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简单地介绍了甲襞微循环定量分析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对于给定的一幅甲襞微循环图像,对它进行预处理后,该系统就可定量地测得其有关参数。然后,从医学的角度来对这些参数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计算,从而为医学上的一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水准测量作业过程中,为减小视距差引起的系统误差,相关规范对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及视距累积差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前后视距差的控制又极大地限制了水准测量的应用领域以及工作效率。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将i角当作系统参数进行平差的方法,平差结束即可得到i角值以及经过i角误差改化后的高程平差值。对比分析了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与条件函数法,实例表明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具有更好的高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3.
附加系统参数的平差模型和假设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附加系统参数进行平差是消除系统观测误差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讨论如下问题:1,附加系统参数对平差原参数估值的统计性质的影响;2,将附加系统参数的平差模型分成经典模型、自由网模型、回归模型和拟合推估模型进行讨论,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平差方法和计算公式;3,建议了检验附加系统参数显著性的几种假设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Geoswath多波束系统及其在航道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方兰  肖波  罗伟东  于宗泽 《测绘工程》2009,18(4):47-49,54
介绍Geoswath多波束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相干声纳的工作原理,与常规多波束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数据密度大、水深分辨率高、条幅中间数据密度相对较低等特点。系统参数测试中,使用交叉点法获取纵倾偏差和艏摇偏差的方法,提高参数测试的精度。在经过各种校准后,对水深变化在几米至30多米的航道进行测量,在局部地形图中清楚地显示水深相对高差约20cm,大小1~2m的地形起伏,能较为清楚地显示航道经过不同形式改造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在水准测量作业过程中,为减小视距差引起的系统误差,相关规范对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及视距累积差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前后视距差的控制又极大地限制了水准测量的应用领域以及工作效率。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将i角当作系统参数进行平差的方法,平差结束即可得到i角值以及经过i角误差改化后的高程平差值。对比分析了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与条件函数法,实例表明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具有更好的高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6.
在水准测量作业过程中,为减小视距差引起的系统误差,相关规范对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及视距累积差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前后视距差的控制又极大地限制了水准测量的应用领域以及工作效率。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将i角当作系统参数进行平差的方法,平差结束即可得到i角值以及经过i角误差改化后的高程平差值。对比分析了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与条件函数法,实例表明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具有更好的高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7.
在水准测量作业过程中,为减小视距差引起的系统误差,相关规范对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及视距累积差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前后视距差的控制又极大地限制了水准测量的应用领域以及工作效率。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将i角当作系统参数进行平差的方法,平差结束即可得到i角值以及经过i角误差改化后的高程平差值。对比分析了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与条件函数法,实例表明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具有更好的高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扼要阐明ME-5000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测仪器光功率和电功率等参数,探讨了对测频手段的要求,用最终确定的测频系统,高精度地实测了六台仪器的晶振频率和高频调制频率,列出了实测数据并作了必要的分析,最后作出了简明的提示、建议和结论。  相似文献   

9.
郭洪生 《东北测绘》1997,20(3):38-39
本文结合导线网平差,阐述了工测网通过利用附加系统参数进行平差计算,来消除观测值中系统误差的方法,同时对引入的系统参数,进行合理性和必要性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导线网平差,阐速了工测网通过利用附加系统参数进行平差计算,来消除观测值中系统误差的方法,同时对引入的系统参数,进行合理性和必要性的检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高性能计算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的集群式系统实现技术开始逐步成熟。我国已对该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应用到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当中,形成了集群式数字摄影测量系统Pixel Grid。相对于传统的摄影测量及遥感影像处理过程,集群式系统整合资源、集成技术,大大提高了数字摄影测量以及遥感影像数据处理乃至空间信息提取的处理效率。这也是目前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tlab的遥感图像融合效果的客观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tlab是一种基于向量的高级程序语言,从本质上提供了对图像的支持。本文试图借助其图像处理工具箱函数的支持从工程和实验角度出发,探讨了利用Matlab语言实现遥感图像融合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的方法。文章首先将均值、标准差、信息熵和峰值信噪比等评价指标进行了分类、定义,然后设计融合实验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同时在Matlab平台上给出了各评价指标的计算过程及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这些评价指标作出的客观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GDI+在遥感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GDI+在图像处理方面的新特点,举例说明了GDI+在遥感图像的基本操作、空间滤波增强、图像的灰度化及伪彩色处理和图像的编码解码和多格式转化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为GDI+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以ERS-1影像数据为例,介绍了利用轨道参数确定任意时刻卫星状态向量的方法,实验表明利用轨道参数确定卫星的状态矢量精度很高,该研究对于雷达影像的几何处理,以及其它相关处理都具有基础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现海量遥感影像快速处理的重要基础是高速影像数据服务。基于影像瓦片模型、分布式并行存储体系结构,设计和实现遥感影像并行服务系统——瓦片服务系统,用于快速存储和访问以瓦片方式组织的遥感影像,为高速影像处理、实景城市等提供高吞吐数据服务。实验结果表明:瓦片服务系统具有快速存储和访问海量遥感影像的能力,在高速影像处理与影像服务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 Services的遥感图像分布式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遥感影像获取手段的多样化导致了遥感影像数据量的大幅度增加,应用分布式环境处理遥感图像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针对B/S或C/S模式在遥感影像分布式处理方面的弊端,提出了在.Net环境下基于Web Serv-ices实现遥感图像的分布式处理方案,对其框架、流程进行了设计,并以图像处理的算法分布式为例详细介绍了边缘提取中拉普拉斯8邻域提取的具体Web Services实现。结果表明,新模型下的系统在多用户并发访问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以微型计算机(IBM—PC)为基础的同步气象卫星云图处理系统,论述了数据采集、分层显示、投影变换以及边缘勾划等功能的实现,並提出若干特殊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王之卓教授关于“数字图象处理将是摄影测量的一个新的作业领域”的观点出发,介绍了用数字图象处理的方法解决摄影测量问题方面的某些进展,主要是:快速数字微分纠正,影象增强与镶嵌,数字立体正射影象图,LANDSAT和SPOT卫星图象的参量估计与星历数据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遥感影像流程化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承义  赵忠明 《测绘科学》2006,31(6):105-106,88
在进行遥感影像处理过程中,因处理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遥感影像,同时遥感影像处理流程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单步操作,而是多种操作综合的结果。遥感影像类型颇多,处理流程差异较大,因此,固定的流程化操作显然不妥。本文将建立一个高效集成的处理系统,它可以方便用户定制直观的处理流程,并且提供较优的扩展功能。本系统在实际遥感影像处理应用(如数据融合等)中已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很多与图像相关的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反过来,这些变革也对数字图像处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立新的、面向具体应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本文展示了一个基于Unix工作站的、适用于遥感领域的交互式图像系统的设计框架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