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观测资料分析,本文讨论了与东亚冬季风(EAWM)异常活动相联系的海-陆-气系统的特征,指出它往往是随后亚洲夏季风异常的一个信号。我们分析并确定了一类重要的海气耦合模态,即EAWM。它所包含的海-气双向相互作用,使该模态的SSTA分布得以发展和持续。特别是在西太平洋和南海等关键地区,SSTA异常将从冬季维持到夏季。在强冬季风年,青藏高原积雪冬季在其东部出现负距平区,春季则延伸到高原西北部。SSTA及高原积雪分布,共同构成调制亚洲季风环流的重要因子,它将有助于1)随后南海季风和季风降水的增强;2)梅雨期西太平洋副高偏北,长江流域少雨;3)夏季我国东北和日本多雨;4)阿拉伯海和印度东北多雨,而印度西南部及孟加拉湾少雨。总之,强EAWM及相联的海气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亚洲夏季风的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2.
国际上针对海洋-大气系统的观测、理论和模拟方面已经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短期气候预测水平的不断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其中中国学者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文中简要回顾了中国学者70年来在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与ENSO动力学及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热带海-气相互作用部分主要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热带太平洋气候特征与ENSO现象、热带印度洋海温主要模态及其与太平洋相互作用、热带大西洋海温主要模态及与海盆的相互作用、中高纬度海-气系统对ENSO的影响;ENSO动力学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基本理论的相关研究、ENSO相关的诊断与模拟研究、两类ENSO相关研究、ENSO触发机制相关研究、ENSO与其他现象的相互作用、外部强迫与大气遥相关、气候变化与ENSO响应;ENSO预测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动力-统计ENSO预测方法、ENSO预测系统与应用。最后,还讨论了上述相关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45年的ECMWF再分析资料,使用SVD方法研究了冬季北太平洋地区表层海温(SST)异常与大气环流异常间的主要耦合模态,探讨了大尺度海-气耦合型与天气尺度瞬变扰动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纬度北太平洋地区冬季存在两种主要的海-气耦合型,第1种耦合型反映了与ENSO紧密相关的中纬度北太平洋冬季海温异常分布型以及大气的PNA型,第2种耦合型SST异常集中在东亚沿海以及中纬度北太平洋海流区,相应的大气场则为暖(冷)SSTA上空东西向带状区域内位势高度偏高(低),明显独立于ENSO型。进一步的合成分析表明,在第1种耦合型SST正(负)异常年里,冬季阿留申低压主体位置偏西南(东北),从东北亚到北美西海岸的西北—东南向带状区域内是低层大气温度正(负)异常区和高层西风负(正)异常区,西风负(正)异常中心位于西风急流出口处的北太平洋中东部,而西风急流主体区的风速变化很小。在第2种耦合型东亚沿海至中纬度北太平洋海流区SST偏暖(冷)时,阿留申低压整体偏弱(强),SST暖(冷)异常上空的大气温度偏暖(冷),高层西风急流区西风偏弱(强)。两种耦合型均显示出在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大气和海洋的异常相关中心有很好的空间对应性。在两种耦合型下,中纬度北太平洋冬季的大气斜压性也发生截然不同的改变,引起中纬度天气尺度瞬变扰动活动异常。瞬变扰动异常的动力强迫作用对北太平洋西风异常的形成存在正反馈作用,而其热力作用则试图破坏与两种海-气耦合模态相关的大气温度异常型。  相似文献   

4.
