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金属矿山的开发状况,有针对性地对金属矿山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恢复治理,以ZY-3等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为信息源,对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多金属矿集区金属矿的开采状况及引发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广泛收集矿区地质矿产资料、地形资料和遥感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露天开采、地下开采、联合开采等不同开采方式的金属矿的影像特征和实地调查验证,建立了金属矿开发占地的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 根据各类矿山地物的影像特征和解译标志,对研究区金属矿山开采情况和环境状况进行目视解译和人机交互解译,获取了研究区内各时相的矿山开发状况和环境状况信息; 利用ArcGIS平台中空间分析模块功能对各类开发占地的面积进行了统计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对研究区的金属矿开采状况及其诱发的地质灾害、植被破坏、污染水体和固体废弃物等矿山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指明研究区矿山环境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为矿山环境监测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思发  李亮  赵伟立 《贵州地质》2021,38(3):344-350
基于多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数据特征,结合外业调查建立了广西矿山开发占地、矿山开发状态以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主要矿山地物的解译标志,并根据建立的解译标志,通过区域地质、矿业权数据与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实现对研究区的矿山开发占损土地以及矿山恢复治理现状的调查工作,其成果为国家绿色发展指数统计、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基本查明冀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占损土地、恢复治理和矿山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利用国产高分遥感卫星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辅以野外调查和走访,对该区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山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在广泛收集基础地质资料和遥感资料基础上,结合野外验证建立了该区矿山开发占地的解译标志; 利用ArcGIS平台对矿山占损土地进行了统计与变化分析; 对区内采矿引起的植被破坏、水体污染和采空沉陷等系列矿山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 ①区内2016年度矿山占损土地总面积为49 755.47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6%,且有逐年扩大趋势; ②相较开发占损土地状况,区内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程度低,治理进程滞后,2016年治理率仅为4.7%; ③区内206个金属矿开采点距离重要水源较近,对水体安全构成威胁; ④采矿引起的采空沉陷面积较大,影响周边村庄和生态环境稳定性,直接影响区域总面积达24 351 hm2; ⑤国产高分遥感卫星数据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快速、经济等特点,在矿山开发占地和矿山环境调查研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GeoEye-1的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与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琴 《安徽地质》2012,(4):297-301
以马鞍山矿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高分辨率Geoeye-1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影像的几何纠正、正射校正、融合等预处理,以Mapgis为数据平台,利用采矿权与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对开采面、矿山占地、尾矿库、矿山建筑、废弃采坑、矿山道路等信息进行解译,结合实地调查,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矿山环境调查与监测工作。结果表明,Geoeye-1数据能够满足1:1万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与监测,能够准确、客观、实时的监测矿山的越界开采、无证开采、擅自改变开采方式等多种违规类型及矿山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为政府整顿矿山开发秩序、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矿山遥感监测是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门管理矿产资源开发、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的一项重要的矿情调查工作。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区是我国铬铁矿的主要产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铬铁矿石的开采力度和强度在逐年增大。为了更好地促进矿产经济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选用WorldView-2遥感数据,首次深入分析了罗布莎矿山开发过程中不同地物遥感影像特征,建立了各类矿山地物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解译标志,通过遥感解译与野外查证工作,基本查明了研究区矿山开发状况和矿山地质生态环境现状,并对矿区开发现状与矿山环境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基于遥感矿山监测,给出了合理的矿山环境恢复建议。结果表明:WorldView-2作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高,包含全色和8个多光谱波段,信息量丰富,解译精度高,在矿山遥感监测乃至更广范围的动态监测中应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稀土矿床开采导致矿产资源极大损失,并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本文选取韶关新丰、清远英德交界区域为研究区,采用2010年到2012年3期不同来源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提取各年度的稀土开采状况、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情况,并进行野外实地验证。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稀土开采图斑较多,但均已停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为严重,且大多未进行有效治理。研究发现,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遥感调查手段,既能利用不同时相数据的时效性优势,又能发挥不同分辨率数据识别各类矿山地物和地质环境要素的能力,有效监测稀土矿区的整体状况和变化情况,为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进行矿政管理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GEOEYE-1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研究区地理、地质等特征,总结了矿山开采信息提取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分析了矿业开发与地质背景的关系以及矿业开发过程中地物的相关性,建立了各类典型矿山地物遥感解译标志;通过利用总结的矿山开采遥感信息提取技术方法和建立的各类地物解译标志,快速提取了研究区的矿山分布和开采信息,较全面准确掌握了区内矿山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8.
