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了解天空的奥秘无疑是从星星的位置开始的。早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还在用绘画描述生活场景的时候,就有了对那些明亮光点的记录。久远的历史早已无从考证,虽然中学历史书上还会提到《甘石星经》,但战国时甘德、石申其实各写了一部,早已失传,即使是后人编撰的合集如今也只剩名目而已。古希腊喜帕恰斯(Hipparchus)编制的西方第一本星表也是因为在托勒密的著作中被提及才为世人所知,托勒密整理写入《天文学大成》的1千多颗恒星在整个中世纪都是权威,代表了当时目力的极限。只剩下变化莫测的行星轨道和偶尔光顾的彗星作为那时天文学的全部内容。直到17世纪,望远镜发明之后,人类才得以继续拓展自己的视野……在这漫长的探索历程中,我们对那些遥远世界的所有模糊认识都写在了星表之中,就让我们通过这些坚实的脚印来回顾天文学的发展道路吧!  相似文献   

2.
三国时代的另类浑天象 继张衡之后,三国时代吴国的陆绩和王蕃也制作过浑象。陆绩(187—219),字公纪,曾任郁林太守。他“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三国志·吴书·陆绩传》),曾作《浑天图》,并制作浑象一具。《开元占经》中说:陆绩所制的浑象“其形如鸡卵”。这是认为天的形状如鸡卵,大约是受张衡《灵宪》之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天文历法的置闰方法判断《黄帝内经》历法是一部阳历,因此寻找早期历法中出现的阳历,发现《吕氏春秋》中的月令体系是阳历。比较其他学者对《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分析,认为内经的成书年代应在秦汉之际。在此过程中,发现《吕氏春秋》十二纪的天象并不是该书成书的年代,推断是由于历史上月令的持续应用,现在看到的月令中的天象实际上是以东汉时期的天象记录为基准,上至公元前620年,下至公元900年的长时间观测记录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五星运动的观测与研究是古代历法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检验历法疏密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深受古代天文学家重视.《汉书·天文志》和《续汉书·天文志》记载有具体时间和位置的五星运动约160条.利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对诸条进行计算、验证、分析与研究,并将正误结果用图和表反映出来.结果表明:160条记录中绝大多数是准确和比较准确的,占77.5%.错误的仅有36条,占22.5%.此外,160条行星运动记录中,其中有3种典型的或者说特殊的运动形态,即"守"、"合"、"犯"的运动分别占总数9%(14条),14%(22条)和29%(46条).对这3种特殊的运动形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结果列于图表中.研究表明:汉代的行星运动记录为观测实录,至于36条错误记录,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后人对观测资料加工、整理、编辑和出版时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张健  张培瑜 《天文学报》2012,53(2):126-136
对《竹书纪年》记载的天象和纪年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今本《竹书纪年》中新增的天象如日食等,并非汲冢出土佚书的原有内容,而为宋元以后学者所加.  相似文献   

6.
《大统通占》是明初钦天监编纂的占书,其中保存了一些明初恒星观测数据.试图以此重新考察明初的恒星观测情况.首先,分析了该书的成书年代,指出其应完成于永乐四年至二十三年之间.然后,以依巴谷星表(2007)为标准,对该书记载恒星数据的赤纬误差进行傅里叶分析,发现这些数据应观测于洪武年间,且其精度达到明末以前星表的最高水平.另外,梳理了明初钦天监观测恒星的条件,认为其观测水平的提高与郭守敬对仪器的改进措施密切相关.最后,对这份精密星表的研究也进一步揭示了古代星官发生的历史变化.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徐振韬同志“《周易》丰卦和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一文(载《天文学报》第20卷,第4期,1979年12月),通过对《周易》丰卦“日中见斗”和“日中见沬”两条爻辞的考释,认为这两条爻辞就是中国古代太阳黑子记录的表达形式。由此得出结论,“至迟在公元前八百年,中国已经有了文字明确的太阳黑子记录(或记载),而迄今所知这是世界上最  相似文献   

8.
大家一定都知道嫦娥和玉兔的故事,但却很少有人听说过月球上还有一只金蟾(图1)。其实,早在汉代,张衡就在《张河间集·灵》中说:"姮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蛉。"刘向也在《五经通义》中记载"月中有兔与蟾蜍"。传统上认为玉兔的传说是自汉代开始的。而据闻一多先生考证,金蟾的传说在更早的战国之前就已经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翻开《辞海》的附录,中国历史年代表从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开始。再往前的历史,一代一代的帝王历历可数,直溯夏朝建立,但是具体年代就不得而知了。这是公元前一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留给我们的记载。更早的年代,他作为皇家史官也搞不清楚了。两千年来,历代史学家耗尽心力,也未能使这一问题有突破性进展。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解决这一难题有了新的转机。现代考古学的创立,使得对古代遗物和古代遗址的研究走上了现代科学的道路。碳14测年方法的发  相似文献   

