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岩心物性及测井曲线对老君庙油田古近系M层进行了储层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 包括沉积储层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分析等。结果表明,M层为快速堆积下的沉积物,分选差,杂基含量高,总 体属于相对细粒的冲积扇相沉积;主要储集空间为粒间孔,为中孔低渗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 等。沉积作用控制了储层的原始孔隙度,杂基含量高,分选较差的储层原始物性差,主要分布在扇根片流带片流砂坝和扇 中漫流带;相比而言,低杂基含量,分选相对较好的辫流带砂岩受到碳酸盐胶结物的影响大,胶结作用进一步降低了这类 储层物性,使储层整体物性表现为低渗透。杂基含量和碳酸盐胶结是导致储层为低渗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二叠系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是重要的产油层和储集层,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结合测井和录井资料,对西北缘克百断裂下盘二叠系砂砾岩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该区砂砾岩既有水上冲积扇沉积环境沉积的,也有水下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形成的。前者主要为棕褐色、泥质杂基含量高、分选和磨圆差,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后者经过了稳定水流的淘洗,杂基含量少,钙质或沸石类胶结发育,分选性和磨圆度也较高,其物性条件也明显较好。并据此建立了研究区冲积扇与扇三角洲有机结合的沉积模式,该模式突出了湖岸线的重要性,同时模糊冲积扇与扇三角洲之间的界限。并对冲积扇与扇三角洲各亚相的岩性特征、沉积结构和沉积序列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该区寻找二叠系优质储层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的储集岩-三叠系延长组长 6- 8段砂岩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岩,具有粒径细、成分成熟度低、磨圆度较差、分选性较好的特点。运用薄片鉴定、粘土矿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物性分析等资料,研究了延长组长 6- 8段的成岩作用特征,分析了它们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状况,确定了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阶段,指出西峰油田优质储层的发育取决于储集砂岩中粘土膜形成作用、烃类侵位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4.
从储层的微观特征入手,通过各种实验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塔北隆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中的碳酸盐岩碎屑有五大特征,明显区别于胶结物:粒度粗,一般比其周围的原生孔隙大,磨圆好(个别有晚期压溶现象),轮廓清晰;在砂岩中分布相对均匀,非斑块状;碎屑中存在古生物的化石且多为粉细晶;胶结物(铁方解石、铁白云石)多附着在碎屑边缘呈加大边出现,染色有明显变化;灰岩、云岩碎屑在阴极射线下发桔黄色光。碳酸盐岩碎屑的分布具有近源粒度粗、含量低、分选差、磨圆差、均质差;远源粒度细、含量高、分选好、磨圆好、均质好;浅埋粒形好、深埋压溶强的特征。物源区发育的古老碳酸盐岩地层,干旱、炎热、近咸化的古气候、古水体环境,近源快速堆积的古地理环境是碳酸盐岩碎屑的主要成因。碳酸盐岩碎屑的识别和量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其减孔效应明显低于胶结物,可有效解释高含量碳酸盐高物性砂岩成因,其分布是界定沉积物源区的有效证据。  相似文献   

5.
