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2.
3.
利用重庆市近一百年(1892—1991)降水资料,分析了盛夏旱涝气候规律、环流特点,以及旱涝与南方涛动的关系;并采用均值生成函数和非线性多元回归模型,提炼出降水的优势周期和预报因子的相关周期,预测本世纪末的旱涝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1951~1998年副高特征量历史资料,揭示了副高特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并进行副高形态分类,分析了副高特征量变化与河南汛期早涝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统计嘉鱼县1957~2001年(45年)主汛期有关气候资料,以此确定这45年逐年该县主汛期旱涝等级。客观分析了其旱涝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嘉鱼县旱涝发生概率基本均等;最早与最晚入梅时间相差达25d;主汛期降雨量最多与最少相差达6~7倍。 相似文献
7.
8.
贵州省是季风气候十分明显的地区,冬季盛冬季风,夏季盛行夏季风,夏季风的强度弱及其到来的早晚与夏季降雨有密切的关系。1981年是贵州近60年来典型的夏旱年,1991年又是历史上罕见的夏季洪涝灾害年,故本文对1981、1991年2个夏季涝年贵阳的季风强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1年的季风强度较弱,夏季风盛行时间较晚,1991年季风强度较强且夏季风盛行较早;这2年的季风强度都具有2-1 相似文献
9.
10.
11.
气候变化对重庆高温和旱涝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重庆地区1961—2006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气候变化对重庆高温和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区域显著的增暖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突变检验结果显示气温距平的突变出现在1997年。增暖后,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增加趋势明显,高温热浪风险显著上升,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也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洪涝灾害的风险不断上升。进一步分析了区域平均各级别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小雨和中雨日数减少趋势明显,使得干旱的风险增大。将区域平均气温距平序列分为全球气候变化对重庆区域平均气温的影响和重庆区域平均气温的自身变率两部分,发现在增暖后,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气温变化的贡献较增暖前增大。分别计算2006年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自身变率对重庆异常气温的贡献,发现2006年重庆异常高温可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自身的变率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区域自身的变率为主。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计算旱涝指数,科学、客观地定出大早大涝年。通过对太阳活动、ENS0现象、大气环流与濮阳汛期早涝的相关分析,筛选出相关因子,建立了汛期特旱、特涝异常年及排除特旱、特涝年后的一般降水趋势3重预报方程。方程对特旱年的预报概括率100%,对特涝年的概括率86%,一般降水趋势预报准确率88%。 相似文献
13.
近50年华北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利用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法(OITREE),进行了1961—2010年华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识别,确定了该方法中相应的参数组并识别得到100次事件,并对排名前15位的事件与文献记载情况逐一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OITREE方法对华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100次华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分为10次极端事件、20次重度事件、40次中等事件和30次轻度事件,其中1998年9月至1999年5月秋冬春连旱是华北地区强度最强的干旱事件。事件的持续时间一般在17~120 d、最大影响面积集中在(70~105)×10~4km~2之间,干旱事件具有较明显的季节特征,3—7和10—11月是事件的两个高发时段;华北南部为干旱多发区,其中河北、河南和山东三省交界为强度中心区域。重度(含)及以上的干旱事件可分为全境型、东部型、南部型、西部型、中部型和零散型6种分布类型,其中全境型出现机率最高。近50年华北地区区域性干旱事件频次、累积综合强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降水量减少所致,同时气温显著升高也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东亚地区水汽输送与重庆夏季旱涝的联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NCEP/NCAR(1960—2006年)的全球再分析格点资料,研究了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异常与重庆夏季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重庆夏季(7~8月)降水偏多(涝)时,欧亚地区中高纬维持"两脊一槽"的"双阻"型:乌拉尔山和鄂霍茨克海地区分别存在阻高,贝加尔湖地区为一槽区。冷空气沿着贝加尔湖槽后偏北风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南支西风南下进入中国。热带太平洋地区为显著的高度距平正异常区。副热带地区是高度距平负异常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南、强度偏强。来自热带海洋地区的暖湿气流分别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和经印度、孟加拉湾两条主要路径进入中国。当来自高、低纬地区的冷、暖空气在长江流域中上游相遇,就会造成重庆等长江中上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多,发生洪涝。反之,降水偏少(旱)年,在欧亚中高纬地区存在"一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乌拉尔山附近为一深厚的槽区;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异常发展,一直延伸到贝加尔湖附近;西欧地区维持着深厚的高压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东,主体基本退出中国大陆地区。整个热带为高度距平负异常区。这样环流形势致使东亚地区中高纬地区受乌拉尔山大槽影响盛行偏南风,不利于冷空气南下。低纬地区的暖湿气流沿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面的东南气流从华南进入中国。这样的环流配置易造成南下的冷空气偏弱,同时使来自热带地区的暖空气向北推进到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致使冷、暖空气无法在长江中上游地区交汇,该区域降水显著减少,形成干旱。 相似文献
15.