张永生  吴国雄 《气象学报》1998,56(5):513-528
该工作将亚洲季风区作为一个复杂的海-陆-气耦合系统,来深入考察季风区海-气、陆-气相互作用的基本事实和物理过程,探讨它们在决定亚洲季风爆发及北半球行星尺度大气环流的季节突变的物理机理。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一篇,着重研究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以及过渡季节热带、副热带地区海-气、陆-气相互作用的基本事实,初步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热带季风对流于4月底到5月初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首先出现在孟加拉湾东部-中南半岛西南部地区,然后于5月中旬和6月上旬末分别出现在南海和印度半岛地区,呈阶段性爆发的特征。季风对流在孟加拉湾东部-中南半岛西南部地区爆发阶段,在大气环流变化和对流活动中心位置出现区别于南海季风和印度季风爆发的特征。通过对地表感热通量和海表潜热通量的分析,表明热带海洋上海表感热通量甚小于海表潜热通量,南海季风爆发时期印度洋上海表潜热通量显著增大,印度季风爆发后海表潜热通量的高值中心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上建立起来。印度洋上低层增强的过赤道气流引起的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导致海表水汽的大量蒸发,并通过其输送作用,为季风对流的爆发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过渡季节在副热带地区(沿27.5~37.5°N纬带上), 青藏高原和西太平洋上地(海)表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均有迅速的季节变化性, 但趋势相反。当青藏高原上地表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呈阶段性的显著加大, 西太平洋上海表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迅速减小。这种大陆和海洋对大气加热的显著的季节化的差异, 影响着大气环流的季节转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冬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外强迫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NCEP/NCAR、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Met Office Hadley Center)Had ISST以及NOAA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海温、海冰及雪盖异常对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冬季气温和东亚冬季风(EAWM)年代际跃变的外部强迫作用,同时也对比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EAWM年代际跃变与20世纪80年代EAWM年代际跃变特征和成因的一些差异。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EAWM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全国一致偏冷型,同时中国近海的海温也偏低;该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来自大气内部动力过程,而海温和海冰的作用不显著。20世纪90年代末EAWM年代际变化的特征表现为东亚北方气温显著偏冷而南方偏暖的南北反相变化分布;EAWM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年代际变化受北大西洋海温和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共同影响。北大西洋显著的异常暖海温,激发一个向下游传播的波列,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加强,EAWM加强,从而导致我国北方气温下降;同时,秋冬季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和秋季欧亚雪盖偏多对东亚冬季风的增强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热带西太平洋的暖海温异常会导致在海洋性大陆地区有异常的辐合和对流增强,引起大气环流的Gill型响应,对流西侧的异常气旋在孟加拉湾至我国西南地区出现南风异常,使得东亚南部地区温度偏高。因此,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东亚温度呈现南暖北冷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金晨阳  张文君  刘超 《气象学报》2020,78(2):187-198
利用1982—2017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大气海洋管理局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赤道太平洋高、低频海平面气压距平场的特征及差异,并通过诊断赤道太平洋海-气耦合的时间尺度,探讨了导致赤道太平洋高、低频纬向环流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南方涛动海平面气压东西跷跷板耦合现象只是在低频场中才存在,在高频场中并不存在。低频场上,主要受到热带最明显的年际信号(ENSO)的调控,海平面气压场和海表温度场呈现出东西振荡型。相比而言,在高频场上由于时间短,海、气异常还没有发生较好的耦合,气压场和风场呈现出全海域一致型。高频纬向环流与热带季节内振荡(MJO)紧密联系,具有明显的东传特征,传播速度大约为5 m/s,其变率方差的34%可以由MJO线性解释。相干谱分析表明海-气耦合具有时间依赖性,南方涛动通常只在20候以上的时间尺度才能存在,这与赤道海洋开尔文波横穿太平洋时间相当。   相似文献   

7.
东亚冬季风气候变率对SSTA响应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1951/1952—2012/2013年冬季Hadley气候中心的月平均海表层温度(SST)和中国160个台站冬季逐月平均气温等资料,利用最新发展的广义平衡反馈方法(GEFA),结合EOF,相关分析等,诊断东亚冬季风对多个海盆海表温度异常(SSTA)的响应特征,探讨其成因。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海盆一致模(TI1,95%置信水平)和热带太平洋SSTA第三模(TP3,90%置信水平)对东亚冬季风的强迫最为显著,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8.44%和9.19%。当热带印度洋海盆一致变冷或TP3出现正位相时,东亚冬季风增强。热带印度洋一致变冷使局地大气冷却,对流层高层出现辐合中心。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高层辐合,低层辐散,且高层辐合强于低层辐散,使该区域的海平面气压(SLP)升高显著。阿留申地区对流层高、低层都出现辐散,SLP降低。赤道西太平洋的对流层高层出现辐散,低层为辐合,SLP变化弱。3个关键区SLP的变化导致了东亚冬季风增强。  相似文献   

8.
