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受变化雨强影响,高分辨率翻斗式雨量计有较大的误差。为解决这个难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提高精度措施,然而,增加的组件会影响翻斗式雨量计的稳定性,致使故障率升高。在充分研究大、小翻斗式雨量计误差来源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上小下大双层翻斗组合式雨量计,内置控制器实时监测大、小翻斗信号,再进行综合逻辑比较输出高精度校准雨量值。组合式雨量计灵敏度高、蒸发误差小、测量精度不受降雨强度影响,高分辨率与高精度有机融合。室内试验成果和野外比测结果表明,大小双翻斗组合式雨量计在监测0.01~4mm/min雨强降雨时,测量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2.
黄晓明 《地下水》2019,(3):153-155
水文自动测报技术装备和系统,JDZ02-1型翻斗式雨量计和传统虹吸式雨量计相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且传输方便节省人力。通过对癿藏水文站两种仪器同步实测降雨资料比测分析得出:虹吸式雨量计与JDZ02-1型翻斗式雨量计所观测数据两个系列相关程度高,经分析误差符合翻斗雨量计使用要求。JDZ02-1型翻斗式雨量计可代替虹吸式雨量计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三种JDZ型翻斗式雨量计性能比对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敏涵 《水文》2020,40(1):29-34
在我国,JDZ系列翻斗式雨量计已广泛用于降雨量的观测。为了掌握JDZ系列雨量计测量降雨的精度和可靠性,以三种JDZ型翻斗式雨量计(JDZ02、JDZ05和JDZ10)为研究对象,基于一套智能化的雨量计率定系统开展室内性能比对实验。结果表明:(1)以小雨强0.4mm·min^-1作为零误差参考雨强,JDZ02在小于2mm·min^-1时的误差在-4%以内,JDZ05在小于4mm·min^-1时的误差在-4%以内,JDZ10在小于6mm·min^-1时的误差在-4%以内。(2)在雨强-总误差的拟合关系中,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效果最好,线性拟合的效果次之,幂函数拟合的效果最差,故建议采用雨强-误差的二次多项式关系订正JDZ系列雨量计监测的降雨数据。(3)左右翻斗水量过程线可以精细刻画翻斗内水量动态变化,判断出翻斗式雨量计的翻斗左右平衡性能,并可计算出翻斗式雨量计动态率定过程中的误差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的《除水量观测规范》第7.3.3条第四款中涉及到的三种虹吸故障资料的处理方法,以及《规范》中未提到另外一种故障资料的处理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5.
降雨尤其是局地集中强降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据中国历史灾情统计,局地短时集中强降雨是泥石流的最主要诱发因素,同时降雨诱发型滑坡数量也约占滑坡总数的70%。目前,中国南方的春汛、梅汛提前和北方的秋汛延后,造成地质灾害数量增加、防范区域扩大、防御时段延长。因此开展雨量监测对滑坡、泥石流预警预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野外监测场地地形地貌、植被和局地小气候等影响,雨量监测设备的精度、灵敏性、稳定性以及安装位置的科学性是精准预警预报的前提。文章基于翻斗式和压电式两种类型雨量计测定原理、技术参数、安装方法和运维方式的对比,开展室内模拟降雨环境和野外复杂场景试验,进行压电式雨量计精度测定及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压电式雨量计误差范围在4%以内。在野外地质灾害监测复杂场景下,压电式雨量计无论是量程大小、测量精度,还是安装方式和后期维护,均较翻斗式雨量计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本仪器适合高山、地区偏僻、雨量观測困难的測站和报汛站使用,能在室內观讀远距离的时段总雨量,报汛及时,精度为0.5或1.0毫米,并能减少劳动强度。因受精度及无自記过程装置等限制,故尚不能代替一般雨量站的雨量观測和自記雨量計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对JDZ-1型固态存储雨量器与虹吸自记雨量计平行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了两者数据存在误差的影响因素。针对固态存储雨量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以保证和提高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实行站队结合与巡测的需要,我们研制了CY—D_1型长期自记雨量计,1984年经水电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对样机进行性能测试,并在我省几个水文站进行了实地比测(见附表),效果尚好。是一种较理想的长期自记雨量仪器。现将该仪器的研制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14C年龄校正一直是地下水年代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将反向地球化学路径模型与同位素质量传输模型耦合起来,在综合考虑不同碳源、不同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对14C质量传输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性的校正方法,从而使地下水14C定年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识别深层地下水演化过程中影响14C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定量确定其对地下水14C浓度的影响程度是地下水14C校正的精度和可信度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应用水文地球化学路径模拟技术进行地下水14C年龄校正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地下水补给环境特点以及反向地球化学模拟模型中的非可行解的排除。  相似文献   

10.
