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某型ROV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扩展开发了一套具有虚拟监控(VMS)功能和动力定位(DP)功能的软件,此软件不仅能够仿真ROV的水下作业过程并且能实时对ROV的水下作业进行控制。介绍了此软件的开发过程并对软件中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重点介绍了针对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对接过程中水下精密定位及姿态监测技术方法,采用了水上RTK定位与水下姿态监测技术相结合,并实时监测测量塔挠度,通过三维坐标转换实现了高精度的对接定位及姿态监测,开发可视化仿真模拟软件,指导沉管水下对接。简要介绍了安装定位过程的实施步骤、关键工序和定位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超短基线水下定位系统通信接口的软件实现原理和方法,详细讨论了程序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给出了以V isual C 为开发平台下的软件实现关键代码,并通过试验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提供一种水下航行体控制系统数学仿真软件的设计方案,在该仿真软件平台上可以完成水下航行体控制系统数学仿真研究、水下航行体水动力参数辨识实验和实航内测数据及仿真实验结果三维可视化显示。详细设计了该软件包含的 4 大模块:水下航行体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模块、控制算法模块、流体动力参数辨识模块和图形界面人机交互模块,并对仿真模型的配置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采用智能水下机器人进行海洋环境的立体监测具有监测范围广,自主性强的特点。本文在探讨世界各国采用智能水下机器人进行海洋环境监测的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智能水下机器人海洋大范围环境数据的自主采集系统,其主要优点是:相对于其他机器人,可实现“大范围” 海洋环境数据的采集;相对于固定式浮标,可实现海洋环境数据的“自主”采集。并给出了自主采集流程和软件分层递阶体系结构。在真实海域中,采用智能水下机器人,进行了国内首次大范围环境数据采集实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智能水下机器人进行海洋环境的立体监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用单片机实现脉冲周期编码(PTC)的电路,给出硬件和软件的配置,其特点是灵活、简单、可靠,适合用于水下传输多个声遥控指令  相似文献   

7.
水下激光通讯发射接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可用于水下激光通讯的由89c51单片机控制的全双工水下激光通讯系统实验装置。系统能有效的消除水下背景光的影响,并具有3~4个数量级动态范围的自动增益放大能力以更有效地接收水下激光通讯信号。能在水下以较高的数据传输率传递信息,数据传输率可以用软件调整,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9.2kBits/s。  相似文献   

8.
何书镜 《海洋测绘》2011,31(6):69-71
介绍了基于CORS的网络RTK技术在水下测绘的应用及技术优势,并与常规测绘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实例介绍了利用FJCORS进行的水下测绘应用及采用的CORS定位精度检测法,结果表明满足精度要求,验证了其在水下测绘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增强现实(AR)技术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新技术,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如医学、军事、交通、教育、娱乐、工业机械、景观规划、文物保护等,目前也已应用到水下工程中。本研究中AR技术首次成功应用到国内海洋工程水下定位测量作业中,以遥控水下机器人(ROV)为载体,搭载3D水下摄像机并配备相关水下传感器,通过专用AR软件将结构物三维模型、虚拟标识物、虚拟测量工具叠加到从水下传到水面的视频画面中,实现了水面操作人员与水下真实环境的实时交互,从而实时监测水下结构物的位置和姿态。将AR技术应用于水下定位测量,突破了传统的作业模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无接触式和实时测量的优势特点,ROV不用紧贴结构物,软件操作便捷、测量数据精度可靠且实时显示,有效降低ROV的作业风险,提高作业时效。  相似文献   

10.
张国光 《海洋工程》2002,20(3):76-80
结合近年来参与有关水下工程检测和项目监理的实践体验 ,从总结水下工程项目的基本特征着手 ,分析了水下工程项目监理的主要任务 ,并结合对于实施水下工程项目监理必备装备条件的探讨 ,介绍了国内外现有水下监测技术装备的开发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1.
近海底质类型图在近海工程和经济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针对传统制图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参数指示Kriging的底质类型图生成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规避制图过程中的主观性,且对取样数据的平稳性和统计分布没有特殊要求,并能对制图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评价.该方法在连云港南部海域的应用实践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2.
马德涛  王锐  黄毅 《海洋测绘》2013,33(1):57-59
首先分析了当前专题海图的生产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模板技术对专题海图快速成图的意义,介绍了基于模板技术的专题海图快速成图技术,并对专题海图制图模板结构进行了总体设计;最后从成图模式、工具平台和应用系统三个方面对基于模板的专题海图快速成图进行了方法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近海底质类型图在近海工程和经济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针对传统制图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参数指示Kriging的底质类型图生成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规避制图过程中的主观性,且对取样数据的平稳性和统计分布没有特殊要求,并能对制图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评价。该方法在连云港南部海域的应用实践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该方法可获得比传统方法更为精确地的制图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皱纹盘鲍杂交F1代与亲本的RAPD标记及分离方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肖洁  刘晓  张国范  郭希明 《海洋学报》2004,26(6):124-132
应用RAPD标记技术对皱纹盘鲍杂交家系JC的双亲及3个F1个体进行了分析,对JC家系在皱纹盘鲍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评估,并分析了RAPD分子标记在JC家系F1代中的分离方式及该家系的1对亲本及其子代个体的遗传结构.7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41个分子标记,其中24个为多态性,占总数的58.5%;有14个分离标记可用于遗传连锁作图,有7个符合孟德尔独立分配定律,占总数的17.1%.2个标记与子代个体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连锁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父母本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384 4,父本与子代间的距离为0.137 2,母本与子代间的距离为0.127 3;父本提供的分离标记在子代中的显性频率为0.47,母本为0.55.双亲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远,杂交产生的JC-F1群体具有较高的杂合度(0.201 6),该结果初步表明皱纹盘鲍杂交家系JC的子1代即可作为作图群体应用于皱纹盘鲍的连锁图谱构建.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诱导映射的定义.讨论其重要性质,提出其中每一条都可以作为诱导映射的另一定义,这有益于对诱导映射的不同刻画,扩大了诱导映射的范围。作者给出了诱导映射在格拓扑和格的代数同态方面的应用;同时作者力图把高层次的或不分明集上的“具有某种性质”的映射分解成低层次的或分明集上的同样“具有某种性质”的映射,这对不同特色的映射的构造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据库的地形图制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数据和制图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基于GIS数据库实现地图制图输出的难点。分析了当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的情况及其适用于基本比例尺制图的特点,充分利用了ArcGIS提供的地图表现功能,探讨了ArcGIS环境下基于Geodatabase数据库实现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制图的方法,并采用ArcObjects作为二次开发的平台,设计开发了基于GIS数据库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制图模块。  相似文献   

17.
多波束条带测深仪研究发展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波束条带测深仪是一种近年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测量效率、高测量精度、高分辨率的海洋海底地形测量设备,特别适合于大面积的扫海测绘作业。本文较详细地总结了这种水声测量仪器目前在国内、外研究发展的概况,并分析了其未来研究发展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系统开展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过程中,荷兰广泛使用了各种地球物理调查方法,并在方法选用、测线部署、资料处理和图件编制等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对中荷两国的做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对今后在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如何开展地球物理调查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测绘工程项目监理尚不完善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测绘监理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以徐州市基础测绘监理项目为例,从基础测绘监理的组织、内容确立、质量控制、组织协调等具体内容出发,对项目监理实施细则进行研究分析,给出了基础测绘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的具体内容,并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监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拓展的映射方法研究Davey-Stewartson方程组新的周期波解,并在极限情况下,得到了方程组新的孤波解以及其他形式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