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变化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最近46年(1951~1996年)完整而系统的副高特征量资料和全国160个站降水量资料进行相关普查,得出副高脊线与汛期降水关系最好.因此,我们着重讨论了副高脊线的变化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研究表明副高脊线与汛期降水的高相关集中在两个时段,即同期和副高脊线超前1年左右相关最好;从区域分布看,较大范围的高相关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江南、东北的东南部—华北东部、河套、黄淮—江淮的东部沿海及华南中部.同时随着副高季节性北跳,高相关区也随之北移.  相似文献   

2.
广东前汛期西风槽暴雨个例的强度及落区   总被引:9,自引:26,他引:9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和NCEP的1°×1°格点资料,分析了2005年5月7~10日广东暴雨过程。结果显示:这次暴雨过程主要是由500 hPa西风波动中先后两个小槽东移逼近,配合850 hPa西南风加强造成的。降水中心主要落在槽前正涡度区右侧、涡度梯度最大的区域;暴雨落区与西南风急流位置的对应关系和造成西南风加强的系统有关;在影响系统起作用的背景下,降水落区与垂直风速切变的最大中心重合,与垂直风向的顺时针切变密切相关;天气系统相联系的低层负螺旋度越深厚,降水量越大,雨势越强。  相似文献   

3.
对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环境形势和湿度分布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此次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为以后短时预报的制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盛夏南亚高压脊线位置变化与四川盆地伏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芮景新  李川 《四川气象》1997,17(4):19-21,5
南亚高压的季节性进展,与我省盛夏伏旱及降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了南亚高压逐旬脊线位置的变化与盆地盛夏伏旱及降水的关系,指出伏旱的产生与脊线的形态,通过盆地上空的脊线位置及稳定时间有关,同时注意到脊线各段的北跳时间与伏旱的强弱相关联,监视其活动具有一定的预报价值。  相似文献   

5.
6.
对“96.7.3”暴雨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北槽南涡系统影响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北抬、充沛的水汽条件,西南急流的引导和低空强烈的辐合上升是产生强降水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从环流形势,不稳定能量场,物理量诊断和红外云图4个方面分析了1996年8月3 ̄4日由于台风低压和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在焦作地区产生的大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8.
9.
广东省隆冬季节暴雨及个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1月份广东省冬季暴雨过程的高低层环流形势的配置特点:200hPa西太平洋反气旋的西北侧和江南西南急流入口区南侧是强辐散场;500hPa副热带高压东移,西风槽逼近,槽前西南风增强;850hPa西南风和东南风两支气流汇合我省,增强低层辐合,中低层水汽量骤增;锋面再次过境。并且对2000年1月23-25日的暴雨过程从天气图、卫星云图、物理量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65-1999年共35年北海市3个站的前汛期(4~6月)暴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普查历史天气图,用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对造成北海市前汛期暴雨的天气形势进行相似分型,并归纳出各种天气类型的预报因子,利用T213预报场资料对2000-2003年的前汛期暴雨进行24-48h试报,使用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1.
王位德  欧艺 《广西气象》2005,26(A02):69-70
通过对1961~2000年4~6月份贵港三县(市)暴雨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出现暴雨前的一些主要特征,探讨用本地气象要素变化指标与天气系统、数值预报产品及指标站资料作暴雨预报的方法,并建立贵港市暴雨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2.
根据汉中市1951~1998 年逐日降水资料, 计算汛期(6~9 月)暴雨日数、相当暴雨日数及旱涝级别与汛期总降水量的关系, 得出: 汛期暴雨量对汛期降水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讲, 汛期旱涝预测主要是汛期暴雨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陈秀凤  王秀文 《气象》1989,15(8):26-33
本文综述了1988年暴雨的概况,给出了暴雨的时空分布特点,并且对其中3次典型的暴雨进行了个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1996年7月18-21日大-暴雨天 气过程中,高潜能场的形成及能量的释放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965~1999年共35年北海市3个站的前汛期(4~6月)暴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普查历史天气图,用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对造成北海市前汛期暴雨的天气形势进行相似分型,并归纳出各种天气类型的预报因子,利用T 213预报场资料对2000~2003年的前汛期暴雨进行24~48h试报,使用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6.
1997年7月19日影响北京地区的暴雨个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毕宝贵  李晓莉  李泽椿 《气象》2004,30(6):18-23
针对在实际业务预报中经常遇到的北京地区降水的两种特殊性(明显天气系统移来时,北京地区降水明显比周围偏多或偏少),选取一个实例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M5)对降水比周围偏多情况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比较成功地模拟了此次天气过程及其相关的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凝结潜热对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而地形在天气过程中也起着主要作用,低层潜在不稳定能量的储备和输送是暴雨发生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61~2000年4~6月份贵港三县(市)暴雨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出现暴雨前的一些主要特征,探讨用本地气象要素变化指标与天气系统、数值预报产品及指标站资料作暴雨预报的方法,并建立贵港市暴雨预报模式。暴雨预警信号:暴雨出现前1~7d,本地气象要素都有明显的变化特征,与暴雨关系最为显著的主要有以下三条:(1)夜间闷热:02时T≥24.0℃,E≥27.0hPa(概括率144/205=70%);(2)强(连续)升湿:02~14时有一个或以上时次△E24+≥6.0hPa;或14时E连续两天以上+≥6.0hPa(概括率80/205=39%);(3)高温:日平均气温T≥28.0℃(概括率55/205=27%)。以上三条历史概括率199/205=97%,只要达到一条就是一次暴雨预警信号,符合两条以上者,未来24~72h出现暴雨的机率就越大。结论:(1)前汛期一次暴雨过程就是一次大气能量的充分积蓄与释放过程,本地温湿反映最明显,暴雨出现前大部有2~5d高温高湿“闷热”天气,可作为预警、预报指标。(2)低空西南急流(有时伴有低涡或切变线)主要是输送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它对暴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贵港处于低空急流轴的左侧时,出现暴雨的机率最大,是贵港市暴雨预报的第一个着眼点。(3)当850hPa切变线和地面静止锋到达湖南、贵州省南部和广西北部,未来继续南压到柳州~贵港附近时,有利于产生暴雨。(4)500hPa孟湾到青藏高原有低槽东移,有利于引导冷空气南下,当副高脊线在20°N以南,西端在110°E以东时,有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贵港,出现暴雨。(5)通过对产生暴雨的不同天气系统进行分型,有利于提高暴雨预报的识别能力。(6)建立暴雨预报模式,用“指标卡形势”方法作暴雨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
1997年6月26日,位于天山山脉最东端的伊吾县发生了该县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暴雨,日总降水量为39.3mm。本文从环流形势、动力分析和云图演变等方面来揭示暴雨形成的原因,从而得到预报此类暴雨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利用高空资料及郑州局研制的“郑州降水4级动态相似预报系统”所计算出的各物理场数据,对2001年10月25日新密市暴雨剖析和诊断,指出了此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特征和要对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