广义平衡反馈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艳峰  肖子牛  温娜 《气象》2010,36(4):1-6
广义平衡反馈分析方法(GEFA)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刘征宇教授在EFA(平衡反馈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应用于气候异常因子诊断分析方法,该方法把一元平衡反馈分析方法拓展到多元反馈分析,可以把不同海区对气候异常的各自贡献分离出来。此外,GEFA还能用来研究其他类型边界(如陆面)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可系统地分析全球下垫面对大气的反馈特征,GEFA方法在异常气候成因诊断、数值模式分析诊断中具有很好的业务应用前景,它也是研究海-陆-气相互作用的一种有效统计工具。  相似文献   

9.
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对台风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尺度海-气耦合模式MCM对两个典型台风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定量地分析了海-气相互作用对台风暴雨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一影响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模式MCM能成功模拟台风的路径、强度以及台风暴雨的落时、落区。考虑海-气相互作用能使台风中心气压48和72 h分别回升9.9和3.5 hPa,使后续时段的台风对流性降水减小40~100 mm,还明显改变了非对流性降水分布。耦合与非耦合试验对比分析初步表明,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台风暴雨的机制是一种通过台风大风区附近海平面温度(SST)下降来调节的负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0.
Phi.  SGH 陈志荣 《气象科技》1993,(4):68-73,F003
南方涛动是一种处于暖的厄尔尼诺和冷的拉尼娜事件之间的在热带太平洋上有其最大振幅的一种不规则的年际变化,它归因于海洋与大气间相互作用,且与海气耦合系统的一个自然变化型式相对应(有点类似于天气对应于大气的各种不稳定变化型式那样)。稳定性分析揭示了各种不稳定变化型式是可能的,在不断发展中的(和能用于预报的)海-气耦合模式包含了其中一些变化型式。本文讨论了各种模式的异同以及它们与有关实测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东亚和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候的准10年尺度振荡及其可能机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基于对气候、大气环流和海表水温的资料分析以及简单的理想化海气耦合模式的分析,研究了东亚和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候的准10年振荡及其可能机制。研究表明,东亚和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气候(降水和地面气温等)和大气环流(环流指数和副高活动等)的演变都有明显的准10年振荡;同赤道太平洋SSTA主要为ENSO循环不同,西北太平洋SSTA主要表现为准10年尺度的振荡,且同气候和大气环流的准10年变化密切相关;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可产生一种甚低频耦合波(10年左右周期),它可能是海气系统准10年振荡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个全球气-海-冰耦合模式数值模拟结果,对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年际尺度的气-海-冰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所使用的全球气-海-冰耦合模式中,大气环流模式和陆面过程模式来自国家气候中心,海洋环流模式和海冰模式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用一种逐日通量距平耦合方案实现次网格尺度海冰非均匀条件下大气环流模式和海洋环流模式在高纬地区的耦合。只对50 a模拟结果中的后30 a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中,首先对滤波后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海平面气压、表面大气温度、海表面温度、海冰密集度及海表面感热通量的标准化距平做联合复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取第一模进行重建,然后讨论了在一个循环周期(约4 a)中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海-冰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当北大西洋涛动处于正位相时,格陵兰海出现南风异常,使表面大气温度升高,海洋失去感热通量减少,海洋表面温度升高,海冰密集度减小;当北大西洋涛动处于负位相时,格陵兰海出现北风异常,使表面大气温度降低,海洋失去感热通量增多,海洋表面温度降低,海冰密集度增加。