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规模三角网和多点交会的平差,一般采用以坐标为未知数的间接平差,即坐标平差法。坐标平差又分为按角度坐标平差和按方向坐标平差两种,对于方向观测,本应按方向平差,但为了减少工作量,常常采用角度平差。  相似文献   

2.
三维三角网     
本文阐述建立三维三角网的理论和方法。采用以恒星为背景对卫星进行摄影的方法,求定三角网每条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定向角。三角形的每条边则用激光测距仪在地面量测激光基线,并将实测距离归化为两三角点间的弦距,每个三角形将有三个边长和六个方向角的观测值。把它们都列成观测方程式,用三维坐标平差求定各三角点的直角坐标,再换算成经度、纬度和大地高,用以约束天文大地网系统误差的积累,和水准测量的结果结合,计算大地水准面起伏,作为一种研究地球形体的几何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法是以混合平差法的理论为基础的。它的特点是对分区线上的公共方向采用误差方程,并且设分区线两端点的定向角、分区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以及相邻分区线两端点间的纵横坐标差为未知数,而对所有其它各方向均采用改正值方程。平差方法是严密的。本文主要叙述了平差方案的理论和试算情况,并且提出了运用本方案进行天文大地网平差的一些考虑。  相似文献   

4.
絮佟沈先生在1957年测绘通报第三卷第四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三角网的间接观测平差法”的文章。文中除了对这种平差法作某些介绍之外,最主要的是对这种平差法表示怀疑;认为“采用三角纲间接观测平差法的结果是相当严重的”。这种疑怀,实际上是否定整个间接观测平差法。佟先生认为:用几组  相似文献   

5.
前 言改化三角网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根据对三角点坐标在实用上的精度要求,以及三角网概算中所得到的三角网误差分析,而决定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方法进行再一次的概算——改化三角网的计算。例如:坐标方位角平差、自由网平差、利扎夫改化……等,所有这些方法不外是达到这样的目的:1.局部平差计算在精度上有更合理的计算结果;2.依据平差原理,弥合低等点与高等点数值之间不符的数值,即使三角网强制符合于高等点的起算数据(坐标、坐标方位角、边长)。由此可见,在以实用目的为主的三角网资用计算中,常常要进行改化三角网的计算工作。因而研究各种既是灵活的、合理的又是简易可行的改化三角网方法,乃是大地计算工作者一个感到兴趣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绪 论三角锁的控制条件不多,非常适宜于用条件观测平差方法。当控制条件逐渐增加,三角测量发展为三角网时,当然就用间接观测平差方法省事。近代三角网的间接观测平差方法已经发展得相当好;我国亦已普遍接受并采用这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由于物理测距的发展,测边三角网的平差问题被提到研究的日程上来,国内外的刊物上多有这方面的文章,但还没有趋于一致的看法。对各种平差方法的综合比较尚待展开,以便提出合理和切实可行的平差方法。在很多图形中,作者认为用坐标平差法比用条件平差法或由误差方程式转变为条件方程式的条件平差法要有利些。因为用坐标平差法平差测边三角网时,误差方程式的系数极容易计算,且未知数之间仅有直接联系,则组成法方程式容易;当用条件平差法时,虽然产生的条件比测角网要少得多,但条件方程式的组成非常繁;当用由误差方程式转换为条件方程式的条件平差法时,除了极少数的典型图形(仅产生一两个条件的图形)外,导出的条件方程式也是复杂的。另外,在精度估计方面,坐标平差法比其他方法也简单得多。至于按边长计算坐标的问题,任何方法都是不可少的,所不同之处只是在平差前还是在平差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测边三角测量又称三边测量,是据测得的三角网之边长,借助几何关系,求出三角形各顶角,进而计算其方位角和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的方法。利用测边三角测量确定控制点位置,用它加密国家三、四等三角点和工程测量上布设独立控制网,有外业工效高,内业平差计算简便等优点。这里对工程上,如何进行测边独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9.
基于专用工程待求方位边大地方位角联测时采用方位角导引法(附合角导线法)需要较长观测时间的现状,提出了采用距离观测值通过平差快速获取待求方位边大地方位角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距离观测值通过平差计算求得方位边两端点的坐标,再反算求取方位的精度,并采用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一定精度,可以作为专用工程待求方位边大地方位角获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对坐标平差法中用未知数协因国求解边长和方位角中误差的一般模型进行了简化,使之更加简洁明了。  相似文献   

11.
三角网按方向平差的一般方法有:条件观测平差法、间接观测平差法和点联系平差法(如阿湼尔平差法)。总的混合平差法是在三角网中同时混合应用以上三种方法的严密平差法。本文阐述了总的混合平差法的原理,导出了这种方法的平差公式——基础方程,并着重讨论了根据基础方程平差的唯一解的问题,然后导出了精度估算公式。在总的混合平差法的基础上,还得出了点联系数平差法和三种不同的混合平差法:即条件与间接观测混合平差法、条件与点联系数的混合平差法、间接与点联系数的混合平差法。应用混合平差法的原理,可以解决大三角网按条件观测平差或点联系数平差法的分区问题,以及不同地区采用不同方法平差的拼接问题。  相似文献   

