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下岩溶的存在,会对各种建设工程带来极大的危害或隐患,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地震CT)技术能有效、精细地反演出井间岩层的不均匀分布,本文阐述了该技术的方法原理,并介绍了应用该技术的一个岩溶勘察工程实例,在该工程中,笔者用钻探取芯结果约束地震CT的反演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地震CT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在工程地质勘察中能做到对地下介质的精细成像,远远优越于常规勘察方法。  相似文献   

2.
电磁波 CT 在岩溶勘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钻孔资料对三叠系大冶组(T1d)岩溶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划定该地层岩溶的视吸收系数值,将该参数值用于电磁波 CT 资料的解译,并通过验证孔对解译结果进行验证。该项研究解决了电磁波 CT 在岩溶勘察中异常识别的重要问题,为武汉地区三叠系大冶组(T1d)岩溶勘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井间电磁波CT技术在长江大堤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井间电磁波法层析技术(CT)是一门新技术,它将医学CT的原理成功地运用于地学中,依照电磁波在地下有耗介质中传播规律及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关系,反演透视剖面上的物理参数的分布,最后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长江大堤武汉段附近的碳酸盐岩地区,由于地势较低和长江水位动态变化,使地下水长期作用于灰岩裂隙,往往使岩溶或破碎带更加发育,形成地下溶洞,给长江大堤和附近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隐患和危险。通过井间电磁波法层析技术共90个电磁波CT剖面测试,发现有28个CT剖面出现异常。此次的探测,为长江大堤周边安全的防治提供可靠精确的地下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4.
井间电磁波CT技术是利用地层间介质的物性差异,不同性质的物质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井间电磁波CT技术在探测岩溶裂缝等方面有较好效果,本文利用井间电磁波CT技术,对昆明地铁四号线苏家塘站岩溶专项线路工程地下岩溶发育地段进行测试,通过对工区岩石电磁波吸收系数差异的研究,依据吸收系数特征,探测到地铁线路工程地下岩溶及裂缝发育,划分出4个层次的岩溶区,经与钻孔岩心资料对比,证实探测结果的正确性。且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井间超声波层析成像及其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井间超声波CT技术采用网格法进行射线追踪,应用逐次线性化迭代与带阻尼最小二乘QR分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图象重建. 该技术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领域,能够达到采用相同反演方法的井间地震波CT技术所无法达到的勘察精度要求.工程实践证明,对于井间距超过30 m的情况,超声波CT能分辨大于60 cm的地质异常体. 此方法在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电磁波CT探测技术在岩溶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炎陵至汝城高速公路曾家大桥4#、5#桥墩为例探讨了跨孔电磁波CT技术在岩溶地质异常探测种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电磁波CT探测技术工作原理、野外数据采集要点、数据分析处理流程,并对数据处理关键步骤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各探测剖面进行认真分析,编译出合理的剖面解释图并进行了正确解释,效果良好;获得了探测区内的岩土层对电磁波的吸收系数的准确认识,为电磁波CT探测提供了一种好的剖面分析和解释思路。  相似文献   

7.
岩溶对于目前的工程建设是一个很大的隐患。本文介绍了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原理及工作方法,简要地阐述了地震波的反演理论基础。并利用层析成像反演软件对其在工区里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反演处理,对得到不同测线的反演剖面图进行解释。通过这一工程实例的应用效果,说明井间地震CT技术在圈定岩溶勘察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灰岩地区岩溶发育对城市建设有着极大的威胁,一般岩溶探测主要采用钻探勘探,很难充分反映地下岩溶发育规模与特征,而跨孔电磁波层析成像方法,能查明工区地下岩溶发育及延伸情况.对钻孔间地层进行电磁波层析成像正演,表明电磁波层析成像对岩溶勘察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结合地铁轨道交通岩溶勘察实例,应用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反演电磁波吸收系数...  相似文献   

9.
复杂的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决定了建设摩崖石刻工程的位置和规模,但边坡上发育的崩塌、坠石等地质灾害和多变的地形地貌条件严重影响了边坡地质工程勘察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勘察技术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应用孔间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探测和评价边坡工程内破碎带、岩溶以及岩体完整性变化等地质工程问题以及地质解释的关键技术.电磁波衰减特征及电磁波衰减吸收系数的变化趋势和异常结构特征可以有效地反映边坡岩体内节理发育带、岩溶以及场区具控制作用的溶蚀断裂带的发育深度及影响范围,评价边坡岩体完整性的垂向分带和空间分区特征,为边坡工程建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欧洋  高文利  李洋  王宇航 《地球物理学报》2019,62(10):3843-3853

