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衡南杨林坳钨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对该矿区进行深入的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过程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认为,该矿床属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钨矿床,并根据矿床成因建立了相应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郑平  黄满湘 《华北地质》2011,34(3):198-202
笔者在查明杨林坳白钨矿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控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矿化富集与构造的关系,矿体主要分布于F24断层上盘,矿化富集在杨林坳组砂岩和板溪群板岩的不整合面附近。矿体的空间分布与矿化富集规律明显受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3.
地电提取法是一种寻找隐伏矿床的有效方法,在国内很多矿床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但对该方法具体野外工作条件的合理搭配尚无统一的规范.文章结合湖南省宜章县大根垄钨矿区、湖南省衡南县刘湾杨林坳钨矿区和广西大瑶山西侧北段盘龙铅锌矿区开展了地电化学勘查方法技术条件研究及找矿示范工作,对地电提取的野外工作条件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比较不同因素的影响条件,从而优选出一套最佳的工作条件,供今后开展地电提取找矿工作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张理刚 《矿床地质》1985,4(1):54-63
黎彤等曾对莲花山钨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和原生分带等问题做过详细研究,并命名为硫化物型黑钨矿-白钨矿矿床。近年来,莫柱荪等(1978、1981)提出该矿床为斑岩型钨矿床。本文试从该矿床的氧、氢、硫、碳和铅同位素资料来探讨其成矿、成矿物质和水的来源、水—岩交换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莲花山斑岩钨矿床蚀变作用的地质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花山斑岩钨矿床是一种新类型钨矿床,研究其蚀变作用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于认识矿床成因,对华南地区内生钨矿床的找矿、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曾报导过莲花山斑岩钨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现将该矿床的蚀变作用及其分带特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黑钨矿在风化作用下,矿物中的Fe~(2+)、Mn~(2+)易氧化变价,Ca~(2+)溶解,钨的络阴离子被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吸附,形成次生钨矿物,在矿床氧化带富集形成“钨帽”,是找原生钨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湖南道县大坳岩体型钨锡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坳岩体型钨锡矿床赋存于金鸡岭复式花岗岩体内。通过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阐述,运用Pb、S、H、O同位素测试成果,探讨了矿床成因,初步总结了矿床成因模式。认为该矿床是与区内多期次构造活动和岩浆脉动侵位、演化有关。矿床形成温度为260~340℃,成矿热液盐度为0.88%~11.22%,成矿压力为862×105Pa,成矿深度为2~3km。矿床属中—高温交代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8.
张忠伟 《广西地质》2009,(11):24-26
文章介绍了东南亚巨型锡矿带的地质特征和典型矿床。该矿带普遍锡钨共生或伴生,原生锡矿的勘查、开发、研究程度一般比较低,因此为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合作勘查开发锡矿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9.
谭运金 《地球化学》1983,(2):121-132
莲花山钨矿床是一种新类型的钨矿床。前人对矿床地质及成因进行过研究。1979—1981年,作者在涂光炽教授指导下,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开展了研究,本文是这一工作的总结。 一、矿床地质简介 根据前人成果及作者的观察,莲花山钨矿床的主要地质特点可以归纳为:  相似文献   

10.
湖南川口杨林坳钨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坳钨矿是以白钨矿为主的岩浆期后高一中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白钨矿主要产于上古生界泥盆系杨林坳组砂岩和板溪群板岩中,受断裂构造和不整合面控制明显,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文章在分析控矿因素的基础上,对成矿规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下一步找矿预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找矿勘探工作的日益发展,寻找隐伏矿床已成为地质工作中的一项迫切任务和主要课题.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以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破除迷信,勇于实践,在寻找黑钨隐伏矿床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找到了一批有价值的隐伏矿床,开辟了找矿勘探的新领域.本文是根据我们实践工作中的认识,对赣、粤一带已发现的主要黑钨隐伏矿床作一初步归纳,供作参考.一、黑钨隐伏矿床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2.
湘西钨锑砷金矿床毒砂含金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根据对湖南西部钨锑砷金矿床中金的主要富集者之一——毒砂含金性的研究,并参考有关资料,着重探讨了金赋存的地质特征。矿床主要地质特征在湘西金、锑、锑—金、钨—锑—金、锑—砷—金等矿床组合中,共生的硫砷化物毒砂都有相当程度的含金性。这类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是: 1.成矿受地层层位和岩性控制本区钨锑  相似文献   

