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洋西部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氮、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鲍根德 《沉积学报》1987,5(1):114-124
本文通过对太平洋西部(南纬2°-8°,东径170°-173°20')水深在3800-5200米7个站位柱状样中有机质、氮、磷的含量分析,并与沉积物中粒度、微古、底栖生物、矿物资料的对比研究,指出了太平洋西部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氮、磷的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及地球化学特征。资料研究表明:有机质、氮主要来自海水的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的沉淀物,而磷同时又有火山喷发时颗粒无机磷的加入;有机质、氮的含量分布与沉积物类型密切有关,在某种程度上,对太平洋西部的沉积环境起了标志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太平洋深海沉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我国对太平洋深海沉积物组成、分布、形成及深海沉积中宇宙尘、海洋沉积通量、铁锰结核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太平洋深海沉积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贵州紫云二叠纪生物礁的胶结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中国西南地区发育最好的紫云二叠纪生物礁组合的胶结作用,识别出七种胶结物类型,详细描述了它们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礁组合的胶结作用史。  相似文献   

4.
戴贤忠  王庆隆 《地质科学》1993,28(3):283-287
经电镜分析发现,胜利油田主要产油(气)的第三系沉积岩中存在少量自生磷灰石,其特征为:具有自形或半自形;颗粒周围无风化晕圈;沿大的裂隙也无风化晕带。作者采用裂变径迹法对该自生磷灰石作了单颗粒年龄测定。实践证明,裂变径迹法测定年轻沉积地层的年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南海曾母暗沙点礁的形成和发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金森 《中国岩溶》1989,8(1):70-75
根据珊瑚礁类型,南海曾母暗沙实际上是一水深21m的点礁。点礁作NNW—SSE展布,长2385m,宽1380m,其围区(邻近)陆架为碳酸盐陆架。曾母暗沙地处南挤北张的聚敛型的南海南部陆缘。全新世礁的成长率(造礁率)为4.5—8m/yr,造礁珊瑚有34种。笔者认为南海古点礁具有很好的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6.
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结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及其他地学资料,采用多学科多手段进行综合反演,建立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模型,对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软流圈结构进行研究。探讨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板块结构及深部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游仲华 《沉积学报》1985,3(3):115-124
笔者对采自太平洋中部170°E至178°W,6°到17°S,即新赫布里底群岛至乌佛阿岛,斐济群岛到埃利斯群岛间海区(见图1)的10个站位,20个海底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该区的地质构造受西太平洋岛孤活动带的控制,海底地形复杂,水深变化大。火山活动频繁,区内散布许多白垩纪至老第三纪形成的火山岛和水下火山体。第四纪以来,火山活动依然十分频繁[1]。根据海底地形,水深和沉积物的差异,将该区分为三个小区。(1)斐济群岛和霍恩群岛以北海区,水深一般小于2500米,但深度变化大,地形复杂,水下火山体和珊瑚礁星罗棋布,沉积物以钙质生物沉积为主。( 2)北斐济海盆,水深多为3000-400。米,海盆边缘散布着许多水下火山体,沉积物以钙质生物沉积一火山碎屑沉积为主。(3)美拉尼西亚海盆南部,水深5000米左右,海域开阔,水下火山体较少,沉积物以多源性红粘土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堆积与海陆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渤海湾西岸淤泥质海岸已见两类砂体,滨外坝先形成于水下,而后随着海岸进积和在海洋动力作用下,逐渐出露于潮间带和陆地上; 另一种普遍出现的是具沿岸堤意义的贝壳堤,而且是在海岸进入弱侵蚀期即形成。研究发现,在海岸进积和海-陆相对稳定条件下,海岸线附近中潮坪-高潮坪受向岸风和波浪作用也可形成雏形贝壳堤砂体。目前研究区海岸上的贝壳堆积有3类,即:风暴潮堆积的沿岸堤型贝壳堤,主要堆积在中潮坪-高潮坪-滨海低平原上; 潮沟~潮汐河道型"贝壳堤",为潮汐河口湾顶或潮道外侧风暴贝壳堆积(自潮汐通道水下堆积延续到低地); 以及沿海低平原在大潮或风暴潮天气背景下出现的无序贝壳堆积。贝壳堤堆积既有风暴潮大浪瞬时、高能幕式堆积,又有大浪、向岸风综合作用下堆积的可能,贝壳测年及贝壳堤层序表明其形成是复杂的再堆积过程,不宜解释为海平面变化。在三角洲不均衡推进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不规则的海岸线,向岸风浪对不同地貌岸段的作用,可导致形成并非与现代海岸线平行的贝壳堤。贝壳堤术语的随意使用,已经造成海岸线变迁研究的简单化。严格使用沿岸堤的贝壳堤概念,可进一步划分三角洲叶瓣变迁,但是事件堆积必须剔除。将贝壳堤的研究与三角洲顶面泥炭测年相结合,可能更精确重塑海岸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太平洋北部铁锰结核富集区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鲍根德 《沉积学报》1990,8(1):44-56
本文对太平洋北部铁锰结核富集区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因子分析提供的信息表明,元素的分布主要受三个因子控制:(1)粘土及Fe、Mn氧化物水化物胶体的吸附作用;(2)生物化学作用过程有关的自生沉积作用;(3)海底页岩风化及附近海区的火山喷发作用。元素的来源:(1)Fe、Mn、Cu、Co、Ni、Zn、Cr、Cr、Mg、Al、Ti、K共生,主要来自粘土吸附;(2)C有机、N、Sr、Na及Si、Ca、Sr主要来自生物化学过程沉积;(3)Pb主要来源于岩石碎屑(火山喷发碎屑)。  相似文献   

