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频泥石流特征及防治 --以四川汶川县茶园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频泥石流指30a以上发生1次的泥石流。尽管发生频率很低,但由于自身的特征及人们认识上的原因,其造l戒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却居各类泥石流之首。对低频泥石流的研究在预防和减轻泥石流灾害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2003年8月9日发生在四川汶川县茶园沟的泥石流为蒯,采用形态调查法和称重法等方法确定了流量、流速及重度。分析了其物质来源及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探讨了低频泥石流的特征。针对低频泥石流的低频性、破坏性和隐蔽性特点,同时考虑到低频泥石流沟的防治受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及资金投入等因素的限制,提出了进行泥石流危险性分区、搞好小流域水土深持、普及泥石流防灾减灾知识及加强监测和预警预报等措施,这对减轻低频泥石流区的灾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泥石流灾害是清水河流域最具破坏性的地质灾害类型。在自然状态下,地质地貌是该区泥石流形成的基本因素,降雨是泥石流暴发的激发因素,而人类各种不合理经济活动是泥石流促发因素。本文采用灰色理论方法进行泥石流与各种相关因素的关联度分析,并对该区未来泥石流发展的趋势及危害目标的危害度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鲁山县四棵树河流域位于豫西伏牛山巨大的伏牛岩基东麓。区内山势陡峭,具大陆性季风气候,多暴雨,近期最大雨量116.9mm/h,日降雨达446mm。山洪泥石流是区内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灾害,它具有暴发频次高、暴发突然、流速快、破坏性大等特点,常冲毁道路、耕地和房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对区内山地地形、气候、暴雨特征、岩性、土壤、泥石流及其造成的灾害状况等的调查、分析、研究,基本探索出泥石流运行轨迹即地表径流形成区、泥石流形成区、泥石流流通区、泥石流堆积区。根据上述特征,因地制宜地配置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全面综合防治,重点对泥石流沟实施工程布防措施和山坡实施水土保持生物工程措施,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从而达到标本兼治,防治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质》2015,(Z1):268-268
<正>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根据灾害发生的动态特征,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发性地质灾害,北京的地质灾害以突发性的为主。北京面积164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1 0072平方公里,占61.4%,三面环山,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突发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主要有泥石流、崩塌、滑坡和采空塌陷。泥石流是北京山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5.
根据降雨频率重现期统计结果,汶川地震灾区近年来毁坏或失效的泥石流防治工程大多与设计标准降雨频率关系不明显,但与大暴雨和特大暴雨雨强关系密切。所以,在泥石流防治工程可靠性评价方法中,可以引入超越概率的概念,亦即发生超出设计标准降雨频率的工程毁坏或失效概率。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以震区都江堰泥石流工程为例,讨论了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超越概率问题。建立了以雨强为标准的超越概率统计模型。  相似文献   

6.
藏东南是泥石流发生的高频地区,也是G318国道铁路的途径之地,泥石流对当地社会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构成严重的威胁。文中针对藏东南区域的条件选取了距公路距离、距河流距离、距断层距离、高程、坡度、降雨、NDVI等11个致灾因子来研究该地区的泥石流发生规律。在ArcGIS中导出并分析泥石流点各因子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和建立因子敏感度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后,结合因子敏感图层制作2015年藏东南地区泥石流危险分布图来检验模型的正确性。针对不同降雨敏感度制作不同的危险分布图来预测未来的泥石流易发区。当全区降雨敏感度为3时,藏东南近一半地区都是泥石流的极高易发区,G318国道沿线都处于高危险地区中。降雨敏感度为2时,藏东南没有极高易发区,全区危险指数大大降低,G318国道沿线高危险部分占84.56%。结果表明降雨量对研究地区泥石流的危险性分布影响较大,该研究成果可为藏东南的社会发展及重大工程基础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张新江  王广辉 《地下水》2012,(4):197-198,201
泥石流以其破坏性及突发性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对泥石流发生及危害性预测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某黄土冲沟的泥石流发生情况,对照泥石流易发程度评价标准,对其量化判别,得出沟道发生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认为准确评价潜在泥石流沟发生泥石流的危险性,必须细化对潜在泥石流沟道发生要素的调查。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美姑河牛牛坝水电站库区泥石流对工程影响分析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金沙江美姑河牛牛坝水电站库区泥石流沟分布面积广、发生频率高;调查表明库区现有不同类型泥石流沟31条,其中属于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4条,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15条;这些泥石流不会造成严重的堵河问题。在施工期泥石流对水电站工程的影响突出,特别是靠近库首的泥石流对工程的安全构成威胁。水库蓄水后,库区泥石流对水电站工程影响有所降低,但位于大坝下游区的泥石流对水电站正常运行仍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照片1伊犁州新源县别斯托别乡2005—05一04大暴雨诱发上覆黄七的基岩风化带发滑坡一泥石流灾害。滑坡体从高处(见云杉林后数处滑坡)发生后。转化为泥石流.造成3人死亡,掩埋羊群共302只,毁坏牧场,冲毁百年云杉及牧比的帐蓬、羊圈等照片3在花岗岩体上,覆盖黄土及残坡积物。2004 04一09巩留县萸乎尔乡遭遇一场大暴雨后.普遍发生浅层滑坡泥石流灾害。,山土发生滑坡后 转化为泥石流,居住在山上河流旁边的农牧民受到财产损失和人畜伤亡.照片2伊犁州巩留县莫乎尔乡遭遇2004一04—09暴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黄土覆盖下的花岗岩风化带发生…  相似文献   

10.
