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吨托滑坡的彩红外航片解译及发现和彩红外正射影像地形图遥感综合调查,叙述吨托滑坡区域环境地质条件、滑坡基本特征;进行滑坡成因与发展趋势分析,提出滑坡防治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统计分析在滑坡遥感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辉 《华北地质》2007,30(4):302-306
滑坡监测的常规技术方法有多种,如大地精密测量法、近景摄影测量法等,但这些技术往往会受到气候与地形的限制,实施困难较大.而遥感技术可以克服观测条件的限制,并可针对滑坡不同阶段实行监测.此外,地统计分析方法可充分利用遥感数据本身具有的空间相关性,可以提高影像信息提取的准确性.因此,结合遥感与地统计方法进行滑坡监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遥感影像分辨率分析技术在滑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滑坡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将滑坡要素划分为空间要素、时间要素和岩土性质要素3个方面,并分别讨论它们与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波谱分辨率的关系。首先对各滑坡要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提出了判识滑坡空间要素的定量依据;提出了通过遥感影像计算滑动速率的公式,以此作为按照时间分辨率选择遥感数据的依据;最后提出为判识岩土性质要素应采用高波谱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1利用多级瞬时(multi-temporal)遥感图像来描述滑坡滑动面 滑坡运动部分地受滑动表面几何形状的控制。利用多级瞬时(multi-temporal)遥感图像能够描述滑坡滑动面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和时间的进展。通过多级瞬时的图像对比方法能够绘制解译滑坡运动速度和方向的位移图。这些数据随后被用于定性地描述滑坡滑动面的几何形状。该方法不能取代原位勘查,但的确有助于适当地分配地球物理剖面图或不稳定地区的钻孔。  相似文献   

5.
滑坡灾害受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和控制,优化其监测系统有利于提高灾害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在对滑坡监测信息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通过针对不同类型滑坡选择监测优势信息,对滑坡监测系统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
7.
牛宝茹 《工程地质学报》2002,10(S1):199-201
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它不仅能直接成灾,而且经常为泥石流、崩塌等灾害提供物源,威胁工程设施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在滑坡灾害遥感解译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描述了滑坡灾害的遥感影像特征,利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对滑坡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政国  隋立春  张茂省  李林 《地质通报》2015,34(11):2132-2137
基于黄土滑坡后壁的光谱和形状特征,提出了利用区域生长合并方法分割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滑坡后壁区域,经过二值化构图处理后,获得滑坡后壁主要格架,以表征黄土滑坡的方法。首先充分考虑黄土滑坡后壁在遥感影像中所呈现出的独特光谱特征和半圆状或圈椅状的形状特征,利用区域生长合并的方法,在生长参数为47.5,合并参数49的状态下进行影像分割,获得初步的黄土滑坡后壁形状;其次,填充分割过程中产生的孔洞,对获得的滑坡后壁进行细部构图;最后,采用二值化骨骼提取算法,提取滑坡后壁的主要格架,作为黄土滑坡的标志。该方法是对黄土滑坡遥感解译工作中,滑坡表达方法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建设以来,库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重大变化.为深入研究三峡库区蓄水以来滑坡发育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关系,本文利用不同时期(1987年、2000年和2010年)卫星影像,研究三峡库首区秭归至巴东段长江干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采用滑坡面积模数比(Rsi)分析滑坡发育与土地类型及变化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在1987~2...  相似文献   

