程度污染,有必要提出污染防治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孙超  陈文  刘逸凡 《水文》2016,36(3):56-60
流域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是流域内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1]),也是流域生态健康状况的一种系统诊断方式。在确定疏勒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各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疏勒河流域健康程度隶属度为0.4219,属于亚健康(0.4~0.6)状态,依据评价结果,分析该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改进的灰关联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边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丁丽宏 《岩土力学》2011,32(11):3437-3441
边坡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合理评价和预测其稳定性是边坡研究中亟需解决的课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灰关联分析和3标度的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综合方法。由改进的灰关联分析理论,得到边坡稳定性等级的关联度,根据最大关联度准则判断待测边坡的稳定性等级。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灰关联分析中没有考虑稳定性评价标准中的区间形式的缺点,并利用3标度的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边坡稳定的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讨论,从而提高了灰关联分析的精度。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反映边坡稳定性状况,证明了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综合权重和改进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存在关联函数计算上的局限性,提出通过改进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的构造过程进行水质评价,并引入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以避免指标权重的绝对主观性和绝对客观性,建立了基于综合权重和改进物元可拓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并从感官、一般化学、毒理学3个方面构建了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该模型应用于平度市古岘镇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并与综合评分法和属性识别法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其他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相同率均达70%,即使评价结果不同处的差异也基本在1个等级范围之内;而综合评分法和属性识别法评价结果的相同率仅为50%,且评价结果不同处的差异最大可达3个等级。  相似文献   

18.
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的TBM施工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延喜  徐卫亚 《岩土力学》2009,30(3):793-798
岩石隧洞建设中面临很大和众多的风险,利用TBM施工的深埋长隧洞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目前的研究方法难以对其进行准确定量分析。通过深入分析影响TBM施工的风险因素,建立了TBM施工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风险影响因素的层次性,提出了TBM施工风险二级模糊综合评判计算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因素权重,利用模糊集法确定隶属函数,划分了风险接受等级。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隧洞TBM施工为例,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计算模型对该工程TBM施工风险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性实用的。其理论、方法、思路和结论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