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环境DNA(ancient environmental DNA,简称ancient eDNA)指保存于古环境样品中的生物古DNA(ancient DNA,简称aDNA).与直接从古代生物遗存内获取的单一物种古DNA不同,古环境DNA为多种生物的混合DNA,常常以小片段DNA分子形式吸附在腐殖质和矿物颗粒上,主要从粪化石、牙结石、肠道残留物、冰川、冻土、泥炭、湖泊、海洋、洞穴和遗址沉积物等环境样品中获得.古环境DNA研究自1998年开始兴起,经历了早期的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古代物种鉴定,到DNA宏条形码(DNA metabarcoding)古代生物类群恢复,再到近期的鸟枪法宏基因组(shotgun metagenomic)古生态系统重建等发展历程,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研究体系,可以完成对古环境样品中大部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的检测.相比于传统的动植物化石形态鉴定手段,古环境DNA研究具有样品用量少、方法简单快捷、不依赖于化石、一次实验可以确定大量物种信息等优势.目前,国际上的古环境DNA研究在古生态环境重建、古代农业发展、古代人类食性、人类扩散历史和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等环境考古领域的应用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并发表了大量成果,但国内相关研究还少有报道.本文综述了古环境DNA技术的发展、研究方法、应用方向及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认为随着古环境DNA研究技术的日趋完善,其在环境考古学中的应用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2.
环境工作有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有利条件及克服和改善环境的不利条件两个方面。环境保护只是环境工作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地质环境是包括顾面在内的地面以下的环境。根据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进行安徽省环境地质分区,可分为淮北、江淮、沿江、皖西和皖南5个环境地质区和18个环境地质亚区。  相似文献   

3.
由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所构成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背景和必要条件。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人们及子孙后代的健康影响极大。环境科学就是一门综合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相互关系的特殊规律(受社会因素制约的自然规律)及其保护、控制、利用和改造的新兴科学。它是二十  相似文献   

4.
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徐友宁 《西北地质》2005,38(4):108-112
介绍了矿山环境地质与矿山地质环境及其关系。论述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类及其特点,以及矿山环境地质学沿革及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需要加强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环境矿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矿物学朱立军,傅平秋,万国江(贵州工学院贵阳55000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表生矿物,环境矿物,环境变化,环境矿物学环境矿物学基于矿物学与地球化学、土壤学及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地表矿物与环境的相互...  相似文献   

6.
7.
农业地质环境泛指岩石-土壤和水。农业地质环境是人类持续生存与依赖的环境。农业与环境污染通过食物链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影响,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发展有着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8.
持续发展的环境战略与地下水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对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必须高瞻远瞩,从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于永续利用的观点,探讨如何为后代留下一个较好的赖以生存的地下水环境问题.为此,应对地下水环境的特点、演化、容量、负载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自然和经济区域地下水环境的脆弱程度作出论证和评价;在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提出地下水环境功能保护区划,作为地下水科学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环境土壤学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环境土壤学是环境问题出现以后在土壤学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并尚在发展中。环境土壤学是环境地学的一个分支,高拯民先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曾对其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特点、主要研究内容等进行过阐述。  相似文献   

10.
南昌市环境地质和环境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合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学研究进展,着重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太湖的形成与演变、全新世海侵与海面变化、史前环境的重建以及文化断层成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今后该区环境考古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多学科交叉方法的运用和各种环境代用指标的相互印证、高分辨率研究、考古地层剖面与自然地层剖面的对比、古环境演变的定量研究以及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了50亿。为维持众多人口的生存,导致在不少地区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再加上人类生产与生活所产生的大量有害固态、液态及气态的废物,又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但是,由于环境变化在许多情况下是缓慢的,因此,直到近二十年来才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而环境科学这个概念在世界上出现也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环境磁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世纪60年代,在由湖泊沉积物恢复湖泊及流域地球化学史时,美国地球化学家F.J.H.Mackereth认识到主要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老颗粒碳对~(14)C定年的严重干扰,转而探索湖泊沉积物记录地磁场长期变并用之定年的可能性。研究表明,湖泊和海洋沉积物以及喀斯特溶洞的二次沉积物均可用来提取地磁场连续的长期变化信息,并将时间跨度扩大到数万年。为了对研究Lough Neagh湖的富营养化史提供时标,在Mackereth指导下,R.Thompson测量了多个岩芯记录的长期变,并同步测量了起始磁化率K。各岩芯的K值随深度变化的可比性及其与土壤剥蚀、沉积物源关系的研究,向人们揭示了又一重要自然现象:沉积物非天然剩磁的磁学性质,可以记录并保存流域的环境事件。其后,F.Oldfield和R.Thompson的长期合作研究以及其他先驱者的研究,为环境磁学这门新学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冰川环境     
历史背景对发育于欧洲和北美广大地区含各种岩类岩块的表面沉积—冰碛物的成因曾有过激烈的争论,而在十九世纪由于逐步接受冰川理论,这一争论才得到平息。这一理论阐明  相似文献   

15.
环境伦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伦理学作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学说,是一种新的伦理学。本文介绍了它的早期发展的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以及它的现代发展,当前讨论的主要理论问题和不同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赋存于中新统混杂沉积物中淡水序列(如粘土中的煤层夹矸,砂岩以及页岩)与连续的褐煤层相互交替的地层中的黄铁矿及黄铁矿形成过程中早期的成岩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大量的矿物特征观察,黄铁矿形成的主要沉积环境为:伊利石-蒙脱石环境(I-M),方解石环境(Ct)和成煤环境。根据热液地球化学环境与黄铁矿二者的相互关系,本文对不同的热液地球化学环境对黄铁矿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由于影响因素的差异,特定环境下的黄铁矿形成过程具有较大的不同。根据所处环境的pH值以及粘土矿物的吸附性中不同的氧化活动性、铁离子的络合物以及腐殖…  相似文献   

17.
18.
地质环境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场所。介绍了南京市的地质环境背景,回顾了南京市自1996年开展地质环境管理以来所从事的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对今后南京的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提出了7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完善环境地质学科促进环境地质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承菘 《地质通报》2004,23(8):732-736
当前中国地质工作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这是因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给地质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要求地质工作转变服务方向,扩大服务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要求地质工作深化改革,转变地质工作运行机制;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地质工作迎头赶上,实现地质理论的创新和  相似文献   

20.
泥沙运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泥沙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岁梁 《水科学进展》1998,9(4):313-318
从两个方面,即水环境中的泥沙问题和泥沙运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出发,说明了环境中泥沙问题的普遍性,指出了结合泥沙运动研究环境问题和结合环境科学研究泥沙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将这方面的工作概括为“环境泥沙学”.它研究受泥沙运动影响的污染物(包括泥沙颗粒本身)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控制及其应用,其核心是将水利工程科学主要是水力学、泥沙运动力学和环境科学的某些学科,如环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等结合起来,研究与泥沙运动有关的环境问题,并对其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这方面工作的深入,必然推动环境科学的加快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将推动泥沙科学的向前发展和丰富泥沙科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