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Al2O3、K2S2O7、NaF、C作为缓冲剂与样品混匀,装入石墨电极中,以平头石墨电极为上电极,样品电极为下电极进行摄谱,由光电译谱仪测定谱线的黑度值,以锗为内标用内标法测定样品中Cu、Pb、Zn、Co、Ag、Sn、Mo和B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2.
深孔电极载体蒸馏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八个易挥发元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熊艳 《岩矿测试》2007,26(5):425-427
以碘化铵、硫酸钠、硫粉、碳粉、氧化钙、二氧化硅混合物为缓冲剂,深孔电极,截取曝光,以谱带背景作内标,一次摄谱同时测定化探样品中As、Sb、Bi、Ag、Pb、Cd、Tl、Sn等微量元素。方法精密度(RSD,n=10)为1.2%-5.0%,检出限为0.013—1.0μg/g。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电弧蒸馏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痕量银锡铅硼镓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报道了采用电弧蒸馏光谱法对化探样品中痕量Ag、Sn、Pb、B和Ga等元素的测定方法的改进。试验了多种缓冲剂的效果和分馏效应,选择了最佳工作电流、电极规格和内标元素。方法可以充分分馏待测元素,分离基体元素,消除由于基体元素进入弧焰所带来的背景干扰,并使待测元素的谱线强度大为增强,对Ag、Sn、Pb、B和Ga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1~1.0μg/g,精密度试验RsD(n=12)在5.4%~11.8%。方法经土壤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4.
本法是在样品中加入适量的缓冲剂,使难发挥元素Be形成易挥发的氟化物,与B、Pb、Mo、Sn、Cu、Ag、Zn等元素在同一时间内蒸发,利用深电孔极的分馏效应,有效地降低光谱背景以及被测元素的检出限。加入内标元素,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采用深孔电极,取样量大,代表性好。一次摄谱,同时检测多个元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测试费用。方法操作简便,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测试。检出限ω(B)/10-6分别达到:Be:0.50、B:0.91、Sn:0.50、Ag:0.02等,均满足《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试及质量监控暂行规定》规定。  相似文献   

5.
用直接光谱分析法分析化学成分复杂的样品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基物定量组成和定性组成的变化对谱线的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的大小有影响,因为当样品成分不同时,电弧温度的变动范围很大。本文所研究的是关于天然物质中经常与铀伴生的元素钛、锆和钍对微量铀的光谱测定准确度的影响问题。被测的铀含量为5×10(-7)-1×10(-4)克,伴生元素的含量大大超过了样品中的铀含量。研究方法是:用含有呈溶液状态而加入到样品中去的不同数量的钛、锆和钍的合成混合物为  相似文献   

6.
锡石单矿物中的微痕量元素,用化学方法测定时,由于样品不易分解,难于获得理想的结果。应用光谱法测定,虽具有取样少、多种元素能同时测定等优点,但Sn的强扩散线3262(?)、3175(?)、3034(?)、2840(?)、2706(?)、2661(?)所产生的强背景,给测定某些痕量元素(特别是In、Ge、Nb、Ta、Cc、Ag等)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通过对缓冲剂及电极形状等工作条件的选择,利用分馏效应采用两段曝光的办法,避免了基体元素Sn的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7.
发射光谱法测定勘查地球化学样品中银硼锡钼铅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21  
张雪梅  张勤 《岩矿测试》2006,25(4):323-326
以K2S2O7、NaF、Al2O3和炭粉为缓冲剂,Ge为内标,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勘查地球化学样品中Ag、B、Sn、Mo、Pb。方法检出限为Ag0.013μg/g、B0.83μg/g、Sn0.23μg/g、Mo0.073μg/g、Pb0.37μg/g。方法精密度(RSD,n=12)为Ag4.2%~11.3%、B3.2%~6.5%、Sn2.6%~7.1%、Mo2.9%~6.3%、Pb1.57%~5.18%。测定了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8.
发射光谱载体蒸馏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硼铍锡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择了适合的缓冲剂,利用载体蒸馏法将被测元素与基体元素分离,使Be转变为易挥发的氟化物与B、Sn、Ag同时蒸发;降低了谱线背景及元素检出限;加入内标元素Au、Bi,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采用普通 3mm×3mm×0.7mm杯型电极,装样量少,操作简单。方法检出限(wB/10-6)分别可达B1.5、Be0.3、Sn0.8、Ag0.02;准确度(Δlog C)基本在-0.05~0.05,精密度(RSD,n=8)为2.9%~17%。  相似文献   