16.
三峡地区旱涝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旱涝年大气环流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Z指数指标体系,构建了三峡地区旱涝指数时间序列,且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指数序列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和典型夏季旱涝年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地区干旱、雨涝有明显不同的年际、年代际特征,年、四季的干旱指数与雨涝指数基本呈反位相特征。三峡地区旱涝指数Morlet小波分析表明,在不同时间和频率域中,有显著的周期振荡,具有较强的局部特征;年旱涝指数主要有准5年、准9年、准15年的周期振荡;旱涝特征周期振荡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三峡地区雨涝年的环流背景为乌拉尔山地区、西伯利亚、巴尔喀什湖地区上空位势高度偏高,我国河套地区、华北平原至日本海上空的位势高度偏低;干旱年的环流形式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以来江淮流域夏季典型旱涝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1年和1994年的夏季,江淮地区分别出现了罕见的洪涝灾害和少雨干旱,究其是夏季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即500hPa极涡,西风带系统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配置不同以及100hPa南亚高压的强弱,位置和热带海洋温度的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51-2008年三峡库区范围内10个国家基本站的夏季降水资料,通过Z指数分析了三峡库区夏季旱涝的变化特征,确定出6个严重涝年(1954,1956,1980,1982,1983年和1998年)和6个严重旱年(1959,1966,1972,1976,2001年和2006年)。结合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的OLR资料,对严重旱涝年份的大气环流形势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夏季旱涝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1979年经历了由旱到涝的年代际转变;2001年后,三峡库区进入偏旱阶段。三峡库区夏季严重涝年和旱年环流形势存在显著差异,当100hPa南亚高压异常强大,500hPa高度距平场欧亚高纬度地区从自西向东呈"-+-"距平波列分布,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地区有持续性阻塞高压发展,西太平洋暖池对流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易偏南,三峡库区以南的西南水汽输送增强,使得三峡库区的水汽辐合增强,这种环流形势配合有利于三峡库区洪涝的发生,严重旱年则相反。 相似文献
19.
20.
山东区域汛期旱涝预测概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1951-2000年期间汛期(6-8月)山东区域旱涝与全国主要多雨带的8个分布类型的逐年对应关系进行了具体的对比和论述。并对烟台、青岛、潍坊、济南、临沂、菏泽等6个地区汛期旱涝的天文、海洋、大气环流和气象要素等方面的预报物理因子进行了全面的普查、筛选、精选和综合分析,并分别建立了汛期降水量预报物理方程。并以青岛地区为例,对汛期降水理的多种交叉学科的预报物理因子进行了最优集成,为青岛地区和水量和旱涝建立了分多级的可操作的预报物理模型。该文优选出来的汛期降水的多学科物理因子对短期气候预测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其中所建立的预报物理方程和预报物理模型对山东省各区汛期旱涝的季度和年度预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