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地面稳定目标为参考的网络化定标技术已经成为国际定标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利用多次观测的方式减小独立测量不确定性,不仅可极大提升定标校验频次,还可有效提高总体定标精度。基于此,本文利用长时间序列Aqua/MODIS和Landsat 8/TIRS热红外数据,对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定标与真实性检验组6个伪不变定标场、敦煌定标场以及格尔木大灶火地区的地表热辐射及大气特性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建立了热红外陆表稳定目标甄选标准,即空间亮温标准差低于0.3 K,发射率时间变异系数低于2%,旨在甄选适用于热红外载荷网络化定标的陆表参考目标,以支持热红外载荷在轨辐射定标精度的提升。结果表明:在1 km空间尺度下满足甄选标准的区域分别为:Libya1_1 km、Libya4_1 km、Algeria3_1 km、Algeria5_1 km、Mauritania1_1 km、Mauritania2_1 km、敦煌_1 km及格尔木_1 km,其中,Libya4_1 km面积最大,为75 km×75 km;格尔木_1 km面积最小,为3 km×3 km;对于100 m空间尺度,在Libya1_1km、Maurit...  相似文献   

2.
《浙江测绘》1993,(1):41-41
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一室承担施测的《东港开发近期重点开发区海陆域1/500地形测绘》项目总面积约计3.4km2,其中陆域面积0.9km2,海域面积2.50km2,总图幅71幅。  相似文献   

3.
洱海     
《国土资源遥感》2006,(1):11-11
洱海是一高原淡水湖泊,水面海拔1972m左右,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镇,形如一弯新月,南北长41.5km。东西宽3~9km,周长116km,面积25lkm^2。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北有弥苴河和弥茨河注入,东南汇波罗江,西纳苍山十八溪水,水源丰富,汇水面积2565km^2,平均容水量为28.2亿m^2,平均水深10.5m,最深处达20.5m,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江。  相似文献   

4.
以叶城地区为例,采用1975、2000、2007年和2014年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应用“3S”技术,分析了绿洲化及沙质荒漠化的空间特征及重心迁移趋势。结果表明:(1)近40 a间,绿洲面积从1975年的977.76 km2增加到2014年的1 170.85 km2;沙质荒漠化面积从1975年的444.12 km2减少到2007年的325.85 km2,到2014年再增加到463.69 km2。(2)绿洲退缩区面积25.46 km2,扩张区的面积218.41 km2,绿洲存在着一定的扩张趋势;沙质荒漠化退缩区面积209.61 km2,扩张区面积266.63 km2,沙质荒漠化基本稳定且有较小的扩张。(3)绿洲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1.632 1 km,同时,沙质荒漠化先向东北再向西南迁移9.499 3 km。近40 a间叶城地区绿洲扩张,沙质荒漠化先退缩后扩张。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遥感的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及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河源玛多县为研究区,利用无人机分别于2017年冬春季开展了航拍调查,航拍有效面积达326.6 km2,获取影像23784张,建立了藏野驴、藏原羚、岩羊等野生动物,以及牦牛、藏羊和马等家畜的无人机图像解译标志库。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解译,获取调查样带内的种群数量:藏野驴的样带密度为1.15只/km2,藏原羚为0.61只/km2,岩羊为0.62只/km2,家养牦牛为4.12只/km2,家养藏羊为7.34只/km2,马为0.06只/km2。利用冷暖季草场的估算方法,通过地面同步调查验证、统计数据验证,估算出玛多县藏野驴、藏原羚和岩羊,以及家牦牛、藏羊和马的种群数量为:藏野驴17109头,藏原羚15961只,岩羊9324只,牦牛70846头,藏羊102194只,马1156匹。大型野生食草动物藏野驴、藏原羚和岩羊总计8.57万羊单位;家畜藏羊、牦牛和马总计38.90万羊单位;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和家畜总计47.5万羊单位。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羊单位数量与家畜羊单位数量之比为1∶4.5。并分析了野生动物分布密度与栖息地生境因子的关系:藏野驴偏好选择高程4200—4400 m,坡度为2°—5°,离农村居民点距离1—2 km和4—5 km,离水源距离小于1 km,离公路距离2—3 km和4—5 km的范围内,草地盖度60—80%。藏原羚偏好选择高程4100—4200 m和4400—4500 m,坡度为大于5°,草地盖度80%以上,离农村居民点距离2—3 km,离水源距离小于1—2 km,离公路距离小于1—2 km和4—5 km的范围内。岩羊偏好选择高程4100—4200 m,坡度为大于5°,草地盖度较低,离农村居民点距离小于1 km,离水源距离小于1—2 km,离公路距离大于5 km的范围内。与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相比,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调查,具有快速、经济、可靠等优点,为今后野生动物调查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地形图和航片、卫片等多源遥感图像,对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段变迁进行研究发现,1955~2007年间,运河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建,河道长度从21.05 km缩短至16.23 km,水域面积从0.76 km2增加到1.03 km2,平均宽度从36.10 m增加到63.46 m。运河沿岸2 km范围内的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建筑用地从31%增加到68%,农用地从61%减少到16%,工矿用地从8%增加到16%。通过分析运河周边工矿用地类型的变迁,了解到杭州工业对运河的依赖。运河和钱塘江的沟通工程改变了运河的航道,工业用地的分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1988年和2007年的两期数据来看,虽然工矿用地面积所占比例都是16%,但运河老河道经过的中河流域工矿用地总面积从2.77 km2减少到0.82 km2,同时新开的运河河道流域工矿用地总面积从0.74 km2增加到3.38 km2。  相似文献   