9.
王辉  马晓敏  郑伟  王宽 《岩矿测试》2014,33(4):506-511
高纯度的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当有杂质存在时变得脆而硬而影响其性能,准确分析杂质元素的含量有利于对钛生产工艺进行质量控制。对于杂质元素的分析,现行国家标准方法是采用样品蒸发温度较高的直流电弧作为光源,摄谱仪测定,需要经过显影、定影、测量黑度等步骤,操作繁琐,流程长,测量误差较大。本文应用中阶梯光栅和电荷耦合器件(CCD)组成的直流电弧(DC Arc)原子发射光谱仪(波长范围200~800nm),谱线干扰分析和谱线强度测量可以同时进行,能更大限度地获取光谱信息,建立了快速测定钛及钛合金中10种微量杂质元素(锰锡铬镍铝钼钒铜锆钇)的分析方法。实验讨论了测定过程中的四类谱线干扰,包括钛作为基体元素的谱线干扰、钛合金中添加的化学成分元素干扰、铁谱线的干扰、杂质元素之间的干扰,确定了适当的分析线;并应用一种浅孔薄壁细颈杯形电极装入试样,提高了样品的蒸发效果;用氯化银和碳粉的混合物作缓冲剂,提高了待测元素的谱线强度。本方法的检测范围为0.001%~0.06%,精密度小于15%,回收率为90.0%~110.0%,适合于大批量钛及钛合金样品中杂质元素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0.
用光谱法测定饧石中低量铌钽时,发现当Nb/Ta大于5,钽的含量>0.X%时,钽谱线将受到严重的削弱,特别是以纯碳粉做缓冲剂时,影响更为严重。故不能用固定的一种铌钽比标准样测定钽。而矿石中常常又是铌大于钽,有时高达10倍。因此,增加了测试工作的困难。经过一系列试验,当采用BaF_2和碳粉作缓冲剂,与样品按30:1混合,配合其它条件,达到即使Nb_2O_5:Ta_2O_5=10:1,Ta_2O_5高达3%时,用Nb_2O_5:Ta_2O_5=1:1的标准系列进行测定,也无影响。从而拟定了用一套标准直接测定钖石中0.1—3%的Nb_2O_5和0.03—3%的Ta_2O_5,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吴俞辉 《福建地质》2014,33(4):314-319
采用发射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锡元素,以焦硫酸钾、氟化钠、三氧化二铝和碳粉混合物作缓冲剂,锗作内标,于平面一米光栅摄谱仪上用垂直对电极进行两次重叠摄谱(截取曝光),根据谱板中样品的含量选择相应分析线对在测光仪上测量谱线黑度,采用内标法计算得到样品中锡的含量.利用该方法可不用稀释直接在同一谱板上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高含量锡,且在样品存在干扰谱线时,能通过不同分析线对进行干扰排除,有效地提高了测试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预曝光时间、激发电流、光栏和狭缝以及工作曲线的校准、背景扣除方式等因素对分析结果影响程度的研究,建立了以K2S2O7、NaF、Al2O3和碳粉为光谱缓冲剂,Ge作内标,以实验确定的最佳样品缓冲剂比例及电弧光源条件,以单电极载体蒸馏、激发,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Ag、B、Sn、Mo的方法。方法检出限(3S):银0.006μg/g,硼0.34μg/g,锡0.15μg/g,钼0.04μg/g。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研究了三电极直流等离子焰里激发区的谱线强度、背景强度的分布;影响激发区的诸因素及干扰情况。提出用铅做的内标,氯化钾做缓冲剂来降低基本成分的影响。样品用氢氟酸、硝酸、高氯酸分解,所拟方法可一次溶样同时测定化探样  相似文献   

