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地质生态监测是地球物理-生态监测的一个方向,是动态观测地下水要素系统,其目的——通过解决人为(经济)作用研究课题实现水地质生态预报。指出,В.А.Мирон-енко所指的水地质生态监测系统——不仅是整体上的水地质生态学,而且要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
上苏多格达地下水水源地区域内的临测工作开始于水源地开采之前,因担心环境遭到破坏而反对开采水源地的当地居民的积极行动,促进了监测工作的进行。居民的行为有助于全面研究抽水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监测系统可以评价抽水对环境(地下水、地表水和植被)的影响以及居民饮用水的保障系统。监测数据分析可以提出不给自然界带来不良后果的最佳抽水状态的论据。建立最佳的监测系统,是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必要条件,该监测系统同样也有助于生态调查领域认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地质学面前已经形成了许多最新的生态方向性的问题。其中,监测人为负载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从生态方面保障安全利用资源,以及预报地质环境状态的变化,占有主导地位。所有3个问题都具有动态特征,这些问题并不要求一次性解决,而是利用在不同领域采用的作为研究瞬态系统工具的监测方法活动定期研究资源状况。20世纪90年代研究制定的地质环境国家监测的第一个阶段,实际上仅仅涉及地下水和外成地质作用。但是,根据已经开展的工作经验,这些领域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郭洪起 《地下水》2012,34(6):107-108
浅层地下水动态监测是对浅层地下水资源监测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已积累的大量监测数据,选择河北省子牙河地下水系统子牙河古河道带孔隙水,咸水次亚系的小区,进行浅层地下水预测预报的试点研究。通过系统分析降水、浅层地下水埋深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相关分析法对浅层地下水位进行预测预报分析。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7,(5)
地下水监测中因为监测水井布局不合理,限制了地下水的深入研究。在系统总结当前国家地下水监测网络和阿克苏流域地下水监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加强阿克苏流域地下水监测网络部署思路和对策建议,指出生态和农业需水监测是今后的重点,并提出融合3S、空间插值、多尺度套合等技术方法开展地下水监测网络构建的思路,为较全面、较准确的掌握阿克苏流地下水动态信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水文地质学的新概念及其生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inn.  EV 《地学前缘》1996,3(1):49-56
水文地质学最初是由地质学及水文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它基本上采用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从本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地下水的水文地质学已逐渐变为研究地下水圈的学科。地下水圈是指地壳内部的统一的含水系统,它包含有相互作用的不同状态和形式的H2O。近年来,一些新理论的引入,拓宽了原有水文地质学的概念,使之从对现象的研究转向为对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水文地质学传统的和新的问题应在适当的工程标准上予以解决,同时应重视其生态效应。水是地球内部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物质,因此,人类活动对岩石圈的影响将首先导致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并进而引起地下水圈的污染、水的枯竭及自然条件的恶化。文章主要论述生态水文地质学研究的目的、原则及生态水文地质系统的体系。生态水文地质学研究的目的是提出管理地下水圈体系及其质量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郭建军  刘尚君 《地下水》2010,32(5):16-17
对陕西省咸阳地下水承载力进行动态分析,并对其在区域旱情监测与预报中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研究。首先建立了咸阳市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分标准,再对旱情与承载力的关系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利用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实例进行验证,认为动态地下水的承载力可以监测预报区域旱情。在分析结果的实现手段上,提出可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动态承载力的计算来监测和预报区域旱情。  相似文献   

8.