笔者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压汞和物性等资料,对富—黄地区延长组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多角度分析影响富—黄地区储层物性的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沉积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填隙物为杂基和胶结物,杂基含量偏少,以水云母为主;胶结物含量偏高,其中方解石含量最高,硬石膏含量最低;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喉道偏细,表现为微细吼道和微吼道;储层物性较差,为低孔、低渗-超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研究区沉积微相中分流河道物性最好,河口坝、席状砂其次,浊积扇最差。综合研究认为,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富—黄地区延长组储层形成特低孔渗储层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袁晓蔷  姚光庆  姜平  陆江 《地球科学》2017,42(11):2040-2054
乌石凹陷是北部湾盆地继涠西南凹陷之后又一极具潜力的产能接替区,探讨其物源供给对掌握砂体展布规律及源-汇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震资料、新钻井资料、岩心、测试分析等,试图从地震反射特征、岩矿特征、重矿物组合特征、水动力特征等方面探讨乌石凹陷无露头、无源-汇组分对比条件下沉积源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乌石凹陷东洼流沙港组不同构造部位岩石组分存在明显差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中源自企西隆起的北部WS17-2和中部WS16-1井区长石含量相对高,结构成熟度中等-差,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源自流沙凸起的南部WS22-7和WS22-9井区岩屑含量高,结构成熟度差-中等,以岩屑砂岩为主;(2)北部和中部井区电气石、赤褐铁矿含量高、石榴子石含量低,南部井区赤褐铁矿、石榴石、锆石含量高,电气石含量低,反映该区域受到不同性质母岩碎屑影响;(3)水动力特征方面,北部井区与南部井区具有相似的最大碎屑粒径(-2~-1Φ)和最大悬浮粒径(2~3Φ),跳跃组分低含量呈低斜度,显示近源杂乱沉积特征;中部WS16-1井区最大碎屑粒径0~1Φ,最大悬浮粒径3.6~4.0Φ,跳跃组分呈高含量高斜度,显示较好分选的远离物源沉积特征;(4)研究区砂岩分选磨圆差,塑性岩屑颗粒与基质含量较高,体现了小型凹陷的沉积充填特征.乌石凹陷流沙港组物源是小型裂陷盆地近源快速供给的典型代表,储层抗机械压实强度低,储层物性主要受机械压实与粘土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尼日尔Termit盆地上白垩统储层岩石学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尼日尔Termit盆地17口井218个井壁取芯样品开展普通薄片、阴极发光、X衍射、扫描电镜及重矿物分析,研究上白垩统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并探讨其控制因素。实验分析结果表明,Termit盆地上白垩统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高,以石英为主,含量达86%以上,钾长石、方解石及斜长石等含少量,占比约5%,这种岩石类型对原生孔隙的保存比较有利;填隙物主要为粘土杂基,含量为7%左右,矿物成分以高岭石为主,利于对晶间孔的保留;岩石中发育硅质、方解石和铁质等胶结类型,胶结物的含量占比较小,对储层的破坏作用不大;重矿物类型为磁铁矿、赤铁矿、锆石、磷灰石,推测物源区的母岩类型主要为花岗岩;以细粒结构和少量的不等粒结构为主,分选中等-差,磨圆度一般为次棱角-次圆状,磨圆差。与国内石英砂岩沉积于高能的滨浅海环境不同,研究区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高,但分选程度和磨圆度较低,一方面反映了物源区母岩富含石英,同时也反映了这种石英砂岩沉积于近源的河流-三角洲环境。影响研究区上白垩统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是岩石类型及成岩作用,由于储层的岩石类型为石英砂岩,压实作用对储层的破坏作用较一般岩石类型偏小。砂岩埋深小于2500m时,主要发育原生孔隙,面孔率大于15%。溶蚀作用对本区储层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常见的为长石的溶蚀,溶蚀作用形成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还会扩大原生孔隙形成混合孔,改善了砂岩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8.
张店油田核桃园纽核二段储层主要属于金华-张店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样品物性分析研究表明:该储层属中低孔、低渗储层。其物性主要受地层水特征、岩石相类型、成因砂体和沉积相带,如颗粒粒度,分选及杂基含量等因素控制。地层水中Ca2+、HCO3-离子增加表明碳酸盐岩溶解形成次生孔隙带,核二段储层河口砂坝物性好于分流河道砂体,以块状含砾砂岩相物性最好,其次为板状和小型槽状交错层理砂岩相,砂纹层理粉砂岩相物性较差。颗粒粒度越大、分选越接近1、碳酸盐含量越少越有利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9.
叶素娟  李嵘  张庄 《沉积学报》2014,32(5):930-940
作为川西坳陷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物源区及物源方向的研究是明确沉积体系、砂体及储层空间展布的基础。由于缺乏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对于川西坳陷中段蓬莱镇组物源方向及沉积体系展布的研究,长期以来存在较大争议。根据碎屑组分、重矿物、微量元素以及古地貌分析结果,对研究区蓬莱镇物源及沉积体系进行了重新认识。结果表明,川西坳陷中段蓬莱镇组存在龙门山中段、北段、米仓山多个物源区。其中,研究区西部物源主要来自龙门山中段,发育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的近源、短轴三角洲沉积体系,砂岩分选差、粒度相对较粗、矿物成分成熟度相对较低,储层不发育;研究区中东部沉积物则主要来自龙门山北段以及米仓山,发育北东-南西向展布的远源、长轴三角洲沉积体系,砂岩分选好、粒度相对较细、长石含量及矿物成分成熟度较高,物性条件较好。同时,蓬莱镇组不同时期主要物源体系存在差异。自蓬一段至蓬四段,主物源方向由西、北西向北、北东方向转变,主物源区由龙门山中段向龙门山北段迁移。  相似文献   

10.