10.
在《史记·天官司书》和《晋书·天文志》中,就有观看老人星的记载。《天官书》曰:“狼比地,有大星,日南极老人星。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常以秋分时,侯之于南郊。”  相似文献   

11.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帛画上画着一轮红日,中间蹲着一只乌鸦。据考证,这就是中国古代神话所说的“日中乌”(见题图右图)。《淮南子·精神训》中有“日中有蹲鸟”的记载,可以说这幅帛画是我国古代画家对太阳黑子的艺术描述。近几年来,在有关单位组织领导下,我国天文学工作者,从公元前781~公元1918年约两千七百年的历史典籍中,查出了数百条有关黑子的记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周易》丰卦中“日中见斗”和“日中见沫”两条筮辞的考释,同时对比史籍中的有关记载以及望远镜观测记录,证明这两条筮辞就是中国古代太阳黑子记录的二种表达形式。由此表明,最迟到公元前八百年,中国已经有了关于太阳黑子的明文记载,而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伐纣年代是历史学的难题。迄今说不下35种,时间相距110多年。天象是确定年代的可靠依据。本文对伐纣天象作了介绍和评价。克商年代无法取得共识,原因是大多天象记载文献成书较晚,对其可信性看法不一。  相似文献   

14.
一.天贶节习俗天贶节又名六月六、回娘家节、虫王节等。贶为赐予之义,故节名的含义为上天的赐予。《隋书·经籍志》说:"道经考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所说之经,……天地不壤,则蕴而墓传,劫运若开,其文自见。凡八字,尽道体之奥,谓之天书。"人们传为元始天尊赐天书于人间。《宋史·真宗本纪》记载说:大中祥符四年(1011)"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其中《点石斋画报》还刊载了一幅天庆节图,描述了宋代过天庆节的盛况。  相似文献   

15.
“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客星晨出天关之东南可数寸。”(《续资治通鉴长编》)至和元年五月已丑,也就是1054年7月4日,在那一天“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宋会要》)这是我国古代关于天关客星的记载,根据当时描述可知有23个白天都可以看到这颗突然变亮的天体,之后约有两年的时间依然可以在夜空中看到,直至嘉佑元年三月才慢慢消失。  相似文献   

16.
冬夜看髦头──M45朱晔华编译冬夜星空里,熠熠发亮的昂星团──M45格外引人注目。从古代起,这个独一无二的星团就已闻名中外了。昂星团和古代文明古代的文艺、宗教、农业、历法几乎都涉及到昂星团。在我国,关于它的最早记载是《书经》,在该书《尧典》中有“日中...  相似文献   

17.
关于日夜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古代史书和地方志中记载的五次“日夜出”资料进行校订、考证和分析,目的在于探究这个现象的实质。文中从天文、地球物理和大气光学三个方面探讨了在晚上可能出现位置、面积大小、亮度和运动速度等可与太阳相似的现象,然后依据五次日夜出记载的内容加以分析判断,结果得出五次中有三次属于冕状极光,一次是特殊条件下的大陨星,另一次是对日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明钞本和《四库全书》文津阁本《灵台秘苑》以及《文献通考》、《天文大成管窥辑要》和《天元历理全书》等五种古籍中,搜辑了宋皇祐年间的恒星(包括二十八宿距星)观测记录,审订考校,并参酌《新仪象法要》星图及南宋苏州石刻《天文图》,整理得到360颗恒星的入宿度及去极度等资料,再据此换算为A. D. 1052年的赤经与赤纬,归算出1975年的坐标,并给出与现代星表的对照。就整个系统而言,对于我国传统的283官1464星,已概括了282官1457星,仅缺少紫微左垣的“少丞”及离宫六星。这部星表的恒星位置符合中国历代文献记载,反映和代表了我国古代的星像系统,它是继《石氏星表》之后的第二部恒星星表。在中国天文学历史上,《宋皇祐星表》实为一部可靠而重要的基本星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先哲论天地的起源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哲人学者都曾对天地起源的问题进行过探讨,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献记载。春秋时期的老子,在他西出阳关时所著的《道德经》中提出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观点,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对天地和日月星辰的起源和演化做了形象系统的描绘。他把道作  相似文献   

20.
由于留存文献较多而又保持传统特色,明代天文记录是研究中国传统天文学的重要资料。由于《明实录》卷帙浩繁,何丙郁等将其中与天文学有关的记载摘录出来,出版了《明实录中之天文资料》一书。以同样的体例,将该书未包括的《崇祯实录》及《崇祯长编》中的天文资料辑出,以为该书之补充。同时对其中能够计算的天象作了复算,以为注释;对崇祯朝天象记录文献来源的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