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阐述了跨海高程传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了跨海高程传递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跨距约10.5km的高程传递试验表明:基于三角高程的高程传递方法在跨距10km左右能够达到三等水准精度,严格的同步对向观测能够有效消除大气折光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跨海高程传递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几种高程传递的实用方法,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初步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对于10km内的高程传递,几种方法均满足三等水准的精度要求,对于更远距离的跨海高程传递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方明  武威 《海洋测绘》2012,32(5):53-55
对跨河水准测量和跨海高程传递三角高程测量的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进行了比较.简单介绍了4处跨海高程传递测区的概况,并提出一种针对“光段差互差”的评估方法.对4处跨海点三角高程实测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和平差计算,结果表明:除实验区外,跨海三角高程测量的偶然中误差可以达到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数据质量分析结果表明,满足二等水准限差的外业观测数据的有效率为50%左右;满足三等水准限差的数据有效率为90%左右.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短期同步验潮法在跨海高程传递测量中的基本原理与应用,通过试验介绍了短期同步验潮法传递高程的实施流程与数据处理。根据短期同步验潮法在山东省刘公岛跨海高程传递测量中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短距离跨海时,短期同步验潮法能达到三等以上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远离岸线的中距离(30~50 km)海域缺少测绘基础资料,高程传递尚未形成相应的作业体系。为满足海上工程建设的精度要求,采用同步验潮平均海面传递法、GNSS/水准传递法以及DTU18全球平均海面模型传递法,在山东省半封闭海域与开阔海域进行了中距离海上高程传递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5天同步验潮平均海面传递法与GNSS/水准法的精度相当(厘米级),与DTU18全球平均海面模型传递法进行直接传递的差异在15 cm内,可为不同测绘基础条件下海上风电高程基准传递提供作业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舟山无人岛"担峙岛"和"茶山岛"缺乏高程基准这一问题,结合测区的特殊地形分布,采用GNSS水准拟合法实现了这两座岛屿的跨海高程基准传递,拟合模型为2次曲面拟合。实验结果表明,GNSS水准拟合法内符合精度在±2 mm范围内,其与三角高程测量法对比的外符合精度为±4.5 mm,本次跨海高程传递质量合格、可靠。  相似文献   

7.
短期同步验潮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实施的优点,可以达到厘米级高程传递精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高程传递技术。利用国家海岛(礁)测绘工程临时验潮站水深测量数据,对相距较远的验潮站之间海水面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部分海岛同步验潮水深、水深差以及水深差与均值之差的变化规律和波动幅度,通过与三角高程的高差结果比较,外符合核精可达到5cm,对于利用短期同步验潮实现高程传递的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综合利用水准测量和卫星定位测量,给出了基于三角高程测量的高精度远距离海岛礁高程基准的统一方法和实施方案.利用我国沿海12处海岛的跨海高程基准统一方法、测量方案、技术手段、数据处理要求和实测数据,对远距离海岛礁高程基准统一的经验做法、成果精度和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此方案给出了一些跨海三角高程需要注意和值得借鉴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对黄岛试验区实测数据进行最小二乘平差和抗差估计解算,结果表明,对于10km以内的跨海距离,基于三角高程测量的跨海正常高程传递精度为2mm/km,达到二等水准的要求.基于三角高程测量的跨海正常高差与直接观测的水准高差和EGM08模型的计算高差互差均小于3mm/km,与天文重力水准计算的高差互差为5mm/km.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利用水准测量和卫星定位测量,给出了基于三角高程测量的高精度远距离海岛礁高程基准的统一方法和实施方案。利用我国沿海12处海岛的跨海高程基准统一方法、测量方案、技术手段、数据处理要求和实测数据,对远距离海岛礁高程基准统一的经验做法、成果精度和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此方案给出了一些跨海三角高程需要注意和值得借鉴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在沿岸及海岛(礁)测量区域,利用TEQC软件,对几种常用测量型接收机采集的控制测量数据进行质量分析。通过从观测时间长度、卫星信号的信噪比、观测卫星总数、多路径效应、数据可利用率和周跳值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选取了多路径效应值较大的观测数据进行了PPP解算,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为今后的海洋控制测量作业提供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工作流技术在地质工作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阐述了工作流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流模型的建立过程,突出体现了当工作流技术应用于地质工作项目管理时的方便、快捷,代表了当前项目管理系统的一个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它通过对工作流的流程定义和运行期控制来解决项目管理中两方面的问题:项目业务流程的多样化的需求和解决项目管理流程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准确地评定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海洋浮标测得瞬时海面高程的动态不确定度,根据GNSS海洋浮标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针对具体测量过程的瞬时海面高程动态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将浮标动态测量过程分解为静态测量过程的集合,采用GUM(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方法建立了测量模型,详细分析和计算了静态测量过程中瞬时海面高程的不确定度分量:GNSS高程不确定度、GNSS天线高程改正不确定度和高程异常不确定度,最后合成瞬时海面高程的动态标准不确定度和动态扩展不确定度。使用该方法对近海GNSS浮标测量结果进行了动态不确定度评定,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也为评价GNSS浮标测量结果质量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4.
GPS RTK技术在滩涂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黄河口大面积滩涂测量中,采用了GPS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体现出定位精度高、完成数据采集快、外界因素影响小的特点,成为测量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控制点精度检核、碎部测量精度比对结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洋测绘中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需要将大地高转换到水准高的问题,介绍了二次曲面拟合与BP神经网络两种高程异常拟合模型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采用宁波舟山区域数据利用MATLAB,实现了BP神经网络与二次曲面高程拟合两种高程拟合模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传统潮位解析方法与两种模型进行分别进行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的在海洋测绘中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GPS测高技术在无验潮水深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应用双频GPS动态后处理高精度定位技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GPS无验潮海洋深度测量作业模式,通过海上试验与传统作业模式作了数值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作业模式不仅无需验潮,而且能够有效消除传统作业模式中船只动态吃水和涌浪等因素对测量成果的影响,显著提高水深测量成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系统分析了差分概念在无线电定位、卫星定位、平均海面和深度基准面传递、水位改正、重力场和磁场向下延拓等方面的应用模式。差分技术在卫星导航定位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在海洋测量中举一反三,还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应用领域,有效消除系统误差,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提高信息获取与处理精度或者降低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航道测量水深检测中主要依赖人工判读比对的主观随意性问题,探讨空间插值法在水深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选取地形条件各异的测点样本数据,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克里格插值法、样条函数插值法、自然邻点插值法对其插值分析。通过实验比较发现,需针对具体的地形特征选择最优空间插值法,对河床地形起伏大、水深测点密度较低的区域,空间插值误差的比对超限比例会超出规范允许的限值,故较难进行实际应用;反之,空间插值法具备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大数据量海洋调查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以通常的普通文件操作的方式读取这些数据往往需要应用程序持续不断地努力执行与硬盘间的大量数据交换任务,其不但占用大量计算机内存,而且完成的效率之低往往令人难以忍受。为满足大数据量海洋调查数据计算机处理工作的需要,利用内存映射文件的方法实现了对大数据量海洋调查数据进行高效率读取和分析的软件设计。文中阐述了该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内存映射文件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软件稳定可靠,在运行效率上较普通应用程序方式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