12.
1.本文首先叙述了一些基本概念:即采用完全方向观测法或全组合测角法时,以测站平差后的方向作为平差元素(即按方向平差)是严格的;以测站平差后的角度作为平差元素(即按角度平差)则是不严格的。但将测站平差后的所有角度作为观测角而进行带权的平差,则又是严格的。由此引出一个结论,即不管采用何种观测程序,只要测站平差后各方向的权数相同,别在这种网形中,按方向平差与“顾及测站条件和权的角平差”是一样的。2.根据上述结论,作者导出一个按方向平差的要求的表达式,这一表达式是以角度改正数来表示的,这样就便于和角度平差的要求进行分析比较。3.根据分析比较并结合一些实际计算资料,提出平差大面积三角锁网时对于平差元素选取的意见,对于小面积三角网的平差元素的选择,也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判别法。以上意见是初步的,在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四、三角网加密(一)插点平差前后方交会插点可按分组平差及真数计算自由项处理。后方交会插点所利用辅助角组成条件方程式平差。一般而论条件观测平差较间接观测平差简便。  相似文献   

14.
用线形三角锁加密控制点,对选点和观测都显示了很大的灵活性,因而近些年来较广泛的被采用。随之而来的线形锁的平差也被人们所重视,在“测绘通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一些计算方法,但其中有些方法是不够严密的。在北京测绘学院编写的“测量平差”讲义中载有严密的平差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为了组成横坐标条件方程式,须先在新的坐标系(坐标系经平移与旋转)中计算概略坐标,这些坐标在以后没有什么用处。另一个缺点是平差值函数的精度估计不能与平差同时进行。本文试用带有未知数的条件平差法平差测有定向角的线形锁,企图弥补这些缺陷,同时最后坐标在已算出的概略坐标的基础上加以改正来完成。  相似文献   

15.
提高无定向导线精度与可靠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裴亮  李秀坤 《测绘工程》1998,7(4):59-63
提出在无定向导线上加测方向与边长的方法提高其精度与可靠性;按间接平差设计出无定向导线的计算程序,该程序除给出平差结果和精度评定数据外,还给出各种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进而以数据探测法进行粗差定位。用计算实例说明本程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各种物理测距仪器的发展和使用,三边测量的平差问题已经被提到日程上来,目前三边测量平差的方法问题已经解决,不论用角度比较法、面积法(都是条件平差)或者间按法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在研究了这些方法之后,我们不难确信:三边测量用面积法或角度法平差方程式数量较少,易于解算,但组列这些条件方程式则相当复杂:至于间接法(坐标平差)虽然方程式较多,但形式非常简单易于掌握,因此即使当按间接去比按条件法平差的方程式稍多,利用间接法有时也显得有利。但是用间接法平差时需知道点的概略坐标,为要计算坐标则需要解算三角形,这样一来用间接法平差要增加一些工作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提供一个直接用边长计算概略坐标的公式,可不经过解算三角形而直接求出足够精密的坐标,在这种情况下,用间接法平差三边测量网的工作将变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按带条件的间接平差法推导出隧道施工三角网和边角网对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值的计算公式;结合算例,讨论了影响值与测量误差、起始数据位置、图形、洞内导线的定向方向的关系以及观测方案的最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工业企业的测量工作,往往在国家控制系统或城市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来进行。为了加密测图控制,减少直接量距之繁,以小三角代替多边形导线,已成为我们经常应用的工作方法。苏联城市建设测量学中所刊载的小三角测量平差算例,就是在雨条已知边之间用小三角加密控制的平差计算方法。严格地说:在两条已知边之间插入三角锁,其平差计算应考虑到方位角、边长、纵横坐标等条件,立出(n+4)个条件方程式,依最小二乘法施行整体平差。但小三角测量目的,对城市建设和工厂设计来说,  相似文献   

19.
前言自由网的经典平差是将网固定在必要的起算数据上,按经典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的。例如平面控制网中测角网需设定一个点的坐标及一条边的边长和方位角;测边网需设定一个点的坐标及一条边的方位角;高程控制网需设定一个点的高程等。  相似文献   

20.
当在一个三角点上具有三组或三组以上观测成果并构成多余观测时,就要进行测站平差,这种测站平差都习惯用条件平差方法进行。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例如重复观测的方向较多时,用趋近法进行测站平差比用条件平差速度要快的多,即使在一般情况下,因趋近法不要系数表,不解方程式,也有很多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