巴伦支海变化特点与格陵兰海相似,但在时间上并不完全一致。(2)多年平均而言,北冰洋内部靠近极点区域为冷中心。当北冰洋内部为低压异常时,因异常中心偏向太平洋一侧,使北冰洋内部靠近太平洋部分为暖平流异常,靠近大西洋一侧为冷平流异常。伴随着暖、冷平流异常,这两侧分别出现暖异常和冷异常,海表面给大气的感热通量分别偏少和偏多,上述海区海表面温度分别偏高和偏低,海冰密集度分别偏小和偏大。当北冰洋内部为高压异常时特点正好与上述相反。由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在海洋、大气年际循环中,大尺度大气环流变率起主导作用,海洋表面温度和海冰密集度变化主要是对大气环流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将波动-CISK(积云对流加热反馈)、海-气相互作用和蒸发-风反馈都引入一个简单理论模式,研究了他们在驱动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中的作用。其结果表明:波动-CISK在减慢激发波的位相速度以接近观测到的热带ISO的移速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蒸发-风反馈的主要作用是使激发波不稳定;海-气相互作用在减慢激发波的移速方面也有一定作用。因此,波动-CISK和蒸发-风反馈可认为是热带ISO的主要动力学机制。本研究还表明,由于蒸发-风反馈和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激发波是一种频散波,这种频散性可以更好地解释热带大气中ISO的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东亚冬季风对秋、冬季SSTA响应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NCAR CCM2模式,通过设计多组数值试验方案,研究了东亚冬季风对赤道中东太平洋、中纬度太平洋秋、冬季SSTA的响应。模拟结果表明,东亚冬季风对秋、冬季太平洋SSTA均存在一定的响应,但冬季风对SSTA的响应存在显著的季节和海域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的异常响应形态。东亚冬季风对秋季SSTA的显著响应区域位于中纬度太平洋地区,该区域的SST的持续异常,可以引起欧亚、北美地区冬季大气环流的异常,并伴随有明显的EU型和PNA型波列特征,秋季中纬度太平洋SST持续异常偏冷(暖),能够引起有利于强(弱)东亚冬季风的环流异常。而冬季风对冬季SSTA的响应则为赤道中东太平洋和中纬度太平洋SSTA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两个区域SSTA的同时强迫下,大气环流表现出类似PNA及WP型波列分布的异常响应特征,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正(负)的SSTA及中纬度太平洋负(正)的SSTA,将导致弱(强)冬季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将L inux系统的管道通信技术运用到大气-海洋耦合模式的研究,实现了中尺度大气模式与海洋模式的双向耦合。使用这个模式研究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有较多的优点,不但可以提高模式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且可移植性强,利于模式的独立升级和改进。  相似文献   

16.
中低纬海气相互作用的耦合型态及其年代际振荡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和北太平洋海温场月平均资料(1951-1995),借助于SVD分析方法,对北太平洋地区海气相互作用的耦合型态的季节及其年代际变化特征作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在大气-海洋相互作用过程中,与厄尔尼诺(或拉尼娜)事件有关的SST分布型起着重要作用,而与此耦合的大气则表现为类似于PNA型遥相关的变化。其中冬季(1月)海气相互作作用的耦合程度较高,具体为厄尔尼诺事件对应着高度场的PNA流型。而与拉尼娜相对应的夏季500hPa高度场类似于东亚-太平洋(PJ)流型,但在4个季节中,夏季的海气相关耦合程度相对较差。春秋季同属于过渡季节,秋季海气之间的相关耦合不及春季紧密。(2)1976年前后海气耦合分布型态发生明显变化,冬季500hPa高度场PNA流型加强,阿留申低压加深并向东南移动,1976年后的夏季500hPa高度场的PJ流型表现明显,而1976年前这个遥相关型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热带气象学报》是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为《热带气象》,创刊于1984年。主要刊登:海-气相互作用、中低纬相互作用、低频振荡及遥相关、低纬大气环流异常及其机制、热带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季风动力学、热带气旋动力学与运动学、热带应用气象、热带大气探测、热带大气物理、热带大气环境与化学、热带气候变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热带大气科学试验、以及相关方面等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8.