罗文金 《地下水》2007,29(1):125-128,133
详细论述了河南省内乡县青山河流域泥石流形成的背景条件、活动特征、致灾特征及冲淤堆积特征,并进行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和泥石流发展趋势预测.(1)支沟泥石流发生频率较高,多为雨源型、中小规模、危害中等的沟谷型高容重水石流.主沟为河谷型、低频率、高度危险、大暴雨特大暴雨激发的低容重、低粘性、大规模的水砂石流.(2)泥石流活动具有大冲大淤的特征,堵塞、淤积河道而迫使河流改道.泥石流活动具夜发性和低频率特点,加重了灾害损失,危害对象是马山口镇区、农田、交通设施、水利工程等.(3)主沟泥石流危险度为0.613,属高危险的泥石流沟,有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但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起动机理研究进展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后泥石流由起动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表面径流型火后泥石流和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由于表面径流型火后泥石流多发生于火灾后的前两年,水土流失严重,灾害效应明显,因此,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表面径流型火后泥石流。然而,对于火灾较长时间后发生的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现有研究相对较少,这制约了人们对于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起动条件和起动机理的认知。与表面径流型火后泥石流相比,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根-土强度的退化导致。因此,定量测定火灾后根和土强度的衰减,是了解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机理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的火后浅层滑坡为研究对象,针对未火烧、火烧后3年及火烧后9年的马尾松进行根系数量统计、根系极限抗拉力测试、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测试及对不同火烧后时间的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火后根系数量、极限抗拉力随火后时间而递减。由于火灾造成植被死亡根系腐烂,土中产生大孔隙,使得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下降,进而造成降雨条件下的浅层滑坡的起动。研究成果解释了火灾后数年内浅层滑坡-泥石流的起动机理,为滑坡型火后泥石流防灾减灾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沃绰沟泥石流沟为九龙河左岸的一条支沟,位于四川省九龙县乃渠乡水打坝村沃绰沟组,流域面积7.29km2,主沟沟长4.51km,纵坡降416.9‰。。2011年9月26日九龙县沃绰沟暴发了泥石流,毁坏耕地,直接威胁13户6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并计算了单沟泥石流危险度,对泥石流危险性进行了分析评价,该沟属于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结合沃绰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提出了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3.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71-474
沃绰沟泥石流沟为九龙河左岸的一条支沟,位于四川省九龙县乃渠乡水打坝村沃绰沟组,流域面积7.29km2,主沟沟长4.51km,纵坡降416.9‰。。2011年9月26日九龙县沃绰沟暴发了泥石流,毁坏耕地,直接威胁13户6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并计算了单沟泥石流危险度,对泥石流危险性进行了分析评价,该沟属于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结合沃绰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提出了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坡面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入手,结合重庆北碚地区地质地貌和气象条件,分析了该地区从1962-2003年发生的坡面泥石流的数据及降雨资料,认为在该区域,降水是诱发坡面泥石流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具体坡面泥石流事例的分析,认为坡面泥石流的发生与前期降雨量和短历时雨强关系密切,前期降雨量对泥石流形成的贡献比较大,短历时雨强主要起到激发作用,当短历时雨强指数〉550时,应发出泥石流危险警报。最后利用发生坡面泥石流前3日累计降雨量和当日前期降雨量,得出了该区域降水诱发坡面泥石流的临界雨量方程。  相似文献   

15.
