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格尔木台地磁加卸载响应比与青新交界8.1级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早在1991年,尹祥础和尹灿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地震预报思路和方法——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并将其运用在测震学方面。宋治平等(1996)将其理论应用在地震活动性预测地震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与此同时,很多地震预报专家将其理论应用在中国的地形变、地倾斜、地下水位和重力等参量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曾小平等于1996年首先提出磁暴过程作为地磁场对太阳风的加卸载响应,研究磁暴场的暴时扰日变化Ds响应比值P(Z)的变化与中强地震的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检验效果。 在青藏高原这块强震多发地区,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在各学科各手段方面的应…  相似文献   

2.
云南地区地磁加卸载响应比短临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华  陈燕 《地震研究》2003,26(Z1):133-139
以太阳风为加卸载,将磁暴过程作为地磁场对太阳风的加卸载响应,取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ΔZ)数据,计算、分析和研究磁暴场暴时扰日变化的响应比值.本文分析研究了云南6个地磁台在1995年1月~2001 年12月间垂直分量日变幅响应比值P(Z)的变化,发现在云南及邻区M≥5级地震前,响应比值出现P≥P(Z)高值异常,对预报未来1~3个月内地震的发生有短临显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泾阳MS4. 8地震的磁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鲁秀玲  张创军  段锋  关昕 《地震》1999,19(4):419-422
以陕西关中地区地磁垂直分量(Z) 作为计算暴时扰日变化DS (Z) 的加卸载响应参量,从DS (Z) 的响应比值P (Z) 的变化表明, 在泾阳地震前, 靠近震中的泾阳、乾陵二台出现P (Z) ≥3. 5的异常变化,而周至、华阴台却没有这种异常变化。这表明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可用来预测陕西关中地区的中强地震。同时,也表明在此方法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台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质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1研究背景地震孕育是非线性不可逆的过程。尹祥础等(1991)提出利用震源区介质加载与卸载的响应差别来定量刻画地震的孕育过程,定义新的参数为加卸载响应比。王文等(1995)利用磁静日地磁垂直分量白天最低值与夜间零点值的比值,首次探讨了地磁场的加卸载响应比与地震的关系;曾小苹等(1996)对该方法进行了延伸,提出将太阳风作为地磁场的加载和卸载,并利用1965—1991年北京地震台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度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分析发现,响应比高值区域与台站周边中强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冯志生等(2000)对1983—1997年江苏地区加卸载响应比异常与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2018年9月12日19时6分在陕西省宁强县(32.75°N,105.69°E)发生MS5.3地震,震源深度11km。以宁强县及其周边420km为研究区域,使用地磁垂直分量Z加卸载响应比的方法,对陕—川—甘地区的汉中、周至楼、乾陵、泾阳、成都、天水和兰州七个地磁台站的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发现加卸载响应比P(Z)的高值异常与此次宁强县地震有较好的对应,为今后中短期预报提供一定的依据,也进一步推广和检验了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在地震预报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马陵山台地磁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继红  陈忠民  李波  周萍 《地震》1999,19(3):303-308
用一阶差分法分析了马陵山台与泰安台地磁场垂直分量Z的变化,用转换函数法分析地磁场3个分量ΔZ、ΔD、ΔH的变化,用加卸载响应比法研究了地磁场极值的变化。 研究发现在中强地震前马陵山台的地磁场值存在明显的异常变化。 此结果对地震预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用于矿震预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卸载响应比(LURR)理论是一种前景很好的中期地震预测方法,通常在强烈地震发生前的数月至1~2年LURR出现高值,因而LURR可以作为强烈天然地震的前兆,用此方法曾经成功地预测过Northridge地震(1994年1月17日,M6.7,美国加州),Kanto地震(1996年9月11日,M6.6,日本)及不少发生在中国的天然地震。用房山煤矿1992年8月至1993年7月的微震资料,计算了全年内7组M>2.1矿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Y值,其中5组矿震前Y值均明显大于1(Y≥2.9)。以上结果表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有可能用于矿震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具有雄厚的物理基础,取太阳日照(或磁暴)过程作为加卸载,地磁垂直分量Z为响应,选取了山西临汾、太原、内蒙古呼和浩特地磁台1987年1月至1998年12月的相对观测资料,计算出其响应比值P(Z)的变化。发现P(Z)异常与周围700km范围内发生的Ms≥5.5中强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对计算结果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加卸载响应比、日变幅逐日比及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2002~2015年红山地震台地磁Z分量观测资料异常变化与Ms≥4.0地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异常值加卸载响应比P(Z)≥3.0,日变幅逐日比Y(Z)≥2.6,相关系数R(Z)≤0.90,且各异常值出现超过3个月及以上,震中距400 km以内通常有Ms4.0级以上地震发生。研究结果提供了适用于红山台的地磁分析异常指标,同时对后续地震的预报研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高邮地震台地磁异常与江苏及邻区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应用加卸载响应比法、日变幅逐日比法、空间相关分析法,研究分析了高邮地磁台1992~1997年地磁垂直分量观测资料发现,在中强地震前高邮台的地磁场存在明显的磁异常变化,提出了适用于高邮台的地震分析预报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