10.
滇西北金沙江带早石炭世深海沉积的发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70年代末以来,金沙江蛇绿岩带或金沙江缝合带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地质证据主要在滇西北德钦-川西南得荣一带(张之盂和金蒙,1979;陈炳蔚,1983;黄汲清等,1984;陈炳蔚等,1991)。由于该地区构造复杂,地形险峻,交通不便,研究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1.
滇西北金沙江带早石炭世深海沉积的发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浩若 《地质科学》1993,28(4):395-397
70年代末以来,金沙江蛇绿岩带或金沙江缝合带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地质证据主要在滇西北德钦-川西南得荣一带(张之盂和金蒙,1979;陈炳蔚,1983;黄汲清等,1984;陈炳蔚等,1991)。由于该地区构造复杂,地形险峻,交通不便,研究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2.
太平洋东西两岸花岗岩的相似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看法多认为太平洋东西两岸花岗岩是截然不同的两类花岗岩。根据对美国西部实地考察,结合笔者长期对华南花岗岩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两岸花岗岩在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地理分布、成矿种类和演化等方面是类似或相同的。  相似文献   

13.
南海东岛湖泊沉积物中的生态环境记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岛牛塘为目前在西沙群岛少见的淡水湖泊,发育保存完好的沉积物。文章通过对一根长126cm的沉积柱开展多方面的沉积学分析,包括沉积物的岩性特征,反映碳酸盐含量的白度、CaO和LOI950℃以及反映有机质含量的TOC,TN,TS和LOI550℃等地球化学指标随深度的变化特征,沉积物和环境介质的碳、氮同位素的对比分析,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和Sr,F,P,Se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认为:该湖泊沉积剖面自上而下可分成3个具有明显不同沉积学特征的沉积单元,其中25~96cm的沉积层明显地受到了海鸟粪的影响。识别出的海鸟粪土沉积层,为进一步研究历史时期岛屿鸟类生态系统和气候演化提供了良好的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14.
宋礼生 《甘肃地质》1999,8(2):28-46,T002
西秦岭南带志留系已发现14个笔石层位,划分为10 个笔石带,4 个笔石层,它们分别是:下志留统8 个笔石带,2 个笔石层;中志留统2 个笔石带;上志留统2 个笔石层。  相似文献   