针对消除青藏高原重力异常与地形高程呈负相关关系所引起的假异常,提出了均衡校正和残余负相关校正相结合的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正方法,并对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重力异常数据进行了处理,效果明显,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李荣容  包为民 《水文》2007,27(6):25-27,21
遥测系统观测的雨量资料常会包含粗差,根据降雨量的特征,结合抗差理论,包为民等曾提出三步抗差修正方法。将此法应用到龙颈上水库等10个水库流域的实测资料当中,验证其有效性,并分析比较各步抗差修正的效果及降雨特征与抗差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差修正方法可行,且第一步和第三步结合的修正效果最好;降雨中心较明确,多年降雨特征相似,强度变幅稳定的洪水,不容易出现误抗。  相似文献   

12.
CCS-Ⅱ型超声波长期自记水位仪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益  方德胜  郑俊孝 《水文》2002,22(5):56-58,50
介绍了CCS-II型超声波长期自记水位仪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应用,阐述了一种实现大量程、高精度液介式超声波测水位的方法,论证了推广该仪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用人工降雨揭示降雨产流特征和降雨入渗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晓俊 《地下水》2007,29(2):18-20,31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雨强、不同土壤剖面含水状态下降雨产流特征和降雨入渗过程,为进一步研究降雨-径流规律和平原区的水分循环规律奠定基础,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祝捷  罗熠 《探矿工程》2009,36(2):16-20
GJY灌浆自动记录仪后处理软件主要配合G JY系列灌浆自动记录仪使用,用于采集、分析和管理各类灌浆施工数据。主要介绍了该软件的研制背景、功能设计、开发平台、体系结构、数据结构、运行平台、主要功能、当前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利用钻孔资料确定降雨入渗系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引锋  王爱玲 《地下水》2008,30(1):37-39
在河北省地下水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利用钻孔资料来具体确定降雨入渗系数的大小,从而为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精确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镇江地区降雨导致滑坡规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镇江地区地属丘陵地带,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调查资料显示镇江地区短时强降雨或持续时间较长的降雨经常 诱发大量浅层滑坡,降雨是区内滑坡主要影响因素,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对镇江地区300多个山体边坡进行 详细现场环境地质调查,结合收集气象资料,对该地区的滑坡与降雨相关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降雨量与降雨 持续时间对滑坡数量的变化关系。确定了镇江地区降雨阈值I-D 曲线,并将分析结果与其他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成 果可为镇江地区滑坡治理和预警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江苏镇江地区地属丘陵地带,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调查资料显示镇江地区短时强降雨或持续时间较长的降雨经常 诱发大量浅层滑坡,降雨是区内滑坡主要影响因素,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对镇江地区300多个山体边坡进行 详细现场环境地质调查,结合收集气象资料,对该地区的滑坡与降雨相关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降雨量与降雨 持续时间对滑坡数量的变化关系。确定了镇江地区降雨阈值I-D 曲线,并将分析结果与其他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成 果可为镇江地区滑坡治理和预警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崩岗是中国花岗岩地区危害最大的一种土壤侵蚀方式,坡面防护是崩岗侵蚀治理的重要措施。为研究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在花岗岩崩岗侵蚀区冲刷防护中应用的可行性,以福建省崩岗最为发育的安溪县官桥镇花岗岩土质覆盖层为研究对象,进行降雨条件下微生物治理崩岗的模型试验研究。采用喷洒加固法对崩岗坡面进行处理,然后利用降雨模拟系统冲刷坡面,最后分析了MICP加固技术对泥沙产量及坡面侵蚀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固边坡相比,MICP固化边坡泥沙产量由未加固的7648.43 g下降至266.61 g,较加固之前降低了96.51%;最大侵蚀深度由未加固的60 mm下降至除个别侵蚀坑外边坡表面基本未发生侵蚀。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利用锚杆静压桩加固基础与沉井掏土纠偏方法纠治某厂房的施工过程,先用锚杆静压桩加固厂房基础,然后再用沉井掏土法纠治厂房,使偏斜率由32‰纠到了3‰的安全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