为了避免使用不合理初始辐射场强和方向性因子带来的误差,研究了估计辐射参数的井间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表明,天线长度与波长的比值、钻孔充填情况、钻孔周围介质的物性均会影响偶极天线的初始辐射场强或方向性因子;为此结合已知的分层资料,将它们设为未知参数,并设定初始辐射场强与发射点位置相关,方向性因子随射线角度而变化;采用正则化反演方法,由钻孔资料建立了模型方差目标函数,使得反演结果与钻遇的地质特征保持一致.通过理论模型试验和实例应用分析表明,相对于传统射线层析成像方法,估计辐射参数的正则化层析成像技术有助于提高反演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磁波CT技术进行岩溶区透视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井间电磁波CT技术可以对地下岩溶、破碎带等问题进行精细探查。本文通过构建岩溶区域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岩溶区进行电磁波CT透视模拟,讨论电磁波在岩溶发育区的衰减及响应特征。结合杭州某地实施孔间电磁波透视成像,对岩溶发育区进行解释,并与钻孔实际揭露地质资料相对比,结果表明电磁波CT对探测岩溶发育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溶洞、裂隙发育是桩基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安全隐患之一,因此,溶洞勘察在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溶洞勘察方法以电阻率法为主,但是受限于该法的勘探深度,同时其勘探结果也不能确定溶洞的边界,钻探也只是在极小的范围确定岩层的溶蚀状况。电磁波层析成像(简称电磁波CT)是一种发展中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它以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特性不同作为勘探理论基础。本文以电磁波CT技术在某特大桥桥基岩溶勘察的结果,结合井中录像以及钻孔资料来证明该技术在溶洞勘察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超长电磁波法的工作原理、解释原理、应用效果分析等方面介绍了超长电磁波法在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应用。认为.超长电磁波法在确定新生界覆盖层厚度、隐伏断裂的位置等方面可解释度高。超长电磁波法工作效率高.勘探费用低.在隐伏断裂探测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岩溶水电站坝基受岩体中发育的溶洞、溶蚀裂隙带及构造破碎带等岩体缺陷的控制,容易产生塌陷、渗漏,导致电站工程变形、失稳。岩溶发育与碳酸盐岩的岩体结构改变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对水电站坝基岩体缺陷的准确诊断意义重大。本文利用孔间电磁波透视及CT成像技术,对地下隐伏碳酸盐岩岩体结构的非均匀性,溶蚀裂隙带分界面,裂隙结构体、裂隙充填物性质及几何空间形态等进行了数字描述和刻画。并结合广西某水电站坝基碳酸盐岩岩体结构的自然特性,岩体结构变化特征的实测数据,进一步分析在工程作用下应力分布状态,岩体变形破坏规律,预测和判定坝基渗漏和稳定性,进而合理制定有效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data has many facets of which fast approximate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 is an intriguing one. A new variant of the Born approximation – the Adaptive Born approximation – is presented and exemplified through 1D and 2D imaging techniques for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data. The Adaptive Born approximation is generally applicable in approximate inversion schemes for inductive electromagnetic data as a one-pass imaging algorithm. Though it is as simple to use as the ordinary Born approximation, it offers a more accurate inverse mapping.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an attempt will be made to give an overview of fundamental concepts in electromagnetic subsurface imaging relevant for approximate inverse mappings and to outline major trends in present day modeling and inversion of electromagnetic data. This is of course an impossible task – certainly for this author – and much important work will not be mentioned in the limited space of the following. My apologies to the people who are not mentioned and whose research is not given credit here though it should have been. Naturally, my choice of references reflects the schools and circles I have been subjected to, but I hope that the list of references to developments 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will point to papers of importance and thereby to other references for the interested reader.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对辉县市常村镇尖圪头水库溶洞进行了探测。水库库底内的破碎、裂缝以及溶洞等隐患部位有清晰的反映。水库库底的隐患探测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是水库安全的保障,而且关系到局部地区安全的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