杨辉  陈隽  孙淑清 《大气科学》2005,29(3):396-408
利用海气耦合和大气气候模式研究东亚冬季风异常对夏季环流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东亚冬季风异常对于后期环流及海洋状态异常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 强的冬季风与后期弱的东亚夏季风和较强的南海季风相对应.与强(弱)冬季风异常相关的风应力的改变可以使热带太平洋海温从冬季至夏季呈现La Nina (El Nio)型异常分布.试验得到的由冬季风异常所产生的海洋及夏季环流的变化与实况是相当接近的.在异常的冬季风偏北风分量强迫下, 西太平洋上形成的偏差气旋环流在夏季已不存在, 这时东亚夏季风反而增强.而冬季赤道西风分量所产生的影响, 则在西太平洋上形成显著的偏差气旋环流, 使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减弱, 南海夏季风加强.对于东亚大气环流而言, 与强弱冬季风对应的热带海洋海温异常强迫下, 不仅是冬季, 后期春季和夏季环流的特征都能得到很好的模拟.但是从分区看, 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海温异常比东太平洋更为重要.单纯的热带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冬季, 对后期的影响并不十分清楚.整个热带海洋的异常型分布(不论是El Nio还是La Nia)型, 对冬夏季风的影响是重要的, 而单纯的某个地区的海温异常都比它的整体影响要小.从试验结果看, 海温在大尺度冬夏季环流的隔季相关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华南夏季12-30 d持续性强降水的低频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82-2011年夏季(5-8月)中国气象观测站点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NOAA逐日向外长波辐射和海表温度资料集,通过选取低频降水事件的方法,分析了华南夏季12-30 d持续性强降水事件的基本特征,然后利用位相合成法对持续性强降水期间伴随的低频大气环流型以及低频信号的来源和传播情况进行研究,同时也分析了低频海-气耦合过程对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华南夏季降水具有显著的12-30 d低频振荡特征,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在6月发生次数最多,低频降水期间的雨带自东南向西北传播。(2)在持续性强降水发生期间,华南及邻近海域低层受强大的低频气旋式环流控制,低频上升运动显著,而中国南海-菲律宾海一带则是强的低频反气旋式环流,其西侧向北的低频水汽输送不断将中国南海的水汽送至华南及邻近海域进行辐合上升。低层的低频信号来源于热带西太平洋和中国南海-菲律宾海一带低频振荡的西北向传播,同时伴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的西伸东退过程。(3)在高层,华南北侧(22°-45°N,95°-130°E)区域强大的低频气旋式环流和孟加拉湾-中国南海一带的低频反气旋式环流相互配合,使华南高层处于强大的辐散环境中,从而加强了华南低层的辐合与低频上升运动,造成持续性强降水的增强。高层的低频信号来源于低频罗斯贝波列的东南向传播。(4)低频大气环流异常通过云辐射和热通量过程改变低频海表温度异常,而由大气强迫的低频海表温度异常通过影响低层大气的稳定性来对大气施加明显的反馈作用,该海-气耦合过程有利于大气低层低频信号向华南地区传播,从而影响了华南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发展与结束。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一个全球海-冰-气耦合模式的数值模拟结果,选取冬季格陵兰海海表面温度(SST)、海冰密集度、海表面感热通量等物理量以及3个相关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别作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取第一模时间系数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上一年海冰密集度偏大(小)与来年的SST偏低(高)相联系,但二者同期相关性最大。当海气热通量交换变化超前一年时,其与SST相关性最大。模式最低层大气温度与海洋表面热通量之间的同时相关性最大,冬季模式最低层气温偏高(低)与海洋表面失去的感热、潜热通量偏少(多)相联系。气温、比湿都和冰岛低压区及格陵兰海的海平面气压相关性最强,冰岛低压气压偏低(高)与模式最低层气温和比湿偏高(低)相联系。所以,在海-冰-气年际尺度的相互作用中,主要关系是大气环流调整造成大气中云量和低层气温、湿度变化,进而影响海气界面上的通量交换,造成SST的变化。SST变化决定着海冰范围及海冰密集度的变化,但海冰变化时通过相变潜热的释放或吸收反过来对SST变化有较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