14.
《岩矿测试》1982,(2):75-79
本文详细研究了三电极直流等离子焰里激发区的谱线强度、背景强度的分布;影响激发区的诸因素及干扰情况。提出用铅做的内标,氯化钾做缓冲剂来降低基本成分的影响。样品用氢氟酸、硝酸、高氯酸分解,所拟方法可一次溶样同时测定化探样品中铜、铅、锌、镍、铬、钴、钒、钛、锰、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垂直电极直接燃烧法,以交流电弧为激发光源,在改造完成的摄谱仪上进行摄谱,采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硅酸盐系列GSESⅠ为标准,河北廊坊物化探研究所配制的固体缓冲剂,以Ge为内标,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Ag、B、Sn,Pb、Mo对谱图进行分析。利用这种方法有效的抑制了基体元素的干扰,极大的改善了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降低了元素的检出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了交流电弧直读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银、硼、锡、钼、铅的分析方法。以K_2S_2O_7、NaF、Al_2O_3、碳粉为缓冲剂,Ge为内标,优选了分析线对,曝光时间为25s,同时扣除分析线和内标线背景。选取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GBW07103、GBW07104、GBW07107、GBW07312、GBW07302a、GBW07304a、GBW07305a、GBW07307a、GBW07406、GBW07446、GBW07454、GBW07456)作为标准系列,以对数坐标二次曲线拟合标准曲线,并采取两次平行分析取平均值的计算方法。方法检出限为:Ag:0.011×10~(-6)、B:0.54×10~(-6)、Sn:0.19×10~(-6)、Mo:0.034×10~(-6)、Pb:0.66×10~(-6),精密度为:Ag:4.01%~8.33%、B:3.77%~7.86%、Sn:2.94%~8.17%、Mo:3.03%~10.94%、Pb:2.01%~11.11%。经岩石、水系沉积物、土壤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认定值符合。本方法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是一种新的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银、硼、锡、钼、铅的分析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大批量地球化学样品的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17.
发射光谱深孔大电极法测定硼、锡、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庆华  万飞  杨婷 《吉林地质》2009,28(2):110-112
以Al2O3、NaF和K2S2O7作为缓冲剂,以Ge为内标,与样品研磨混匀,装入石墨深孔大电极中作为样品电极,石墨电极平头柱形空腔为上电极,样品电极为下电极进行摄谱,由光电译谱仪测定谱线的黑度值。用发射光谱法深孔大电极一次性摄谱,对农业地质样品中硼、锡、银的测定,经过反复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法测定了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结果与标准值相符。本法灵敏度高,背景浅,能满足多目标地质样品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陆森钦 《福建地质》2009,28(4):305-309
根据福建沿海深层土壤元素含量的统计分析,表明9大类地质体为背景的土壤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与均值对比Ag、Au、Sn、Co、Cu的含量受地质背景影响较小,B、Cr、Ni、Li、As、Sb、Hg、Mo、Bi、Cd、Br、C1、S、CaO、I、Na2O含量则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基于前人研究工作,开展时间分辨紫外脉冲荧光法测定天然伴生放射性锆矿样品中铀含量的方法研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相比,该法正确度好、精密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适应性强。实验表明体系酸碱度影响荧光强度显著,但当pH值在6.85~9.10范围时,荧光强度较高且相对稳定。对31种阳离子干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Sn、Cr、Sb、Tl、Rh、Mn、Ag、Bi等阳离子可使荧光强度显著降低;溶液中Zr元素质量浓度低于200μg·mL-1时,对荧光强度影响不明显,Zr元素质量浓度为200~500μg·mL-1时,荧光强度随Zr元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采用过氧化钠碱熔-硝酸提取天然伴生放射性锆矿样品,样品能够消解完全。采用标准加入法,用紫外脉冲荧光法测定铀含量,检出限为0.05μg·g-1,测定范围为0.15~4500μg·g-1;铀含量在40~735μg·g-1时,RSD为2.1%~7.7%;铀含量为288μg·g-1的锆矿样品,正确度为5.2%。  相似文献   

20.
杨学东 《湖南地质》2002,21(2):140-142
采用发射光谱法,利用NH4F溶液作缓冲剂,通过氟化反应,改变被测元素的蒸发行为,一次完成对样品中W、Sn、Mo、Bi、Ag等多个元素的连续测定,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