15.
16.
南天山西端乌帕塔尔坎群发现石炭-二叠纪放射虫化石   总被引:29,自引:11,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曰俊  孙龙德  吴浩若  王国林  杨朝世  彭更新 《地质科学》2005,40(2):220-226,236,i003,i004
南天山西端的乌帕塔尔坎群为一套灰色、深灰色细碎屑岩,夹火山岩、硅岩和碳酸盐岩,其中分布有一些超基性岩(块)。以往曾据灰岩夹层中的化石将其划归志留系-中泥盆统或前泥盆系。我们对乌帕塔尔坎群中所采集的24块硅岩样品进行室内分离和鉴定,发现的放射虫化石主要有Albaillella sp. cf A. undulata Deflandre,Albaillella sp. cf A. paradoxa Deflandre,Albaillella cf. A. deflandrei Gourmelon,Albaillella sp. cf. A. indensis Won,Albaillella sp. cf. Albaillella excelsa Ishiga, Kitoand Imoto,Albaillella sp.和Latentifistulidae gen. et. sp. indet.。其中可划分出两个放射虫化石组合,一个是以Albaillella sp. cf A. undulata Deflandre,Albaillella sp.cf A. paradoxa Deflandre,Albaillella cf. A. deflandrei Gourmelon和Albaillella sp. cf. A. indensis Won为代表的早石炭世早期的化石组合;另一个是以Albaillella sp. cf. Albaillella excelsa Ishiga, Kito and Imoto为代表的晚二叠世化石组合。说明乌帕塔尔坎群至少可能包含有志留系到二叠系不同时代的岩石,可能是蛇绿混杂岩。这是该群首次发现放射虫化石,特别是再次发现晚二叠世放射虫化石,进一步证实了南天山西段晚二叠世(残余)古洋盆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常规环境演变指标的研究结果显示,大规模陨击事件的确可以造成地球环境的突变,但是对陨击事件期问水生或陆地植被类型变化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因此,通过统计南塔斯曼海大洋钻探计划(ODP) 1170站位(47°9.0344′S,146°2.9846′W;水深2705m)B孔16 ~ 15m(mbsf)沉积物中微玻陨石颗粒丰度...  相似文献   

18.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2,54(11):1011-1018
Thermal borehole logging of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West-Siberian lowlands shows a dependabl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geologic features and thermal gradients. After comparing logging data from various depths up to 2,900 m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major basement structures and all except the deepest ground water horizons will be revealed in logging data taken from relatively shallow boreholes, such as those drilled for surveying and stratigraphic purposes. This discovery prompts the author to recommend that thermal logging be conducted in such boreholes as a very cheap method of determining deep structures, especially since they lead to important oil and gas- discoveries. — A. Eustus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海沉积物中有孔虫的氧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317-82-25和NS86-43孔岩芯分别取自南海北部和南海南部海底表层沉积物,V24-134孔岩芯取自菲律宾东苏禄海。通过对浮游有孔虫Pulleniatina obliquiloc(?)-late、Globorotalia menardii 和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 的氧同位素分析,建立了氧同位素阶段,表明约60000年以来南海沉积物中有孔虫的氧同位素变化与世界各大洋相似,但有较大的变化幅度。这种差异可能是南海海水温度在冰期—间冰期较大幅度变化的结果。南海沉积速率明显大于远洋沉积速率,说明南海沉积物主要是陆源的。  相似文献   

20.
西秦岭南亚带地质构造演化模式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岭 《甘肃地质》1993,2(1):72-79
本文从活动论的观点出发,对构造复杂、成矿发育而著称的西秦岭南亚带,运用浅部与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了层次性、时序性的递进研究,地质事实表明:西秦岭南亚带在前寒武纪基底构造背景发展的基础上,受华北板块与杨子板块的制约影响,曾经历了拉张裂陷沉积、碰撞挤压隆起与造山后的不平衡抬升和拉张断块运动,直至后来的浅层逆冲推覆,鲜明的表现了西秦岭南亚带、开与合的历史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