低频泥石流特征及其预测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高频泥石流相比,低频泥石流更具有潜在危害性。近年来,低频泥石流的暴发给我国山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山区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低频泥石流沟实地考察以及对近年来我国暴发的约30例典型低频泥石流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从其隐蔽性、活动性、规模和破坏性以及灾情等方面探讨了低频泥石流的特征;以茶园沟为例,采用灰色灾变预测方法,建立灰色灾变预测模型对其进行预测,经检验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年份一致,并且预测出2042年或2043年前后以及2095年或2096年前后茶园沟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最后,针对低频泥石流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6.
岷江上游汶川县佛堂坝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性分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佛堂坝沟为岷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100a来多次发生过严重的泥石流灾害。该沟发育干青藏高原边缘的高山峡谷区,流域相对高差达2470.7m,又处于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内,沟内松散固体物质丰富,激发泥石流的高强度局部暴雨时有发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充分;通过野外调查和取样试验分析确定,泥石流具有粘度低、固体物质颗粒粗大、重度高,活动频率低、规模大的特征。根据泥石流的特征进行了泥石流分类,对该沟下游和沟口地带按泥石流危险性大小,分出泥石流一级危险区、二级危险区和安全区三级共3个区,并提出减灾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彩侠  马煜 《地质与资源》1992,28(3):298-304
在汶川地震影响下,截至2011年龙溪河流域共计有45条泥石流沟暴发泥石流,造成重大经济财产损失.在龙溪河流域泥石流灾害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形成泥石流的地形、降水、物源成因进行了研究,认为物源和降水是激发龙溪河流域泥石流的主要原因.龙溪河流域泥石流具有群发性和小流域暴发性特征,构造带耦合特征,破坏性大和灾害链作用特征.采用MFCAM模型对龙溪河流域泥石流沟进行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有1条沟危险性大,14条危险性中等,30条危险性小.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0,(2)
矿山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特定的条件,在同一区域,相同物源供给和降雨条件下,地形因子控制着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及其危险程度。由于地形展布的复杂性和不规则性,为了定量评价地形因子对矿山泥石流发育的影响,以陕西凤县34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汇水面积、沟道比降、沟道长度等关键参数,利用分形理论计算其分维值。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泥石流沟的汇水面积、沟道比降、沟道长度均存在明显的分形特征,其分维值分别为0. 63、1. 08、0. 96。通过与5个典型地区自然泥石流沟、3个典型矿山泥石流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矿山泥石流沟形态与自然泥石流沟形态具有相似性,即均受汇水面积的影响显著,而其分维值与典型矿山泥石流沟的分维值总体变化趋势一致。研究区的矿山泥石流沟具有汇水面积少、沟谷尺度小、沟道比降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泥石流是山区多发的一种地质灾害,它的发生和发展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因而需要加强对其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研究。结合泥石流的动力模型方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再现泥石流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研究和预测模拟泥石流灾害的有效手段。目前的动力模型方程大多只关注动力过程,却忽视了静动力过程的统一,这将导致在一些情况下产生错误的结果。本文研究了一维泥石流的静动力阻力特征,通过修正泥石流动力学方程的阻力项,得到了具有静动力统一特征的模型方程。并以Roe格式的近似Riemann解为基础,采用MUSCL线性重构方法建立了具有较高精度和分辨率的有限体积数值求解。具体算例的数值验证表明,方程阻力项的修正是合理的,所建立的数值求解也是稳定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灰色系统理论在北京山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泥石流灾害是北京地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危险度的评价与预测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文章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多因素关联度分析法,进行泥石流沟危险度评价。泥石流的形成暴发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多因素关联度分析就是要找出这些因素与泥石流的密切关系程度,根据各因素对泥石流作用的大小,做出综合评判。文章应用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参数——物质冲出量、流域面积、相对高差、沟谷切割深度、沟床纵坡、植被覆盖度、土层厚度、形成区山体平均坡度、降水量、崩滑塌密度进行关联度分析,将泥石流的各影响因素与泥石流规模、发展态势的紧密程度做定量分析,以此衡量各因素与泥石流之间的关联程度,寻找主、次因素。各因素按不同数量等级划分为危险、较危险及一般3个条件值,并给予3个级别划分值。再根据各因素所占权重获得各量级得分,通过泥石流各因子权重、因素量级划分及评分标准,对北京市816条沟谷进行了危险度评价。确定危险沟谷104条,较危险沟谷542条,一般危险沟谷170条。在此基础上,结合泥石流沟危害目标的性质、灾害损失及保护价值,进行泥石流危害程度评价,确定危害严重沟谷41条,较严重沟谷331条,轻微沟谷444条。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