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4月12日至16日国家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学会在南京召开了“全国地下水干扰因素研究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震部门、有关协作单位及有关期刊编辑部等31个单位的9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共收到论文报告61篇,其中有关地下水位专业的26篇,有关水化学专业的25篇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汞观测中干扰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水中汞量测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进行了有关试验和讨论,提出了使用的浓硫酸试剂是干扰因素的主要来源,进行水样的空白测定的消除综合干扰,提高观测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首先扼要介绍了电极法地震电磁辐射的仪器性能、干扰概况和干扰与异常的识别。通过大量资料相关分析表明,雷电、磁暴等空中电磁扰动信号,以及气温、降水等气象因素,都不是电极法电场观测地震电磁辐射的明显干扰因素;当地低空特强雷电和布极区附近的较大电气设备启闭,可造成干扰,但此干扰可以识别和排除。  相似文献   

4.
1986年7月11日至15日,在丹东大孤山召开了辽宁省85年度地下水网观测质量评比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地震办、台、站负责地下水工作的同志,各观测井的测报员和省局分析预报研究室水组同志等43人。局业务处领导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这次会议首先根据规范要求,按评比标准,对地下水网19口观测井的2月、5月和10月的下半月,6月、11月的上半月共三个整月的自动记录图纸、日报卡片、月报表、现场  相似文献   

5.
土地电是目前测极点广泛采用的主要观测手段之一。实践证明,土地电与地震确实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它的缺点是干扰因素多,抗干扰能力差。降雨,气温、地下水等均造成很强干扰,噪音往往淹没了异常信息。如何排除干扰成为土地电观测是否有效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数学处理达到排除干扰,提取地震前兆异常信息是探索土地电与地震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嘉峪关地磁低点位移异常与干扰因素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嘉峪关地磁垂直分量1993~1998年的资料,系统分析了嘉峪关地区地磁场Z分量的年变形态。结果表明:地磁低点位移异常与地磁Z分量的季节性变化有关,与地磁场的日变幅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举办的地震勘探学术交流会于1981年12月4日至8日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有关的科研、生产部门和大专院校从事地震勘探工作的近11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中心的内容是交流地震勘探在我国各个不同领域内的使用经验、效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设想。会议共收到论文92篇,内容广泛。其中,大会宣读23篇,专题报告会宣读36篇。会议期  相似文献   

8.
如所周知,在具体选择建筑场地时,小区域烈度划分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同一大区域中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不同的地点上,其地震烈度可能会相差很大。这些差异的造成,不仅与地基土的性质、裂隙情况、分层情况以及和小地形等因素有关,而且也与地下水位的深浅有密切关系。但是如何考虑地下水的深浅,前人一般是用年平均水位,我们认为这是不安全的,因为大地震前震中地区及其附近地下水位上升很厉害。本文基于我国大震的震前水位变化情况来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长沙地震台763地震仪的调试与使用,发现本台763地震仪的干扰与摆的调试水平和接头的防潮处理有很大的相关性,提出了减少763干扰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0.
对南京地震台地电场记录到的典型干扰进行了分类,总结了其干扰特征,初步分析了产生干扰的原因,以期对地电场台站观测人员的日常观测有所帮助,有助于快速判定地电场数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国家地震局于1979年8月6—11日在北京召开了《地下水动态测报地震专业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石油工业部、国家地质总局、第五机械工业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和国家地震局所属各有关单位共50名(其中包括特邀代表2名)。 国家地质总局地质力学研究所总工程师胡海涛同志和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罗焕炎同志在大会上分别作了“地下水网络与地震的关系”和“地下水动态与地震预报”的报告。他们的发言对代表们启发很大。 会议共收到论文26篇,其内容比较丰富,大致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地震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  相似文献   

12.
“国家地震局华北地震工作协作区”委托河北省地震局于1982年8月17日至23日在北戴河召开了地下水专题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34个单位,正式代表65人,交流了论文36篇。 会议期间重点讨论了地下水的最佳观测环境与条  相似文献   

13.
土壤气干扰因素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前言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致力于气体地球化学元素预报地震的研究,但对断层气的干扰因素研究较少。作者对此做了初步研究。本文介绍了主要研究结果。2、实验场地条件及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14.
汞观测中干扰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朝明  朱方保 《地震》1994,(1):79-87
本文通过实验及机理的分析研究表明:1.测汞仪气路中硅胶管对汞的的吸附水平受其本身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吸附汞的能力下降,释放其吸附汞的速度加快。在一定的温度下,硅胶管存在一个管内吸附汞与通过其中的气体中汞的释放和吸附的平衡;2.观测室温度的变化,除通过影响仪器气路(如硅胶管等)的温度百而影响观测结果外,主要是影响观测测室内壁汞进入空气的量,而影响空气汞本底,严重时可引起本底值值发生数十位的变化;3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概述了新城子地电阻率的观测环境,并根据新城子台近年几次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通过理论分析和观测环境实际凋杏,发现了铁栅栏、大气降水、观测室改造等干扰因素,分析了各种干扰曲线形态,为今后地电阻率干扰识别和排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鹤岗地震台形变仪器于2006年投入使用以来,形变观测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地震前兆监测手段,为地震前兆资料的积累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观测数据。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也时常受到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如雷电、山洞潮湿、降雨等一些自然因素,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为因素等。因此,为提高观测质量和工作效率,以鹤岗台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例,结合台站实际情况,讨论了仪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地震预报中,对地下水电导的测定已广泛应用于群专台站.几年来我测报点水化学分析的实践证明,在地震的孕震期里,尤其在临震前夕,由于震中应力场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地壳形变,而伴随这一现象所引起的地下水动态变化使地下水的温度及各种离子浓度发生了异常变化.这些与地震信息相关的变化,可以测到地震的前兆信息.这为综合分析地震前兆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科技人员的力学理论水平,以适应震源物理等方面深入研究的需要,国家地震局委托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断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地震地质工作,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与江苏省地震局联合召开了“地震地质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讨论会”。会议于1983年4月19日至25日在南京举行。来自我国各系统的7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丁国瑜主持了会议,并在会议闭幕时作了总结发言。江苏省地  相似文献   

20.
经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批准,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吉林省地震局、通化市地震办公室共同举办的全国地下水动态映震机理研讨会,于1992年7月29日至31日在东北边陲集安市云峰发电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地震监测、分析、预报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介绍了国外地下水动态的研究现状;交流国内在这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今后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