倪斌 《地质与勘探》2021,57(3):593-602
以2008年和2017年获取的广西贺州市里松-贺县地区的SPOT-5数据和国产GF-2卫星影像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通过对影像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影像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的矿山遥感解译标志,辅以野外验证,利用Arc GIS平台动态监测与分析了研究区矿山开发占地情况和矿山地质环境等问题,厘清了里松-贺县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研究区内2017年矿山开发占地总计1775.03 hm~2,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1.26%。其中,矿山开采面占地达992.38 hm~2,为矿山开发占地的55.91%。对比2008年和2017年的2期数据解译成果,得出2017年的矿山开发占损土地面积比2008年增长51.10%。(2)研究区的矿山开采引发了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共计121处,面积达133.48 hm~2、开采面占用的土地植被破坏严重、矿山开采也引发了水土和粉尘污染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
付榕榕  况忠 《贵州地质》2023,40(2):165-172
为摸清兴仁地区因采矿和矿产品冶炼造成土地占损现状及矿山恢复治理情况,本文以历史影像为基础,辅以矿业权、矿产品冶炼用地等数据,根据影像纹理、色调等特征和相关资料多方位出发,建立了开发占地(采场、中转场地、固体废弃物、矿山建筑)、恢复治理和渗流液体的遥感解译标志,提取研究了因采矿和矿产品冶炼造成的土地占损信息,为矿山遥感监测、矿产品冶炼企业监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等工作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李思发  李亮  安全 《贵州地质》2022,39(1):87-92
基于GF2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数据特征和固体废弃物(尾矿库、废石堆)、矿山建筑、中转场、地下开采硐口、塌陷坑、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矿山遥感监测的主要地物目标特征,系统地建立了研究区主要矿山地物的遥感解译标志.通过对研究区的矿山路网和管网分析,确定研究区矿山总体分布情况,结合建立的矿山地物解译标志,对各区块内部图斑细化解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芳  徐友宁  乔冈  刘瑞平 《中国地质》2010,37(5):1520-1529
为了了解中国不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布特征,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提供基础资料。笔者依据近几年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资料,首次对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区进行了系统划分和地质环境条件分析,通过研究不同地质环境区开发的主要矿产资源类型、开发强度、不同类型矿产开采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布、危害、需要防治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矿山开发产生的土地占用与破坏、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中国中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重于西部地区,煤矿山问题重于金属矿山、金属矿山问题重于非金属矿山。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福建蛟洋矿山多期卫星影像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建立稀土矿山地物解译标志,提取研究区稀土矿开采现况。结合两期影像,运用"最大似然分类法"提取信息分析,进行动态变化监测。研究表明,卫星遥感影像能满足稀土矿山开采动态监测,对我国南方地区稀土矿山动态监测应用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某钼矿为例,研究金属矿山地下和露天开采后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探讨恢复矿山环境的治理措施,以指导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14.
傅涛  易邦进  刘登创 《云南地质》2014,(1):117-122,129
本文论述了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技术方法与路线,对云南安宁县街磷矿区因矿山开采产生的矿区生态环境恶化、岩溶石漠化、水资源污染、地表植被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遥感影像特征进行分类.快速、准确、经济地摸清研究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矿山生态恢复与治理等提供详实资料.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市后峡地区地处南山风景区,该区矿山环境问题突出且未进行综合评价。据多期遥感数据对乌鲁木齐市后峡地区2012—2016年矿山环境要素进行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在各年度矿山环境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斜率估计方法进行矿山环境变化趋势分析,结论如下:研究区矿山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矿山开发占地增幅最大的为固体废弃物;采空区塌陷等地质灾害长期未治理,侵占草场、破坏地表景观等环境问题突出;矿山地质环境变差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沟南侧及布尔克特萨依中北部;部分关停或废弃矿山未经环境恢复治理,仅依赖周边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16.
以陕西神府煤炭资源开采密集区为试验区,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特征(色调或色彩,既波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形状、大小、阴影、纹理、图形、位置和布局),分析了矿山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地物信息识别方法,据此建立了煤炭资源开发状况遥感判定标志.根据制定的煤炭资源开发状况判读标志,在试验区解译煤矿46处,其中露天矿山18处,硐采矿山28处,并对全部解译煤矿进行了野外实地验证.经统计,全部46处露天和硐采煤矿的开采位置及开采状态判断准确率较高.近年来由于资源整合,多家企业硐口的开采位置和开采状态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该煤炭信息判读标准体系的建立对煤矿生产状况调查及维护矿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IKONOS数据的赣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非法开采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稀土价值的不断攀升,稀土资源乱采滥挖现象日益严重,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稀土矿山非法开采监测成为相关政府部门管理的重中之重,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思路。本文选取赣南寻乌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为研究区,运用IKONOS遥感数据结合矿权资料建立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山非法开采解译标志,结合地质岩体资料分析了稀土矿山开采重点监测区域。研究表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矿山非法开采快速、准确、动态监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矿山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方法,开展广东曲江大宝山多金属矿开发环境遥感动态监测,获取矿山占地情况、矿山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础数据。在矿山水体污染、矿山土壤污染、矿山固体废弃物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4个方面评价大宝山矿山地质环境。通过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策与建议,为综合整治矿区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蔚  傅涛 《云南地质》2012,(2):242-244,227
以IKONOS 1m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例,对矿业开发活动中按露天开采面、开采硐口、固体废弃物、尾矿库、中转场地、矿山建筑等进行分类研究,总结以上六类地物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的解译标志。  相似文献   

20.
遥感技术在矿山遥感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进海  彭鹏  李郑  贾丽萍 《安徽地质》2009,19(3):194-199
论述了遥感技术在开展矿山遥感动态监测中的方法,即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融合,在信息提取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对矿山开发状况和矿山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监测期间能够很好的发现违规开采的行为与引起的环境问题,很好地实现了对监测区采矿行为及其变化的动态监测。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矿山环境整治、实时矿山环境监督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