7.
通过ArcGIS平台对博斯腾湖地区资源三号卫星高分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生态环境因子识别提取,计算出2014年荒漠化土地面积为3 957.27 km2,湿地面积为1 242.93 km2。对比2007年遥感监测成果数据,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08.60 km2,年变化率为-26.08 km2/a;湿地面积增加12.33km2,年变化率为+1.54 km2/a。综合分析近年来博斯腾湖地区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表明博斯腾湖生态环境的变化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地表径流的增加促进林草的生长,优化了湿地生态系统,抑制了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人类活动的增强使湖泊的自然功能逐渐转成水库功能。加强博斯腾湖水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对协调、平衡该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基站的超长基线定位技术在地壳形变监测、高精度授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仍有诸多因素制约着超长基线解算精度。从观测方程出发,利用单差观测值对长(超长)基线(146~1 724 km)解算中的卫星轨道误差、对流层延迟误差、地球潮汐误差和相位缠绕误差等误差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基线小于500 km时广播星历误差可忽略不计;超过500 km时需要采用精密星历,同时需要考虑地球潮汐误差的影响;利用参数估计法同时估计基线两端的天顶对流层延迟误差可获得1~2 cm精度;相位缠绕误差对基线小于2 000 km的解算影响可忽略。基于估计天顶对流层延迟的方法解算了5条长(超长)基线(146 km、491 km、837 km、 1 043 km和1 724 km)。实验结果表明,当基线小于500 km时,采用广播星历可获得水平方向优于0.05 m、高程方向优于0.08 m的定位精度;当基线小于2 000 km时,采用超快速精密星历可获得水平方向优于0.025 m、高程方向优于0.055 m的定位精度。解算的初始收敛时间随着基线长度增加而缩短。  相似文献   

9.
近30年来河西走廊湿地变化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4个时相的卫星遥感数据,对河西走廊的湿地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1973年、1990年、2000年及2006年前后的湿地面积分别为14 132.38 km2、13 299.44 km2、12 519.88 km2和12 312.38 km2,近30 a来减少了12.88%(共1 820.00 km2),动态度为-0.39%。其中,自然湿地资源不断减少,减少速率不断加大,以沼泽湿地减少最为显著;人工湿地面积持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增加迅速,湿地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大;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持续上升,各湿地类型比例差异减小,各类湿地分布趋于均匀。气温、降水、青藏高原隆升等自然因素是河西走廊湿地变化的重要原因,而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一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付涛  易宏  吴俐民  李玉龙 《测绘科学》2021,46(6):164-173
为了讨论三类空间的合理划定方法,该文基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与FLUS模型进行三类空间划定研究.以昆明市盘龙区为例,在基于信息熵和优势度对三类空间进行现状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FLUS模型最终划定了盘龙区的三类空间.受相关政策影响,三类空间集中连片度很高,盘龙区2015-2019年土地利用有序,但多样性正在减少.在保障生态空间面积不减、粮食生产安全和城镇集约发展的原则下,经三类空间相互协调,划定生态空间610.13 km2,比现状生态空间增加6.45 km2;农业空间188.93 km2,比现状农业空间增加10.50 km2;划定城镇空间69.69 km2,比现状城镇空间减少16.95 km2.通过对盘龙区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中三类空间的合理划定,为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发展相互协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遥感技术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闪电河流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闪电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为明确闪电河流域长时间序列的时空变化,本文利用1985—2015年近30 a间的遥感数据,对闪电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关键因子水域、林地和草地的长时间序列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2015年林地、草地、未利用地、水域和耕地面积分别为413.75 km2,276.90 km2,1 779.94 km2,17.29 km2和1 583.71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0.16%,6.80%,43.72%,0.42%和38.90%;在1985—2015年间,林地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2015年总面积较1985年下降41.585 km2,下降速率为1.395 km2·a-1;草地面积总体也呈下降趋势,2015年草地总面积较1985年下降58.69%,下降速率为9.47 km2·a-1;水域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2.
以1960~1970年间1∶10万比例尺地形图、1975年MSS数据和2000年前后ETM数据为信息源,采用现代遥感技术,按自然山系对青藏高原现代冰川面积进行调查,基本查明了各山系内现有冰川的面积以及近30 a来冰川面积减少的数量:青藏高原现有冰川面积46 887.23 km2,减少了3 941.68 km2,年均减少131.4 km2。  相似文献   