10.
以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为主、辅以多光谱遥感和常规地面仪器监测技术,在意大利阿尔偌河盆地开展滑坡调查监测应用研究。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核心是置设大量的永久散射体的和对这些散射体的后向散射数据进行干涉处理。在试验区内,通过这种技术发现原已知滑坡的59%有重新活动迹象,并发现了一些新滑坡。这种技术监测滑坡位移的精度可达毫米级,为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1.
利用ERDAS和MAPGIS进行点线类遥感信息的提取和符号化表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遥感解译过程中更好地将点线类遥感信息进行符号化表达、并准确地获取其各类属性值,本文结合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与国产GIS软件MAPGIS的特点,分析了二者联合进行点线类遥感信息提取的可行性;制定一套利用二者进行点线类遥感信息提取的可行方案;并将其应用到地质灾害体的解译中;效果良好。充分利用二者的优点可进行点线类遥感信息的提取与符号化表示,可操作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达县青宁乡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已有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际调查,对四川达县青宁乡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发生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青宁乡滑坡是第四系松散层在下伏基岩面上滑动形成的;该滑坡是一个滑坡与泥石流共存,且滑坡为泥石流提供物源的复合型滑坡,如果外部条件具备(例如降雨量足够大),该滑坡将有更多的部分转化为泥石流,受灾面积会更大;暴雨是该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也是部分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mdani FIS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纫兰  王少军  李江风 《岩土力学》2014,35(Z2):437-444
滑坡的形成是众多非线性关系的影响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滑坡预测方法需要大量实地勘查数据。利用Mamdani FIS(模糊推理系统)模型对三峡库区巴东-秭归段进行滑坡易发性预测,并对结果进行评价。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遥感(remote sensing,RS)技术和区域地质背景资料获取地形类、生态环境类和地质背景类共3类7种滑坡影响因子,建立了192条相关的推理规则,在Matlab平台下基于Mamdani FIS模型得到研究区滑坡易发性预测指数,并生成滑坡易发性区划图。预测结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值为82.8%,显示滑坡评估效果良好。结果证明,与其他模型相比,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Mamdani FIS模型,利用其非线性分析能力和基于专家意见的推理规则,评估滑坡易发性时不需要先验知识支撑,简化了模型使用时对数据的要求。另外,该模型只需通过专家意见改变推理规则就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地质地理环境区域,显示其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徐刚  郑达兴  乔子江  于新兵 《地质通报》2009,28(8):1047-1052
DEM和RS技术是研究滑坡地质灾害的重要资料和手段。近年来,随着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和高精度雷达卫星的上天,可以获取现时性高精度的DEM,使滑坡地质灾害的研究由二维向三维提升。利用IRS-P5数据生成的5m精度的DEM,借鉴GOOGLE的三维可视性原理,将其和高空间分辨率QuickBird(0.61m)数据叠置到数字地球之上,制作成三维可视性图像,进行滑坡环境指标参数提取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直接读取滑坡环境指标的三维参数,具有客观、准确、快速的特点,可为滑坡灾害评估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提供定量化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滑坡多场监测数据间的关联准则,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两步聚类法与Apriori算法,开展滑坡多场信息关联准则研究。以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为例,分析ZG93监测点于2003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的监测数据,选取影响滑坡变形的主要诱发因子,采用两步聚类法对不同的影响因子进行预聚类和聚类,将数值型变量转化为离散型变量后,应用Apriori算法进行处理,生成满足最小置信度的关联准则,建立白水河滑坡多场耦合作用模式下的影响因子与滑坡位移变形关联准则判据。研究表明,关联准则对于滑坡灾害的变形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数据挖掘技术可较好地应用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位移预测预报中。  相似文献   

16.
遥感图象处理与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诚然  刘斌  谢红  杨国东  于小平 《吉林地质》2004,23(4):60-63,112
在图象预处理中.为了研究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分别采用了灰度变换、图象平滑和图象锐化等方法,经过比较发现,不同的增强方法对不同的特征地物的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在图象信息提取时,分别使用最小距离法、比值法和组合比等方法.采用不同波段的图象组合进行运算,可以依次突出不同的地物信息.从而达到了信息自动识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基于地貌特征的崩滑流(崩塌、滑坡、泥石流)遥感自动识别方法,通过对地物的光谱特性、几何形状和顺坡性相关的6次布尔运算完成对崩滑流的自动识别。并以碧罗雪山一处高山峡谷地区为例,采用10m空间分辨率的SPOT-5多光谱影像和1:5万地形图生成的DEM(数字高程模型)作为数据源,进行了崩滑流自动识别效果的检验。实验结果表明:①该方法顾及了地貌对崩滑流空间几何形态的影响,可以有效地提高崩滑流遥感自动识别的正确率;②识别对象与数据源的关系明确、逻辑简单、决策阈值容易确定,便于使用决策树进行分类;③该方法对数据源要求较低,只需中等以上比例尺的DEM和拥有红、近红外的遥感影像即可;④粘连图斑的分割是该方法面临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18.
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信息化集成、管理和应用,为矿产资源勘查、重大工程建设、国土空间开发、城市规划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保障。近年来,受产业变革及需求多元化的影响,地质数据应急服务、定制服务、在线服务等需求快速增长。在分析国内外地质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探索了安徽基础地质调查成果集成与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建立了基于云架构的地质大数据分布式管理、应用与服务框架;以1〖DK〗∶5万基础地质调查数据集成为例,实现了基础地质调查数据的管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及文档资料的关联查询、地质信息与地形信息的融合等,讨论了未来地质数据的信息化集成、管理、共享与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光学成像原理和地形结构的分形特征,提出了遥感图像的地形结构-岩性组分模型和分离算法,并用于ETM图像分解和岩类α-f(α)多重分形特征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二长花岗岩体和沉积变质岩ETM原图像、地形结构子图像和岩性组分子图像的多重分形谱对比分析,发现原始ETM图像的多重分形谱与岩石类型和地形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图像分解后,不同地区的二长花岗岩具有十分相似的岩性组分多重分形谱和不同的地形结构多重分形谱;相反,同一地区的不同类型岩石具有相似的地形结构多重分形谱和不同的岩性组分多重分形谱。因此,利用地形结构-岩性组分分类算法,并结合α-f(α)多重分形谱分形,可以有效地区分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