“频谱分析法”在兰州市地下水水源地水情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成利 《甘肃地质》1995,4(1):77-81
利用“频谱分析法”预报地下水位经实际监测结果的误差检验,认为该方法用于地下水水源地水位预报是基本可行的。为今后广泛开展地下水情预测预报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林祚顶 《地下水》2003,25(4):259-262
地下水监测信息是地下水合理开发、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提出了目前地下水监测工作还较薄弱,并强调了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必要性。阐述了我国地下水监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地下水监测、分析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数值模拟需要大量的监测数据作为支撑,数据的录入耗时耗力,存在出错的可能,且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实时快速预报。采用VB语言编程技术,以识别和验证后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和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型为基础,重新编译后的MF2K和MT3DMS为内核计算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开发了模型与地下水实时监测系统的接口,集成建立了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水质实时预报模型,并开发了操作界面下的操作系统,实现了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水质的实时预报功能。该系统将地下水实时监控技术与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结合,操作简便、时效性强、出错概率小,能够实时获取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数据,对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溶质浓度场的演化进行快速预报。同时,本系统预留了更新接口,可根据逐步积累的地下水监测数据和系统计算数据进行进一步验证,不断提高系统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监测预报系统功能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监测预报系统包括遥控自记岩体变形位移监测、岩体应力动态监测、地下水动态监测、宏观地质现象巡查、气象要素监测等综合监测预报设施、手段、方法,代理助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岩体稳定状态预测预报;施工中及时捕捉特殊变异险情征兆,反馈设计、施工,既能施工安全、调整优化工程措施,又可监测评价工程竣工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公主岭市西部水源地为例,以地下水系统的观点,对该区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化、模型化和最优化,建立了地下水系统的预报模型和管理模型,推求了各系统的资源量及水位、水质分布规律,最后得出了该区地下水最佳开采量和取水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对地下水动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并在区域旱情监测与预报中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研究。先对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分标准,再对旱情与承载力的关系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利用大汶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实例进行验证,得出了动态地下水承载力可以监测预报区域旱情的结论。提出可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动态承载力的计算,来监测和预报区域旱情的创新性结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原建筑物稠密区大量兴建,加之过量超采城市地下水,带来的地基与基坑变形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防治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灾害,必须建立操作性较强的变形监测系统,及时作好预警、预报工作,使变形监测的方法、技术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废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征,固体废料垃圾和污水存放场对地质环境的作用特点,布置废料垃圾场的论证包括地下水安全性的评价,研究水岩系统相互作用;对水源地和河水水质的污染作出预报。分析论证了污水注入深部含水层所积累的经验,列举了地下水污染的生态后果。  相似文献   

16.
海洋生态预报的复杂性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生态动态预报预测研究已经成为海洋科学乃至地球系统科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海洋生态预报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实况监测资料严重不足等问题,为促进海洋生态预报研究的快速发展,借鉴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一些有效方法,提出以下建议:①加深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深入开展随机-动力耦合的海洋生态系统模型研究;②加强海洋生态集合(ensemble)预报和综合预报方法研究;③大力促进卫星遥感信息的海洋生态应用研究,加强资料同化研究和反问题研究方法的应用,努力发掘各种信息资料的预报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21,(5)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基本的自然资源,而且是战略资源,是生态和环境的控制要素。近年来,与地下水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以深圳市地下水系统为例,通过对深圳市现有的30个地下水监测站进行日常监测和维护,分析其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并对水质进行了污染评价,为深圳市的污染治理和水质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动态监测是地下水动态的"火眼金星"和"白箱化"的主要途径。现行矿山地下水动态监测多以水文地质学含水层理论为指导,其观测参数往往与实际相差甚远,难以在矿山地下水害防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岩裂隙在空间上多组合为若干大小不一互不联系的树状或脉状的网络,层状网络只为特例。为此基于地下水系统理论,从地下水各含水系统结构和围岩的动态变化出发,提出了新的矿山地下水监测系统观。地下水监测系统观通过研究开采中各含水系统的地下水运动、导升规律,并利用新的技术方法在时间维度上进行监测与数学模拟,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预测数据。矿山地下水监测系统观的创新性体现在系统的整体性、动态与时空性、多系统性、智能化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廊坊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现状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生 《地下水》2010,32(1):69-70
地下水监测是地下水合理开发、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通过深入分析廊坊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现状,找出了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加地下水监测经费投入,丰富监测手段和提高监测人员工作水平等五项改善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海军 《地下水》2011,33(3):57-58,65
通过地下水位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地下水动态预报DAMSM模型的建立,及时、准确地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为区域水资源总量分析和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