郝烃  何幼斌  王宁 《江苏地质》2019,43(1):86-96
通过岩芯和薄片观察,结合测井资料,对临南油田夏32断块沙二段下部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颗粒分选中等,磨圆较差,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中等;储层物性表现为中低孔特低—低渗的特征,且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关性较好;孔隙类型包括原生粒间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和铸模孔。综合储层特征的研究结果认为:夏32断块沙二段下部储层主要受基准面旋回、沉积、成岩以及构造作用的影响;三角洲平原的分支河道砂体物性最好,其次是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支河道,其他沉积微相储层物性较差;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破坏储层物性,溶蚀作用则可改善储层物性;此外,构造作用所产生的裂隙也有利于改善储层物性,对储层物性起到了积极的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用砂岩碎屑组分及岩屑分布特征、砂岩阴极发光特征、重矿物组合特征变化、古水流方向等物源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长6油组进行物源分析,认为变质岩、酸性岩浆岩、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为研究区主要的母岩类型,东北、西南部是研究区的主要物源方向,西北、西和南部是为次要要的物源方向。物源是影响储层的重要因素,物源的不同造成研究区砂岩类型、填隙物组成及储层物性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北塘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沉积特征及储层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北塘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储层储集物性差是造成其油藏产量偏低的主要原因。在观察岩心、分析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的基础上,利用大量岩心物性数据和其他地质资料,系统讨论了其储层特征及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地质因素。认为北塘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滑塌重力流、湖相等类型沉积相,发育北部和西部两个物源,主要含油气区塘沽、新村等地区位于两个物源的交汇区,以发育中等-差储层为主,影响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原始的沉积相带、成岩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等)、油气成藏时间、油藏异常压力以及火成岩分布等。  相似文献   

13.
构造转换带控制了古地貌和古水流方向,进而控制了沉积体系分布,对油气成藏有着重要控制作用。钻探实践表明,乌石凹陷东区流沙港组二段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是寻找优质储量的有利领域,但流二段油藏单层厚度薄、连通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因此研究优质储层成因与展布是该区油气勘探的关键。本次研究综合利用测录井、地震、岩心等资料,结合构造转换带控沉积分析,剖析流二段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侧接叠覆转换带对物源水系具良好控制作用,是砂体有利卸载富集区,控制厚层砂体展布;沉积微相类型、泥质含量与砂岩粒度是影响流二段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侧接叠覆转换带是优质储层的有利发育区,是寻找优质油藏的重要探区。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技术方法,系统分析了文安斜坡沙三段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及储集特征。研究表明,文安斜坡沙三段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杂基含量低,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占总孔隙的72.81%,储集物性较差,属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早期碳酸盐胶结→长石、岩屑溶解/石英次生加大/高岭石充填→石英溶解/碳酸盐胶结→黄铁矿胶结。在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的基础上,选取孔隙度差值作为参数,系统分析了有效储层控制因素。有效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沉积微相、粒度、分选、成岩作用以及地层压力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中碎屑颗粒越粗,分选越好,杂基含量越少,有效储层越发育;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较明显,是影响中深层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溶蚀作用主要表现为长石等硅酸盐矿物的溶蚀,平均增孔量3.42%;早期地层超压抑制压实作用,保护孔隙,是有效储层发育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准噶尔盆地玛北斜坡区17口取心井岩心描述基础上,以泥杂基含量、粒径为主界定参数,将该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扇三角洲岩石相划分为5种类型。结合沉积微相分析,据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对扇三角洲内部储层特征及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玛北斜坡区百口泉组储层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碎屑结构(粒度、泥质含量、分选、排列方式等)为储层质量差异的主控因素。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沉积微相,前缘近岸水下河道、河口坝物性最好,前缘远岸河道、平原辫状河道物性较差,平原、前缘局部发育的砂质碎屑流物性最差。相同微相中泥杂基含量高低与物性好坏相关。岩石相的划分解决了传统微相划分不能区别其中优劣储层问题。相同微相中贫泥岩石相、含泥岩石相、富泥岩石相物性依次变差,贫泥砂岩相与贫泥砂砾岩相物性相当,含泥岩石相中含泥砂岩相物性明显好于含泥砂砾岩相。  相似文献   

16.
