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小波分析的滇东北毛坪铅锌矿充水水源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矿区长期地下水动态资料,运用小波分析技术进行地下水位时间序列多时间尺度分析,提取序列中包含的主周期信息,进而辨识矿区的主要充水水源。研究结果显示:地下水位动态时间序列中所包含的周期或者准周期非常宽泛,展现出了多谱的复杂结果,主要周期从小到大分别对应地球固体潮效应、潮汐作用以及降雨为驱动力的地下水循环过程。小尺度的周期变化反映了地下水系统的开放程度;大尺度的周期变化是地下水系统对高能量、长时间尺度降雨输入的响应。研究结果证实了矿区河东石炭系与泥盆系岩溶裂隙水为矿区的直接充水水源,北部二叠系岩溶裂隙水与河西泥盆系岩溶裂隙水为矿区的间接充水水源。  相似文献   

2.
在岩溶地区,地下水的超强度开采与工业“三废”及生活废弃物不合理的排放,造成了地下水较严重的污染。用动态系统方法建立的地下水污染时间序列递推预测模型,在岩溶地下水环境质量预测与管理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区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优化设计。基于ARCGIS技术,运用水文地质学方法在叠加合成地下水动态类型分区图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区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密度;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确定了地下水水位监测频率。首期施工安装了11个新的长期专门监测孔;对73个现有监测孔进行了维修并安装了孔口保护装置,安装了28套水位自动监测仪,初步实现了地下水水位的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动态是地下水系统输入、输出信息的外部反应。动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关系,有的是明确的,有的是不清楚的。所以,地下水动态可视为一个灰色系统,可通过建立灰色模型(GM)来加以研究。一、GM 模型简述根据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动态资料,找出影响动态的主要因素,选用因素及动态变化的时间数据序列,就可建立动态的灰色模型(简记为 GM)。一般说,GM 模型可表示为:GM(n,h)式中,n 为微分方程的阶数,n=0,1,2,3……,一般不大于3,否则求解困难;h为变量数,h=1,2,3……。  相似文献   

5.
GM(1,1)动态模型在吴江市地下水水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吴江市地下水水位预测为例,详细阐述了地下水水位时间序列的GM(1,1)动态模型的原理和建立过程,并根据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对模型的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了99.27%,等级属于Ⅰ级,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建三江地区地下水动态趋势突变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区地下水动态规律是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采用双向回归突变分析方法研究黑龙江建三江地区(19922011)地下水埋深序列的趋势突变点,结合水稻面积增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地下水动态趋势突变与灌溉面积的响应关系,同时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方法来分析研究地下水动态趋势突变与降水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建三江地区地下水水位的下降趋势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整体上呈"快慢快"的特点,趋势突变时间多发生在20002001年间和20062007年间;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受水稻种植面积与降水影响,第三阶段主要受水稻种植面积增长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在灰色理论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地下水水位时间序列GM(1,1)动态模型的建立过程。以无锡市为例,对模型进行了评定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温度是地下水的固有属性,地下水温度场和动态特征是地下水流系统的外在表现.为揭示地下水开采等人类活动影响下西北内陆盆地浅层地下水温度场特征与地下水流系统的关系,基于多点位、长序列、高精度的地下水温度监测数据,在酒泉东盆地开展了地下水温度场及动态特征研究.结果 表明:酒泉东盆地浅层地下水温度9.33~20.77℃不等,平均...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资源是一种再生性资源。在探明其储存条件后,对水情、水质动态进行长期观测十分必要。地下水动态监测的目的在于核实资源量,指导合理开采,了解水质污染趋势,监测因大量开采地下水所造成的危害性地质现象,并通过长时间序列资料积累,建立起地下水管理模型,为总水(地表水、地下水、雨水)调换、人工补给、合理开采、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开展地下水情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文地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渭北煤田韩城矿区马沟渠煤矿地下水位长期观测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随机模型,从应用角度出发,作了该矿区地下水动态的预报评价。   相似文献   