13.
广西博白县松旺钨锡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旺钨锡钼矿区位于下水—东桃铅锌钨锡钼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的西南段,通过对松旺钨锡钼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认为具备形成中-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对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吉山钨矿床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吉山钨矿是一个开采六十余年的老矿山,素以埋藏量丰富、采选规模大而著称.目前矿山已开掘数十万米坑道和数百万立方米的采空区,对矿床进行了充分的揭露,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地质资料.矿山、地质、科研、教学等部门协作对矿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矿床地质的新认识、新发现,特别是大吉山钨矿床多元共生模式和成岩成矿序列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兴趣与关注. 本文试图对大吉山钨矿床主要成矿规律作一简略介绍,并对矿区周边和深部找矿探矿方向进  相似文献   

15.
红岭钨矿是个脉钨矿床.我们937队在补充勘探期间,在石英脉型钨矿床的深部发现了含矿的白云母花岗岩体.在岩体突起部位的白云母花岗岩内接触带钨、铝、铋矿化强烈,其中钨已达工业要求.这种矿床类型的发现,对钨矿的成矿理论研究及找矿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矿区地质矿区位于粤北大东山-贵东-九连山构  相似文献   

16.
栗木矿田花岗岩型锡矿床成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栗木锡矿,在矿床类型上可谓别具一格。除了热液脉状和云英岩型外,主要为花岗岩型原生锡矿床。花岗岩型锡矿床系指矿石矿物锡石呈浸染状产于花岗岩中,其Sn含量达到工业要求而构成的矿床。矿体中除锡外,常伴生其他有用组分,如钽铌钨等。本文着重介绍花岗岩型锡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因以及成矿机制,为区域综合普查找矿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粤东地区是广东省主要的区域化探Sn、Pb、Zn、Ag等元素异常分布区,亦是广东省重要的锡矿床(点)分布区。田东-乌横田矿处于潮州厚婆坳-田东锡、钨(银、多金属)矿田的西北部,与南部的粤东Sn储量最大的厚婆坳锡、银多金属矿床相距约12km。田东-乌横田地区l:5万地质、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发现在面积大、含量高的Sn、Pb、Zn、Ag异常内除锡矿化明显外,(银)铅、锌矿化亦非常普遍、强烈;对比分析田东-乌横田矿与厚婆坳矿床的地质、矿化特征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认为田东-乌横田地区锡、银多金属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多年实际工作的总结,旨在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划分钨矿床的工业类型,总结其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文中引用了湖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二○六队及瑶岗仙矿的一些资料,在此一并致谢。一、钨矿床的工业类型湘南地区位于南岭东西向成矿构造带中段之北缘。区内地层自元古界至第四系基本齐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特别是燕山期花岗岩广泛出露。在这特定的地质环境下,提供了钨富集成矿的有利地质条件,使本区成为我国钨矿床重要产地之一。我们根据本区钨矿床的成因、矿体形态、围岩、矿石矿物组合和矿床的工业意义,将本区钨矿床分为五种工业类型(表1)。  相似文献   

19.
广西珊瑚钨锡矿田的原生分带及矿化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深部、边部生产勘探及开采工作,对珊瑚钨锡矿田的原生分带及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珊瑚钨锡矿田产出有钨锡石英脉、钨锑萤石石英脉和含钨石英角砾脉3种矿化类型,这3类矿化在水平上以长营岭隐伏花岗岩为中心,从东向西形成了单侧分带;钨锡石英脉矿床在垂向上呈"五层楼"形态分带模式;原生矿物组合分带呈亲氧和挥发性元素在上,亲硫元素在下的"逆向"分带,即上部富锡,中部富钨,下部Cu、Zn、Ag增加的规律;矿化富集同围岩的岩性、矿脉脉辐、矿脉产状形态等多种因素有关,造成了矿化分布极不均匀。根据矿床的原生分带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推测在矿床的深部仍然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中生代浒坑钨矿床含钨石英脉Rb-Sr年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珺  毛景文  王登红  叶会寿  章伟 《矿物学报》2007,27(Z1):282-284
浒坑石英脉型钨矿床位于江西省中西部安福县武功山区,包括西家垅区段、新生坳区段、浒坑大脉区段三个区段.自1953年开采至今,矿石平均品位为WO3 1.46%,已探明保有金属量6.82万吨(秦建云等,2005),是一大型钨矿床.但该矿床的科研程度很低,仅在1966年矿床勘探的同时开展过,提交了<浒坑脉状钨矿床盲矿脉赋存特征>报告,探讨了矿床与断裂、花岗岩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控矿因素.刘志萍等(2004)通过分析矿区矿脉产状、形态、规模及其与构造、岩体的关系,总结出该区矿脉具有东疏西密和南繁北简的赋存规律.本次研究中,笔者测定了浒坑钨矿床大脉区段含黑钨矿石英脉的流体包裹体Rb-Sr年龄为149 Ma±3 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