通过岩石成分、矿物组分、重矿物组合特征将南堡凹陷物源体系在平面上划分为5个:西南部物源体系、正南部物源体系、西北部物源体系、东北部物源体系、东部物源体系。不同物源体系孔隙度与渗透率分布规律的对比表明,储层物性最好的是来自西南部物源体系的储层,以中高孔中高渗为主,平均孔隙度为19.26%,平均渗透率为205.75×10-3μm2,其次是来自正南部物源体系的储层,以中低孔中高渗为主,平均孔隙度为13.59%,平均渗透率为123.44×10-3μm2。根据薄片观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特征,分析出研究区储层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并将南堡凹陷成岩体系分为6类,其中正南部物源体系下的沙一段与西南部物源体系下的东三段到沙三段成岩体系物性最好;成岩体系的形成与物源有关,分选好、杂基含量少的物源体系抗压能力强,压实作用相对较弱,有利于孔隙保存,并使溶蚀作用增强,物性得以改善,成岩后期也能形成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昆北构造带发现以古近系路乐河组陆源碎屑岩为储层的油田.根据昆北油田切16区探井岩心观察、测录井资料分析,结合岩石铸体薄片观测、电子扫描显微镜镜下分析等结果,初步确定了昆北油田切16区路乐河组主要发育两期辫状三角洲体系;路乐河组储层岩石类型分布相对稳定,成分成熟度较低,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岩屑成份以花岗岩为主,骨架偏刚性,储层中杂基含量相对较高、胶结物含量较低;储集层孔隙较发育且分布相对较均匀,孔隙连通性较好,孔隙类型主要以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分布,成岩作用以及杂基含量共同控制,压实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通过结合主力油层段测井响应特征及层控地震振幅属性分析,认为昆北油田切16区、切15井与切169井的东部以及切20井的西南部的构造相对较高部位为今后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正宁地区主要储集岩——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砂岩,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岩,具有粒径细、成分成熟度低、磨圆度较差、分选性差的特点。运用铸体薄片、X衍射、电镜扫描、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及物性分析等资料,研究了延长组长6、长8段的成岩作用特征,分析了它们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状况,确定了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阶段.成岩阶段普遍达到晚成岩A期;成岩作用对本区砂岩储层孔隙演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成岩早期浅埋藏阶段的机械压实作用和成岩晚期的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胶结作用是储层孔隙度降低和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环玛湖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物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百口泉组重矿物特征研究、古流向分析、砾石成分特征研究及地层含砂率特征研究,讨论了环玛湖地区百口泉组沉积时期的物源方面和母岩性质。采用重矿物Q型聚类分析,结合重矿物ZTR等值线图以及地层倾角测井古流向分析,指出环玛湖地区百口泉组存在3大物源体系,分别为北部夏子街物源、西部黄羊泉物源以及东部夏盐物源;通过砾岩成分以及重矿物组合类型研究,认为北部物源和西部物源成分存在差异:北部夏子街物源及夏盐物源成分以凝灰岩和中酸性火山喷出岩为主;西部黄羊泉物源成分以凝灰岩、沉积岩和花岗岩为主。西部物源中花岗岩岩屑含量较高,致使储层刚性颗粒含量高、抗压实能力强,这是西部扇体储层物性普遍优于北部扇体储层物性的原因之一。各物源方向及物源体系与扇三角洲的推进方向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利用多种方法结合来划分环玛湖地区百口泉组沉积时期物源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观察和扫描电镜研究,并结合X射线衍射与压汞分析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长6段、长8段的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延长组长6段、长8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储层颗粒分选中等-较好,磨圆度为次棱角状-次圆状,其中以次圆状居多,接触式胶结。孔隙类型主要有残余粒间孔隙、填隙物内微孔隙、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微裂隙等。总体上富县地区延长组储层由于受岩性、成岩等作用影响表现出低孔低渗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