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应用山东地震台网数据,对比研究山东台网“十五”与“九五”期间地震定位参数,初步认为:山东台网“十五”期间定位与“九五”期间定位参数基本一致,“十五”期间中单纯型法定位适用于网内、网缘和网外所有近震和远震,是“十五”期间中最好用的一种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蕙  梁向军  董春丽  张玲 《山西地震》2010,(4):17-26,39
选取山西地震台网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产出的数据,运用“十五”和“九五”两种定位系统的的定位软件进行处理,对比定位参数之间的差异。初步认为,山西台网“十五”期间的定位结果是可信的,与“九五”的定位结果差异不大。JOPENS系统的单纯型法是比较优的定位方法,适用于网内、网缘和网外的近震;HYP2000法适用于网内近震。  相似文献   

3.
选取了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山西数字测震台网“九五”、“十五”两套系统记录到的496条可交地震和2002-2006年的部分ML3.0以上较大地震,对其进行了重定位。将两套系统的五大定位参数:发震时刻、震中经纬度、震级、震源深度进行了统计、对比。结果发现,发震时刻偏差小,基本满足速报与编目要求;震源深度基本在8~10km之间,不便用此做进一步的应用研究;震级上,同一事件“九五”、“十五”两套系统的平均震级整体差别不大,但与邻省定位结果相比,基本偏大0.2~0.4。  相似文献   

4.
广东地震台站前兆观测系统防雷综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击是地震前兆观测系统的主要危害,根据“九五”、“十五”期间在建设地震前兆观测系统时的防雷实践,介绍了有关防雷的综合方法,该方法在原有防雷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某些创新,实践表明,该综合方法对雷击尤其是感应雷起到了良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贵美  杨选  刘锦 《华南地震》2009,29(1):69-78
选取广东省‘十五’数字地震台网2007年6-9月试运行以来记录到的32次地震事件,运用地震台网地震速报及地震编目使用的几种常规地震定位软件,并将其结果与‘九五’编目产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网内地震。单纯型定位法及HYP02000程序的定位法结果稍优于Hyposat定位法:对于网缘地震,3种定位程序得到的结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技术系统整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我国地震前兆台网先后经历了“模拟和人工”、“九五”数字化、“十五”网络化等3个阶段,目前并行运转着“模拟和人工”、“九五”、“十五”等3套观测系统,这增大了前兆台网运行维护工作的复杂性.2010年起开始实施的前兆台网改造升级工作,将“九五”、“模拟和人工”观测系统整体并入了“十五”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台站接入改造、前兆专业软件升级和并网仪器历史数据的迁移等几个方面,以实现前兆台网3套观测系统统一的运行监控、数据采集、存储、交换、管理和服务.本文系统分析了前兆台网观测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观测系统整合的主要工作内容、技术关键点、取得的成果和效益等.  相似文献   

7.
福建台网应用JOPENS系统常用地震定位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十五”JOPENS系统提供的多种地震定位方法,对福建台网记录的网内、网缘、中国台湾地震分别进行定位、分析,对地震定位方法的选择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前兆台网先后经历了模拟和人工、“九五”数字化、“十五”网络化等多个阶段,导致并行运转着模拟和人工、“九五”、“十五”三套观测系统,它们在通信协议、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格式、数据汇集和管理流程等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自2010年起,中国地震局决定实施前兆观测系统并网,主要目标是将“九五”仪器通过接入改造为网络化仪器接入到“十五”系统中,通过软件方式将模拟和人工仪器接入到“十五”系统中,实现与“九五”、模拟和人工仪器与“十五”网络化仪器的并网运行,同时对相关的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格式、数据汇集和管理流程等进行升级完善和统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全国前兆台网‘九五’系统台站接入改造”项目的技术方案,即采用接入地震前兆通信协议转换器或更换“九五”前兆公用数据采集器方式将“九五”前兆仪器接入“十五”前兆系统,并详述了该方案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方案的部署实施情况,测试平台运行情况以及通过对测试平台的监控而发现并解决的问题.并行运行结果显示,接入改造系统运行稳定,产出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0.
地震前兆串口通讯设备的网络接入方案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震前兆台网在不同时期项目建设时的技术限制,对前兆台网技术系统进行整合,在全国开展“九五”及模拟观测系统整体并人“十五”系统的改造升级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台站网络改造和“九五”仪器接人改造两部分。对于具有仪器改造任务而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台站进行网络通讯改造;通过增加地震前兆通信协议转换器和升级数据采集器两种方式进行“九五”仪器的接人改造改造后的仪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观测数据的汇集,从而实现前兆台网统一的运行监控、采集数据、存储、交换、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台网的现状、“九五”台站建设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五”期间有关台网优化与建设方面的如下工作建议:(1)优化现有的台网;(2)完善与推广数字化观测技术,力争使经过数字化改造的台站数量由100个扩展到300个,实现数字化观测的台项由300个增加到10000个,基本实现我国流体前兆观测技术的现代化;(3)建设以地震监测与预测研究为目的前兆实验场。(4)建成地下流体学科技术中心;(5)建设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山东省防震减灾“九五”期间主要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加强“十五”防震减灾重点项目管理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山东数字化测震台网"十五"系统与"九五"系统在震级测定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对黑龙江省地震局“九五”和“十五”地震台网的理论最小监测能力进行计算和对比,为地震台网的布局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为以后的地震台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部分形变仪器长年工作在山洞内,洞室的潮湿对仪器及房间内装修材料影响很大,“十五”期间中国地震局投资近十万元对泰安台形变仪器专用山洞进行了改造。本文从改造内容,改造方法及改造效果几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同类山洞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以Lirmx Redhat9.0作为吉林省地震局主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利用LAMP组合实现了动态Web服务,探索了Iptabtes防火墙的主要设置,可为“十五”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苏数字地震台网是中国地震局"十五"重点改造项目。文章介绍了"十五"江苏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内容、台网布局、监测能力和功能。台网建成后,布局较为合理,宽频带、大动态、高精度的数字地震台网对提高江苏地震监测技术水平、发挥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作用、促使经济快速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震害盲估属地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平  龚俊  陈军徽  张薇 《地震研究》2011,34(2):222-226
在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浙江省省情的震害盲估系统,将GDP、宏观建构筑与地理要素相结合进行空间分析计算,运用G1S技术解决了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The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system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rapid development over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CEA) has comple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digital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network. CEA has accomplished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of the existing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systems and set up a number of new digital seismic stations. This indicates full digitization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scale,layout principle and major functions of the up-dated national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regional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and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for volcano monitoring and mobile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s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