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地质找矿实现突破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我省由矿产资源大省向矿业经济强省转变,根据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结合我省的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产学研密切结合推进地质勘查和找矿的新路子,使全局的找矿工作呈现出老区实现新突破,新区取得新进展,新老勘查基地有序接替的新格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试点绿色勘查的新模式,被树立为绿色勘查的全国示范典型;大力发展民生地质,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迈上新台阶。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产学研用"科技平台为地质找矿提供强大动力,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  相似文献   

3.
《青海国土经略》2009,(5):47-47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为加快推进地质找矿工作,探索建立地质找矿新机制,促进地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决定对2009年青海省地质勘查基金第三批部分项目采用招标方式,引进省外国有地勘单位,并已发出招标公告。这也是我省第一次较大规模拿出地勘项目向省外招标。  相似文献   

4.
骆惠宁指出,“十一五”特别是“青藏专项”实施以来,我省地质基础工作、矿产勘查、体制机制创新、水工环地勘力度进一步加大,初步实现了由传统作业向现代作业,由分散布点向整装勘探,由自力自为向引资引智,由为矿业服务向为全局服务的“四个迈进”,资源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呈现出“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推进”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5.
2006年,河南省地矿局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地质勘查服务功能明显增强,较好地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6.
韦慧晶 《青海国土经略》2010,(4):I0004-I0005
为推进青海省"358"地质找矿重大工程各项目标如期实现,8月5日至6日,青海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在西宁联合举办了东昆仑地质找矿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汤中立、郑绵平、裴荣富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莫宣学等30多名国内知名的地质勘查找矿方面的专家学者、40多名省内地质找矿领域的优秀人才,汇聚一堂,共同研究东昆仑地区重大地质找矿科学问题,为寻求全省地质找矿尽快取得重大突破"会诊把脉",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7.
<正>岁末年初之际,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召开2016年地质勘查找矿成果汇报会。2016年,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紧密围绕"质量成果年"、"绿色勘查年"的主题,以整装勘查区和重点勘查项目为重点,实现了地质找矿持续性重要进展;以生态环保理念为先导,绿色和谐勘查树立了典型示范作用;以增强地质服务能力为基础,民生地质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深入推进规范化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多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年实现经济总量约3.46亿元,其中地勘和民生产业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以来,全省地质工作者紧紧围绕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实现"358"宏伟目标,全面实施"6139"行动计划,不断深化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成果,稳步推进整装勘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努力推动地勘单位改革,促进地质勘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顺利实施国务院办公厅颁布《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后,《河南省地质找矿行动计划(2010~2015年)》  相似文献   

9.
“地、物、化、遥”等地质矿产勘查和科研工作建立了海量的矿产调查数据,蕴含丰富的成矿构造背景、产出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模式等与成矿和分布相关的知识。海量矿产资源相关数据向有效成矿规律知识的转换,已逐渐成为提升地质找矿精度的突破口。本文引入知识工程中本体知识表示技术,开展金矿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首先,梳理了金矿成矿模式,确定了金矿概念、金矿实体以及地质特征、成矿特征等属性,运用自顶向下的领域本体知识表示方法构建金矿知识图谱的模式层;其次,基于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多源异构地质数据源,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实现金矿信息提取和语义解析,丰富金矿知识图谱的数据层,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构建金矿知识图谱;最后,基于图数据库开发了金矿知识管理系统,实现金矿数据管理、知识获取、金矿知识可视化表达、知识库管理、金矿找矿知识查询等功能。本文研究成果可形成“数据-知识”联合驱动的金矿找矿方法,为地质勘查工作中识别、控制和管理矿产资源、提升找矿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找新区、挖老点、上专项、走出去"是地质找矿的既定方针,如何在湖南实现地质找矿的新突破,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地质找矿专题研究报告提出要从优化地质勘查布局、创新地质找矿措施、提高基础地质研究技术入手.  相似文献   

11.
正位于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因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巨大被誉为"聚宝盆"。这里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地和资源储备基地,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也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6月中旬,由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与省国土资源厅共同实施的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在德令哈市正式启动。这次大会战,旨在探索地质找矿新机制,创建"柴达木绿色找矿"新模式,实现地质找矿大突破,探明柴达木盆地资源家底,为国家提供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从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了解到,经过3年不懈努力,该局地质找矿取得阶段性成效:共承揽各类地质勘查及地勘延伸业项目1064个,完成钻探工程量322万米,探明各种矿藏储量187.25亿吨,标志着该局地质找矿"358"行动第一阶段取得重大进展。据了解,在地质找矿行动中,该局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购置了大型钻机、便携式地震仪、地质雷达、数字测井仪等设备,使生产效率、作业精度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3.
4月25日,由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办的"358"地质找矿突破研讨会在西宁召开。邀请6名国内知名的地质勘查找矿方面的院士专家来青和我省300多名地质找矿领域的拔尖人才汇聚一堂,共同研究梳理和破解制约本地区地质找矿工作的重大科学问题,为寻求全省地质找矿尽快取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为加快推进地质找矿工作,探索建立地质找矿新机制,促进地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决定对2009年青海省地质勘查基金第三批部分项目采用招标方式,引进省外国有地勘单位,并已发出招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矿产勘查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以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导向,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及时调整工作布局,大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化实施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与支撑工程、地质科技创新与应用工程、矿产资源勘查与保障工程、水工环地质调查与服务工程"四大地质工程",重点加强...  相似文献   

16.
8月27日,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努力推动地质找矿突破与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黑龙江省探矿者年会隆重召开。全省百余名地质精英云集牡丹江共寻地质找矿突破思路,共议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大计。同时,明确了今后我省地质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找大矿,找富矿,为加快矿产资源大省向矿产经济强省转变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在地质资料服务方面长期存在资料信息分散、综合研究不够、服务渠道不畅、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使地质资料信息的巨大潜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基于MapGIS IGSS 3D共享服务框架,以数据库、GIS、三维可视化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为导向,以汇聚地质资料数据资源为核心,兼顾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方向的要求,重点研究与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搭建形成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地质资料信息由分散到集中管理、由二维到二三维一体化展示、由单纯专业应用到多元服务的转变,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河南省地矿局印发了"十三五"规划,提出地质找矿目标为:新发现和探明大中型矿产地20处;新增和升级重要矿产资源储量——铝土矿5000万吨、金200吨、银1万吨、铜50万吨、铅锌100万吨、钼(钨)100万吨、铌钽砂矿5000吨(矿物)、煤10亿吨、萤石300万吨;实现页岩气、深层地热等新型能源和"三稀"等新兴矿产找矿新突破。"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地矿局将加强对外合作,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找矿工作部署,坚持实施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19.
《浙江国土资源》2013,(11):29-30
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关于提供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题产品的公告。根据安排,从公告发布之日起即可向社会提供地质资料公开服务,需到地质资料馆借阅非涉密地质资料和产品的,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借阅利用;借阅涉密地质资料和产品的,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和本单位的《涉密地质资料借阅复制证书》借阅利用。公告详细列举了产品名称、服务对象、服务内容、获取方式等。据了解,全国地质资料馆或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可向到馆借阅利用地质资料的单位或个人提供馆藏地质资料的查询、借阅、浏览、复制等服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广大地质工作者多年的不懈努力,我省地质找矿实现了重大突破。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下一步找矿突破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要全面实现"青藏专项"、"358地质勘查工程"第三阶段目标任务的压力很大。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研究近几年地勘工作布局、工作部署是否科学、合理,进一步梳理和研究解决制约找矿突破的重大疑难问题,寻找新的找矿突破"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