11.
矿井涌水量混沌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井地下水系统是个非线性系统,由于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很难完全确定影响矿井涌水量的因素,因此传统的矿井涌水预测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而混沌时间序列分析能够利用单变量处理方法,分析矿井地下水系统中,由于多因素耦合作用所产生的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通过对某矿区1985年9月至2005年2月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资料的分析,显示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征;通过对比预测值和实测值,表明预测精度高。因此,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用于矿井涌水量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以俄罗斯中心地区为例分析地下水动态的多年定向性特点,论证用于评价气候变化和人为作用程度对地下水影响的观测序列的代表性准则。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动态,是指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质和水温等随时间的变化。开展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工作,就是为了掌握地下水动态情况,探索其变化规律;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以及提出水资源保护(防止土壤盐碱化、地下水浸没)研究地下水补给等问题的重要依据。随着水利建设的迅速发展,引起地下水发生一些新变化。如有的渠灌区,河网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于断层裂隙中的地下水径流相对较集中,可视为一种运动的导体。在天然电场这一微弱的物理场中可形成明显的动态响应,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非稳定运动产生复杂、时变的感应电磁场。试验证明,这种动态响应不仅与地下水埋深、水力坡度有关,而且与观测频率也存在着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雷晓云  陈惠源 《冰川冻土》1999,21(3):273-276
根据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年径流量的时间序列,建立了用于描述和分析具有趋势和周期变化特性的地下径流量时间序列的组合模型。应用模型对石河子地区地下水年径流量进行了预报,为该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矿井涌水量混沌特征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永国  陈玉华 《地球科学》2009,34(2):258-262
由于受到水文地质、矿井开采等因素的影响, 矿井地下水系统的演化不仅具有确定性也具有随机性, 采用单一的确定性方法或随机性方法都难以揭示矿井地下水系统演化的两面性.混沌理论将确定性分析方法和随机性分析方法两者实现了统一.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是地下水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包含着该动力系统的信息.基于刘桥二矿水文地质背景分析, 采用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该矿的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进行建模、分析, 得出了其Lyapunov指数为0.1427, 表明刘桥二矿涌水量具有混沌特征.利用建立的模型, 选择2004年4月至2005年2月间的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 利用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预测矿井涌水量是可行的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地下水动态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下水动态预测是预示未来时刻地下水情变化,以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项水文地质工作。探索地下水动态和影响因素的变化所服从的规律,在空间上,可以按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和含水层组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其在该种条件下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式;在时间上,可以从某观测孔地下水动态年或多年变化剖面存在着连续性、相似性、周期性等规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0,(2)
该文简要分析了某平原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对其地下水位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该文采用ARIMA模型,将非平稳时间序列转化为平稳时间序列,然后将因变量仅对它的滞后值以及随机误差项的现值和滞后值进行回归,建立模型,根据原序列是否平稳以及回归中所含部分的不同,涉及移动平均过程(MA)、自回归过程(AR)、自回归移动平均过程(ARMA)以及ARIMA过程。该文调查分析了该平原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以地下水位动态数据进行了模型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预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准确度较高,总体误差小于15%,可用于地下水的动态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埋深动态对降水的时空响应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基于2006—2010年黄河三角洲14口监测井的浅层地下水埋深数据和气象站降水量数据,利用Kendall's秩相关、交叉小波变换和小波相干方法,分析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埋深动态和降水之间不同的时空响应模式,结合土地利用、微地貌类型和土壤质地资料,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地下水埋深-降水响应关系进行定量归因研究。结果表明:(1)地下水埋深时间序列与降水量时间序列呈负相关关系,根据降水量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强弱,可划分为3种空间模式:模式1强负相关(-0.45~-0.30)、模式2负相关(-0.30~-0.15)和模式3弱负相关(-0.15~-0.01),空间差异性明显。(2)从模式1到模式3,地下水埋深对降水的响应延迟时间逐渐变小,分别为178.36 d、146.43 d和35.51 d,在所有模式中,地下水埋深对强降水的响应都很敏感。(3)土地利用、微地貌类型和土壤质地对地下水埋深-降水的响应关系都有显著的影响,解释贡献率分别为微地貌类型(0.280 7) > 土地利用(0.244 1) > 土壤质地(0.163 8),驱动因子之间均表现出非线性增强作用,土地利用和微地貌类型的协同增强作用最大,为0.749 0。研究揭示了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埋深变化与降水之间不同的时空响应模式并对其进行定量归因,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水循环过程研究及地下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预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年径流量的时间序列, 建立了用于描述和分析具有趋势和周期变化特性的地下径流量时间序列的组合模型应用模型对石河子地区地下水年径流量进行了预报, 为该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