13.
高分辨率格网空间重力异常的精密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高分辨率格网空间重力异常精密确定的方法,并利用深圳及周边地区5 213个高精度实测重力值、高分辨率数字地形模型和WDM94地球重力场模型,采用移去-恢复技术和加权平均法计算深圳市1 km和2 km分辨率的格网空间重力异常.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1 km和2 km分辨率的格网空间重力异常的精度分别为±1.560 mGal和±4.442 mGal.1 km分辨率的格网空间重力异常成果已应用于该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费志凌 《测绘学报》1994,23(1):29-36
本文提出了处理卫星重力梯度数据以确定高分辩力重力场模型的单层位法并对其中的独立估计法进行了误差分析,数字结果显示:当卫星高度为200km,卫星数据网格宽度为15′,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精度为2×10~(-3)E时,利用独立估计法可得到分辩力为1°×1°(100km)的全球重力场模型,其重力异常精度小于1(mgal);若卫星高度降至160km,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精度达到3×10~(-4)E,则获得的重力场模型的分辩力可提高到0.5°×0.5°(50km),其重力异常精度仍小于1(mgal)。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队采用航测技术先后在萧山、舟山、余杭、衢州等地测制了1:500或1:1000地形图。其中萧山测区测图面积36.5km2,占1:500地形图584幅,自87年10月-88年12月,先后投入四十多人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景观格局、海洋资源、植被资源三个角度,探讨了2000年至2013环渤海湾海岸带不透水面空间格局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2000年至2013年,不透水面斑块面积增加,斑块密度减少,呈现团聚状分布格局;(2)2000年至2013年,滩涂、0-5m海域和5-10m海域空间资源的损失量分别为464.32km2、151.76km2和12.81km2;(3)研究区内城市建成区的植被减少和不透水面扩张之间呈现明显的此消彼长趋势。  相似文献   

17.
海河流域湿地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制作了海河流域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4期湿地分布图,分析了湿地格局变化过程与区域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域内天然湿地面积萎缩趋势明显,由1980年的5360 km2降至2007年的4331 km2;人工湿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小,由1980年的3492 km...  相似文献   

18.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的重要矿产资源基地,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为调查该区域废弃露天矿山占用损毁土地情况和研究生态环境修复对策,以2016—2018年国产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解译和信息提取技术,获取长江经济带内距长江干流(包括金沙江四川、云南段,四川宜宾至入海口)及主要支流(包含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清江、湘江、汉江、赣江)两岸50 km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的分布信息和10 km范围内与矿山相关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信息。调查结果表明,在距长江干流5 km,10 km,15 km,30 km和50 km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占用损毁土地面积分别为4 655. 14 hm~2,8 787. 57 hm~2,12 207. 59 hm~2,21 040. 85 hm~2和30 034. 47 hm~2;在距长江主要支流5 km,10 km,15 km,30 km和50 km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占用损毁土地面积分别为5 080. 04 hm~2,8 644. 25 hm~2,12 345. 53 hm~2,21 290. 29 hm~2和33 491. 49 hm~2。基于遥感调查结果对距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两岸各10 km范围内的废弃露天矿山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上游主要问题是露天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长江中下游金属类、化工原料类矿山引发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结合目前矿山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研究并提出了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对策,即采用降坡削坡、加固稳定的方法消除废弃采场的崩塌隐患,根据坡度大小采用相应的复绿技术来防止水土流失;采用人工隔水层、人工增肥和微生物法进行土壤改良;引进耐受植物、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有毒重金属;构建人工湿地进行水生态修复。调查结果和建议可为当地矿政管理部门开展废弃露天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5年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和地形资料,基本查明了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海岸线、红树林、湿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地表水和土地荒漠化等分布现状。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大陆海岸线总长度为1 512. 18 km,其中人工海岸线占了60. 34%。耕地面积为7 820. 59 km2,其中以水田为主要耕地类型,面积为5 934. 17 km2,占耕地面积的75. 88%。荒漠化面积为396. 80 km2,以工矿型荒漠化为主,面积为211. 26 km2,占荒漠化面积的53. 24%;其次是水蚀荒漠化,面积为185. 51 km2,占荒漠化面积的46. 75%。区内自然资源的相关开发规划与保护治理工作亟需加强。本次研究采用生态足迹法分析数据显示,广州市的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番禺区和白云区的西北部,佛山市的南海区、禅城区和顺德区,东莞市北部,深圳市的宝安区、南山区、罗湖区、福田区及龙岗区西北部,惠州市的惠阳区、惠东县西部,中山市,江门市的江海区及珠海市的香洲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生态承载力较低。  相似文献   

20.
度量映射方法在河流分维测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TM卫星图像数据,根据对黑龙江省阿什河约80km河段、松花江及嫩江约2300km河段的分维研究。证明了在度量数列满足持邻性和等比收敛性的条件下。可以应用度量映射方法计算随机分形集的分维。研究表明,黑龙江省阿什河河段(约80km)的分维比松花江和嫩江河段(约2300km)的分维高;曲线的分维一定要与标度的变化区间联系起来,否则分维将失去可比性;河流的分维不仅与标度有关,还与矢量化时原图像的分辨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