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建设北京的数字地球-数字北京之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单介绍和回顾了国外、国内及北京市数字地球技术的发展情况 ,分析了北京市建立自己的数字地球之必要性和现实性。论述了北京数字地球与中国数字地球的关系及其构成 ,分析了北京数字地球的建设差距 ,指出了北京数字地球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快速发展,对地观测系统由最初的单星模式发展为现在的轻小型卫星组建星座,实现了全天时、全天候、全方位的对地精细化观测。未来将对地观测卫星星座与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飞机等空间节点通过动态组网,建立天基空间信息网络,以实现智能化空天信息的实时服务。为了进一步增强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系统感知、认知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本文提出未来空间信息网络环境下对地观测脑(earth observation brain,EOB)的概念,对地观测脑是基于事件感知的智能化对地观测系统。详细介绍了对地观测脑的概念模型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举例说明了对地观测脑初级阶段的感知、认知过程。将来对地观测脑可以回答何时(when)、何地(where)、何目标(what object)发生了何种变化(what change),并在规定的时间(right time)和地点(right place)把这些正确的信息(right information)推送给需要的人(right people)的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全球用户可实时获得所需的任何数据、信息和知识。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在对地观测中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独特优势。近十几年来,多模式、多角度、多维度、大幅宽、高分辨率、多基协同等SAR技术的问世,代表着新型SAR观测时代的到来。为对这一SAR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能力进行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SAR系统观测能力的发展,包括如何获取大范围、多时相、多层次SAR综合对地观测数据及实现月基SAR等观测技术;然后,总结了杂交介质建模、时频分解、深度学习、压缩感知等新型信息提取方法在SAR领域发挥的作用;最后,介绍了新型SAR在城市管理、植被调查、极地与海洋测绘以及灾害监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推动SAR观测技术在测绘领域更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遥感学报》2012,16(5):1115
<正>2012年7月21日,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分会GRSS(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Society)正式批准中国获得2016年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IGARSS(International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Symposium)的主办权。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分会组织的IGARSS,是全球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每年轮流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举办,所有申办国家通过竞争会议主办权获得主办资格。自1997年开始,中国多次组织申办IGARSS,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均未成功。本次申办活动由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组织,并得到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遥感应用研 相似文献
12.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出发,提出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探讨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列举了智慧城市的典型应用,指出了从数字城市发展到智慧城市的必然趋势,并展望智慧城市的挑战和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已经跳出了大学和科研单位,从科学研究走到了政府非常重视的层次。而且这不仅是在一个区域、一个国家,因为这项技术带来的变革是很多技术达不到的。在全球范围内,这个热潮越来越高涨。”近日,在第十六届全国遥感技术交流大会上,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郭华东提出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一、人类进入空间对地观测的新时代 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各国已向空间发射了5000余颗卫星或空间飞行器,其中相当大部分为对地观测卫星。从1960年美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之后,人类进入了一个从空间观测地球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对地观测微小卫星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现代微步卫星的基本概念及其技术特点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对地观测微小卫星的 2和应用前景,并对发展我国自己的对地观测微小卫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过50余年发展,我国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等巨大跨域,已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飞速发展,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把握技术发展脉络,推动“十四五”我国空间对地观测领域高质量发展,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国际竞争、国内需求和技术革新等方面分析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望了巨型星座建设、海量数据处理、智能融合应用等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智能化对地观测系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分析了不同遥感用户对遥感数据的不同需求,提出了解决遥感数据处理自动化、智能化和实时化的方案———智能对地观测系统(IEOS),分析其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并对IEOS的前景做了展望。未来全球IEOS的用足出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方便获取全球任何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18.
微小卫星对地观测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小卫星技术是当今空间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技术及遥感技术高度综合的结晶。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这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英国萨瑞大学空间技术中心为代表的国外对地观测民用卫星已为十几个国家进行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及技术开发服务,我国有关部门已与萨瑞大学开展了有效的合作。从现有小卫星获取的数据资料质量及特征分析,其光谱及几何分辨率都较高,在全球灾害、环境监测、农业估产及资源调查等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展我国的微小卫星技术,将对我国航天遥感事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对地观测技术的历史和现状,并针对部分国家(美国、法国、日本、中国)的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策略进行分析。美国EOS计划和ESE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推动对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法国以高分辨率SPOT卫星系列为其对地观测技术的特色;日本制定了对地观测技术的基本发展策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对地观测技术方面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此外,笔者以滑坡灾害系统为例说明了对地观测技术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